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疫情长时间居家中,控制好情绪不打、骂孩子?

坊主儿


谢谢编辑!已经是当姥爷了,现在看外孙女,是怎么看怎么喜欢,总觉看不够,奇怪当初带女儿的时候,怎么没有这种感觉,现在看到女儿女婿带外孙,我可是满心的羡慕,多想再回到从前,好好的享受一下这样的快乐,其实我也知道,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想法,我现在是姥爷了,所以只要看到孩子一天一天的变样,健康的成长我就满足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人生不只是责任,还要懂得去感悟的快乐,到老了才会少点遗憾,希望看了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裁纸刀


情绪是需要控制的,以前每天都会下楼几趟,买买菜、溜达溜达、锻炼锻炼、伸伸胳膊、蹬蹬腿脚,现在一家老小都窝在家里,门都不敢出,三天五天不着急,拾掇拾掇家务,一晃眼一天就过去了,长时间窝在家,很无聊,没办法呀?每天除了做饭、吃饭、睡觉、玩游戏、看电视剧,大人能有自己娱乐,小孩就不行了,孩子的需求就是大人陪着玩,互动;原来孩子每天都会下楼玩,现在在家玩具都玩腻了,哭闹啊,大人也很无奈,有些时候会很急燥,忍忍吧,换个方法继续陪伴孩子



陈燕vlog快乐生活随记


本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将近6岁,一个将近2岁。对于这个问题自认为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我估计提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孩子的年龄应该在3-7岁的范围之内,因为只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讨人喜欢,同时也是最让家长头痛不已的。长时间跟孩子待在一起,如何不被孩子的胡搅蛮缠,无法无天,甚至对各种东西的破坏行为而不被影响情绪呢?在我个人看来,只有用心的去陪伴孩子,让他们去懂得孰可为孰可不为。因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所谓爱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用心去做到的。



何为用心?我们可以试着去回想一下当前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当孩子需要你跟他玩玩具时;当孩子想跟你过家家时;当你跟孩子去讲故事时;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当孩子就是需要你时我们自己是如何去表现的?



以上的这些日常我们自己每次都有融入孩子的世界去用心陪伴过他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用心去打游戏,用心去刷朋友圈、抖音,打麻将、跟朋友聊天的这份精神用到孩子身上呢?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经常会说等一等,爸爸妈妈正在忙哈这些敷衍孩子的话呢?



我以前就是这样的一个爸爸,但我现在正在用这份“娱乐精神"去对待我的孩子。我才发现,并不是孩子让我们的情绪崩溃,而是我们让我们自己崩溃而已。因为我们害怕面对糟糕的事情,所以想要用威严去切断后续可能发生的一切。


所以,试着去改变自己吧。别错失了你跟孩子之间最为宝贵的一段时光。


曼巴记


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如何缓解和调节情绪,如何与孩子们共度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如何借助疫情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社会生活课?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针对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居家学习生活,给广大家长提出了建议!

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

在疫情防控期间

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也改变了学生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对于每个家庭而言,疫情带来的紧张担忧,长期居家的不自由感,以及延期开学的新情况,可能会让家长们感到压力。

同时,一些家长们也发现孩子出现了作息不规律、学习缺乏兴趣、长时间玩手机或游戏、情绪烦躁等情况。

在这个特殊时期,更加需要家长做好自己及孩子的身心调适,共同做好疫情防护。为此,我们向全国的家长们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1: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

恐慌和紧张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长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请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与亲朋联络,互帮互助。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

建议2: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

疫情期间,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外出活动减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来帮助孩子减压,保持积极心态。

建议3:帮助孩子判断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家长要直面孩子关于疫情的相关问题,积极与孩子沟通,不回避疫情状况,以恰当方式、以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的防控措施以及延期开学情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建议4: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规律有序生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来完成,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建议5: 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多一些理解信任。

随着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遇到争吵,可以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

建议6: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

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

建议7:配合学校开展居家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

延期开学期间,各地各校将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居家学习,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关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居家学习计划。小学生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好网络学习准备,学会网上学习的基本技能;初高中学生的家长可以做好后勤保障,对孩子学习期间不做过多打扰。

建议8: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提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

家长可以督促孩子进行网络学习,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与班里的伙伴互帮互助、共同监督,分享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收获。遇到不会的问题,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同时,家长要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学习状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建议9: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

建议10:分享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传播社会正能量。

要让孩子了解,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斗中,有无数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的守护着大家的安全。引导孩子关注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迹,学习他们勇于担当、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希望全体家长安排好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保持良好平和心态,全力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天气我来说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每天宅在家里。对于一些宅男宅女,这和平常没什么样子。但对于一些闲不住的人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使自己情绪暴躁。没处发泄,莫名其妙的发泄给妻子或孩子。

我建议宅在家里的人们以下几点:

第一点:多陪孩子玩耍做游戏,一家人看看喜剧片。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互动,培养孩子兴趣性格和习惯。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第二点:女人没事学习跳跳舞,做做瑜伽。使自己有个更好的身材,和健康的身体。增加抵抗能力。

第三点:男人在家多做做运动,看看成功人士色书。在做一个规划表,学会自律。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艺多不压身。



头发衣哥


孩子活泼好动,这是天性,改变不了的,可以在家引导他(她)爱学习的兴趣。比如和孩子一起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可以下五子棋 跳棋 象棋等,也可以玩扑克牌。要和孩子打成一片,我想作为家长,也没有必要发脾气。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她)干点家务活,可以一起尝试做美食,也是不错的,这样也能培养他(她)情操


陪你一起灿烂


尽量自己先充实自己,不要无所事事整天盯着孩子,陪伴,不监督


4722053809440


和孩子共同讨论在家的一天或者一周要怎么过 例如几点起床 几点写作业 看电视玩手机能要多久 帮忙做家务 父母陪孩子玩游戏 做手工等


九朵朵儿


多运动,多看一些开心的视频,晒晒太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ce00115a106b8ef8de\

电驴说车


忍不住想打骂孩子的时候,赶紧转过身去

心里默念3遍: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