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在提到東漢末年的精兵的時候,我想人人都會提一嘴丹楊兵。誠哉,丹楊兵基本上和東漢末年的各位大佬都搭過關係,例如說劉備、曹操、呂布、孫策等。那麼丹楊兵究竟強在哪裡?他又是如何在漢末閃亮登場的?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丹楊兵的人員構成及戰績

丹楊兵並非特指某支部隊,而是指丹楊郡這個地方所出的軍隊,丹楊兵的主體就是丹楊郡郡人。其中可分為兩部分,一為官軍招安的山越山匪,二為丹楊附近的平民百姓。這兩種人多被招募到官軍之中效力,進而成為天下聞名的丹楊精兵。

丹楊兵多出精銳的說法並非後人所評判,早在東漢末年,袁術就曾經稱讚丹楊此地多出精兵,可見丹楊多精兵的說法,早在東漢末年就有了。當時袁術對孫策說:

“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招募。”

要知道,袁術雖然打仗不行,但是畢竟是見多識廣之人,見識過許許多多的部隊,袁術能夠稱讚丹楊兵為精銳,說明丹楊兵確實不一般。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袁術曾經稱讚丹楊兵為精兵

丹楊兵曾經效力於東漢末年的數位大佬,例如說陶謙、曹操、劉備、呂布、孫策等人。因此有關丹楊兵的戰績的記載也非常多。

丹楊兵最早登場是作為陶謙的部隊而登場的。我認為陶謙最早招募丹楊兵應該是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在黃巾之亂時,東漢朝廷為了儘快平定戰事,允許中央下放軍權到地方,這個時候陶謙才有名義去招募士兵。此後陶謙率領著這一支丹楊兵進攻黃巾軍,並且將其大破,據記載:

“會徐州黃巾起,以謙為徐州刺史,擊黃巾,破走之。”

這是丹楊兵在東漢末年曆史上第一次閃亮登場並且大破黃巾軍。陶謙最初應該是招募了五千人的部隊,此後他的老鄉笮融又率領了幾百人來歸順他。我推測陶謙手中的丹楊兵應該是有六千人左右。

此後曹操又去丹楊附近招募士兵,在當地太守的幫助下招募了大約四千人,結果在龍亢附近士兵發生了叛亂,曹操殺了數十人才僥倖跑了出來,這一次招募丹楊兵可以說是非常失敗,可見丹楊兵頗帶有一些驕兵悍將的感覺,連曹操都很難降服。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曹操曾經招募丹楊兵,結果遭受反叛,差點身死

陶謙隨著年歲增長,將手下的丹楊兵也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丹楊人人數為四千人,給了劉備;另一部分丹楊兵人數約為兩千人,給了原徐州大將曹豹。

劉備這一部分丹楊兵在對抗袁術、呂布之時損失極為慘重,因為地盤被攻佔,缺少糧食,甚至軍隊之中出現了“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的情況,最終劉備這支丹楊兵應該是損失非常慘重的,僅有部分剩餘。

曹豹因為張飛的打罵威脅而率領著自己手下的丹楊兵投奔了呂布。這支丹楊兵夥同呂布的部隊與張飛大戰,最終大破張飛。呂布手下這支丹楊兵應該也是隨著呂布的戰敗而損失殆盡了。

還是袁術部將的孫策也去招募了數百丹楊兵,結果剛招募號,就被當地土匪頭子祖郎率兵擊破,還沒有登場就先失敗了。我們可以發現從陶謙到曹操到孫策,可招募的丹楊兵越來越少,可見因為丹楊兵聲名在外,軍閥多來徵召,大大消耗了丹楊一的人力。

在三國後期,隨著孫吳逐漸平定丹楊附近的山越問題,加上人口自然增長,丹楊的人力也略有恢復。丹楊軍也多次登場,成為孫吳軍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以上便是丹楊兵的人員構成及其戰績。那麼為何丹楊兵會被袁紹稱為精銳呢?他又強在哪裡?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丹楊兵在長時間的作戰中消耗慘重


二、丹楊兵被稱為精銳的原因探析

  • 1、民風剽悍,作風強硬

丹楊郡的位置差不多處於現在的安徽北部,江蘇南部,這個地方現在是比較發達的地方,但是在東漢末年,南方還沒有經過大規模的開發,經濟比較落後,丹楊此地又多山少田,因此人民生活比較困難,民風也比較剽悍。

因為民風剽悍,經濟落後,在丹楊一帶多出宗賊,拉幫結派,劫掠南北,無人能擋,先是袁術,後是孫吳都多受其害,當地土匪勢力極其強大,僅僅是依靠官府的力量根本無法與當地土匪抗衡。因此當地百姓為了自保,因此多自我組織起來與山賊抗衡,以此來自保。

民眾在與山賊的鬥爭之中獲得了鍛鍊,民風更加剽悍;山越本身在劫掠之中也擴充了自我的實力。就這樣在長時間的抗衡之下,逐漸形成了丹陽此地非常剽悍的民風,也因此有了丹楊多精兵的說法。也被評價為:

“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地形險惡,經濟政治不發達,因此在此地誰的拳頭大,人民就聽誰的,由此便形成了丹楊一帶的尚武風氣,最終有了丹楊精兵的說法。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丹楊一帶多山而少田


  • 2、沾親帶故,作戰拼命

關於丹楊兵強悍的問題,我們其實可以參考湘軍。湘軍為什麼能打?因為裡面都是湖南人,長官是湖南人,士兵是湖南人,而且很多都是老鄉、師生、親友等,一人死便可激起無數人的憤慨,這樣“沾親帶故”,讓湘軍始終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力。正如曾國藩的建軍標準一樣:

“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

而丹楊兵,也是這樣一支沾親帶故的部隊。在《江表傳》中曾經記載,丹楊一帶的民眾都是“五六千家想結作宗伍”,也就是說丹楊一帶的民眾都是五六千家聚集在一起居住,非常團結,一方面是團結起來對抗山匪,一方面是團結起來對抗官府,以至於到了最後,土匪不敢劫掠,官府不能徵召一人。

我推測這種團結的精神也被帶到了軍隊之中,進而使得丹楊兵有著超過一般軍隊的戰鬥力,最終成為被人所稱讚的精兵。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湘軍和丹楊兵有些類似


三、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兵嗎?

我認為雖然大家都在說丹楊兵好,但是看丹楊兵在東漢末年的表現,感覺有些名不副實。如果讓我給丹楊兵下一個定義的話,我認為其“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或者說是帶著一些欺軟怕硬的感覺吧。我們通過以上的戰績記載可見,除了在陶謙手下之外,丹楊兵不論是在曹操、孫策還是呂布手中戰鬥力都大打折扣,為什麼呢?我認為正是因為丹楊兵缺乏精神支柱,導致其進取心不夠。

我們依然是拿丹楊兵和湘軍作比較,丹楊兵雖然和湘軍一樣,有著團結奮戰的基礎,但是相對於湘軍來說,丹楊兵缺少精神支柱。曾國藩在治理湘軍的時候,多注重用儒家的教義來培養湘軍精神,但是丹楊兵卻缺少這種作戰精神,以至於丹楊兵欺弱而怕強,打不了硬仗,這種地域間的羈絆,用好了士兵可以奮戰,用不好士兵逃跑或者叛變也是成群結隊的。

例如說在陶謙征討黃巾軍的時候,丹楊兵便是非常英勇,大破黃巾軍;但是到了曹操進攻徐州之時,丹楊兵卻畏畏縮縮,以至於徐州被曹操蹂躪一番。在與張飛作戰之時,丹楊兵也是得到了呂布的援助才得以大破張飛的。

由此看來,丹楊兵打弱一些的敵人還行,遇到鐵板的話就真的是不行了,可以說是欺軟怕硬了。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丹楊兵頗有一些欺軟怕硬的感覺

丹楊兵的剽悍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很容易不受長官控制以至於出現各種問題。我們可見曹操、孫策招降丹楊兵,均出現了丹楊兵逃跑或者是叛亂的情況,由此可見丹楊兵並非是一支可靠的軍隊。憑藉曹操、孫策的手段都無法降服丹楊兵,恐怕換了別人也很難降服丹楊兵了。依靠這種軍隊來守成尚且可以,但是依靠這種軍隊來進取打天下,我想難度是很大的,因為這是一支沒有靈魂的軍隊。

那麼如何才能用好丹楊兵呢?我認為兩種做法。

第一種做法是像陶謙一樣,以丹楊人來統帥丹楊兵。陶謙少年時在丹楊一帶素以“不羈”而聞名,應該也是屬於那種社會人士,在丹楊素有威名。因為陶謙的存在,丹楊兵才會聽從陶謙的命令並且為之效力,在征討黃巾軍之時才能頗有建樹。

第二種做法是用嚴格的軍紀去控制丹楊兵。曹操、孫策創業初期,軍隊之中很不完善,因此丹楊兵實力強大,往往比較囂張。到了三國後期,軍隊逐漸完善,有了軍紀的保障的情況下,丹楊兵便能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如在三國後期,吳軍之中有丹楊精銳與晉軍作戰,便表現出了丹楊軍富有戰鬥力的一面,據記載:

“瑩領丹楊銳卒刀楯五千,號曰青巾兵,前後屢陷堅陳。”

但是我們不得不說的是,即便是有著嚴格的軍紀去控制丹楊兵,他們還是改不了欺軟怕硬的毛病,一旦戰況不利,軍隊馬上崩潰,我們上面所說的那場戰役,丹楊兵三次衝鋒淮南軍都失敗了之後軍隊馬上崩潰,因為丹楊軍一崩潰,三萬吳軍也跟著崩潰,最終吳軍大敗。

因此綜上來看,丹楊軍能打,有戰鬥力,但是作風剽悍、不服管教而且欺軟怕硬,讓他們打順風仗還可以,但是打硬仗確實不行。因此丹楊兵適合守成卻不適合進取。丹楊兵或許可以稱為精兵,但是一定要有適配的方法和將官才能充分調動起丹楊兵的積極性來。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丹楊兵的戰鬥力確實值得探討


四、總結

因此綜上來看,在東漢末年的丹楊兵確實算不得一支精銳,雖然都說此地產精兵,但是就其實際戰鬥力看,丹楊兵真的是“欺軟怕硬”的典型代表了。可能丹楊兵單獨拎出一個了是精銳,但是成了軍就不行了。真正的精銳,應該是有著嚴格的紀律和良好的精神,並不是憑藉著簡簡單單地能打就算是精銳了。

丹楊兵的情況與湘軍相似,但是其戰鬥力卻遠遠不如湘軍,在其中曾國藩的治兵方法也是值得探討與借鑑的。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被稱為“三國第一強兵”:丹楊兵真的稱得上是精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