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名府為什麼那麼出名?為何如今卻淪為一個縣城?

MoMaek32004723


大名府確實在歷史上很出名,全盛時期的宋朝仁宗年間,一度成為北宋王朝的陪都,被稱為“北京”。可是,現在的大名府已經淪落到除了大名府小磨香油之外,再也不為人知的一個小地方了。

大名府由全盛時期的宋朝“北京”,淪落到現在靠小磨香油知名的一座小縣城,並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是因為歷史因素造成的。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國家不斷融合,民族不斷融合、疆土不斷融合,原有的那些軍事重鎮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自然會被歷史所淘汰。

歷史上出現大名府這個地名是在唐德宗建中三年,五代時期的後唐改為興唐府,後晉改為廣晉府,後漢時期,又改回大名府,從此之後,大名府這個名稱才真正得以流傳下來。

大名府之所以會出名,主要還是其在軍事上的地位所致。

唐朝時的大名府

唐朝興盛的時期,實際控制版圖已經延伸到今遼寧西北部。可是隨著“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唐王朝的行政的實際控制能力急劇下降,一些節度使們紛紛割據自雄,這其中有一支非常強悍的割據力量就是位居大名府的魏博節度使田承嗣。

田承嗣本是史朝義的部將,在投降唐朝後,割據魏州、博州、 相州、貝州、衛州、澶州六州之地,被封為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在安祿山和史思明手下都幹過,深知安祿山“曳落河”,也就是牙兵的威力,於是,在被封為魏博節度使之後,田承嗣大肆擴編自己的牙軍,並把這支軍隊命名為“天雄”,這也就是在我國曆史上留下過大名的“天雄軍”的來歷。

田承嗣死後,後任的歷代節度使都秉承著田承嗣的觀點,不斷擴編“天雄軍”,全盛時期,“天雄軍”就有八千之眾。“天雄軍”也不負所望,在藩鎮割據的軍閥混戰中,為歷任魏博節度使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天雄軍”的待遇也是最好的。歷任節度使為了拉攏住這支軍隊,經常性的大肆封賞,從飲食、餉銀各方面的待遇都要遠超其他軍隊。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在歷任節度使大肆籠絡“天雄軍”的同時,也助長了“天雄軍”的驕悍之氣,稍不如意,就要兵變,隨意廢立節度使。從田承嗣之子田悅開始到最後一任節度使羅紹威止,除了那位風雪下蔡州的李愬之外,歷任節度使無一例外都是靠著“天雄軍”上臺的。

而歷任節度使呢,在利用“天雄軍”上臺,坐穩節度使的寶座之後,也始終對這支軍隊抱有著深深地戒心。終於,公元906年,末任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實在不甘於受到“天雄軍”的威壓,暗地裡利用梁太祖朱溫的力量,殺死了大部分的“天雄軍”牙兵。可是,殺死大部分“天雄軍”牙兵的後果馬上就體現出來了,在隨後的軍閥混戰中,失去了大部“天雄軍”牙兵的魏博節度使戰力大減,失去了群雄逐鹿的能力,勢力也大幅減弱,由過去雄踞河北三鎮之首淪落到稱為小藩鎮。

宋朝時的大名府

五代時期,自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之後,中原抵禦少數民族的天然屏障消失,大名府一線已經成為北宋王朝抵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南下的第一道防禦陣地,於是,大名府的軍事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起來。因此,在宋仁宗時期,把大名府升格為宋朝的北都,稱為“北京”,最高官員稱為留守,屯聚重兵,成為一座軍事重鎮。此時的大名府儼然成為北宋王朝在北宋最大的、也最為繁華的一座都市。

北宋滅亡後,南宋底定臨安,大名府失去了它在軍事上的地位 ,由一座軍事重鎮變成了一座單純的行政城市,失去了它往日的輝煌,逐漸沉淪下去。

明朝時的大名府

大名府在元朝時,僅是作為一座城市的存在而已。徐達北伐之時,也僅是把大名府作為北伐的一個駐軍點而已。明成祖遷都北平之後,出於拱衛京城的需要,大名府的軍事作用又開始凸顯出來,但也遠未恢復到北宋時期的輝煌。大名府最後作為軍事重鎮出現在歷史記載中,是在崇禎末年,名將盧象升為了抵抗清兵南下,在大名府周邊招兵,重建“天雄軍”,這也算是大名府作為軍事重鎮最後的輝煌了。


總結

大名府由全盛時期的宋朝“北京”,淪落到現在靠小磨香油知名的一座小縣城,並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是因為歷史因素造成的。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國家不斷融合,民族不斷融合、疆土不斷融合,原有的那些軍事重鎮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自然會被歷史所淘汰。


萬事之始


大名府,又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注意題主所說的今天大名縣,雖然也是歷史上的一座有名府城,但已經不是北京大名府了,只是明朝大名府。

所謂北京大名府,是宋仁宗慶曆二年所建陪都,史稱“北京”,《水滸傳》中所提到的北京大名府就是指這所陪都,當時人口達百餘萬,可謂國際大都市。可惜這座府城最終因為黃河改道,被淹沒在4米之下的黃河河沙之中。

大名府廣義上就不僅僅指北京大名府了,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座座城池被湮沒在黃沙之中,又一座座城池在原地拔地而起。

那麼,讓我們共同來探探大名府的前世今生吧,為何最終成為一座名不經傳的縣城呢。

春秋時期,此地屬於衛國,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此外,南方廣州被稱“五羊城”,都是“祿壽吉祥”之意;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時改稱大名府,此為大名府的由來。



五代時期,後唐時稱興唐府,後晉時稱廣晉府或天雄軍,後漢、後周時稱大名府。北宋代替後周,繼續稱大名府,直到宋仁宗時期建為陪都,被史稱為北京大名府。之後,黃河改道被淹沒。

金朝時期此地被稱為大名府路,元朝時期稱為大名路,明清時期任稱為大名府,但此已不是北宋時期的大名府了。


清朝時期大名府屬直隸省,曾一度為直隸省第一省會。民國時期,將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大名府被降為縣。

解放後,魏縣曾一度被納入大名縣,大名縣一直隸屬邯鄲專區,或者邯鄲市管轄。並且於2019年5月5日大名縣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實現全面脫貧。


安定郡小書生


1993年7月,北京大名府遺址成為了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這一處文化遺址,坐落於邯鄲市東南方80公里的大名縣,整個遺址佔地面積約有36平方公里。

現如今,歷史上曾經赫赫有名的大名府已經淪為了一座縣城,這裡曾經是“和朔四鎮”之一,從春秋時期至唐宋年間,大名府曾經七為陪都,更是黃河以北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繁榮昌盛達千百年之久。

到底是何原因,讓這座曾經的北方重鎮,古城陪都淪落為了一個縣城呢?

大名府

北宋年間的大名府,作為汴梁的陪都,走過了它最輝煌的70年歲月。大明府之所以能夠成為陪都,有其重要的歷史原因。

首先就是大名府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名府坐落在黃河北岸,這就讓統治者可以南控中原,北望幽燕,東掌齊魯。再加上都城內又有河水穿流而過,這就為古城提供了便利的水利通道;

河水灌溉土壤,推動了這裡的農業發展。整個大名府周圍全是地市險要的沙丘、古道,成為了天然的兵家必爭之地。以上這些因素,也是歷代統治者要在這裡修建陪都的重要原因。

大名府連環畫

其次,政權的建立,文化的融合,經濟的發展,讓大明府逐步走向繁榮。早在十六國時期,隨著陪都位置的確立,這裡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政治文化中心。到了隋朝,由於大運河的開通,直接讓大名府成為了南北交通中最重要的一個樞紐,因為它就坐落在大運河永濟渠的樞紐中心上。這種得天獨厚的歷史優勢,讓它一躍成為了北方重鎮之一。

唐朝時期,隨著藩鎮割據的形成,大名府更是成為了藩鎮割據的分支中心所在,此後100多年的時間裡,這裡成為了一個單獨的、不依附於朝廷的都城。優越的交通位置,分裂割據時代所形成的軍事、經濟優勢,再加上數百年的陪都文化,都讓大名府曾經繁榮不已。

大名府

可是這些都只是過往,大明府作為中原地區曾經的軍事重鎮一度繁榮興起,然而到了元明清之際,當它的這些優勢不在,就註定了大名府的衰落。它由盛轉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第一點:自打元朝時期起,整個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逐漸南移。翻閱歷史文獻可知,自從元朝開始,大名府的經濟已經日趨衰弱,甚至開始退出了全國發達城市的行列。之所以會這樣,是由於當地的農業經濟飽受多年戰爭的摧殘,導致整座城市的經濟元氣大傷,恢復起來更加困難。

大名府

第二點:宋朝以後,大名府交通樞紐的位置不再。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與永濟渠自宋以後常年淤積不通有關,這就導致南方貨物必須換一條通道到達北方,這樣一來,大名府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通優勢,北方重鎮的地位一退再退。

第三點:隨著水災氾濫,又有新的城市取代大名府的原有地位。宋代以後,大名府連綿不斷的水災導致人們莊稼盡失、被迫遷徙,同時東部又有新的都市逐漸興起,取代了大名府的碼頭和工商業,長此以往,大名府的衰敗則成了必然。一座逐漸被歷史所拋棄的城市,淪落為縣城也就不足為怪了。


鳶飛九天2018


在水滸傳中,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論武藝他在梁山中要第一號,這個人就是玉麒麟盧俊義。

為了打敗史文恭,宋江派吳用來到北京大名府,假裝算命先生將盧俊義騙上山。在當時,北京大名府的名氣,也僅次於開封府,說到這,大夥肯定想知道,這個北京大名府,到底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答案就是——河北省邯鄲市的大名縣。

邯鄲我們都知道,邯鄲學步嘛,春秋戰國時趙國的首都,幾千年來,一直沒有更換過城市的名稱。可這個“大名”縣的大名,還真是不夠響亮。

我們去搜索一下一下大名縣,顯示的內容是,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全縣有七十多萬人,土地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六百多個行政村,大名縣經濟發展較慢,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低,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城。

有沒有搞錯,當年那個大名鼎鼎的繁榮昌盛的大名府,竟然淪落成為了一個貧困縣,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來具體來看一下大名縣的發展史。

大名府,在歷史上,兩次被定為首都(北宋陪都、衛國五鹿城),曾經繁華一時,街上車水馬龍,小商小販遍佈,人們生活富足,和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場景相差無幾,在當年,絕對稱得上是“一線大都市”。

大名府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時期,當時遼國兵力強盛,北宋和大遼常年交鋒,而攘外必先安內,趙匡胤處處防著手下的將領,搞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讓軍隊的戰鬥力極度削弱,因此和大遼的交戰中,始終處於下風。自從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拱手相讓,中原地區就象失去了一道屏障,北方的遊牧民族,想侵入中原就變得十分輕鬆。

宋太宗有心伐遼,但實力卻不允許,兩次伐遼失敗後,眼看燕雲十六州再難有回收之日,為了防禦大遼的入侵,他只好在燕雲十六州的邊境布兵駐防,具體位置就在太行山脈上,當時的大名府,與滄州、河間、邢州皆被視為國土重鎮,守護著北宋的心臟。

因為大名府更靠近北宋的首都開封,所以就被北宋當做防禦的最後一道牆,如果大遼攻破了大名府,那就意味著北宋即將滅亡,因此大名府位置,在當時極其重要,所以北宋就在大名修建陪都,大名府就這樣名聲鵲起。

當時,北宋總共就建了四大京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府佔其一,宋真宗還曾親臨大名府,征戰大遼,當然也是無果,不過作為四京之一的北京,可以想象的到當時的繁榮景象。

但好景不長,北宋沒有被大遼吞下,卻被大金滅亡。 北宋滅亡以後,大名府自然就落入金國的手裡,鼎鼎大名的大名府,就更名為金國的大名府路。這時的大名府,因不再是軍事重地,便漸漸失去了失去昔日的輝煌。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滿人治理天下,設立大名府為直隸省會,為大名府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但好景不長,直隸省很快又被清政府遷到了保定,大名府就又這樣逐漸走向了衰落。

建國以後,因為治理黃河,以及剿匪的需要,政府設立了平原縣,平原縣分割了河北、河南、山東三省的交界之地,大名府的南部地區就劃歸平原縣。

平原縣撤銷以後,大名府被划走的地區,變成河南地區的涉縣、武安、臨漳縣,這次的劃分調整,把大名府直接從一個地區級的市,降為一個小縣城,一直延續至今。

大名府的興衰,歷程幾轉幾回,從春秋時期到現在,依然屹立在那裡,大名縣雖然經濟發展的緩慢,但作為一個歷史名城,仍保留著非常多的歷史古蹟。如今的大名縣,已成為一個旅遊勝地,其長久的歷史文化,值得大家前去觀看。


歷來現實


關於大名的遭遇,靜夜史只想說淪為縣城已經相當不錯,至少還是座城。而距離大名不遠的“鄴城”,南北朝時期名副其實的“東都”,自隋文帝的一把大火後,就一擼到底,永世不得翻身,至今沉寂在田間地頭,連村子都算不上。

而包括大名府在內的諸多名城之所以淪落至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河北省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名城名地簡直不要太多,尤其是冀中南地區,區縣分佈極其密集,而這些區縣隨隨便便一座縣城,就是千年古縣起步。大名作為河北省歷史上的州府,有名是理所當然的,而淪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名城薈萃絕不是大名淪落的根本原因,古往今來任何一座城市的興衰都和所在地區甚至全國的戰略密不可分。

大名府的有名,是因為北宋。

自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世的中原政權就失去了應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最基本屏障,包括後來的北宋。

宋太宗在兩次伐遼失敗後,徹底斷絕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想法,轉而在燕雲十六州以南的河北平原上構築防線。具體表現為在太行山前大植柳林,遲滯遼國騎兵鋒芒,東部則大量開鑿運河,甚至人為改道黃河。

而除此之外,北宋在河北平原上還營建了河間、滄州、真定、邢州、大名等州府,作為軍事重鎮。而大名相比於其他州府,地理位置更靠近開封,是北宋在北部的最後一道防線。鑑於此,1042年,在遼朝意圖南侵的危急時刻,北宋宰相呂夷簡提議在大名修建陪都,作為開封北部的屏障,大名由此成為北宋第五個都城,號北京大名府,後置大名府路,領北京、澶、懷、衛、德、濱、隸等州軍,顯赫一時。

但這一榮耀在1127年北宋滅亡後戛然而止了。由於南宋退居秦嶺淮河以南,大名府成為金國國土,設大名府路。由於此時的大名地處金朝腹地,失去了軍事防禦功能,因此地位逐漸下降。

遠超建立後,推行行省制度,凸顯“犬牙交錯”,大名軍事價值更加不值一提。不過大名作為中書省的一部分,開始了隸屬河北省的歷史。

但由於大名府靠近黃河,這使得大名不可避免要受到黃河的威脅,大名府城也在1401年被黃河淹沒,大名府整體被徹底掩埋,今天的大名府是明朝在洪水後重新修建的。

大名府的迴光返照,是1644年清朝入關後。1658年,清朝將大名設為直隸省會,但很快就在1660年遷到真定,再後來遷到保定,至此大名府的輝煌再降一級。

大名的沉寂,除了因軍事戰略價值的失去,更重要的是因為黃河的存在,使大名在被黃河沖刷了一次後,連基本的身家也失去了,這些身家就是大名府下轄的州縣。

明朝建立,尤其是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河北省作為直隸省成為著名的京畿之地,而大名府作為直隸最南端的府,經過明清兩朝的演變,逐漸形成東西距120裡,南北距360裡的局面。下轄一州十縣,包括開州、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長垣縣、內黃縣、滑縣、魏縣、浚縣。大名府向南延伸越過黃河,使河北成為黃河沿岸省。

但這一局面在1949年建國後發生了改變,為了治理黃河及剿匪,在河北、河南和山東省之間設置了平原省,平原省由河北省南部,主要是大名道南部地區、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省的西北部組成,下轄了6區56個縣,管轄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歷史上的大名府被徹底拆分。

而在1952年平原省撤銷時,原來被划走的大名府地區卻並未“迴歸”,作為和河南省的土地“置換”,河北省獲得了原屬河南省彰德府的涉縣、武安市及臨漳縣,而原屬大名府的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等地被劃入河南省濮陽地區。

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徹底奪走了大名府作為地區市的所有條件,剩餘的大名縣最終成為邯鄲地區的一個縣直到今天。

所以,大名府的沒落,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選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熱愛歷史,熱愛地理,我是史論縱橫,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大名府是如何從北宋四京之一,淪為當今一個小縣城的。

大名府雖然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的發展,逐漸形成重鎮,但是要說達到巔峰還是在北宋時期。

北宋時期的都城是東京汴梁(今開封),與此同時又將河南府(洛陽)設置為西京,將應天府(今商丘)設置為南京,後又將大名府設置為北京,從此走上一個城市的巔峰。

在《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因為殺人被流放到大名府留守司充軍,在此受到梁中書的賞識,後來還給梁中書押送生辰綱,就是從大名府出發的。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個情況,一個是大名府是軍事重鎮,因此犯人才會發配到這裡充軍,另一個是大名府經濟狀況很好,不然梁中書不可能年年都搜刮出十萬生辰綱來。

《水滸傳》中描寫大名府時用了一句“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可見對其的重視。

大名府的地位上升,被升格為北京,與當年宋真宗的對外政策有很大關係,從唐末五代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契丹崛起,五代時期的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奪權,邀請契丹為外援,不惜 稱比自己還小一歲的遼太宗為“爹”,自己也就成了兒皇帝不說,還將燕雲十六州割給了契丹。

宋朝建立後,頗有一副重振中原王朝的雄風,尤其趙光義,更是以武將出身的皇帝,當時正值壯年,將北伐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作為其畢生的願望,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軍事上處於巔峰的北宋初期,面對看似已經行將就木的契丹,兩次北伐全都鎩羽而歸,至此,北宋王朝再也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想法,反而得了“談遼色變”的恐懼症。

燕雲十六州最大的價值其實就是作為遊牧民族南侵時的一個地理屏障,燕雲十六州不在手,那麼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沒有可守的戰略緩衝之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宋仁宗接受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的建議,在大名府修建都城,防止契丹入侵。

經過重金打造的大名府,外城周長48裡,宮城周長3裡,頗為雄偉壯麗,由於大明府居於當時黃河之北,成為阻止契丹人南渡黃河的重要屏障,契丹人雖擅長野戰,卻不擅長攻堅,面對大名府這樣的城池,心裡還是有牴觸的。

澶淵之盟後,宋遼百年無大戰,跟設置大名府為都城也有很重要的關係。當然,大名府的衰落也跟此有很大關係。

金國崛起後,先是聯合北宋滅掉契丹,隨後又攻掠了當時的北宋都城開封,是為靖康之恥,北宋滅亡,經過一段時間的政治洗牌,南宋政權偏居東南一隅,整個北方包括大名府在內的領土全部淪喪,大名府設立都城的最初意義就是為了防範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靖康之恥後,在金國的統治下大名府的戰略意義已經蕩然無存。

可以說,作為一個特定歷史條件下誕生的北京大名府,如同曇花一現,閃耀了幾百年,而由於臨近大河,在明朝建文時期,又被洪水淹沒,將大名府的歷史一分為二,淹沒前的大名府是有著千百年雄壯歷史的古城,而淹沒後在明朝重建的大名府,雖然距今也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也比較悠久,但是在明朝時期重建的大名城始終沒有達到他原來應有的高度,此後的大名府,再也沒有那些人文典故。

從明清到民國,經濟發展呈現南強北弱;從民國到現在,經濟發展呈現臨海強,內陸弱,放眼大名府作為河北省下的一個北方內陸縣級城市,想要有大發展,還真就不容易。

目前,大名府主打文化標籤,大搞旅遊業,希望能夠有所作為,重新煥發生機。

熱愛歷史,尊重古城,我是史論縱橫,歡迎關注走一波!


史論縱橫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北宋的北京,不過當時的北京是河北的大名府。梁山好漢為了營救盧俊義,還曾經圍攻北京大名府,但現在沒什麼人會知道這個地方,因為北宋的大名府已經在明朝初年時被洪水給淹沒了。

明朝初年,漳河、衛河發大水,水位高過城牆,整個城池在這場洪水中被淹沒,而潮水退後淤泥高達一丈之深,沒人可以對這個淤泥進行清理,因此這場洪水後的大名府裡面的房屋建設、宮殿佈局都保持原來的樣貌。

後來的朝代有人在這上面重新生活,但已經不再是原來大名府的模樣。從政治意義上將,大名府在元朝之時就已經失去了政治地位,明朝之後的地位更是一路走下坡,導致成了一個縣城的存在。

元朝之前的大名府是作為長安的陪都存在,可以用來管轄其他的城鎮,所以當時的大名府還是很有政治地位的。在北宋時期,為了阻止契丹人入侵,宋仁宗將大名府改成了都城,那時候稱之為“北京大名府”。

因為變成了都城,所以也就成了政治中心,再加上宋朝時期商業極度發達,國家有錢。所以當時的大名府被建造的華麗異常,光是宮牆就達到3裡。而城中的經濟、商業、人口等一度處於頂峰的狀態。

但到了北宋滅亡,大名府被金國佔領後,它就完全失去了政治地位,並且金國人不善於運營,漸漸地經濟不斷衰落,人口也不斷流失,大名府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明朝的大洪水更是直接將其淹沒,大名府也就徹底的消失在歷史中。雖然城鎮不在,但行政區域還是存在,所以明朝時又在原來的地址上重建了大名府,但這時候被稱為“明朝大名府”,跟原來的宋朝大名府已經不是一個味道了。

近代時期,行政區域又一次被重新劃分,大名府直接改成了大名縣,而後宋明兩朝的大名府徹底消失,只剩下一座印證歷史的古城牆。

歷史上大名府的消亡主要還是因為北宋滅亡後,它不再是政治經濟的中心,一旦一個地區失去了價值,無法帶動經濟後,人口就會大量流失。沒有政治意義、沒有經濟價值,那麼等待它的只能是被遺棄,成為一個故事。


大國布衣


“一部水滸傳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

曾經的大名府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是鼎鼎大名的都城之一。它坐落在河北省大名縣附近,自古就是河朔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

在14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大名府作為一座熠熠生輝的千年古城,曾兩次為國都,七次為陪都,享有北方重鎮“畿輔八府”之首的殊榮,一直是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所在地。

(大名府)

但如今的大名府,卻只是一個小縣城。那麼,堂堂的大名府為什麼沒落成這個樣子呢?

大名府在春秋時期隸屬衛國,是齊桓公所築的五城之一,成為五鹿城。

春秋末年,魏武侯在此設置陪都,將它劃為公子元的食邑,因此叫做元城,這也是大名府作為陪都的開始。

西漢時期,劉邦在此設魏郡。由於王莽及其姑母王政君家族就誕生於此,因此,這裡也叫做“貴鄉”。

隋朝大業年間,魏州成為了武陽郡,轄10多個縣。隋煬帝開鑿了從洛陽到涿郡的永濟渠,大名府也因此得以繁榮。隋煬帝還曾乘船到此巡遊,並賜這條運河為“御河”。

到了唐朝年間,大名府迎來了它的黃金髮展期。在初唐時期,大名府成為河北道的治所。一代名臣狄仁傑曾在此抗擊契丹南侵,為武周王朝北境平安,寫下輝煌的篇章。在經過了唐朝中期的快速發展後,大名府已經一躍成為黃河以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取代了諸如邯鄲等城市的地位。晚唐時期,大名府大規模擴建,分為大城和小城。整座城池的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這種規模在古代歷史上,是少見的。

(狄仁傑劇照)

宋代時期,大名府漸至鼎盛。宋仁宗為阻止契丹南下入侵中原,在“慶曆二年,建大名府為北京,宮城裡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駐蹕行宮,城南三門,東一門”。正是由於仁宗再次修建了陪都,契丹人才取消了南侵的念頭。

這時的大名府,被稱作北京大名府,成為了宋朝的第四個京城。其繁華程度達到了鼎盛。“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就是對它的寫照。

之所以大名府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有兩個原因。

一是得益於它便利的交通條件。陸路上,大名府處於冀、魯 、豫三地交界之處,是有名的交通樞紐。水路上,除了漳河、黃河兩條水道外,流經此處的大運河,也為大名府提供了繁榮的條件。

二是大名府為戰略軍事要地,是中原地區的軍事重鎮,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扼守南北通道咽喉,在地理上很容易成為政權中心。明代兵備副使侯一元說: “夫大名者,古之魏地,以其襟帶兩河介於山東西之間故,常為天下樞。”

(宋仁宗劇照)

那麼,大名府從輝煌繁榮的陪都,成為現在的一個小縣城,又是什麼原因呢?

一、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發生了轉移。

至元朝以後,中國的政治中心大幅北移,來到了河北北部地區。隨之而來的國家防禦,也向北推進,大名府不再具備昔日“北門鎖鑰”的作用,其戰略地位大大降低,重要性也日趨下降。

相反,國家的經濟中心向著南方轉移。整個北方在歷經戰亂後,經濟蕭條沒落,農業飽受摧殘,大名府也就在整個經濟殘破的大環境中,無法徹底恢復過來。

明清之時,大名府失去了統治者政治上的有力支撐,經濟上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土壤和條件,軍事上不再是不可替代。這樣的大名府,怎能不衰落呢?

二、運河的改道也是大名府衰落的原因之一。

忽必烈一統中原後,就開始對大運河進行改造。整個運河向東轉移,不再經過大名,而經濟州過臨清。雖然大名府還是可以通過其他河流和運河相通,但已不復往昔喧囂繁華的漕運碼頭情景。其“車水馬龍喧夜市,流光溢彩飄歌聲”的時代,已一去不回了。

三、洪水氾濫也是大名府沒落的重要原因。

大名府地處漳、衛二河之間,經常被水患困擾。特別是明清時期,兩河的水量隨季節性變化更為顯著,雨季洪災頻繁。據統計,在短短的400年間,大名府所在地就發生了大小水災近60次。這些水患不僅沖毀了城市,淹沒了大量的土地,也迫使一部分老百姓舉家遷徙,這進一步加速了大名府的衰落。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宋史·地理志》等)


張生全精彩歷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因為元朝之後就選擇定都了北京,大名府在政治意義上就失去了地位。隨後它的地位一路降低,就變成縣。


在元朝之前,中國古代的都城選擇的一般都是長安,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西安。而當時的大名府可以作為陪都用來管轄其他的區域。所以在當時還是很有政治地位的。

大名府最繁華的時期,實際上是在北宋時期。當時為了阻擋契丹南侵。宋仁宗接受了大臣的建議,將大名府建為都城。這時候的大名府,別名“北京大名府”。

因為是都城,所以建立的非常華麗,宮牆就有3裡多。而且因為是首都政治經濟的中心,所以經濟也非常繁榮,居住人口越多。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

但是到了後期,北宋滅亡大明府被金國佔領,所以也就失去了它原來陪都的意義。所以在後來經濟不斷衰落,人也都走了大半。


到了明朝的時候又發生了一起天災,一場大洪水將大名府淹沒。所以這個大名府是徹底的消失了。雖然這個大名府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個行政區域還是存在的。後來又重新建了一個大明府,稱為明代大名府。

到了近代,行政區域開始被重新規劃。大名府被改為了大名縣從此之後大名府不再存在,只剩下一座古老的城牆。

其實大名府消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政治地位沒有以前強,從而帶不起經濟,也沒有人居住。所以就沒有之前大名府那麼繁榮的樣子了。


江水趣談


大家看過水滸傳,就大約知道水滸裡面有一個著名的地方叫做大名府,當時蔡京蔡太師的女婿梁中書就是在大名府任府尹。事實上在北宋的時候,可謂是大名府最輝煌的時候了。

在中國的古代,除了一個最大的首都之外,往往還會建一些其他的附屬的都城。例如我們常常所聽到的很多朝代都是以長安作為都城,但是洛陽是作為第二首都的,在北宋則有四個都城,東京汴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北京大名。也就是說當時的大名府,事實上就是北宋的四大都城之一,放到現在就相當於直轄市之一了。

所以水滸裡面梁中書這個大名府尹地位相當的高,不是一般的知府可以相比的。在北宋的時候,大名府的地位之所以如此之高,和當時的國防形勢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在北宋初年,趙光義兩次北伐都未能夠奪回幽雲十六州,以至於北宋北方的國防形勢相當的嚴峻,遼國的騎兵幾乎可以一馬平川殺到黃河邊上。而當時的汴梁就在黃河的南邊,所以有必要在黃河的北邊設定一個重鎮。

大名府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最終就脫穎而出,成為了當時僅次於首都汴梁的重要地方之一。不過大名府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隨著北宋的滅亡,大名府的輝煌也就不在了。因為後來的金國還有蒙古人都佔領了幽州燕京,並且他們都以當時的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作為首都或者第二都城,在這種情況下,大名府自然就衰落下去了。後來到了近代進行行政區劃的改變,大名府就成為了一個縣城,也就沒有往日的輝煌,只剩下一段古老的城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