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用牛屎塗地坪晒穀子(稻穀),您認為衛生嗎?稻穀會不會被汙染?您會購買這樣的穀子嗎?

行者無畏555666


用牛屎塗地坪,那是快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我家包括很多家庭的曬場坪,可沒有現在的水泥地坪,都是土坪。直接曬就會有很多的土塊、小石子,打出來的米就有好多沙土(不像現在的碾米機,有篩選功能)。怎麼辦呢?農村人有農村人的辦法——用牛屎塗曬場。



有些人肯定會想到那很髒。是的,當時是很髒,新鮮的牛屎還帶有臭味。我是沒有做過,但是有幫父親打過下手。父親把收回來的牛屎用木製的馬桶裝著,在用腳在馬桶裡去踩,我就幫忙加水,把牛屎踩成糊狀。再倒在地上,用竹掃把把牛屎掃開,糊勻。等幹了再糊,糊兩次。


在糊牛屎的時候確實有點臭,但是味道不會很久,牛屎糊一干,氣味也就散了。被塗了一層牛屎的地面,幹了之後就像被刷了一層膠一樣,踩在上面還有點軟,再也掃不起土塊和小石子。

在曬稻穀時候,淡淡的牛屎味道,和稻穀的清香交混在一起,那種農家的氣息特別濃。有人肯定會說不衛生,會汙染稻穀。牛屎塗的地早就幹了,不拿鐵鍬去鏟是鏟不掉的。稻穀上面也不會留下什麼,曬出來的稻穀反而更香。



現在農村裡都沒有那樣的曬稻穀的了,我是還有,我真的還想買,這個雖說沒有那個“貓屎咖啡”值錢,但是絕對環保。這種用牛屎塗地坪可不止父輩人在用,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只是水泥地坪給代替!


我是常德農村小趙,大家有沒有相同的經歷,大家一起來聊聊!


常德農村小趙


好想回到那個年代。說起用牛糞塗地曬穀的情景,這下又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那個時候的鄉土氣息至今都還令我難以忘記,我們小時候天真無邪,並不理解大人們的辛勤勞作,只知道嘻戲打鬧,當大人在用牛糞塗地時,也會覺得很贓不衛生,還時不時地問大人:這不衛生,還有臭味,能吃嗎?大人們笑著回答:沒有糞肥臭,哪有五穀香呀?其實用牛糞塗地曬稻穀這一方法,也是祖先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發明的。那個時候經濟不發達,沒有條件鋪水泥做曬穀坪,只有用最原始的辦法,各家各戶在自家們搞一塊土地坪,平整壓實後就把牛糞用水攪拌後,糊在地面上,幹後既可曬穀了,這樣曬出來的稻穀以後加工成大米時,米里面就不會有細沙了。嘿,你不要看那個時候用牛糞做曬穀坪曬出來的谷,感覺比現在水泥地坪曬出來的谷還好吃一些。現在有很多老輩留下來的農家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生產生活工具,農具,慢慢的在淘汰,基本上看不見了,有的在我腦子裡已變成了永久的記憶。如果哪裡有個復古的農家樂,把從前的生產工具,勞作方式,生活情景等一站式呈現出來,我會不失任何代價,都會到那裡去享受一下童年的生活。


筷樂味來


大家好,首先曾經用牛糞塗地曬稻穀,這肯定也是曾經經人大膽推敲來的,肯定也有一些依據,或者一定作用,不要小看曾經老一輩的頭腦,以前農村很多土辦法的,雖然不能說所有土辦法都有用,但還是有很多土方法還是有效果的,比如我小時候,感冒發燒嚴重且一直不見起色,父母用過山上的黃土跟水攪混,然後沉澱喝下去,當然是只喝沉澱後的水,黃土沉在下面,我依稀記得好像感冒就那樣好了,奇怪吧!這也是曾經的土辦法,可能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漸漸注重食品衛生,所以這些老一輩的土方法才漸漸消失在視野中,至於稻穀是否衛生的話,現在肯定大多數人不接受,雖然稻穀我們要經過加工脫殼然後再食用,那畢竟是牛糞,排洩物,有氣味,且心理上過不去那個坎,認為排洩物都很髒,不過曾經用的這個方法曬的稻穀也沒見哪裡出過食品安全問題,相比現在農藥的濫用,曾經的辦法還是比現在農藥濫用的稻穀安全些,至於我自己會不會買,買,當然買!因為我沒試過,或許有不一樣的味道呢?哈哈,我是小吳,感謝觀看✌(̿▀̿ ̿Ĺ̯̿̿▀̿ ̿)✌



漁人小吳


牛糞的用處的挺多,在農村裡,我們常用牛糞當底肥,種豆種菜都放些,在早些時候,我們還用牛糞蓋房子,我奶奶今年80歲了,我記得小時候還和她還有爺爺就住在泥房裡,廚房的泥牆壁都被燒火做飯的煙霧燻成了黑色,小時候還覺得那間屋子太黑了,牆壁也是黑的,總有種害怕的感覺。

奶奶對我說過,以前沒有磚頭,都是一家人到地裡活泥巴,放些牛糞一起活,然後再放到磚模裡面成塊曬乾就成了泥磚,放的可都是新鮮的牛屎,即使曬乾了,泥巴還有股牛屎味,就這樣用來蓋房子了,人都住這種房子,奶奶這一輩人也住到了98年左右吧,反正我是和他們住過的。

小孩子愛在牆壁上亂畫,我小時候愛扣泥牆冒出的枯草,現在想想那些草碎估計也是牛屎裡的那些食物纖維。這種房子衛生嗎?不衛生奶奶那一輩的人也住了大半輩子了。

以前沒有打穀機,收回來的稻穀還要放到地坪上碾壓,水牛拉著重重的石軲轆,一輪又一輪團團轉地走過稻穀上,牛幹活幹到一半就要拉屎,牛屎直接掉進了穀粒裡,主人就會罵罵咧咧地用稻草杆捧起牛糞,牛屎有黏性都撿不乾淨,稻穀粒照樣還是被收進倉用來吃,那些年代都是這樣過來,不覺得有什麼不衛生的。

題主所說的用牛屎塗地坪曬穀子,這個比牛直接拉屎進稻穀衛生多了,首先,牛屎塗到地坪裡需要等牛屎乾透才能曬穀,汙染很小。其次,穀子外面還有有一層穀殼,穀殼把裡面的米粒與牛糞隔開,牛糞接觸不到米粒。最後,穀粒變成米粒要需要經過碾米機,碾米機會把穀殼打碎分離,穀殼和米粒從不同的管道流出,即使外殼沾有牛屎也不會弄到米粒。

這樣的穀子能吃也能購買,我們碾回來的米還要洗兩遍才煮,吃到牛屎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現在外面的大米都拋光了,有的還拋好幾次光,早就把不乾淨的東西弄掉了。


農人春香


我對牛屎做曬穀坪和做房子牆壁記憶深刻。我家在河邊的灘塗上,人均耕地大抵1.2畝。我記得大概六十年代中期,那時全黨辦農業,生產隊耕地少,沒有專用曬穀坪,只能早稻先收割一丘大概5畝田,把穀子挑到一個專用小的曬穀坪晾曬,然後,勞動力鏟去禾蔸,把田分成幾個凸起的坪,中間留有凹處便於下雨排水。再就是用滾子把泥土壓實,用竹掃把把剩下的泥塵掃乾淨。第三部就用牛屎和水攪拌均勻,潑在地坪上,再用竹掃把把稀牛屎掃平,每處都要敷上牛屎,曬一個太陽,即晴天曬一天,牛糞就結殼了,可以曬穀了。曬出的穀子沒牛糞味,也不存在汙染。早稻收割完畢,這個曬穀坪又要翻耕,插上晚稻。收割晚稻,又像收早稻一樣,這樣,充分利用了耕地。還有就是當時也窮沒錢,也沒多餘的地來做水泥曬穀坪。

我們這裡,是河邊,下大雨,常常遭遇洪水侵襲,大家沒錢買紅磚蓋瓦房,只能用十幾根樹插在地上,紮成屋架,上蓋稻草,周圍牆壁是用一些竹條,小樹條纏上稻草,再用牛糞細沙土水,攪拌均勻,用泥抹子抹在纏草的竹條樹條上,就成了牆壁,這樣的牆壁冬暖夏涼,也沒牛糞味。那時,大家都是這樣過日子的,沒有汙染什麼的。


用戶1956502798232


用牛糞塗地坪曬穀子,可能對於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都沒有見過這樣奇怪的事情。他們可能會下意識的認為用牛糞塗地坪來曬穀子簡直就不容直視,不僅僅一點都不衛生而且穀子可能會因為牛糞而被汙染。但是在此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如果在座的各位也有上述同樣的想法那麼只能說明你年齡不夠大,對於我們農村以前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很瞭解。

說起用牛糞塗地坪曬穀子,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記得那個時候我還只是個孩子在離家不遠的村東頭上學,當時家裡對於孩子上學這件事並不是很重視。每年的十月份家裡的稻子收穫以後,每天傍晚放學回來的時候我都要和奶奶一起去牛塘旁撿牛糞。然後等到天黑以後父親又不讓點燈,所以我小時候上學從來都不寫作業,反正只要老師問為什麼,我都非常理直氣壯的告訴他,我每天傍晚放學回家的時候都需要撿牛糞根本沒時間寫作業。我之所以能理直氣壯的回答老師的話,那是因為當時大家都認為撿牛糞要比寫作業重要的多。


為什麼我每天放學回家都需要撿牛糞?這些牛糞都是幹什麼的呢?

通過上文的敘述,大家可能都知道這撿回來牛糞可以用來塗地坪曬穀子。其實不僅僅如此曬乾的牛糞還可以用來燒火,在這裡我還偷偷的告訴大家,牛糞燒火用來烤玉米、燒花生那簡直不要太好吃,時至今日偶爾想起來的時候我還止不住往下流口水。

用牛糞塗地坪曬穀子,這樣真的衛生嗎?穀子會不會因此被汙染?

其實這一點大家可以非常的放心,用牛糞塗地坪曬穀子不僅僅非常的衛生而且也不會因為牛糞而被汙染。


眾所周知以前我們農村還沒有水泥地坪,家家戶戶的院子都是泥土地坪,根本就不能用來晾曬穀物,因此大家才想到了用牛糞塗地坪來涼曬穀子。

首先我們用掃把將院子稍微給打掃一下,然後再將事先用水兌過的牛糞一層一層的塗刷在泥土地坪上。就這樣晾乾一層再塗一層,不斷的重複五到六次,最後等結束的時候你會發現院子的地坪上結有一層厚厚的彷彿是用枯草編制而成的席子。以前我們農村涼穀子都是在牛糞席上晾曬的,它最大的好處在於晾曬穀子的時候沒有泥沙,其次相對於其它東西來說牛糞席具有天然的吸水作用,穀子很容易涼幹。


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樣的牛糞席在院子裡難道它不臭嗎?在這裡我統一回復,牛糞席不僅僅不臭而且還透露這一股青草的清香味挺好聞的。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這樣的事四十歲以裡的人都沒見過。不是故事,是真事。一是當時現狀所制,農村沒電,點煤油燈照明,吃飯有鹹菜就飯是不錯人家了。二是牛糞與稻穀沒關係。

我們吃的大米,小米外邊還有一層硬殼,叫糠,有糠隔著呢。

再再吃那樣的大米,小米就得做夢了。那時的大米做完粥之後,盛在盆裡,表面有一層油花,現在十元錢一斤的大米也看不著油花。

我這人,嘴碎。說啥沒完。

有的專家說農村的小油房的油不衛生,農村的菜不衛生。那簡直就是殺豬吹尾巴,外行。

現在,唯一農村不如市裡就是離大醫院遠和交通不便,其它,都比市裡好。住。農村的水是地下水,如果夏天想


用戶826912038760


朋友,您好!老胡子知道一件趣事,與您分享一下,或許,能解決這個疑惑。希望您聽了,覺得這是一次有趣的暢談,一次有益的交流。

那麼,老胡子這就分享一下這件有趣的事—— 一次,老胡子去雲南德宏州,發現了一種很有趣的酒,很有名氣,堪稱上帝恩賜那塊土地的美味兒。那,是啥呢?是牛屎酒。牛屎酒,並不是用牛屎發酵做成的,而是,把酒用牛屎封起來,然後存放。老胡子第一次見到時,皺著眉,心裡還有點咯扭,但禁不住老表熱情,就呡了一口……哎呀,簡直太美了,沒加一滴牛奶,竟然喝出了散牛奶的香味……老胡子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就請教了一下,瞭解了牛屎酒的製作:原來,用來製作封泥的牛屎,必須是牛早上第一泡的屎,並且最好是小牛或者公牛的,還要在牛拉了屎後,趁著熱乎,在兩個小時內收集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牛屎最大的粘性……而收集起來的牛屎,還要經過摔打,把草纖維摔實,也把蟲卵摔死……如此,存儲,一道人間絕味兒就誕生了……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味;一方水土,一方智慧。從牛屎酒這個趣事裡,老胡子得出了這樣一個啟示。

其實,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牛屎,吃的是人間的青草,特別在一些小數民族地區,沒有汙染,至淨至純,那裡的草堪稱仙草,那裡的牛屎也比城市裡賣的飯還要乾淨。而至於牛屎的粘性,那次,在德宏州喝牛屎酒之前,看到老表使了很大的勁,才把啟封敲開,這說明它確實有很大的粘性,並且,據介紹:牛屎酒的發明,起初就是一個老表不經意間,抓了一把牛屎,糊在瓶口上,這才發現了這道美味兒……既然這樣,說明即便普通的牛屎,也就是說,不用嚴格挑選、不用摔打,也會有很大的粘性。

老胡子這麼一分析,那麼,在當時,當地,沒有水泥,焦土開裂,穀粒又那麼容易塞進穀場縫隙,用這天然的牛屎和稀了,充當填縫劑,真是太聰明瞭。至於乾不乾淨?這您就放心吧,天然的草,又經過穀場高溫暴曬,細菌和蟲卵,早就被曬死了。如此土法打曬的穀子,申請世界非物質遺產也夠標準了,有啥不敢吃呢?

朋友,老胡子分析的對吧?


煙臺趙鬍子


曾經用牛屎塗地坪曬穀子(稻穀),您認為衛生嗎?稻穀會不會被汙染?您會購買這樣的穀子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分成三部分來回答。

首先回答第一個衛不衛生的問題,這個應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個人認為這個很衛生,現在基本上看不到這種曬稻穀的方式了。小編記得這個是在以前泥土坪上才用的方法,那個時候大部分人家房子前的曬穀坪都是泥坪,只有少部分人家才整硬度較高的三沙坪(泥土+石灰+糯米做的一種坪面),水泥坪更是絕少。



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趕季節收稻穀,所以每家的坪都是要自用的。而用泥土坪曬稻穀的,在灰塵、小石子比較多的情況下,不得不延襲祖宗流傳下來的土方法,使用牛糞加水調和稠後,鋪於泥坪之上,待其幹後,即可在上面曬稻穀。主要起隔離泥塵及小石子的作用。小編從記事起,家裡就一直是用牛糞塗坪曬稻穀,也是吃這種稻穀長大的,覺得非常健康、綠色。

下面回答稻穀會不會被汙染的問題,個人認為,認為有汙染的是多心了。牛一生都是吃植物長大的,糞便在塗抺泥坪後,基本上要經過太陽曬乾(和消毒差不多)再使用,而稻穀本身有一層堅硬的外殼包裹,是不可能被牛糞汙染的。

接下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會不會買的問題?這個一直是小編小時候的回憶,如果還有人這樣曬稻穀,肯定會引起我的好奇及好感,只要稻穀好,我又有需求,那是鐵定會買的。

總之,現在的農村已經很難見到用這種古老的方法曬稻穀了,只能是成為一代人的記憶了。個人認為使用該方法曬的稻穀絕對綠色、環保,而且米飯會更香,值得大家去嘗試。


壞男人說小龍蝦


可能很多人沒有見過用牛糞來塗地坪曬稻穀,但是對於清水塘來說,從小就在農村長大,對這個用牛糞塗地坪曬稻穀的事情可是相當的熟悉,而且也做過很多次。

為什麼在曬稻穀的時候要用牛糞呢?

牛糞在以前農村條件不好的時候用處可是相當的大,比如有土磚房的最外面會用牛糞與水混合後再用竹掃把在土磚最外面刷一遍,這樣土磚外面就有了一層“殼”,幹了之後就是那種黃褐色的顏色,而且是整片的,就像我們現在人們給牆壁上塗的一層水泥一樣。這個有什麼用處呢?可以在冬天的時候很好的阻擋外面的風從土磚房的縫隙中吹進房中,另外最重要的用處就是是漂雨天的時候可以阻擋雨水對土磚的漂淋,保護房子的土磚不會被侵蝕。

牛糞與水混合再潑到地上就能夠形成一層“殼”一樣的東西,就如上面說到的牆壁上刷牛糞一樣。乾燥之後這不容易出現裂縫,農民就是利用它的這個特性來曬穀子。為何?

因為以前人們曬稻穀的地坪基本上都是家門口的那一點地方,由於經常人走,上面的草會比較少,但是因為土地貧瘠,地面就會出現很多的裂縫。如果不把裂縫解決好,在曬稻穀的時候就會掉很多的穀子進去,這就是一種很大的浪費。所以,在曬稻穀之前,農民都會用牛糞來混合水後再用竹掃把在地面刷一層牛糞,等幹了之後地面的縫隙就給蓋住了,稻穀也就掉不進去了。

清水塘從小到大都是吃這樣的稻穀長大的,用牛糞塗刷地坪後曬出來的稻穀是根本不會受到任何一點汙染的。為何?

我們在曬稻穀的時候,塗刷的那一層牛糞確實會慢慢的被刮起來一些,特別是在掃地的時候牛糞會隨著稻穀一起掃在一起。但是,曬完稻穀我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就是“吹風車”。這個過程就是把稻穀裡面的秕穀和飽滿的稻穀通過“風車”的風力來篩選出來。風車的風力不僅能夠將秕穀給吹出來,更能夠將其它的雜質,比如說到的牛糞的一些東西就會全部給吹走的。

另外,稻穀打成米後,還需要經過“風車”吹走穀糠的一個過程,這又能夠將一些雜質全部清走,所以,這樣的稻穀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如果有這樣的稻穀,還在用這樣的方式曬稻穀的,要麼這地方比較偏僻了,要麼就是自己家裡種的稻穀少,弄了自己吃的。大家看看現在好多的稻穀都收割的時候直接給賣了,哪裡還有經過這樣多次程序曬稻穀的呀。大家說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