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鍾琪的兵權,權利不比年羹堯小,為什麼雍正只殺了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

中國歷史研究所


年羹堯想來大家已經不在陌生,在以介紹後宮為主的《甄嬛傳》中年羹堯也出場很多次,他居功自傲不把不懂軍事的雍正放在眼裡,甚至還讓專門服侍皇帝一個人的太監蘇培盛為他夾菜,連他傲慢無比的妹妹都看不下去了出面訓斥,但他仍然一副“大爺”做派。

權利功名達到極致就難免亂了本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為何雍正皇帝只殺了年羹堯而放過了權利與其不相上下的嶽鍾琪呢,歷史漫談君將在下文為大家說明。



首先,年羹堯的軍事成績已經不能讓人忽視。

年羹堯平定青海只用了五個月(如果按照交手的時間只有十幾天),而且用兵數量不過萬,損失也很小,堪稱三藩之亂以來清朝打得最快、打得最好、最乾淨利落的軍事行動,仗打完了國庫存銀都不見少,此後青海基本就沒再出過亂子,這足以見年羹堯作為大帥的能力。

其次,年羹堯是百姓眼中的英雄,是邊區國家的魔鬼。

一個人有鋒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鋒芒勝過皇帝且你字知還不悔改,這就只能叫作死。年羹堯判定只要淮部還有動亂的可能,自己於皇帝還有用,皇帝就不會輕易碰自己,但他把康熙作為皇帝的底線想的太低了。在他騎著高頭大馬無視下跪的百姓人民時,在他在朝堂上隨意呵斥百官甚至罷免官職時,在他被貶守城門依然穿黃馬褂不知道收斂時,他的死期到了,一個能打之人在清朝也就這樣退場。



年羹堯退場後,接替他的人就是嶽鍾琪。嶽鍾琪是一個年輕的將領,還是著名的英雄岳飛的後代,從小學習兵書,武藝也是不凡。嶽鍾琪也一直在部隊中帶兵打仗,而且一直是年羹堯的部下,在打青海是嶽鍾琪就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雍正為什麼繼年羹堯以後仍然培養嶽鍾琪呢,他不擔心嶽鍾琪成為第二個年羹堯嗎?

嶽鍾琪雖然也有能力有權利,但他和年羹堯最大的不同就是知趣低調,且他是皇帝安插在年羹堯身邊的一個重要棋子。



身居高位自然要事事防範,所以嶽鍾琪雖然在年羹堯手下為副帥但卻沒有得到年羹堯的信任,甚至還受到了年羹堯的排擠和提防。嶽鍾琪自知自己在年羹堯手下出頭是無望的,恰巧萬人之上的皇帝又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這是唯一能讓他獨掌大權的人,他自然用心侍奉。

在年羹堯血洗江夏鎮時,他把最棘手的任務交給了嶽鍾琪,想要把嶽鍾琪推入絕境,但嶽鍾琪自劃半臉,營造出他人造反自己鎮壓的模樣,最終保了自己兩全,從這兒也可以看出嶽鍾琪的腹黑心思。

而且嶽鍾琪還幫了雍正一個大忙,雍正忍無可忍將年羹堯貶職,但是年羹堯在軍隊時有自己的心腹和威望的,這是嶽鍾琪出手了,他偷天換日,暗中將年羹堯的三個信任參將換掉,使其再也沒有了造反的可能,獲得了雍正一定的信任。



年羹堯倒臺以後,立有很多戰功且在官員中風評很好的嶽鍾琪成為了接替年羹堯的不二人選,雖然雍正皇帝確實這樣做了,但他到底還是對嶽鍾琪提防了很多,相對於年羹堯來說岳鍾琪的實權和威望少了很多。

年羹堯去世以後嶽鍾琪被被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雖然嶽鍾琪是三省的總督且手握兵權,但他的實權和對朝廷的威脅已經少了很多。

第一嶽鍾琪的威望在軍隊在朝廷都比不上巔峰時期的年羹堯。第二年羹堯之前掌握的糧草調配等權嶽鍾琪都沒有。

第三,嶽鍾琪和年羹堯一樣是漢人,威脅相對較小。

縱使嶽鍾琪鋒芒已經很收斂,但依然免不了被質疑被彈劾。一個瘋子曾在街上大呼:“嶽鍾琪要造反了,嶽鍾琪要造反了”。這讓嶽鍾琪很惶恐,急忙向皇帝上書解釋表忠心,皇帝雖然表面無所謂寬慰嶽鍾琪,但在當時也許瘋子的話比正常人還要可信,



皇帝因為正有用嶽鍾琪的地方沒有發作。而後又出了一個秀才攛掇嶽鍾琪造反的事情,嶽鍾琪主動和皇帝稟告這件事,且處置了那個秀才,但是皇帝坐不住了,恰巧嶽鍾琪這時打了一個小敗仗,皇帝趁機把他打入牢中。

嶽鍾琪雖然沒有年羹堯一樣賜死的後果,但他也是在鬼門關上走了好幾遭,也經歷了從上面狠狠摔下來的痛楚。嶽鍾琪相較於年羹堯更加恭順更加忠心,但依然免不了被猜忌被罷免。如果說年羹堯是自己作死,那嶽鍾琪就是歷來皇帝的劣根性了,因為手中的權利太過寶貝,所以皇帝們也是如履薄冰。


歷史漫談君


嶽鍾琪雖然一度權力、官爵不比年羹堯小,但是嶽鍾琪與年羹堯完全不是一類人。

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雍正一手把他提拔起來的,隨著權力越來越大,仗恃著曾經為雍正鞍前馬後,參與過包括奪嫡之爭在內的雍正的很多政治事務,立下過汗馬功勞,在獨自督師西北山高皇帝遠的情境下,變得越來越桀驁不馴、驕矜自大、張揚跋扈、違法亂紀。甚至在雍正閱兵時手下將士居然只知帥令,不知王命,還得意洋洋的告訴雍正,這才犯了帝王大忌。所以年羹堯之死,不是因為他官職高、權力大,而是因為他自己不知收斂,拼命作死。

嶽鍾琪是岳飛第21世嫡傳後裔,岳飛第三子嶽霖一脈之後。嶽鍾琪一生建功無數,卻低調務實,從不居功諉過,一生鞍馬勞頓,最後死在了征戰的路上。

其父親就曾追隨康熙帝征伐葛爾丹,立了大功,被康熙封為四川提督。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於準噶爾汗國屢屢犯邊擾民,為了平叛報國,原本已經官至知府的嶽鍾琪毅然棄文從武,被任命為四川松潘鎮中軍遊擊,從此踏上戎馬生涯的征程。他一生建立的功勳如下:

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與沙俄勾結,欲吞併青藏。32歲的嶽鍾琪被提拔為四川永寧(今四川敘永)協副將。身為副將的嶽鍾琪在都統法喇的指揮下,率六百精兵作為先遣部隊向裡塘、巴塘進發。用計擒殺叛軍首領達瓦喇札木巴、塞卜騰阿住第巴、達哇藍佔巴等,擊潰叛軍三千。巴塘叛軍頭目喀木布第巴一看形勢不妙,遂降服獻戶。接著,乍丫、察木多,嚓哇等地的堪布(寺廟主持)、喋巴(營官)、土司(頭人)紛紛順命歸降。

二、撫定裡塘、巴塘後,嶽鍾琪率六千清兵抵達察木多,活捉了在逃的蒙古喇藏汗等幾名叛軍首領。嶽鍾琪接著孤軍深入,在無法取得與上峰聯繫的緊急情況下,果斷突襲寨桑饒巴,奪取三巴橋。沿途反叛的各藏部落首領驚聞官兵似神兵天降,六個部落數萬戶盡皆降順。

三、突襲饒巴成功後,嶽鍾琪再設巧計捉拿了被稱著“萬人敵”的叛軍猛將黑喇嘛,攻下拉薩門戶喇哩。隨後嶽鍾琪獻計招降藏軍將領公佈,並再向噶爾弼獻計發兵拉薩。噶爾弼命嶽鍾琪為先鋒,嶽鍾琪率部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強渡過河、攻下敵堡,殲滅準噶爾軍,直逼拉薩山城。嶽鍾琪在藏王的親自迎接下進入拉薩後,派兵扼守拉薩各要衝,並在城內展開搜捕,活捉了策零敦多卜在拉薩的內應喇嘛四百餘名,降服協助準噶爾軍的藏兵七千餘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拉薩平叛。

四、雍正元年(1723年),以參贊大臣職位隨年羹堯西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出歸德堡(今青海貴德),斷敵退路。二月,襲破羅卜藏丹津大營,青海平。

五、雍正三年(1725年),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次年,奉命執行完成雍正的雲貴兩地"改土歸流"政策。

六、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為寧遠大將軍率部西征,會北路靖遠大將軍傅爾丹備攻準噶爾部遊牧地伊犁。

七、乾隆十三年(1748年),參與大小金川之戰,獻南北夾擊、直搗中堅之策,被經略傅恆採納,並以13騎入勒烏圍(今四川金川東)大營,勸導大金川土司莎羅奔父子歸降。

八、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爾默特那木札勒叛亂,時年64歲的嶽鍾琪奉命出兵康定,會同總督策楞,結果成功討平叛亂。

九、乾隆十九年(1754年),嶽鍾琪抱重病出徵鎮壓陳琨,病卒於四川資州,時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諡襄勤,乾隆帝贊為“三朝武臣巨擘”。

嶽鍾琪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不世奇才,其赫赫武功橫跨三朝,其一生不是在出徵,就是在出徵的路上,可以算是康雍乾盛世的守護神,特別是雍正朝,簡直就是救火隊長。他雖然也曾功高震主,但是自己一直非常低調務實,從不居功自傲,這才有雖然牽連呂留良案還能全身而退。

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嶽鍾琪因為牽涉呂留良案,招致雍正疑忌,被以"誤國負恩"等罪奪官拘禁。雖然最後被以無罪釋放,但是終雍正一朝,再未被啟用。此期間,其修身養性,無半分怨懟之言。直到乾隆年間大小金川平叛,屢攻不下,乾隆才重新啟用了他,但是其職位也僅僅是恢復到四川提督而已。

嶽鍾琪不但一生武功煊赫,還著作有《姜園集》、《蛩吟集》等文集。


謝金澎


嶽鍾琪其人無論在正史裡,還是《雍正王朝》裡,都和年羹堯有著莫大的關係。


雍正元年跟隨年羹堯出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的叛亂,駐紮于歸德堡,切斷敵軍入川、入藏的後路;以及襲破羅卜藏丹津大營,平定青海都是由嶽鍾琪部完成的。

嶽鍾琪這個角色在正史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是年羹堯的親信,但是隨年羹堯出征,從任務佈置與安排上,都是非親信不可為的。

但是嶽鍾琪在《雍正王朝》裡顯得還是比較有心機的。


從江夏鎮的事情上,嶽鍾琪用刀劃破臉,就足見其心機之重。既能完美實現上司的意圖,又能規避職責風險,且能對未知的風險作出及時的預判。

嶽鍾琪和年羹堯的關係也相對比較微妙,江夏鎮其他參與事情的兵勇都賞了500兩銀子,而唯獨對嶽鍾琪的賞賜,年羹堯隻字未提。這裡不提反而說明嶽鍾琪是其嫡系親信,應該是拿股份的,運回四川再分的。

雍正之所以在剷除年羹堯的同時,沒有一併收拾嶽鍾琪,根據《雍正王朝》劇情分析,是有如下原因的。

首先,嶽鍾琪是雍正埋在年羹堯身邊一顆比較深的棋子。


在西寧,陝西巡撫範時捷(正史中是年羹堯的親信)在跟年羹堯要帳篷等軍資無果後,透露了其向嶽鍾琪彙報過,使得年羹堯暴跳如雷。這說明,在權力方面即便是最親的親信,年羹堯也絕對不會讓他人染指,更別提分享。

雍正正是看準了這層關係,才將嶽鍾琪收入囊中的。嶽鍾琪本身有很強的統兵能力,但是面對年羹堯,雖然自己是副帥,也只能是奴僕。而能給權力給嶽鍾琪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雍正。


其次,當時西北雖然叛亂已平,但是羅卜藏丹津逃竄,餘亂尚在,需要有人坐鎮。

很顯然嶽鍾琪是比較合適的人選,本身嶽鍾琪就是四川人,出身武將世家,在西北屬於本土製敵,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對年羹堯的軍隊更熟悉。

而所謂的“餘亂未平”本身就是邊軍“養寇自重”的慣用手段。這事無法挑明,只要不過分,歷朝歷代朝廷往往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留嶽鍾琪在,本質上也就是朝廷有“小辮子”可抓。


再次,嶽鍾琪雖然在西北有很大的實權,但是比起年羹堯,實權要小得多,威脅自然小更多。


在年羹堯被剝奪兵權之後,由嶽鍾琪接任,授了一個“徵西大將軍”的職位(這是電視劇編撰的,正史中沒有)。嶽鍾琪雖然說接替了年羹堯,但是資歷與威望畢竟無法和年羹堯並駕齊驅。

所以嶽鍾琪是不可能形成年羹堯在西北形成的那個針扎不進,水潑不進的狀態。自然也不會對朝廷形成實質性威脅。

但本質上為什麼嶽鍾琪很難形成年羹堯那麼大勢力的原因,用正史裡的嶽鍾琪實授的官職可以說明問題。


正史中,雍正3年,嶽鍾琪被升任川陝總督(《雍正王朝》裡叫陝甘總督)接替年羹堯主持西北局勢。但雍正收回了撫遠大將軍的印信,並未授嶽鍾琪為撫遠大將軍,而是加了兵部尚書銜。這本質上嶽鍾琪就無法形成像年羹堯那麼大的權勢的。

“川陝總督”只是年羹堯眾多職務裡,相對實權的一個。的確西北四省的軍事、民政嶽鍾琪都有權利管轄。但是此外的更大的用兵權,糧餉監督權,以及西北人事決定權,嶽鍾琪實際上並不掌握了。


嶽鍾琪接任川陝總督的心情,理論上和祖大壽親眼看著袁崇煥被拿下,自己接受關寧鐵騎那感覺是一樣的,心裡除了恐懼還是恐懼。


炒米視角


嶽鍾琪,字東美,號容齋,是清朝最著名的漢人將領,同樣也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年羹堯被雍正賜死後,嶽鍾祺接任川陝總督,封三等公爵,成為了繼年羹堯之後第二位手握川陝甘三省兵權的封疆大吏。

當時嶽鍾琪以奮威將軍的身份被雍正調到青海當年羹堯的副將,他協助年羹堯制定了“乘春草未生”、“搗其不備”的戰略方針,親率一萬五千步兵打破羅卜藏丹津十萬叛軍,直搗其老巢莊浪衛以西的桌子山、棋子山,全殲叛軍餘孽,只羅卜藏丹津一人女扮男裝逃遁,這次平叛只用了兩個月,被雍正稱讚為奇功。

正好年羹堯因為功大而忘乎所以,被雍正帝免除他的川陝總督等一切要職,其後更是以“大逆”、“專擅”、“貪贓”等九十二條大罪賜死。於是嶽鍾琪以副將身份領了大將軍印,擢升川陝總督,賜爵三等公。

嶽鍾琪先後平定了新疆準格爾部勾結沙俄發動的叛亂,均得到雍正的表彰。另外他在治理邊疆上耶實施了廢除人頭稅等措施,還組織生產發展水利,使得新疆生產得到了恢復發展。這幾年的時間裡嶽鍾琪春風得意,混得相當威風。

但是到了雍正五年,嶽鍾琪就開始倒黴了。這年二月,一個叫盧宗漢的人在成都城裡大喊:“從嶽公爺造反!”“嶽功爺帶領川陝兵馬造反!”盧宗漢這一嗓門,把嶽鍾琪驚到了,他立即命提督黃庭柱將其捉拿,並且迅速以“因私事造蜚語無主使者”砍頭。當然這事瞞不了雍正,嶽鍾琪如實上報了。

這件事任誰都知道嶽鍾琪有些反應激烈了,他倉猝的將盧宗漢砍頭,不免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嶽鍾琪這時候也很後悔,他為了給雍正表忠心就申請引咎辭職。但是雍正反而安慰他說:“數年以來,攙鍾琪不止謗書一筐,可朕無從理它!”

可僅僅過去三個月,“靖州諸生曾靜遣其徒張熙投書鍾琪勸其反”。這時嶽鍾琪不再匆忙處置了,反而接見了張熙,並交給了雍正發落。於是雍正發起了一場文字獄,將曾靜、張熙等一百多漢人都殺了。

嶽鍾琪都做到這個份上了,雍正應該明白這個漢人的忠心了吧?不,雍正隨著邊疆叛亂的平定,再次產生了對嶽鍾琪的疑心病。雍正九年,雍正連下三道申斥的聖旨,說岳鍾琪是不懂得一點軍事常識的膽小鬼。同年底更是斥責嶽鍾琪好好反省。

嶽鍾琪作為漢人將領受到雍正的重用,早就讓一干滿族大臣懷恨在心,又因為他在任四川提督時與大學士鄂爾泰發生過過節。雖然嶽鍾琪一直在謹慎小心對待與滿族大臣的關係,但此時鄂爾泰等人還是抓住機會趁機彈劾嶽鍾琪“專制邊疆”、“誤國負恩”等等。

於是,嶽鍾琪被奪取職務,儘管沒被找出什麼實質的證據,但還是被議罪為“斬立決”,還是雍正“法外施恩”,才改成了“斬監候”。於是,嶽鍾琪被關進了曾經關押上司年羹堯的死囚牢,眼瞅著已經走上了年羹堯的老路。

可是,雍正沒殺嶽鍾琪,也沒放過他。顯然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嶽鍾琪確實沒有年羹堯飄飄乎不知所以然的毛病,年羹堯的下場還歷歷在目,讓嶽鍾琪生怕自己行事有錯會招致殺身之禍,所以他處事一向謹慎。另一個就是雍正的問題了,雍正顯然看出沒想一下子把嶽鍾琪弄死,就像年羹堯一樣也沒立刻弄死。他也許是在思量,很顯然他已經控制住了局面,就沒必要急迫的處死嶽鍾琪,也許以後還用得上。

果然,就在雍正還沒下定決心怎麼處理嶽鍾琪時,就突然駕崩了。乾隆即位第二年就把嶽鍾琪放了出來,起用嶽鍾琪擔任四川提督平叛四川大小金川。於是,本該像年羹堯一樣被雍正弄死的嶽鍾琪,就此躲過了一劫。


邯鄲醉


嶽鍾琪是岳飛的後裔,年羹堯是雍正的寵臣,此二人都曾為大清立下過汗馬功勞,同時也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唯一不同的是嶽鍾琪下獄後只是被廢庶人,而年羹堯下獄後卻是被賜自盡。導致這種結果不同的最根本原因其實還是二人的為人處世的不同,以及對皇權的威脅程度不同。

嶽鍾琪:招忌下獄,被廢庶人

受老岳家薰陶,嶽鍾琪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主兒,嶽鍾琪憑藉著自己的軍事天賦屢立戰功,逐漸成長為了大清國的封疆大吏。

手握重權,功高蓋主難免會招制禍端,更何況嶽鍾琪還是以漢人身份擔任要職,自然招人忌恨,果然不久成都就有人訛傳其想要謀反,嶽鍾琪趕忙上書自辯清白,還好此時雍正帝對他還是信任的。

其實真正為他埋下禍患的還是呂留良案。此案讓雍正帝認識到原來滿人雖統治中原快一個世紀,但民間仍然有人並沒有真心臣服於滿清,甚至還拉出岳飛唆使手握重兵的嶽鍾琪謀反,本就疑心重重的雍正帝對嶽鍾琪自然就沒那麼信任,因而雍正帝慢慢開始藉著嶽鍾琪後期的作戰不力刻意打壓他,而朝中嫉恨嶽鍾琪官員們也是群起而攻之,不久嶽鍾琪被貶下獄,兵部叛其“斬決”,雍正帝念其有功,改為“監斬候”(也就是死緩),直到乾隆二年,才被放出來廢為庶人。

雍正帝沒有對嶽鍾琪動殺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嶽鍾琪懂得為人處世,對皇權並沒有太大的威脅,首先,嶽鍾琪是一直秉承“精忠報國”的原則一心撲在西北軍務上,其個人是沒有什麼政治野心的,即使是身居要位,也只是掌兵權,對皇權構成不了實際的危害。其次,其為人也是比較低調,特別是自成都那次訛傳其謀反的事之後,其做事更是謹小慎微。但因為兩件和他相關涉及謀反的事件,使得雍正帝對他終是不放心,最後才招制了被下獄的悲劇。

年羹堯:囂張跋扈,被賜自盡

年羹堯是雍正頗為倚重的寵臣,早在雍正登基之初便是大清國的邊陲重臣。基於對其的信任及寵愛,雍正賦予了他更多的權力,將西北幾個省的軍政要務悉數給予了年羹堯,年羹堯儼然成為了大清國的“西北王”。

雍正帝對年羹堯的恩寵,不僅沒讓年羹堯感激皇恩,相反年羹堯變得越加的囂張跋扈,導致西北地區出現了“不知皇帝,只知年大將軍”的局面,更為甚者,年羹堯入京面聖也不知收斂,更是讓文武百官對其跪迎。這明顯是對皇權赤裸裸的挑戰。這還不算,年羹堯還在朝中結黨營私,乃至能左右朝廷官員的任免,這應該是沒有哪個皇帝願意看到的吧。

其實憑藉著雍正帝對他的恩寵,年羹堯只要忠心辦事,不居功自傲,必定不會有如此下場,說白了年羹堯還是不太懂得為人處世,他真應該好好學學大唐的郭子儀。所以說,年羹堯被賜死完全是他自找的。

結語

嶽鍾琪下獄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兒冤枉的,勝敗乃兵家常事,作戰不力的確有過錯,但不至於“監斬候”。年羹堯的確是罪有應得,不懂為臣之道的人,遲早是會被君主給清算的。


混沌聊史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連嶽鍾琪自己都有些無奈,我又沒結黨營私、我也沒有威脅皇權、我更沒創建“年黨”,憑啥處理我?

話說手握實權的人多著呢,李衛控制著江浙地區的財富,張廷玉控制著朝野的人脈,至少在清朝的版面上,實權的人物有很多,難道雍正要一個不留的全部幹掉?沒這個道理。

說白了,手握實權不假,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將走向死路,如何運營自己在朝廷和官場上的關係,或者說如何讓雍正感到放心,這才是自己是否安全的重要保障。至少對於年羹堯和嶽鍾琪來說,前者沒做到,但後者做到了。

雍正最後選擇殺死年羹堯,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自斷臂膀,畢竟這是曾擁立自己上位的功臣,更在西北立下了軍事上的功勳以襯托雍正的功績,以至於年羹堯巔峰之時,大有與雍正一內一外共掌政權的態勢。任命官員要聽年的建議,西北軍權財權以及行政皆被年羹堯的勢力所染指。而即便年羹堯一度權傾朝野,雍正也仍然保持了縱容,可見他對年羹堯的壯大還是保持最大限度的容忍,但問題是,皇帝跟你客氣,你不能照單全收啊!

讓你手握重兵、讓你參與政治和官員任命,甚至縱容你腐敗,這麼多的高容忍都是為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我的統治要保證、我的地位更要穩固。可你不知深淺居然要擺出一副平起平坐的姿態,那我可就不容你了!我給你充足的權力,是為了讓你保證我的統治地位,而不是跟你共分江山。

所以張廷玉活了下來,因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知道怎麼區分;李衛更是混的風生水起,因為他權力再高也知道誰是他的主子。同樣的道理,嶽鍾琪也做到了,軍權我管著、西北的戰爭我打著,儘管我手握大權,但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戰爭上,至於結黨和營私,別人幹不幹我不管,反正我不幹。

所以在年羹堯逐漸做大之時,嶽鍾琪卻仍然是一個聽話的奴才,在尊重皇命的同時更注意保持了與年羹堯之間的距離,因此當年羹堯逐漸被打壓之際,嶽鍾琪不但沒有與年聯合,反而在關鍵時刻反踢一腳。曾靜傻乎乎的前來勸說造反,反而被其直接扭送到監獄。也許嶽鍾琪的志向沒有年羹堯遠大,但在政治情商上,卻遠遠高過年羹堯一頭。


遼寧資深球迷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這事咋說呢?其實說道根子上,無論是年羹堯年大將軍,還是嶽鍾琪嶽老前輩,能耐再怎麼大,這都是雍正手裡邊的棋子。

為什麼殺年羹堯,而留下嶽鍾琪?簡單的說,那是因為年羹堯該死,嶽鍾琪還有用。

如果您要了解的更加詳細一點,不妨聽俺給大傢伙嘮叨嘮叨這事。

年羹堯該死

老話說的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年羹堯的軍事才能您別說擱到雍正朝,您就算擱到整個清朝的歷史,那都屬於排的上號的存在,說他是軍事大家,這一點都不為過。

而縱觀整個清朝的歷史時段,就沒幾天消停的,幾本上天天的打。就雍正手上這日子還算好點,但西部尤其是青海這塊還是受到了來自蒙古的騷擾。

總之雍正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地方的騷擾,就給予了年羹堯很大的權柄。

什麼川陝總督啦,什麼撫遠大將軍啦等等,雍正把這帽子一個接著一個的給年羹堯,這當中有實權的,有虛職都是可以嘚瑟的。

其中這川陝總督屬於地方實權派,這就是割地一方的大佬,那叫封疆大吏。

而這撫遠大將軍那更勝一籌,就這帽子才是年羹堯能夠蹲在西部好一頓嘚瑟的根源所在。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好奇:“這撫遠大將軍是幹嘛的?”

幹嘛的?整個清朝壓根就沒這設置,這就是一頂臨時的帽子。

說道這裡估計小夥伴們樂的後槽牙都禿嚕皮了:”整半天是一頂臨時的,有啥權利呢?”

這您可就錯了,正因為他的權利實在是太大,所以才是臨時的。

整個清朝掐頭去尾攏共就九個撫遠大將軍,就這職位一般人都撈不著,這都得有著皇室血統的人才能戴上,年羹堯這屬於特例。

說的再明白一點,這撫遠大將軍比所謂的欽差都高一級,殺一個地方大員這都不用通知皇帝,直接拿刀子捅,皇帝也不會秋後算賬。

那麼清朝為嘛會設置這樣的一個官呢?

說道根本原因,這就是清朝文武分制,文官你就算是吼破了喉嚨武官他都不帶鳥你的,武官就算是拿刀架在文官的脖子上,文官翻著大白眼一句:“你管的著嘛?滾!”

這兩位如果越界了,皇帝不管你誰對,先把你越界的拿下。

那麼這個結果要是遇到打仗,可就要了命嘍,武官要錢要糧,文官說:“等著!”

你等著吧!你的營盤都餓死人了,這文官搖搖晃晃也就來了。

這仗也就不用打了,大傢伙一起搖小白旗這不就完事了嗎?

所以撫遠大將軍這就橫空出世了,也就是說年羹堯憑藉這帽子可以挾制地方上的文武官員。

你說厲害不厲害,這要是有點啥土壤的話,尾大不掉整成一方諸侯這都未嘗不可啊!

這還不算,雍正還給予了年羹堯直接參與朝政的權利,什麼官員的優劣,吏治的革新,這種事都可以不經過別的部門直接捅到雍正的案頭。

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年羹堯所管理的轄區,您別說芝麻綠豆的小官,就算是品級高的任免這都是年羹堯一句話的事。

這不後來還蔓延到了朝堂對各地方的任免,這就已經超出了他的管轄範圍,美其名曰叫年選,比朝堂選下來的都有優先任用的待遇。

想當年康熙朝的時候,吳三桂不就有個西選嗎?最後被康熙碎成了渣渣。年羹堯走到這一步,基本上就離著該死不遠了。

這事整到最後,蒙古草原上的什麼王公,什麼額駙見到了年羹堯這都的行跪拜禮。

蒙古這塊能靠過來的,這都屬於雍正的政治盟友,跪拜這也得跪雍正啊,這倒好被年羹堯截胡了。

在有,年羹堯回京,這王公以下的官,這都跪地上來迎接年羹堯才成,不然啊不樂意。

王公大臣不跪就不跪,但他們向老年問聲好,老年就點個頭而已。

這裝的那叫個高大尚啊!沒誰了!

那麼雍正能夠一直忍著年羹堯,是因為西北這塊他真的找不出一個能擔當大任的將軍,不忍也得忍著。

但西北戰事差不多的時候,其實年羹堯也意識到了雍正要下手,所以就有了養寇自重的想法。

但雍正可不會給他坐大的機會了,所以就下手了,年羹堯必須死,他不死,就這麼繼續折騰下去,死的可就是雍正了。

西北軍費花不起嘍!

當年康熙拿吳三桂開刀,何嘗不是吳三桂啥都不幹,拿走了天下一半的收入。

這倆人的境況何其相似。

嶽鍾琪不能死

是啊,年羹堯留了後手來了個養寇自重,那麼也就意味著西北這事壓根就沒有從根子上解決。

也就是說,西北這塊還得有人守著。年羹堯沒了,作為替代品嶽鍾琪可就上線了。

嶽鍾琪的軍事才能似乎不顯,其實他的能力不比年羹堯差,只是他沒有年羹堯那麼大的權限而已。

舉例說明,嶽鍾琪後來被雪藏了,到了乾隆十三年的時候,大小金川叛亂。

乾隆手下大將平定大金川叛亂,那打了多少回,壓根就拿不下。沒法子這才把已經六十二歲的嶽鍾琪請來,就這時間點嶽鍾琪離開官場已經有十好幾年了。

結果嶽鍾琪穿著官服就帶著十三個人,進入叛軍的大營,和那叛亂的土司一頓老酒喝的天昏地暗,愣是在人家的大營裡睡了一夜。

得咧!第二天這大金川叛亂就圓滿結束。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別人看不出大金川叛亂的根源,而嶽鍾琪就看出來了,這就是一個合格軍事家的才能。

所以嶽鍾琪足以替代年羹堯的地位。

而嶽鍾琪的能力是有的,所以不可不防,但嶽鍾琪足夠的謹小慎微,當年曾靜找嶽鍾琪鼓動他造反,嶽鍾琪第一個就把這事舉報了。

所以後來嶽鍾琪因為軍事失誤,被判處斬立決,被雍正改成了斬監侯,三年後釋放回家做了一個平凡的庶人。

直到乾隆朝再被啟用。

所以嶽鍾琪之所以沒有被殺,還是因為雍正還需要一個能打仗的將軍,一股腦全殺了,用的時候就瞎了。

而嶽鍾琪可沒有年羹堯的跋扈,而且足夠的忠心,這也是他能活下來的根本原因!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我是飛越滄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雍正朝的四大寵臣裡最受寵的一人,年羹堯卻是雍正即位後處理的第一起文字獄案件,雍正在位十三年,處理過二十起文字獄。但,其它文字獄是實打實的文字獄,而年羹堯這起文字獄只是雍正借文字之名實剪除年黨之為。

年羹堯的文字獄是發生在雍正三年二月,年羹堯在上表雍正時,因字跡潦草不堪,還顛倒了成語“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而被雍正抓住錯誤,認為年羹堯是居功藐上,心懷異志,從而開始了一系列整治年羹堯及其黨羽的措施。

以年羹堯的平素為人,很難說這是不是他故意用錯成語來挑逗雍正。之所以說是挑逗,因為作為臣下給皇帝上表,都是帶著千小心萬注意畢恭畢敬的態度,惟恐字跡不公整出現謬誤,用錯字可能會偶爾出現,但字跡潦草則是不可能的。

再加之年羹堯素來恃功驕縱,不但沒把王公大臣們放在眼裡,對雍正也是缺乏人臣之禮,在這種目空一切驕縱無忌的心態驅使下,是有很大可能會刺激他一時興起,玩耍一把這個擁有天下最大權力的皇帝雍正,滿足一下自己驕狂的虛榮心的。

至於說為何在都手握重兵的情況下,雍正放過了嶽鍾祺卻殺了年羹堯,那是因為,他倆人有著實質的區別,最重要的一點是,嶽鍾祺只是一名純粹的軍人並不參與政治。而年羹堯則不同,他不但手握重兵,還玩弄政治,玩弄權術,網羅黨羽,培植自己的勢力,一個手握幾十萬軍隊的封疆大史,手還伸這麼長,想幹什麼,無論是哪個皇帝都是不會容忍的,這是歷朝歷代的皇帝對大臣最為忌憚的事。

年羹堯也是位奇人,康熙年間就平步青雲

年羹堯是漢軍鑲白旗人,是官宦之家出身,他的父親年遐齡曾官至湖廣總督,而年羹堯則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這時的年羹堯也才二十出頭,曾多次擔任四川、廣東鄉試考官,累遷內閣學士。在康熙四十八年,成為了四川巡撫,才三十歲的年羹堯就成為了封疆大吏,可謂是很會做官了。

在康熙四十九年,四川發生叛亂,年羹堯與時任四川提督的嶽鍾祺的父親嶽升龍出兵討伐,生擒了叛亂首領羅者。

康熙五十六年,策妄阿拉布坦遣其部將策凌敦多布入侵西藏,殺死拉藏汗,引動西藏叛亂,康熙授年羹堯為定西大將軍印,率部聯合噶爾弼、延信聯軍平叛,於康熙五十九年,平定西藏叛亂,年羹堯也升任川陝總督,成為西陲重臣。

康熙六十年九月,青海郭羅克發生叛亂,年羹堯利用當地部落土司之間的矛盾,輔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叛亂。

年羹堯是如何成為雍正陣營裡的主力干將的

最初的時候,年羹堯可不是四爺黨,年羹堯最早時候就被明珠看中,雖然那時明珠已經在康熙朝時失勢,但人脈關係還在。明珠一看年羹堯這小夥子日後肯定有前途,就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年羹堯,可惜的是這位納蘭家的姑娘命薄,沒兩年就死了,明珠是鐵了心要栓住年羹堯,一看自家沒有合適的姑娘了,就把他妻子家的重侄孫女再次嫁給年羹堯。這個可是愛新覺羅氏家的姑娘,有皇室血統。

年羹堯這時依附的是明珠,而明珠可是八爺黨,年羹堯雖沒明面上支持八爺,可從關係上來說,他和八爺的關係要更親近些。

關係發生轉變是在康熙四十八年,這一年,康熙把漢軍鑲白旗劃歸了雍親王所屬,作為漢軍鑲白旗的年羹堯就和雍親王有了從屬關係,更近一步的是,在康熙五十年,康熙親自指婚,把年羹堯的妹妹嫁給了雍親王做側福晉。有了姻親關係,自然非同一般了。

但這時的年羹堯可還沒有鐵心站在雍正這一陣營裡,這從雍正在康熙五十八年時給年羹堯寫的《和碩雍親王諭年羹堯》這份手諭可知。雍正在手諭裡通篇痛罵年羹堯。

斥責年羹堯違反國朝祖宗制度,無視旗屬主僕關係;

在妃母生日和阿哥完婚等慶典時,從來不道賀,不問安;斥責年羹堯不僅在四川驕橫不法,狂悖無忌,還企圖誘使主子生非分之想;痛罵其不孝,不顧父親(年遐齡)年老,把七八個兒子全部帶在身邊,不留人侍候老人。

最後,這時還是雍親王的雍正特別警告年羹堯,他已將其罪行一一存留,若不思悔改,則奏請皇上自有定奪,這些若是上報康熙知道自然是死罪。

這通篇連怒罵帶威脅的手諭說明這時的年羹堯並沒有把自己和雍正綁在一塊,甚至於還和他有些離心離德。而雍正在怒罵警告之餘,就是要年羹堯送兒子來京城當人質。

雍正之所以如此大發脾氣,因為這時正是奪嫡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年羹堯正在西北,而這時在西北的還有誰?自然就是擔任撫遠大將軍在青海主持平亂的十四皇子胤禎。年羹堯正是在協助十四皇子,顯然,這時年羹堯和十四皇子正走得比較近,所以才讓雍正大發雷霆,格外暴怒。

接到手諭的年羹堯估計也是清醒了不少,不久,就把兒子送回了京城,明義上是侍候年邁的父親,實則是向雍正送人質表忠心,這時才真正鐵心成為雍正一營的人。

擁立雍正,成為第一寵臣

有了年羹堯這個封疆大吏的鐵心站隊,雍正也才有了底氣擺平其他幾位皇子。雍正即位後,立馬就封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賞賜一等公爵,還賞一子爵由年羹堯的兒子年斌承襲,其父年遐齡則被封為一等公,外加太傅銜。年羹堯不僅在涉及西北所有政務軍事上大權獨攬,還有權參政朝廷。這時的年羹堯可謂是權傾朝野,天下最炙手可熱的人。

雍正對年羹堯的寵幸甚至於還安生了類似於“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事情,雍正為了讓年羹堯吃到新鮮的荔枝,用快馬五天時間就送到了遙遠的西北。為了年羹堯,雍正是什麼肉麻的話都說得出口了,“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在唸做千古榜樣人物也。”

意思就是我如果不能成為一個出色的皇帝,就不能答謝你如此對我的支持之恩;你如果不能成為一個超群出眾的大臣,就不能報答我的知遇之恩。讓我們都成為千古榜樣的君臣!雍正對年羹堯的寵幸程度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了。

忘乎所以,年羹堯走上末路

或許是雍正的過分寵幸,讓年羹堯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位置,他轄制的川陝甘成為朝廷水潑不進的地方,一干權力位置都是安插他的親信,他舉薦的官員吏部和兵部都不敢違逆,就連雍正下詔至西北時,年羹堯都不行跪拜接旨之禮,在雍正二年,年羹堯返京之時,就連總督和巡撫都要對他行跪送之禮,這就是對待皇上的禮儀了。

年羹堯返京時,朝中官員們都去郊迎,面對文武百官的跪拜之禮,他卻安坐於馬上,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們向他問候,他也只是輕點一點頭,這排頭真是比皇上還要皇上,可謂狂妄之極了。在面對雍正時,雍正賜坐時,竟然是叉腿而坐,毫無君臣之禮。

更有甚者的是,雍正準備獎賞這些有功將士時,連宣三次旨,這些將士都沒有一點反應,直到年羹堯一聲令下,這些將士才叩頭拜謝皇恩。作為一國之君,竟然指揮不動手下人,這些人只知有年羹堯而不知有他這個皇帝,雍正心裡那可是百般滋味啊。這時估計已經起了殺機了。

在年羹堯回到西北後,雍正下的諭旨已經開始轉變了:

“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

可惜,毫不在乎的年羹堯完全沒把雍正的這番警示當回事,依然我行我素,直至出現了上表不尊,字跡潦草成語倒用,雍正開始下決心整治年羹堯。

雍正先把年羹堯調任為杭州將軍,群臣見年羹堯失勢,平時積累的眾多怨恨頓時噴發,總結出了九二款罪行,雍正說,這九十二款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三十多條,但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賜其獄中自裁。

年羹堯或許沒有反叛之心,但他的做法是任何一個皇帝都無法忍受,也不能不忌憚的,何況,他面對的可是雍正,豈是能容忍臣子敢如此囂張跋扈。年羹堯之死也是自己作死,不知收斂,擅作威福,恃功驕妄,目無君臣,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只有死路一條。

而嶽鍾祺雖也擔任撫遠大將軍手握重兵,權力卻遠不及年羹堯,他只有統兵權,根本沒有官員任免的權力,地方政務上也插不了手,更別說參與朝政了,他也沒有黨羽。嶽鍾祺只能依附雍正才能存在,所以,他對雍正沒有危害,但饒是如此,最終也因一些過失而被雍正罷了職,雖然念其戰功而沒有處死,若不是後來乾隆放他出來,他也是註定終身要在監獄裡度過。


飛越滄海新史觀


這件事的關鍵還是在於年羹堯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死的,不搞清楚這個問題,就無法論述為什麼年羹堯要死而嶽鍾琪不必死。

首先,年羹堯的死,其關鍵不是在於他功高震主,說功高震主,後來的阿桂戰功不比年羹堯小,也不是擁兵自重,說擁兵自重誰比得過李鴻章?

關鍵點在於他是替雍正背了黑鍋,這一仗大勝之後,雍正必須借他的人頭來安撫文官集團的不滿。

西北這一仗,是雍正的皇位穩固之戰,輸了他就待不住了,但是當時的情況其實並不適宜開戰,但又不能不戰。為了籌集前線需要的糧餉,雍正系的官員都拼了命,傷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其中年羹堯在西北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殺了不少文官。

現在仗打完了,總得有人來承擔這個責任吧?總不能雍正來承擔吧?這時候雍正的注意力已經由外轉向了內,安撫拉攏這些文官成了當務之急。

年羹堯就是這個現成的人選,殺了他,文官集團就有了出氣筒,朝廷內部的政局就會穩固。

其實年羹堯也明白這點,所以他與歷史上那些求田問舍保命的官員採取了相同的方式,希望利用與文官結黨和把持軍權來獲得在西北地區的半獨立狀態,同時對敵軍殘部採取養寇自重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地位。

這就又犯了一個大忌諱,所以他的軍權被剝奪之後,他的死期也就決定了,他自己也明白。

嶽鍾琪只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將領,從未介入政治和文官領域,利用他打敗仗的機會投閒置散就可以了,沒必要殺死他,他的漢人出身反而是護身符,因為他根本指揮不動那些軍隊為自己做任何事情。


閒翻古書笑談歷史


年羹堯和嶽鍾琪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年羹堯曾經是雍正皇帝最為信任的部下,雍正皇帝對年羹堯非常的包容,但是自作孽不可活,年羹堯的狂妄自大把自己給害死了。嶽鍾琪就不一樣了,他是名將岳飛的後裔,單是這個名號就不一樣了,他老爹在康熙時期位居要職,嶽鍾琪被貶官時並沒有不臣之心,主要是受人嫉妒,並且他為人謹慎,所以雍正皇帝猶豫再三後,還是沒把他殺了,而是被貶為了庶人。

雍正皇帝

年羹堯恃上眷遇,狂妄驕縱,導致了身敗名裂

年羹堯在康熙執政晚期,就已經幹到了川陝總督,很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在雍正皇帝登基後,年羹堯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在雍正皇帝立足未穩時,年羹堯被委以重任,讓其前往青海平叛,年羹堯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也穩定了雍正皇帝的統治,雍正皇帝更加器重年羹堯,他被封為一等公,他的父親,兒子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賞。

最初雍正皇帝和年羹堯的關係非常的好,雍正皇帝還讓他跟著處理軍國要務,但是在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進諫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和年羹堯之間的關係急轉直下,因為此時年羹堯的權勢已經非常的鼎盛了,連蒙古王宮,直總督都要跪拜他,他甚至在雍正皇帝面前,也十分的驕橫無禮,一副你皇帝的位置都是我給你打下來的表情,這讓雍正皇帝十分生氣,也引起了他的警覺。

年羹堯

雍正皇帝開始讓人查年羹堯,年羹堯其實也沒有想造反的心思,但是他在大臣們面前作威作福,在雍正皇帝面前沒有人臣之禮,在朝廷之中結黨營私,雍正皇帝還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年羹堯卻貪贓枉法,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雍正皇帝已經容不下年羹堯了,短短几個月內就被削去了年羹堯所有官職,年羹堯在雍正四年被賜自盡。

嶽鍾琪屢受妒忌,功高蓋主,險遭殺身之禍

嶽鍾琪是在康熙四十八年,捐官入仕的,嶽鍾琪是文職,但是在康熙晚期由於準格爾部的騷擾,邊疆戰事頻繁,嶽鍾琪主動請纓轉武職,開始帶兵打仗,在四川建立了不少戰功,準格爾汗國和策妄阿喇布坦本來準備鼓動西藏喇嘛一起造反,嶽鍾琪又率領軍隊進入西藏平定了叛亂,嶽鍾琪也不斷受到朝廷封賞。

嶽鍾琪

雍正皇帝繼位後,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年羹堯才到西寧時,被叛軍圍困,這個時候正是嶽鍾琪帶援軍來為年羹堯解圍,雍正二年,嶽鍾琪率部協助年羹堯圍殲了叛軍主力,叛亂被平定後,嶽鍾琪被雍正皇帝任命為甘肅巡撫,讓他管甘肅、青海兩地軍務。年羹堯被貶之後,嶽鍾琪被派去接替川陝總督一職,在這個時候川陝甘三省軍政要務,都由嶽鍾琪掌管。

雍正十年戰事再起,嶽鍾琪又被派去和準格爾部交戰,但是這次作戰嶽鍾琪卻吃了敗仗,被雍正皇帝降旨斥責,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嶽鍾琪是封疆大吏,位高權重,對他羨慕嫉妒恨的人一大堆,加上曾靜還搞過了一出編造嶽鍾琪造反的戲,這時候後,以軍機大臣鄂爾泰為首的一群大臣,藉機上奏彈劾嶽鍾琪,雍正也早有意削減嶽鍾琪的實力。

鄂爾泰

所以在雍正十年,嶽鍾琪被降為了三等侯,不久雍正皇帝又下令將嶽鍾琪交兵部拘禁候議,這一關就關了兩年,嶽鍾琪看樣子在兵部得罪的人也很多,兵部提議是要殺了他,還好雍正皇帝知道嶽鍾琪也沒有什麼問題,判他"斬監侯"罰銀70萬兩。到了乾隆二年,雍正皇帝才把他放了出來,他貶為庶人。

轉眼又過去了十年,乾隆十三年,大金川叛亂,乾隆皇帝才重新啟用了嶽鍾琪。後來嶽鍾琪又為清朝平定了西藏珠爾墨特叛亂,乾隆十九年嶽鍾琪在平定了,重慶地區興起的邪教禍亂後,不久就病逝了,乾隆皇帝還把他列為了五功臣之一。乾隆皇帝

結語

年羹堯的權勢是遠高於嶽鍾琪的,年羹堯心高氣傲,貪贓枉法,在雍正皇帝面前居功自傲,因此引起雍正皇帝警惕,被貶官後仍然毫無收斂,因此雍正皇帝才對他痛下殺手;嶽鍾琪屢建戰功,備受雍正皇帝恩遇,但是也因此讓不少人記恨,嶽鍾琪被貶官後去見雍正皇帝時,戰戰兢兢可見他知道收斂,頂多也就貪汙點錢,但是罪不至死,所以雍正皇帝最後留了他一命,兩人是有本質區別的,年羹堯的權勢已經威脅到了雍正皇帝的統治,嶽鍾琪還沒達到這個程度。

影視劇中嶽鍾琪和年羹堯的形象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