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军”在武汉:生死救援72小时

这个世界,

要有光啊!

在黑暗中,要有人举起火把;

照亮夜行者的路;

让人们不害怕,迎着光明,前进!

——致敬为了战胜疫情而战斗的每一个人!


患者袁某,女,92岁,系“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收治。外院检查提示:肺部CT呈现两肺“白肺”样改变,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心脏、血液等);患者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血氧饱和度仍然持续低于80%。属超高龄、极危重新冠患者。


收治这名患者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安徽省第四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五批)

医疗队托管的Z11危重症病区

2月15日,患者入院后,我省医疗队迅速启动队内多学科专家视频会诊,由医疗队专家组组长徐爱晖召集呼吸与危重症、感染、重症、血液、心内科、血液内科等专业组成专家组,依据病区医师病史汇报,结合床边心电监护、血常规、血气分析等监测检查结果,经充分讨论后,一项项诊疗指导意见从会诊专家组发出。进一步查体发现,患者左侧肢体偏瘫,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脑梗塞(右侧颞顶部和基底节区)”。很快,患者的诊断明确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I型呼吸衰竭,急性脑梗塞,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


“皖军”在武汉:生死救援72小时


当晚9点左右,患者病情仍未明显缓解,专家组指示:积极创造条件,准备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机支持。由于患者具有高度呼吸道传染性,插管麻醉师需做好充分保护;负责医务工作的医疗队员许夕海全市搜寻正压送风呼吸器;专家组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稳定内环境……三管齐下,患者恶化的病情势头终于被遏制住。次日凌晨1点左右,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3%上下。考虑病情危重,治疗组仍然一丝不敢松懈,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2月16日下午,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常规复查等结果陆续出来:肌钙蛋白超过正常值13倍多,高达353ng/L,严重低蛋白血症、止凝血指标异常、血小板降低等,情况不容乐观。


2月16日下午3点,协和肿瘤中心为新冠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开始。“除肺外,新冠病毒可以侵犯多个脏器,特别是心脏损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患者基础疾病的恶化,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严重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在处理新冠肺炎患者时,一定要有整体观念,而不能仅仅只是关注肺炎。”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安医大一附院第五批医疗队领队张泓说。按照专家组会诊指导意见,治疗组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皖军”在武汉:生死救援72小时


至2月17日下午,历时72小时的连续抢救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化验指标明显好转。


“皖军”在武汉:生死救援72小时


在安徽省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里,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每天都在打响。医疗队员们不敢有哪怕一分一秒的懈怠,靠着一份坚守,从病毒手中,为患者抢下多一份生存的希望。


守护同胞,托起生命之光,医疗队员们与病毒的搏斗仍在继续。


勇士们加油!

家乡盼你们早日凯旋!


供稿:朱琳琳 许夕海 赵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