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很多农民放着煤炭和煤气不用,反而去烧柴火做饭炒菜呢?

老梁话三农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是吃着柴火饭长大的,而且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家烧水做饭也都是用柴火的。按理说,用煤气和煤炭烧火做饭应该更省事,那么,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很多农民都还用柴火呢?我说一下我们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看法吧。

精打细算

精打细算是农村人大都具有的一种良好的品质。起码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正所谓“成由勤俭败由奢”。作为农民更是深知赚钱的不易,所以,过日子当然要精打细算。

去集市上买菜割肉要跟菜贩和肉贩砍价,即使菜很便宜,也要砍一下价格,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用柴火做饭也是一个很好例子。煤炭和煤气,虽然家家户户都有,而且用起来也很方便,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没有什么比烧柴火做饭更节省的了。

所以,几乎每个农村孩子都是烧着锅长大的。

柴火几乎是取之不尽的

对于农村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烧火做饭的。夏天收麦子之后的麦秸,秋天收玉米的玉米秸秆,还有花生的秧子,菜花的根,以及玉米的根等等,这些都是烧火做饭的“利器”。

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至少一个用农作物的秸秆堆成的柴火堆,但是,那个时候,像玉米秸秆这种是不会用来烧火的,它有另外一个用途,那就是喂牲畜。在冬天,尤其是北方,万物枯萎,那个时候牛羊等家畜的主食就是玉米秸秆。

除了冬天,在农村,其他的季节都能从地里弄到烧火的材料。而冬天,家里大都会生炉子,那个时候就可以用炉子做饭了。这也是一年四季中,唯一不用烧火的季节。

因此,既不用花钱又取之不尽的柴火,成为了农村人主要的炒菜做饭的“工具”。

习惯

由于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烧火做饭的,所以,从小耳污目染的我们也会被这种思想同化。就好像是炒菜做饭必须要用柴火一样。所以,即使现在的农村新房子,也会有一个偏房是专门烧火做饭的。

我们这烧火做饭的偏方叫做东屋,东屋是在院子里东边的一个小房子。房子里面有菜厨、面板、菜板以及两口可以烧火做饭的锅。其中一口比较的大,这口锅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蒸馒头的,在过年的时候,我们会用它来煮猪大骨;而另一口锅紧挨着大锅,它们的出烟口是共用一个的,这口锅就是用来炒菜的。

从小就吃柴火饭,所以人的味觉也形成了一种习惯。比如我爸就从来不吃外面买的馒头,所以到现在我家蒸馒头还是用那口柴火大锅。而且用柴火炒出来的菜即使没有那么多调味品,味道也非常的棒。原因就是从小形成的习惯。

所以,从小的习惯加上建筑习惯,让烧火做饭成为了一个“传承”。

那么,煤气和煤炭用来做什么呢?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煤气和煤炭,那么不用它们做饭,用它们做什么呢?

先说煤炭吧。煤炭的主要作用还是冬天用来取暖的,但是在雨季,柴火比较的潮湿不容易点着时,我们通常会生起炉子用来炒菜做饭。

再说,煤气。煤气的价格相比煤炭来说又贵了不少,所以,在我家煤气是很少用的。一罐子煤气,我家最多能用一年。那它是干什么用的呢?在小时候,煤气灶主要是过年过节时,有亲戚来做客,为了提高上菜的速度才会用的。一直到现在,如果不是天气潮湿或是家里来客人,我们用它的时候也是非常少的。

综上,农村大都用柴火做饭而不很少用煤气和煤炭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就是节省;第二就是习惯。

鲁东亮子


说起烧柴禾做饭的事儿,老胡倒想絮叨几句。原因就在于我父亲也喜欢烧柴禾做饭。

老胡家里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煤球、电磁炉和液化气还是有的。完全可以满足我父亲做饭使用。但是,我父亲非要买一个烧柴灶、烧柴做饭不可。我问他为啥放着煤球、电磁炉和液化气不用,非烧柴做饭不可。他说,第一,烧柴禾做饭特别快;第二,很方便;第三,可以给我省钱。当我说“我不需要你给我省钱”时,他说,有三条理由,给我省钱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另两条理由可以“占上风”,因此,还要烧柴做饭。



年龄大的人都比较固执己见。任凭我怎么说我父亲,他都坚持他的观点。至今还在用柴禾做饭吃。不过,我父亲一天只做一次饭,另两顿饭他去煤矿的食堂吃。

从我父亲的身上可以看出一部分农民为啥放着煤炭不用,非要用柴禾烧饭、烧菜了。~~那就是为了省钱。


现在的部分农民的收入还不是很高,但家里花钱的地方很多。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等都需要花钱。因此,一部分农民都舍不得买煤炭和液化气。况且,现在的煤炭、液化气的价格很高。就我们本地而言,民用煤都需要四五百元一吨,而液化气也需要100元一罐。这些开支在有钱人的眼里算不得什么,但在许多收入不高的农民眼里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许多农民在做饭时选择了随处可以找到的柴禾,用柴禾做饭吃。

综上所述,许多农民之所以选择用柴禾做饭,那是因为他们需要省钱。如果他们收入很高的话,他们也想使用煤炭和液化气。但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观。但愿有那么一天,他们的收入能更上一层楼,从而摈弃烧柴做饭的“恶习”,改用煤炭和液化气。


老胡说三农


问:为何现在很多农民放着煤炭和煤气不用,反而去烧柴火做饭炒菜呢?

烧柴火做饭可以说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至今一直在用,柴火做的饭可以说比起煤气煤炭做的饭香。而且现在农村好多地方都在用,土灶大锅饭,而且有些美食必须土灶才能做出来他的特点,像我们北方甘肃的搅团,凉粉,都是需要土灶才能做出那个味道。

柴火做饭比较香?

只要是农村出来的,或者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吃过柴火做的饭菜,知道他的香,记得小时候和妈妈弟弟一起去山里捡柴火回来,我和弟弟背一小捆,妈妈背的比较多,然后回来放到门口晒干,折成一小节,然后做饭的时候,我就坐在灶台前帮妈妈烧柴火,那个画面现在依旧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温馨有幸福,现在成家了,回到妈妈家,依旧可以吃到妈妈用柴火烧的饭菜,只是妈妈多了几分白发。



烧柴火做饭已经习惯了?

对于农村人来说,烧了一辈子的柴火,而且吃了一辈子柴火做的饭菜,他们已经习惯了柴火做饭,即使现在有煤气都不用,是他们觉得不习惯,也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安全,而且可能对于他们来说不会用,因为现在农村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柴火做饭对农村人来说是一种情怀。


煤炭与煤气做饭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然而柴火做饭更环保。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罐煤气大概在100以上,一年下来至少在2000左右了。再说说煤炭,比起煤气稍微便宜点,这两者首先就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一年下来得不少,而柴火就不一样了,如今在农村柴火可以说基本遍地都有,捡起来拿回家就可以烧柴做饭了。

最后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柴火做饭比起其他两者更环保,就拿煤炭来说燃烧放出的烟更容易污染,而且对人的生命有极大的危险性。

总之,在农村更多的还是习惯用柴火做饭,不过还是有少数人用煤炭和煤气做饭的,不过在口味上还是有区别的,你认为呢?


农村身边事


<strong>随着时代的发展,煤气也慢慢地进入了农村人的生活中,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用木柴烧火做饭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对于农村喜欢烧柴火做法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家是在江西的一个不大也不小的村子,村里的地形就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村里人基本上是住在山脚下的,背靠小山,山边又是田地。大家喜欢用柴火做饭根据我家的情况和身边亲戚朋友的情况,以下几个说法基本上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一是经济实惠,在农村,特别是南方的农村,种植的是水稻,多丘陵,水田很多是梯田,梯田虽然说观赏性不错,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是真的不方便,。方人都是开着收割机收粮的,南方人很多还不能用收割机,这就造成了一家一户难以种植大规模农作物,所以生活在农村的人收入相对比较低,而木柴就在不远的山上就能砍到,而且还不要钱,花一天的时间基本上能砍柴,基本上一个礼拜就够用了。因为现在农村人还是比以前跟闲的,很多偏远的田都不耕种了。

二是蒸煮的饭菜量大,柴火做饭的锅通常比较大,因为老家人经常是早上就把一天的饭菜就做好了,中午和晚上基本上就把菜热一热。这样的传统主要是来源于两个原因吧,一是为了省油盐,二是为了节省中午做饭的时间,白天更多时间干农活。

三是柴火炒菜更好吃。自从搬到镇子上居住后,住在套房楼中,只能用煤气了,我妈就经常说用煤气炒菜没老家的柴火好用,做出来的菜总是感觉差点味道。主要还是火候的问题吧,煤气的大火真的是比不上柴火,柴火更旺。有些人还特意在城里搞什么柴火饭作为饭店的特色炒菜,这样的店对于久居城镇的人总是有股吸引力。

四是柴火烧完之后的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特别是在中芋头和薯自之类的菜,还是很有效的。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也就是常用的“钾肥”,这样又是能省下一笔肥料钱呢。

以上就是我结合家里情况和老家身边人的情况给出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ps:没找到一张和我老家赣州那边的灶一样的图,只能用网图了)。


龙哥聊农事


农村孩子,今天晚上的饭还是烧柴火做的,我来回答

第一点,烧柴做饭香

在农村做饭很多时候都是用的柴火,特别是熬粥,或者煲汤。塞进去两根木柴,打火的时候水很快就会开,然后就是木炭再火塘里慢慢就熬煮,不管是小米粥、大米粥还是玉米糁都是煮的香喷喷的。可能还有这木柴火燃烧的气息。煤气灶煮出来的味道往往要差点说不上来的火候。

第二点,省钱

我家有果园,每年都要修下来很多树枝,还会把有些生病的树给剜掉,重新种上新苗。所以每年都有一堆树枝在哪里放着,做饭的时候哪一些就是一顿饭。虽然煤气、电也不是那么贵,可是从小就是这样做饭电,也习惯了,而且真的没一顿饭都是生下来一些钱,特别是炖鸡汤什么的,老母鸡一炖就是四五个小时,这些节省不能细算的。

第三点,烧柴火暖和

现在天气这么冷,烧火做饭时整个灶房里都是暖烘烘的,所以我家总是做饭的时候一家人都往厨房里挤,饭做好了端下来,然后再放上一锅热水。吃饭就坐在厨房里,吃过饭了锅里的水也是热的,刷锅洗碗正好可以用,这点可是比煤气灶、电锅好太多了。

第四点,烧柴火乐趣多

特别是冬天这时候,没想起来就觉得舒服。

冬天烧火的时候,再火膛里放几根红薯,一边看着火一边看着点红薯,烧的软嫩,香甜可口,一家人一人一个。还可以在灶火边上放两个馒头,烧的焦黄焦黄的,麦香味还带甜味,外面是焦的,里面是软的,我家最厉害的时候是没到年三十,过年准备的馒头都给烧吃完了。

小时候我爸还会拿几个玉米豆放在灶火边上,弄点灰盖上,一会翻一下,一会就砰地一声爆成一个玉米花。


小徐哥哥


其实现在农村很多地方都有煤气、和电但很多人还是选择烧柴,比如我家就在秦岭山区的农村家里做法炒菜干啥还是选择烧柴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第一:农村人总觉得用煤气或用电做饭很浪费其实这是农村老一辈的思想他们用柴火做饭都习惯了用柴火做饭感觉心里踏实。

第二:农村很多人感觉用电饭锅煮的米饭没有用柴火和铁锅做的米饭好吃这点是可以可以肯定的

第三:农村的煤气质量太差缺少监管一瓶煤气150元用不了多久、而柴才两毛五一斤,而且煤气质量很差把锅烧的漆黑。

第四:农村冬天一般要取暖用烧柴不仅可以做饭而且还可以取暖一举两得。

第五:有的农村冬天还要熏腊肉用煤气显然是不行的、只能烧柴。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农民放着煤气不用反而烧柴做饭炒菜。


山里王山珍


为何现在很多农民放着煤炭和煤气不用,反而去烧柴火做饭炒菜呢?答案就是两个字:省钱。

农村人依靠土地而生活,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忙碌,虽然也能实现自给自足,但是在收入上却没有几文钱,所以对于开支上,恨不得把一分钱瓣成两半来用,节约一分是一分啊!

我是一个南方人,虽然不像北方人那样用炕取暖,但是烧柴火也是我们南方人经常会做的事情。就比如我的家庭,我家也有煤炭,还有天然气,但是煤炭和天然气需要用钱买,而木材不需要钱,所以我们也会经常烧柴火做饭。烧柴火煮饭其实有这样一些好处:

1、木柴收集很方便,也很快捷。山上到处都是废柴,农活做完回家时顺便就可以带一大捆回来,取材很方便;同时各种农作物的秸秆也没有堆放的地方,用来燃烧做饭或取暖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专家说不能焚烧秸秆,但是专家的话也不能全信的。

2、烧柴做饭可以节省不少的开支。因为木柴是免费的,而煤炭和天然气都需要用钱去购买,我们这里煤炭价格一百斤需要18元左右,天然气每罐在120元左右,这对我们农村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会使用它。

3、用木柴烧饭会很快。木柴点燃很快就能达到熊熊的大火,而煤炭会明显慢很多。而且用木柴来调节火势很方便,做出来的饭菜都会香很多。

以上就是我们烧柴火不用煤炭和煤气的原因。不知你们那里也是不是这样的?


十指神丐侃大山


二十年前,在偏远的湘南有这么一个村民小组,它座落在一座高山上,是真的高山,没有直达公路的那种。从最近的集镇到这个村民小组,走公路大概有三十来里,下了公路,还得爬四五里羊肠般的山路,体力好的也得弯弯绕绕三四十分钟才能爬上去。碍于交通如此不便,许多城里早已普及的便利生活,村民们自然没办法享受到,比如说炒菜时一点就着的煤气,三四个煤可以烧上一天的蜂窝煤。村民们只能用着祖传下来的柴火土灶,烧水做饭全靠它,当时看上去十分不便。

二十年后,这个村民小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水泥马路通了,家家户户有了汽车摩托,还都建起了两三层的小洋房,宽敞明亮,就跟小别墅似的。但是有一点却没变,就是厨房里依然垒了祖辈流传下来的柴火大灶,灶里烧的,还是周边山上拾来的柴火。

按理来说,平整的水泥马路通了,家家户户也都有了汽车摩托,弄个煤气灶,往家里拉个煤气罐或拖点蜂窝煤挺方便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喜欢烧柴火做菜做饭呢?

1、农村人过日子,自给自足是传统,勤俭节约是习惯。能自己造的,就决不上外面买。就说这烧火做菜做饭吧,漫山遍野都是林子,春去秋来,山里有的是干竹子枯木头,没事上山转几圈就能拾上一大堆,背回来可以烧好多天。而且拾柴火也不是什么特别重的体力活,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能干。大家伙儿没事可以上农村看看,就会发现很多闲不住的老头老太太没事往山里钻,拾捆柴火什么的回来。再看那煤气或煤炭,还得自个掏钱往外面买,农村挣钱不易,一般人可不舍得。

2、烧柴火做饭做菜时,火力比煤炭煤气旺,又因为柴火灶用的都是大锅,受热会比较均匀,因此做出来的饭菜往往更香,许多城里人吃惯了煤气灶做出来的饭菜,偶尔来到乡里,觉得柴火饭吃起来更香,就是这个原因。

3、柴火烧完后,会在灶里留下草木灰,这个草木灰可以说是天然的有机肥料,用来种地施肥最好不过,这样一来,还可以省下一部分肥料钱,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4、在农村里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熏腊肉。用什么熏呢?这个时候柴火就派上用场了。从灶上先将锅取出来,换上特制的铁架子,再把分割好的肉摊放在架上,把锅反过来罩在上面,底下再用柴火微熏个十天半月,这烟熏腊肉就制成了。相比一般做法制成的腊肉,烟熏腊肉吃起来可香多了,市场上卖一百多元一斤呢。

不过由于现在农村人都进了城,在家的越来越少,平时也就是老人带孩子在家吃吃饭,用起柴火灶来确实有些不方便,所以大多数人家里都添置了煤气灶,一两个人用起来更方便。


湘俚伢子


第一点,烧柴做饭香

在农村做饭很多时候都是用的柴火,特别是熬粥,或者煲汤。塞进去两根木柴,打火的时候水很快就会开,然后就是木炭再火塘里慢慢就熬煮,不管是小米粥、大米粥还是玉米糁都是煮的香喷喷的。可能还有这木柴火燃烧的气息。煤气灶煮出来的味道往往要差点说不上来的火候。

第二点,省钱

我家有果园,每年都要修下来很多树枝,还会把有些生病的树给剜掉,重新种上新苗。所以每年都有一堆树枝在哪里放着,做饭的时候哪一些就是一顿饭。虽然煤气、电也不是那么贵,可是从小就是这样做饭电,也习惯了,而且真的没一顿饭都是生下来一些钱,特别是炖鸡汤什么的,老母鸡一炖就是四五个小时,这些节省不能细算的。

第三点,烧柴火暖和

现在天气这么冷,烧火做饭时整个灶房里都是暖烘烘的,所以我家总是做饭的时候一家人都往厨房里挤,饭做好了端下来,然后再放上一锅热水。吃饭就坐在厨房里,吃过饭了锅里的水也是热的,刷锅洗碗正好可以用,这点可是比煤气灶、电锅好太多了。

第四点,烧柴火乐趣多

特别是冬天这时候,没想起来就觉得舒服。

冬天烧火的时候,再火膛里放几根红薯,一边看着火一边看着点红薯,烧的软嫩,香甜可口,一家人一人一个。还可以在灶火边上放两个馒头,烧的焦黄焦黄的,麦香味还带甜味,外面是焦的,里面是软的,我家最厉害的时候是没到年三十,过年准备的馒头都给烧吃完了。

小时候我爸还会拿几个玉米豆放在灶火边上,弄点灰盖上,一会翻一下,一会就砰地一声爆成一个玉米花。


By十贰


我想这个只有待过农村的才深有体会吧,为什么呢?

一,经济问题,记得小时候都是跟着大人屁颠屁颠去山里捡柴火还有枯叶,回家烧火做饭的,以前没有煤炭跟煤气,只能用这个,基本都是农活干差不多了,就近原则,捡一点回去,经济实用,省钱,不要跟我说人力不是钱吗?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能动手不花钱,那就是省钱,而且现在也很少有人弄煤炭,煤气有,但是好像也不便宜吧

二,做饭比较好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城里人去农家乐玩,柴火饭柴火饭,这个也是只有吃过才知道什么叫美味,以前农村的柴火饭,基本都要煮到底下有点焦,上面的吃完,下面锅底那层焦的,刮起来撮成一个团子,直接当零食吃,那叫一个美味

三,煤炭这些还是比较伤身体的,拿个例子,我们这边一个做生意的,天天要用到煤炭,天天与其为伍,后面吸入的太多,身体有点受不了,渐渐地就改成用电的,不知道有没有人感受过,小时候冬天家里烧煤炭,如果窗户门不开,经常被呛到不行

所以说,其实烧柴火做饭历史是悠久的,经历过,用过才知道它其中的好处,满满的回忆,像以前烧完,还可以扔两地瓜进去烤,美滋滋,现代的人,是效率得社会,大多不愿意在用这些陈旧的方法了,而对于农民来说,有的观念就是,省钱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