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动物容易成为濒危动物?

冷漠王冠


从地球上诞生生命开始,至今绝大多数的物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已经灭绝了。再繁盛的如恐龙之类的,在地球上都生活了几亿的,都死完了。所以地球上任何物种都会灭绝,包括人(长远的看)。因地球环境的变化,旧的物种迟早要灭绝,不过新的物种会产生,也许人类的活动会加快这这进程,不过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微乎其微,到是人类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却很大,人类这样下去不会把地球灭亡了,会把自己灭亡了,用人类的话来说不作不死。可悲的人类还在做拯救地球的梦想,实际上人类还没有意识到是拯救自己,上帝都说了,如果让一个人灭亡,就让他先疯狂,这句话很适合现在的人类,我觉得人才是现在的濒危动物。


子时40


2012年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出了全世界3079种动物及2655种植物是濒危物种。1998年的濒危动物有1102种,濒危植物有1197种。

濒危物种是指物种由于滥捕、盗猎、环境破坏、数量稀少、栖地狭窄等种种原因而导致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

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动物不能像人一样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例如,远东豹,东北虎,朱鹮,杨子鳄。远东豹与东北虎还有栖息地竞争,远东豹情况最不容乐观了!



西安3D打印小王


地球上出现过的生物中99.99都已经灭绝了,灭绝的速度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不同的演变,确实有一些生物表现的更容易灭绝。

科学家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因为知道一些物种为什么更容易灭绝,就能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图为:大熊猫,它们生育困难,对环境要求高,成为了濒危物种

哪些生物更容易灭绝

存活下来的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适者生存者”,在进化上,他们都很成功。

但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种群的数量是决定物种是否更容易灭绝的关键因素!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你觉得大象和蚂蚁哪个更容易灭绝,毫无疑问是大象。

因为种群数量决定了物种遗传的多样性,种群数量越少则遗传多样性就越差,也就越不能应对环境变化。

图为:苏门答腊猩猩因为人类的活动,减少了栖息地而变得濒危

下面我列出一些显然影响着物种灭绝的关键因素:

1、物种选择的生存区域。

因为温度变化是物种灭绝的重要因素,地球不同地方对气候变化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两极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其他地方的两倍。

2、物种的生存空间

很明显分布广泛的物种,它们灭绝的可能性比那些占据一小块区域或栖息地单一的物种要小的多。

3、物种的运气

不得不承认,所有生存下来的都是最幸运的那个,因为许多随机事件都会导致物种灭绝,比如白垩纪那个巨大陨石袭击,只有离撞击地足够远的物种才有机会生存。

4、越懒的物种越不容易灭绝

这是一个得到验证的事实,一个物种的代谢率越高它就越不容易生存,在哺乳动物和果蝇的研究中,发现那些代谢率高的往往死亡率也高。

生物代谢率是生物生理上的一个作用,毫无疑问这是生物灭绝率的重要决定因素。

由于代谢率与一系列生物特征相关,包括生长速度、成熟时间、寿命和种群规模等等,所以这些特征的任何一种可能都对一个物种的灭绝有一定影响。

图为:犀牛角被认为很有用,所以导致犀牛灭绝,算是天敌的增加变得濒危

更多未知因素

除了这些很容易得到验证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没法验证的,即使周围环境变化不大情况下,随着时间流逝,也会有许多物种灭绝,这就是所谓的背景灭绝。

背景灭绝的波动情况如何,至今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几乎所有的灭绝都属于这种。

一些生物的灭绝往往和竞争对手的增加或天敌的增加,又或者猎物的减少有关系,但没人知道这种种群间关系如何影响灭绝事件。

我们甚至不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种灭绝了,可能永远没法知道,就连现在物种灭绝情况也只知道冰山一角,所以很难确定哪些物种更容易灭绝。

最后

总之,保持竞争力的最佳办法就是足够多,但具体什么样的物种容易灭绝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我们必须了解透彻,因为地球可能已经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时期了,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我们将为此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另外,虽然物种灭绝必然,但是作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能做的有更多,至少应该努力把它们从濒危边缘拉回来。


怪罗科普


熊猫: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适合熊猫生活的森林边少了,食物也变少了,数量自然就减少了。再加上熊猫的繁殖能力不强,存活率也比较低。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对熊猫进行了捕捉,导致数量越来越少。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共圈养熊猫333只。能够经常维持10只以上饲养种群的单位仅有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惜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北京动物园4家。所以大熊猫属于高度濒危的物种。

从2016年起,熊猫已经从濒危物种降为脆弱物种。大熊猫的处境改善,中国政府重新造林和森林保护努力已经见效。但气候变化未来80年将导致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竹子减少逾35%,因此现在其处境脆弱,仍面临灭绝的危险。

1981年,中国禁止买卖大熊猫皮毛。1988年,生效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偷猎并将其保护级别升为最高。1992年,中国建立大熊猫保护体系,扩增其栖息地,如今,中国已有67个保护区,其栖息地近140万公顷,这使得67%的大熊猫得到了保护。

截至2019年8月种群现状:

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实际上它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分布区域。

栖息于海拔为1400-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中,总面积为29500平方公里。

每个区域又由于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再被分离成更小的单位,所以栖息地实际面积不足总面积的20%,仅有约5900平方公里。总计全中国有30个小的种群,总数为1000只左右。

其中除四川卧龙外,每个种群不足50只,有的仅有10余只。支离破碎的栖息地和孤立分布的生存状态对于大熊猫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灾害都是十分不利的。






麦子情感影视


濒危物种是数量稀少,近期或将来很可能绝灭的动物。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物种生存能力及繁殖能力低下,一个就是食物链,如果这个物种吃的食物越单一特别是肉食动物,而且食量又大的话就容易灭绝,比如老虎,只吃肉,而且食量又大,随着人口的增多,原始大面积森林减少,老虎的生存空间及食物减少,再加上人类捕捉,就容易导致它灭绝。

还一种就是繁殖能力低下的动物容易灭绝,像熊猫,繁殖能力及其低下,而且繁殖下来很难存活长大,很多熊猫连交配都不 会,你说是不是容易灭绝呢。




木易水大夫


不懂得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无休止的捕杀破坏,最终受惩罚的是人类自己!



Hello地球公民


人类再折腾下去估计会把自己折腾成濒危动物了!一只小蝙蝠就能要了几万人的命,人类真觉得自己很厉害吗?


明日辉煌6155



绳儿yL


只要肉能吃,对人有一顶点用处,吃了不会当时毒死人的动物,都会成为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人类不会放过它们!


渭河部落


一是,某动物种的食物链断裂导致的濒危,二是,某动物种基因遗传因子弱失导致的濒危,三是,人类捕杀猎杀消耗导致的濒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度发展平衡生态保护大自然和动植物的安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