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5个月的男宝,生气了自己打自己咋办?

潇湘夜雨55555


看到你描述的问题,我是一位全职宝妈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我说话有点直白,您不要太在意:

首先先分析一下:孩子打人问题,你要了解他为什么要打人,是别人碰了它的东西,还是纯粹打人。每个孩子成长过程都会有一些列的问题,1岁半的孩子是有打人的倾向。我家宝宝1岁半多的时候也打人,他打的是别的小朋友,那个小朋友“侵犯”他的领地,或者是玩具,或者是回家的路,这时候孩子都是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都是他自己的领地,这时候家长处理方式最重要。

其次:你家孩子在我看来有点娇纵,孩子0个月到3岁之前最需要的是母亲,你5个月上班,肯定有人帮你带孩子。5个月-1.5岁正好是语言、行为快速发展期。您有没有想过是家庭环境的问题呢?教育孩子不要把他当孩子,要当做朋友对待,跟他聊天。告诉他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给他的,别说孩子听不懂,孩子是懂得,只是他那种方法更容易的得到他想要的。如果下次在想要某些东西,即使咬也不给他,不要对他发火,漠视他,等他冷静再说。孩子一遍是记不住的,要多次提醒。

最后:家庭环境很重要,别当着孩子吵架。有时候吵架了看到孩子在旁边,你要像孩子孩子解释,这是大人的事情。大人是镜子孩子就喜欢模仿,你即使不对他凶,他会模仿你凶他爸爸,他觉得他爸爸在家庭没地位,千万别给孩子树立这样思想,等到两岁半三岁的时候你就会懂了。因为平时都是我自己带孩子,孩子的说话语气,行为都像我。有时候就感觉是自己的缩小版。

希望以上能帮助你,自己也多看点育儿方面的书。


随手札记


题主碰到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或碰到的,不用太着急。

每个宝宝情绪激动时反应会有不一样的,心理学分析:当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产生类似悲伤、自责等种种负面情绪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愤怒。

孩子的心理变化,会在短短几分钟内上下起伏:

做错事(恐慌)→ 父母不理解(悲伤)→但又无法改变现状(愤怒)+无处发泄(压抑)

当这种愤怒和痛苦交织的感觉,压抑不住,但又找不到发泄口,不能对其他人发泄的时候,他们就会转向攻击自己,进行自我伤害。

孩子从一岁半起,自我和独立意识增强,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如果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绪爆发。这个小孩的行为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如果父母发现了孩子的“自虐”行为,非但不加以控制或介入干预,反而还去刺激孩子、质疑他们的话,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很容易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当他不高兴时可带他换一下环境,或给他喜欢的玩具,他乐意做的游戏等分散一下。也可告诉他打头部是不好的,慢慢会改善的。

而父母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关心,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控制情绪,成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人。

当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才能听得进去道理,也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小丸子的一说


孩子一岁零5个月,这么小的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是不太会表达的。

所以,当他的要求“没被满足时”,他就会用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打自己,打别人,咬人等行为。

像这种不会控制和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不知所从。

遇见孩子发脾气,打自己的情况时,家长不要着急。其实,你教育他的过程,也是在帮助他成长的过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好事情呢?


当孩子发脾气,打自己时,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高情商的处理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现在,用下面的小例子 ,告诉您怎样“对付”不高兴就打自己的宝宝吧:

假如:你的孩子看见别人的小汽车时就想要。人家没给他(没满足他),宝贝立刻就会发脾气。

  • 这时的家长,千万不要是斥责孩子。

你要这样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喜欢这个小汽车,可是却得不到,那多着急呀?这要是换成妈妈,得不到它,也会很着急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先理解孩子,孩子心理会得到安慰,心情会平静一些的。)


  • 孩子心情稍平复以后

再告诉孩子:“其实,自己大哭,大闹,是不解决问题的。别人的东西想给你玩,你可以玩,人家不给你,你发了脾气打自己,人家还是不给你的。”

  • 这时,家长该说的已经说了,该做的已经做了。

若这时候孩子,还是有些情绪。家长就把它放在一个安全,无危险的地方:让他自己冷静反思自己去。

(这期间,家长不用太多说话,只表示出对她关心就可以。比如:用热毛巾给孩子擦擦脸,等关心他的行为。但是,态度上绝对不能妥协。 )


  • 最后,妈妈再给孩子买个小礼物(小沙袋)

对孩子说:“妈妈送你一个小礼物,宝宝若是不高兴了,实在憋不住了,宝宝不要打自己,妈妈会心疼宝宝的。你就打一打这个小沙袋好吗?”

(按照这样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的次数多了,孩子发脾气,打自己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

当孩子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发脾气的时候。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用高情商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让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要您的方法对了,孩子一定会变成会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我是“慧智育儿说”,希望我的方法能帮到您哈


慧智育儿说


宝宝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有一些行动上的表现。如跺脚、打人、摔东西等。你家宝宝的表现是打自己。在情绪激动状态下,人的耐受力会增强好几倍。所以这种时候宝宝并不感觉很疼,否则他就不会这么做了。

宝宝打自己是想寻求发泄,开始时可能是偶然的,发现很刺激,而家长没有及时制止,于是慢慢就形成打自己的习惯了,解决的办法主要是让他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方去,他就会渐渐不做这个动作了。

1、防患于未然。知道宝宝在生气时有这种表现,重要的是不让他发急到打自己的程度。当发现他快要打自己的时候,马上抱他起来,或者用他喜欢玩的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 (1岁5个月的宝宝注意力是比较短暂的)。

2、在他打自己的时候表示关心,让他知道你是很爱他的。替她揉揉手,摸摸头,吹吹打的部位并对宝宝说:“宝宝乖,不要打了,打多了会疼的对不对?宝宝疼了妈妈会心疼的。”

3、教宝宝一些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捶打枕头、涂鸦、大声唱歌等,把激动的情绪转移到其它的活动上去。

4、告诉宝宝如果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可以找妈妈,寻求妈妈的帮助。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情绪激动,他也就不会自己打自己了。



和宝贝一起成长吧


这种现象需要父母警醒,要特别注意了

可能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太过严厉。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好的发泄方式。在最开始 ,要教会孩子换一种发泄方式。大一些的时候,要去做语言上的沟通。理解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一定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要求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随着他年龄越来越长大的时候,他才能真正意识到你对他的这种情绪的接纳,是鼓励他告诉你他现在的问题。


在家带娃娃


您好,我是肉丸儿的爸爸,一个超级奶爸,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

1、玩耍。用手使劲拍头等有节奏性的动作一般出现在宝宝六个月以后,这时的宝宝可以感受到规律的节奏,会随着音乐节奏摇摇摆摆,也会不断跳动或者用手拍头。用手拍头不仅是宝宝满足自己的韵律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动作的方式,可以使宝宝以后的动作更协调。这种情况一般会随着宝宝长大而消失,家长可以在宝宝用手拍头的时候引导宝宝,让宝宝不要太使劲。

2、头不舒服。如果宝宝的头不舒服,平时感觉到头痛或者头痒的话,也会手使劲拍头,这时家长要看看宝宝是不是由于感冒而出现了头痛的症状,或者由于头上被蚊虫叮咬而觉得痒了,然后根据情况帮助宝宝来消除症状。

3、缺钙。如果宝宝缺钙的话,也会由于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不强而出现摇头或者用手使劲拍头的症状,这就需要家长给宝宝及时补充钙质。

4、发育异常。如果一岁宝宝在用手使劲拍头的同时,出现了自残倾向和语言发育延迟的情况,一定要带孩子去看医生。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如有帮助,请您点个关注!谢谢🙏



肉丸儿的成长记


您好,看到这个问题很惊讶,看到你的描述似乎又是在情理之中。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我特别注意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也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为我知道这是对孩子性格形成有很大关系的。一般父母恩爱的,孩子性格也特别温和、孝顺、自信!父母经常战争的,孩子也常会有暴力倾向,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甚至如你说的自残!

现在看似自己打自己,实际上是打给你们看的,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做,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自残的行为,并不是本意,他肯定是有过这样的方式误打误撞的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所以才会再次做出这样的举动。如果不加阻止后面会越来越严重,可不是自己打自己那样简单了,我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警醒!

所以作为父母该拿出行动遏止这样的行为了。首先建议你们夫妻俩好好沟通一下,就为了孩子这块,你们该做出怎样的让步,彼此之间多多包容,在孩子面前不说恩爱有加吧,那至少也得相敬如宾。其次,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给他关爱,让他更有自信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让孩子参与到你们的生活里。最后,每天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多陪陪孩子,让他弱小的心灵,不再恐惧!

祝你们幸福!给你我爱的抱抱![点亮平安灯]





老吴家的安华


您好!我是育儿有计的smile老师!我来回答一下您这个问题!

首先,当孩子打自己的时候抱住孩子,以防孩子伤到自己!然后温柔地对孩子说:“你现在一定很生气很难过对吗?”(共情)这时宝贝得到理解,很多时候会停下来!

你接着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很难过,需要发泄对吗?你看这样可以,我们来打枕头发泄吧,好吗?”然后示范给孩子看!

然后在平时孩子不生气的时候,可以跟孩子分享生气和难过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如听课,坐在自己的床上,看书等,帮助孩子找到发泄的正确途径!

我们要告诉孩子生气难过是正常的,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并且教会他辨别自己的情绪,然后正确发泄!

接下来,我们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大人的做法!孩子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我们大人应该是让孩子看到这样的行为,孩子才懂得这么做!所以如果大人有什么争吵,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而且我们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夫妻恩爱和睦!

所以从现在开始修炼我们自己,提升亲密关系,您会发现孩子也会慢慢改变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也可以关注我:育儿有计!我会不定期更新育儿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睿智的父母!











育儿有计


说句你不爱听的,他长大了脾气会很暴躁,急了会自残,你最好少激怒他,他做错事,耐心教导,让他感受到全家人都很爱他,你能做的就两字,耐心,但不是娇惯。你做的好他还小能改过来。否则你会抄心一辈子,有什么吵架和暴力不要让他看见,外面的也不要看。


奔放684


要及时制止,不能任其发展,长此以往会形成自疟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