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段锦、下午五禽戏如何?对身体好吗?

用户7235269584821


近些年来,以八段锦、五禽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日渐流行。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肆虐,很多人宅在家里,一为化解无聊,二为健体养生,纷纷跟着视频,学习起八段锦或五禽戏。自然,平日做做这两种活动,对锻炼身体、提高体能,增强免疫能力都具有积极有益的作用。但不存在上午八段锦,下午五禽戏这个概念。

八段锦在古代是种导引术,现在因它占地不大,易学易练而日渐风靡。一般有坐与立、南与北、文与武、少林与太极之分。

五禽戏据说是东汉华佗所创,通过虎、鹿、熊、猿、鸟五式,模仿这些动物形态,活动身体多个部位,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

正因为这两种锻炼形式,可室内,也可室外,既可单人练,也可多人组团,所以越来越受百姓的喜欢。

至于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定是上午或下午之说,关键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适当活动。作为一种锻炼,需要的是要有恒心。





天高云淡17


我初中时从体育课本上学会八段锦,效果非好!真的是身轻如燕、精力充沛。后来习武,学习了好多版本的八段锦、易筋经和五禽戏,才知道最初学的国家体委版是最简化的版本。这些东西本质上都一样,健身的话练哪个都行,只要练就比不练强。

当然我现在自己和孩子练的是我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八段锦,加进了内家拳筋骨训练的内容,增强了强度,我给分了初中高三套让孩子循序渐进。还练蜀东五禽图,这个也非常好,强度大,适合武者。

说实话,这些东西想明白了,做什么动作都能抻筋拔骨。就是起个示范、例题的作用。


回家的军靴1


八段锦和五禽戏都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导引养生功法,属于气功的范畴。能流传千年足以见其养生价值之高,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习练。

五禽戏相传为东汉华佗所创,依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势特点所创,类似于今天的象形拳,如猴拳,蛇拳,螳螂拳等。当然,华佗为何选取这五种动物而不选其他动物这里面都是有门道的,不是空穴来风随机选取。众所周知华佗的职业是医生,所以对人体的经络血脉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而每种动物它代表着特有的属性在里面。中医习惯用五行来划分人的五脏,如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而五种动物对应着虎主肾,鹿主肝,猿主心,熊主脾,鸟主肺,这就是五禽戏的健身原理所在。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一般有八段功法组成(也有十六式的),锦有两种说法:一是形容其华贵,如锦衣玉食;二是如丝一般,连绵不断,这就是八段锦名字的由来。每一式对应人体不同的脏腑,如双手托天理三焦中的“三焦”,两手攀足固肾腰里的“肾”等等。

五禽戏和八段锦的异同点:

不同点是两者功法的招式及来源不同,其次是八段锦相比于五禽戏,除了人体五脏外多了其他部位的练习(每一式的侧重点),如八段锦里的“三焦”,“五劳七伤”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每一式的锻炼是整个机体协调运作的结果,这里只是说两功法在内容上的差异。

相同点显而易见,如五禽戏里面的虎主肾,虎式主要是加强的肾脏部位锻炼,而八段锦里面的两手攀足固肾腰也主要是针对肾脏部位的练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在呼吸方法上两者是相同的,都是逆腹式呼吸法,能加大肺活量和脏器功能的锻炼。

对于练习时间:中医养生讲究依四时而动,但是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还是按自己的空闲时间来安排。个人建议早上八点到十点,下午四点到六点。如于右任先生就喜欢每天下午四点练习八段锦。当然晚上睡前也可以练习,运动量适中身体放松有利于睡眠。

最后对于初学者的建议:先功法正,其次功法熟,再者配合呼吸,最后追求精!当需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知闻是你


你好!我是33老师。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八段锦,五禽戏。都是我们传统养生文化里的精髓。

其实什么时候练功都可以,主要的是你要领悟到这两个健身功法的要领。这两个都属于健身气功类的养生功夫。气功主要是练呼吸吐纳术,配合四肢的简单运动。

这五禽戏,主要是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特性而创编的,外在的每个动作对应着身体里的十二大筋络,从而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达到滋养我们身体的目的。所以养生你要知道他的养生功效。这样在练功的过程中才能激发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

八段锦的功效都差不多,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要想练好这些养生功夫,最主要还是练心。养生先养心。有一颗好的心态,吃什么都香,身体自然就健康长寿。最后祝您开心快乐!幸福安康!


开悟者33老师


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并不属于武术范畴,并不能达到什么“打通任督二脉,练就绝世武功”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堵塞,就容易引发病痛,打通经络后,能够祛除风、寒、湿、痰、淤等各种邪气,使气血与各种营养物质在经络内正常运行而送达人体的五脏六腑,保持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能量平衡,就会有浑身轻松,轻易不会得病。也就是说,当你练八段锦感觉身体变好了,正是经脉慢慢打通的过程。










知视频


这两个功法(体操)非常好,所以上午,下午都可以练练。

八段锦、五禽戏,坚持练习,能疏通筋骨,保养气血,通经活络和延年益寿。

久练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平衡身体机能,使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南山明月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华佗五禽戏是由著名医学家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两者运动都可以,如果非要定这个时间段,以个人空闲为准


睿为企业法务


回答的五花八门,但都比较专业。个人感觉,这两种功法都属于健身气功,中国古老的文化精髓,练哪一个都没问题,八段锦好练些,五禽戏难些,得有师傅教。它们的作用都是气功导引,借以达到锻炼五脏六腑的目的,如果要功夫深那得配合好呼吸,练的时间和招式上都要长和精准一些,不过问题也出来了,这两个功法都是针对五脏六腑而练的,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提升才达到今天这样。每一招每一式都针对一个器官,如果你都练就感觉多余了,还不如专注一个,(你比较喜欢的功法)把它练的炉火纯青不是更好吗?我顺便说一句,我练的是八段锦配合站桩感觉好些互有补充互相促进,这样气感也增强了,八段锦的功夫也提高了。


用户5790188875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有八节,之所以称其为锦,是用锦缎来形容其柔和优美,一般认为在上午习练较好,是因为明代高濂“八段锦引导法”讲到: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意思是午前习练符合天地之道;

五禽戏是华佗在庄子“二禽戏”基础上所创,五禽戏(虎、鹿、熊、猿、鸟),南北朝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对五禽戏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时至今日出现了不同流派,一是华佗故里董文焕派、刘时荣派,二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健身气功•五禽戏》;

八段锦高濂认为应在午前练习,五禽戏陶景弘提出锻炼时“任力为之,以出汗为度”,无时间建议。

总之还要看自己的体力和锻炼条件,条件允许,我认为在红日初升,空气质量好的野外或公园较好,遇到雾霾或大风阴雨当然是室内。




潇湘秋雨


“内行讲得是门道,外行凑得是热闹”。不知道你是从什么角度提这个问题。现在想健身的人也是五花八门,自然也会出现上午练八段锦,下午练五禽戏的人。这样对身体好?从专业养生角度上讲:懂十法,不如精一法。任何养生气功或健身方法都是从懂的到会练,会练发展到求精的三个过程,如果你只是想每天出来活动活动筋骨,哪自然可以选择上午练八段锦,下午练五禽戏了。这样既新鲜,也不单调,还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如果你是想寻求养生功法里的效益最大化,那只能是两选一了,因为任何功法只有你练精与悟懂,才能发恽出每个动作健身作用。用道家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问道形容,悟道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