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民警趙華:老民警用身體築起社區“防火牆”

“疫情如此嚴峻,見不到人我實在不放心,所以我每家每戶都要上門看一下。”合陽派出所社區民警趙華15日這樣告訴記者。

對於這次採訪,記者頗費了點時間。3次聯繫趙華,他每次都在小區開展排查工作。2月15日中午,記者趕到趙華正在排查的小區。不一會一個穿著警服、戴著口罩的中年男子騎著一輛白色小型摩托車從小區出來,他就是趙華。

三十公里路程,14個小時工作,“我扛得住!”

合川民警趙華:老民警用身體築起社區“防火牆”

53歲的趙華是一位從警20多年的老民警。2016年,趙華調入合陽派出所成為一名社區民警。

“小型摩托車又快又方便,很多垰垰角角都能去。”幾個月後,摸索出一套社區工作方法的趙華購買了一輛小型摩托車,“在這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全所上下都在與時間賽跑,效率是關鍵,早一刻排查,群眾就多一分安全。”

2019年11月,趙華成為新華、花果山兩個社區的社區民警。兩個社區有常住人口2萬餘人,流動人口3萬餘人,轄區有大學3所,出租房屋集聚,人員居住密集,治安管理壓力非常大。特別是今年春節疫情來襲,轄區從湖北、武漢返渝人員多,核查任務十分繁重。

大年三十,接到停休返崗指令後,趙華當天就回到派出所。白天,趙華和社區幹部、居民樓院長一道逐戶核實排查,瞭解返渝人員身體狀況、交通工具班次,宣傳防疫知識;晚上,他將排查情況錄入系統,整理第二天的入戶名單,記好返渝人員的電話、住址。早上8點半上崗,晚上11時回家,風雨無阻,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天,摩托車的里程錶顯示趙華每天騎行的距離是30公里。

“每天上樓下樓是很累,但我扛得住!”趙華說,雖然自己已經53歲,但作為一名警察,不僅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捨我其誰的精神。

對人民負責,他不放掉自己的任何一個懷疑

“你好,我是花果山社區的社區民警,請問你是從武漢返合的何某嗎?”1月27日,趙華電話聯繫一名群眾。聽到趙華詢問,對方馬上掛了電話。

之後,趙華又打了20多個電話,但對方始終拒接。憑藉多年警察工作的敏銳性,趙華判斷何某可能有情況,立即上門核實。

合川民警趙華:老民警用身體築起社區“防火牆”

“20多歲的年輕人卻沒什麼精神,說話時還不斷咳嗽。”5分鐘的交流,趙華髮現何某有疑似症狀,立即叫來醫護人員對何某檢測體溫。經過檢測,何某有發熱症狀,被入院觀察。“如果他被確診了,周圍很多人都有被傳染的風險。”幾天後,得知何某隻是普通感冒,趙華鬆了一口氣。

“剛開始上門排查心裡有些虛,但作為一名黨員、一名人民警察,我不上誰上!”趙華說排查這麼多天他早就習慣了,只要做好防護,就不擔心被傳染。

目前,趙華已核實排查外地返渝人員149人,排查確診患者密切接觸人員73人,新華、花果山兩個社區暫未發現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發動群眾,共築疫情防控屏障

“一個人不可能管好這麼大的社區。”趙華深知只有發動各方力量才能早日戰勝疫情。戰“疫”之初,趙華就與社區幹部、行業場所負責人、小區的物業保安建立疫情防控微信工作群。通過微信工作群,趙華能夠快速收集各個小區及行業場所的疫情情況,針對性的開展防控工作。

2月7日,社區幹部告訴趙華,稱群眾劉某不願居家觀察。劉某的丈夫是確診患者密切接觸人員,按照規定,劉某也應居家觀察,但劉某以買菜為由堅持要出門。趙華得知情況,先後三次到該戶居民家開展法制宣傳。

“現在外面也不安全,你少出門就是減少被感染的風險”“想吃什麼菜給社區說,我們跑腿代買”“ 有什麼困難給我打電話,我隨叫隨到”在趙華的再三勸導下,劉某低頭承認錯誤,表示將待在家裡居家隔離14天。

合川民警趙華:老民警用身體築起社區“防火牆”

工作中,趙華得知返渝人員有可能租房暫住。他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組織社區協勤隊員對轄區出租房屋開展清理工作,全面排查外地返渝人員。目前,兩個社區已清查出租房屋181戶,排查出湖北返合未登記人員1名。

“排查一人,阻止一片,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一定紮實做好工作,當好社區“防火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趙華堅定地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