为何说和珅是权倾朝野的“二皇帝”?

黄蜂二师兄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大贪官,和珅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不过在幼年时候便丧母失父的和珅可是相当之惨,虽习得饱读诗书,一身才华,但是却连科考都没能过官。好歹后来进了京城当了个侍卫,也是穷得叮当响,还要经常找那个不喜欢他的老爷子要钱过生活。然而没过几年,和珅就像搭上了顺风车,上了高速路一样,在26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军机大臣,伴在皇帝左右。而后抓住一次又一次的机会,逐渐成长为清王朝的“二皇帝”,权倾朝野。和珅是不是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呢?在野史传说中有着这么一种说法,说和珅是雍正皇帝的一个妃子的转世。传说这乾隆年轻的时候在御花园的时候曾看到了雍正的妃子年贵妃,那是一见钟情,虽然互相喜欢,但是那是他老爸的妃子呀!感动吗?不敢动!而且年贵妃还意外把乾隆伤到了,后来也就被处死了。常言道,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年贵妃也在二十年后再次出现,也就是脖子上有个红痣的和珅。而且在南方出生成长的和珅,年轻时整就是一个白面书生,翩翩君子的模样。再续前缘,长相厮守自然是男上加男,是不可能的,不过和珅前世是因乾隆被杀,那乾隆也是想要补偿他,也就格外提拔他到身边,伴其左右。

  

  当然,相貌只是众多因素之一。大家都知道,早在初秋战国时期,论语就将人从年龄上分为不同的层面。1771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年过花甲,在这已经过去的大半生里,他平定了新疆、蒙古、大小金川、台湾、缅甸、越南、尼泊尔等各处叛乱,创下了前无古人的功绩。另外,除了打仗治国之外,乾隆还是个爱好舞文弄墨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同作为一个人类,有多少精力去完成这些事。虽然早年驰骋沙场,让乾隆皇帝有着格外好的精气神,但是他60岁了,他终于感觉到自己老了,他需要一个助手。让他轻松一点,享受一下生活,不必再那么劳碌。这也就给了像和珅这一辈的年轻人机会。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乾隆皇帝给了年轻人机会,而和珅恰巧就抓住了机会。不管看哪一个清朝大臣的传记,我们都知道,在清王朝为官是非常难得事情,尤其是在军机处,这里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开始上班。而在和珅进入军机处之时,乾隆手下的汉人大臣大多都在60岁左右,到了这年纪,天天早起工作谁能撑得住,而在满族大臣中,和珅也算是最年轻的一个,精力上完全占优。作为年轻人,虽然沉稳比不过那帮老臣,但是和珅脑袋机灵,思维敏捷,更是讨乾隆喜欢。所谓近朱者赤,和珅长时间这帮“老狐狸”一起,心智上也是快速成长,这也让他在得势之后能过悄无声色的贪污纳贿,不至于让乾隆皇帝不喜欢。作为一个贪臣,和珅自然还是个做事谨慎圆滑的人,这一点在他扳倒年希尧的案子中有着完美体现。不论是对上,还是对下,他都做得完美无缺,不至于落人口舌,这一点已经没什么说的了。

  

  最后呢,和珅的确是个合格的贪臣。在乾隆早年期间,清王朝的国库非常充裕的,但是在乾隆皇帝不断的征讨和镇压战争中,国库也是逐渐空虚。另外,乾隆是个喜欢出巡皇帝,历史上曾多次南巡,皇帝走到哪里,哪里就要建行宫,这行宫也自然不能简陋,不然多丢一朝天子的脸面。这可就让本就不宽裕国库更是雪上加霜了。而和珅就是那个帮乾隆皇帝挣钱的人,当然,这也是他贪污的巨大来源之一。他罗列出各大节日,什么中秋、元旦、皇帝生日,都要求群臣进宫,连那小小的知县都不放过。另外,他将自己的贪污的手伸进其他贪臣口袋中,利用贪污罪名对其处以抄家处罚。当然,什么税收以及工程款之类的,也自然也不曾被他放过。

  

  和珅已经是历史人物,他的名字也彻底代表了贪污,不过就算我们再如何罗列他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忠臣。就算他已经成为别人口中的“二皇帝”,在皇帝面前,和珅也永远自称奴才,对乾隆的任何指示都是无条件执行,即使是任何卑下的差事,他都做得无怨无悔,周到细致。


梅姑姑318


大家好,我是老泰迪!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乾隆的偏爱

嘉庆知道吧,他是乾隆之后的皇帝。嘉庆内心憎恨和珅却不敢动和珅,还昧着良心与和珅打交道,为啥?那和珅和乾隆亲近啊!和珅看哪个不顺眼,随便在乾隆面前絮絮叨叨几句,那个人就要亡!也就是说乾隆一句话,整个朝廷都要翻个天,何况是他嘉庆?

堂堂皇子被奴才压制忍气吞声,试问几个朝代出现过这种情况?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再者,和珅可以说当遍了朝廷中最核心的官员,每个职能中最大的官职都当过,那么也就意味着朝廷中的官员几乎都是他的手下,除了乾隆能杀掉他,其他人恨不得贴上去巴结他!

实际上老泰迪认为离开了乾隆,和珅的权利实际是名存实亡。

乾隆曾说自己不想高于康熙,那么也就意味着乾隆在位60年就要让位于嘉庆。但是其在位60年时还有精力把持朝政,这时候和珅拼了命的劝说乾隆不要让位,为啥?乾隆是他最大的靠山!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乾隆刚死,嘉庆立马查抄了和珅!

离开了乾隆,他和珅算个屁?这也就意味着和珅的“二皇帝”头衔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几乎万变不离其宗得来自于乾隆对其的偏爱!

编辑:@老泰迪讲历史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老泰迪讲历史


过去长途贩运鱼的时候,鱼会因为缺氧死掉一部分,后来想个法子放进去一条黑鱼,鱼在里面被吓的乱跑,可是再不会死掉了!


和珅画像

和珅就起那个乌鱼的作用,和珅被除掉以后,嘉庆帝才发现管理国事如此麻烦,和珅建立起来的行政和商业运营都乱成一锅粥。当然嘉庆帝打掉和珅也获得了好处,当时国库年收入为七千万两,查抄和珅家产据说达到上亿万两,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
和珅剧照


嘉庆帝之所以对和珅恨之入骨,还是和珅优柔自取,乾隆上了年纪以后患了健忘症,对和珅更加依赖,而和珅自侍皇帝的偏爱对嘉庆帝进行监视,经常在乾隆面前打嘉庆的小报告,使嘉庆处处受制。

和珅的儿子是太上皇的驸马,所以和珅不担心会被扳倒,没想到嘉庆帝在办丧期间就先革去和珅同伙军机大臣福长安的职务,让大臣上折弹劾和珅,然后马上审理将和珅革职入狱赐死,只对主要党羽进行处分,其他概不追究以安抚人心。


刘罗锅

和珅靠什么获得乾隆的宠信?只有两个字:媚上,乾隆爱好书法,和珅就刻意模仿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很多乾隆所题匾额都是和珅代笔的,和珅记忆力极强,大事小情随问随答,对皇上的诗词附庸风雅。


当然这些都是想皇帝之所想,但是又从来不表现比皇上更聪明的样子,另外他还擅于敛财供皇帝挥霍,对有过失的官员经济处罚不交国库,交内务府供皇帝享用,乾隆六下江南,庞大的开支都是由和珅筹集。

和珅还是个出色外交家,他兼任尚书,精通多种语言,接待各国使节不卑不亢,办得妥妥当当,到下面查案,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还因为镇压起义有功获得赏赐,他这样一个没有中过举人的人却如此能干,乾隆能不相信和依赖?

和珅任吏部尚书时任用都是雁过拔毛,多次勾结地方躲过追查,上告的反被处分,有几次也因为查贪不力被降职,不久又招回,原因是乾隆离不开他,这样的权势难怪外国使节都说他是“二皇帝”。

黄蜂二师兄


为何说和珅是权倾朝野的“二皇帝”呢?

乾隆年间,和珅只手撑天,权倾朝野,是乾隆皇帝最得力的干将,绝不是只会溜须拍马的大奸臣。

说和珅是“二皇帝”非常合适,当乾隆85岁退位,把皇位让给嘉庆之后,乾隆作为太上皇依靠和珅把持着朝局,而和珅也完全不把嘉庆帝放在眼里。

另外说和珅是“二皇帝”的理由还有以下三个:

1、帝王心腹

和珅的办事能力强是他能受到皇帝器重的主要原因。

有一次乾隆皇帝派他去赈灾, 和珅到看到眼前非常多的灾民,粮食根本不够用。于是和珅当着灾民的面往粮食里面掺沙子,许多灾民们看到了马上就离开了。但是依然有灾民坚持正常过来领掺沙的粮食,最后粮食够用了,拯救了不少的灾民。

后来有人在乾隆面前打小报告,举报和珅不把灾民当人看。乾隆非常生气,就喊来和珅质问。和珅跟皇帝解释道,开仓赈灾是大事,灾民众多,其中必然混有家里不缺粮的人,他们也混进去领取救灾粮食。长此以往,真正的灾民就得不到救济,灾荒只会更严重,而那些饿到没边的灾民是不会在意粮食里面是不是有沙子的。乾隆听了,非常高兴,还嘉奖了和珅。

正因为和珅的办事能力强,所以乾隆非常赏识他,让他担任了内阁首席大学士、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数十个官职。从对朝廷的方方面面的了解程度,从皇帝对他的重视程度,从他本人的办事效率上来看,和珅在那个时代是名副其实的“二皇帝”。

2、独领风骚

和珅所处的那个时代,乾隆手下还是有许多能臣志士与和珅有很深的矛盾。

纪晓岚曾经用“竹苞”事件羞辱过和珅,但是他终究只是个文人,对于政事并不了解。和珅在乾隆面前三言两语就能让纪晓岚吃亏,因而纪晓岚吃了几次亏也不敢得罪和珅了。不过两人关系还不错,算是亦敌亦友的关系,和珅最后入狱的时候,只有纪晓岚去看过他。补充一句:编写四库全书,和珅任总编纂,纪晓岚任副总编纂。简单来说,纪晓岚干活,和珅监工。


刘墉(即刘罗锅)家学渊源,铁面无私,最痛恨和珅这种贪赃枉法的贪官。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权力远不如和珅,在乾隆面前的话语权也没有和珅大,多次对抗和珅都没有成功。

阿桂是个军人,他长年在外征战,军人的作风让他看不惯和珅的行径,于是处处给他脸色,但是阿桂的刁难同样不能撼动和珅的地位。阿桂八十岁高龄的时候,和珅还老在乾隆面前进言让他出去打仗,支开这个仇敌。

除了这三位,朝廷上下几乎没有敢于反对和珅的声音了。然而纪晓岚只是个文人,阿桂只是个军人,刘墉没什么权力,都没有对抗和珅的实力。所以朝廷上下,和珅一家独大,独领风骚。从这一点上来看,说和珅是“二皇帝”也是合理的。

3、富可敌国

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死和珅,抄没他的家产,因此民间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和珅到底具体有多少家产,历史上一直都是个疑团。不过在公元2001年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做了“千年以来最富之人”的调查,和珅入选前五十,报道中和珅的财富大约有2.2亿两白银,而1766年乾隆王朝的国家年收入只有4854万两白银。和珅的财富绝对算得上富可敌国了。

但是和珅的钱并不都是贪污而来,更多的是理财赚来的。

和珅9岁就没有了父亲,他为了让自己和弟弟和琳读书,向亲戚借钱,受尽了亲戚的冷眼,因而从小和珅就对金钱特别敏感。

二十岁出头,刚刚走上官场的和珅还是立志当一个清官的,但是自从尝到了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和珅后来贪污修改了规矩,不收现银,只收珠宝。然后自己还购置了很多钱庄和当铺等资产,钱财源源不断。所以和珅除了有非凡的政治头脑,也很有经济手段。

据说,和珅家里每天的开支都是自己晚上亲自算的,从来没出过差错。和珅的钱财并不是都靠贪污,而是靠购置产业,不断利滚利得来的。

把握了国家各个重要机关的和珅做生意也是顺风顺水,所以才有后来的富可敌国的家财。有富可敌国的经济实力,和珅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二皇帝”。


不过,和珅的“二皇帝”并没有当太久,就跌倒在半路上,人财两空。从和珅的人生道路上,我悟出来四个字:物极必反。

综上所述,帝王心腹、独领风骚、富可敌国就是可以支撑和珅“二皇帝”之称的三个原因。

如果觉得回答得还算在理,欢迎点赞关注一下,谢谢支持!


海贼说历史


“二皇帝”一说要从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去世说起

嘉庆2年(1797年)十月,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去世,朝中只剩下刘墉和董诰两个暗中反对和珅。乾隆帝老态龙钟,已经进入垂暮之年,他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才听明白乾隆在说什么。所以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满朝文武上奏什么,他就“听取”乾隆说话,自己下判断,把持朝政,因此清人称和珅为“二皇帝”。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和珅掌握的兵权


手握重兵

乾隆53年(1788年),福康安平林爽文之乱回京,和珅因推举有功,受封忠襄伯,受赐紫缰。[3]福康安十分不满和珅不但欲加害他,又捡了现成所以与和珅互相对抗。同年正月,越南西山朝光中帝阮惠攻打孙士毅远佂军,孙士毅兵败。福康安因此被调往前线作战。和珅在这期间又再引发朝廷巨变。

福康安前往越南前线后,和琳劾湖北按察使李天培为福康安用漕船私运木材,福康安收到消息上疏请罪。结果乾隆从寛处理,停福康安十年俸禄。[41]和琳亦因此昇为礼部侍郎。之后和琳更调往阿桂和福康安手下。两人长期在外征战,朝中武官派已经无人可以对抗和珅,所以和珅大肆迫害武官派,任九门提督兼正白旗领满洲都统,丰台大营六万军队跟随和珅指挥。

嘉庆元年(1796年)福康安在镇压苗民起义时死去,和琳自领7省37万大军,镇压石柳邓领导的苗民起义,2人此时一将一相,就任乾隆朝最高的文武官职,阿桂此时虽为领班军机大臣但是常年卧病在床,加上满朝文武已经附属和珅,已没有能力阻止和珅两兄弟掌握军权。但是和琳在三月后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和珅失去了弟弟和可以信赖的将军,但是和珅此时已经手握50万左右的大军。与康熙时手握63万军队的鳌拜一样,和珅已经有能力影响爱新觉罗氏的统治。嘉庆2年(1797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去世,武官派大多为和珅收编为手下。虽然有零星的反抗,但他们在权力下都化为了泡影。

镇压川楚教乱所用之将领更多为和珅手下,《清史稿》记载:“川、楚匪乱,因激变而起,将帅多倚和珅,糜饷奢侈,久无功。”

“二皇帝”

嘉庆2年(1797年)十月,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去世,朝中只剩下刘墉和董诰两个暗中反对和珅。乾隆帝老态龙钟,已经进入垂暮之年,他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才听明白乾隆在说什么。所以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满朝文武上奏什么,他就“听取”乾隆说话,自己下判断,把持朝政,因此清人称和珅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庆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所以他和一些正直的大臣一样敢怒不敢言,紫禁城成为了贪污集团的政治表演舞台。

乾隆、嘉庆两帝的人身自由受到和珅的限制,因为无论是太监、官女或者是亲信官员都有可能是和珅派来的间谍。嘉庆侍读吴省钦、吴省兰兄弟就是一例。

还有和珅能掌握官员的生杀大权。所以刘墉装老,董诰装傻来暪骗和珅,但是两人仍被和珅一党孤立。就连嘉庆也得小心行动,因为和珅曾在即位初期赠予嘉庆玉如意,所以嘉庆写下《咏玉如意》数首,故意扔给太监小德子。小德子便将《咏玉如意》献给和珅,和珅看后即笑说:“此竖子不足与谋也!”但是嘉庆仍不放心,下令和珅除了公开场合外,不需行三跪九叩之礼。[来源请求]又称赐和珅良田美宅,奴仆婢女。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去世,嘉庆亦不能流露感情,七日之内嘉庆每天焚香三回,就连眼泪都没有流。[28]和珅倒台后,嘉庆写他当时恨不得立刻斩了和珅。

和珅权大欺主,他就连皇帝都敢欺压,和珅自订税率、结党营私,更理直气壮,大肆搜刮百姓钱财。杀人不需偿命,只需要支付罚款。朝堂上哪位官员不见了没人会去问,亦没人敢去问。做官员一定要效忠和珅,和珅的话等同圣旨,不可不听。和珅宠奴刘全,派人收债打死人命,抢了人家的女儿卖为妓女,扬长而去。事后就连一点刑罚也没有受。在当年,只要是和珅的亲信,不管犯下什么罪都可赦免。所以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于回忆录写:“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历史的影像


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吧!纵观和珅的一生从阿桂军中的一个普通军官,还是一个只管记录的文官!最后到满清第一权臣,他能这么厉害最主要一个能力,统筹能力太强,还有就是生钱有道!随着社会的稳定,钱财对于封建社会的奢靡皇族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可以解决钱的问题,什么都可以买卖。没有和珅就没有了生财知道,没有生财知道各部门都无法运转!这就是和珅被贬为贫民,后来太后去世又不得不重新启用的原因!就应了那句古话,财可通神


树袋熊的可怜


和珅,相信是大家最熟知的清朝官员了,他的名声相信比任何一个清朝的皇帝都大。和珅(1750-1799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乾隆时期的宠臣。乾隆四十一年更是被赐紫禁城骑马,全家抬入正黄旗。做为臣子,他的高调,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

和珅一生中提升之神速、管事范围之广、权力之大,在清代历史上极为罕见。在乾隆的宠信、重用之下,和珅成为其心腹大臣,甚至成了专横跋扈的“二皇帝”。和珅培植党羽,结党营私,其关系网迅速膨胀,党羽遍布全国各地。和珅的弟弟和琳本只是笔帖式,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后,因和珅的关系,官位竟升至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四川总督。和珅集团的骨干苏陵阿由于和珅的特别关照,很快从内阁中书被提拔为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两江总督、东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等。地方上,如山东巡抚伊江阿,河南巡抚景安,两淮盐政使征瑞,都是和珅安插的亲信。

和珅长期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并在乾隆皇帝晚年体衰之际趁机实行专权乱政,连诸皇子对他也敬畏三分。特别是乾隆退位做了太上皇之后,和珅更是有“挟太上皇以号令皇帝之势”。例如,对川楚军情秘而不报;任意撤去天津运司武鸿;擅改朝廷成规,不准蒙古王公来京觐见皇帝。由于长期把持户部、内务府三库等财政部门,和珅实际上把全国的财政大权长期集中在自己手中,同时利用为皇帝筹款之机大肆掠财。和珅集团的成员也个个都是贪污能手,乾隆晚期出现的贪污之风与和珅专权乱政不无关系。

在和珅的眼中只有乾隆皇帝,他不但不把群臣放在眼里,即使对刚即位的嘉庆皇帝也大为不敬。嘉庆三年(1799年),乾隆皇帝死后不久,嘉庆皇帝立即宣布和珅20条大罪,被赐死,结束了他20多年的专权局面。民间传说,和珅被查抄出的家财达白银八亿两,而当时大清国库年收入也不过白银七千万两。所以,老百姓称之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三国故事汇


为什么说和珅是权倾朝野的“二皇帝”?这得从乾隆皇帝传位于嘉庆皇帝说起!

1796年正月,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皇十五子永琰登基为嘉庆皇帝,这时候的乾隆皇帝一转身就变成了太上皇!

乾隆虽然退位,大权却不肯放手,他在传位诏书里就明确表示: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而且乾隆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也就是说,新登基的嘉庆皇帝那时候其实只是一个摆设,国家的实权仍在牢牢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里。

然而,此时已经八十多岁的乾隆毕竟年迈力衰,因此他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才听明白乾隆在说什么,这个就是重点了!每天上朝,满朝的文武大臣对着乾隆、嘉庆、和珅三跪九叩后,文武大臣上奏的事情,和珅就“听取”乾隆的说话,然后自己下判断,把持了朝政!

因此称和珅为“二皇帝”!


大江侃历史


第一,乾隆帝晚年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才听明白乾隆在说什么。所以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满朝文武上奏什么,他就'听取'乾隆说话,自己下判断,把持朝政,因此清人都称和珅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庆没有实权,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和珅和乾隆。

第二,乾隆、嘉庆两帝的人身自由受到和珅很大的限制,因为无论是太监、官女或者是亲信官员都有可能是和珅派来的间谍。嘉庆侍读吴省钦、吴省兰兄弟就是一例。和珅并且能掌握官员的生杀大权,所以刘墉装老,董诰装傻来瞒骗和珅,但是两人仍被和珅一党孤立。

第三,和珅“富可敌国”。和珅还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成为后人所称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和珅同时是18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




历史便签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可以说他的一生也是比较传奇化的!也是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富可敌国的有钱人!

第一,很强的上进心。

从小和珅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生活并没有后来的那么奢侈!从小就给自己立志要出人头地,要成为人上人!参加科举,并没有榜上题名。但仍然不改本志,还是去报了军!去紫禁城做了侍卫!也正是这个机会!后来改变了他的一生!

第二,会为人处事。

和珅当上侍卫后不断的向统领示好表示,希望能靠近焕皇帝身边做御前侍卫!清朝出现文字狱,让百姓苦不堪言,和珅的统领也牵连其中,兵马起过来查案时,和珅将统领的亲戚悄悄安顿好!统领见和珅忠心耿耿又会待人处事!就引荐到御前做御前侍卫!也开启了人生的辉煌!

第三,会察言观色。

做了御前侍卫后,与皇帝近身陪伴!建功立业的机会偏多!和珅很会察言观色,把乾隆皇帝伺候的很好!江南微服出巡时,遇到刺客,和珅想都不想,直接用身体来掩护乾隆皇帝,以身当剑!乾隆皇帝吃的。喝的,用的,每每都会被和珅记下,到了固定行宫,和珅都会安排妥当,颇丰的乾隆的赏识,最后官至中堂、军机首辅、九门提督等重大官职,成为权倾朝野的风云人物!可以说除了皇帝也就是和珅最大势力!

第四,把握适度。

和珅虽然是贪官,但是该贪的他贪,不该贪的不贪!黄河发大水,朝廷调拨大米和银两赈灾,和珅不仅没有贪,反而告诫下属,谁要是碰赈灾的银两,就要谁的命!而且还将赈灾粮食和麦康一起混合。比原先的赈灾粮食更多,救火更多的受灾人群!

和珅由于收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一身兼数职,门生遍天下!朝廷内外遍及他的势力!这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优越!真正的二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