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的社區:守好門管好人 宅得住放得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訊(記者 陳娟 何孝國)“老張,通行證請拿好,路上要把口罩一直帶起,買完菜早點回來……”連日來,市民出入小區都要憑藉“出入證”。當前,疫情防控已由春節休假階段轉入節後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人員錯峰流動的新階段,正處在防止“二次感染”“二次擴散”的關鍵期,“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為更有效防輸入、防擴散、防聚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新階段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的通告》,對全市住宅小區全部實施一門出入。

“网格化”的社区:守好门管好人 宅得住放得心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守好門管好人

作為耒陽工業園區的主陣地和重要的城鄉結合部,三架街道通過實施“網格化”管控,一個個勸導站和進村卡口,為進出的車流人流上了一道道“安檢之鎖”。為切實壓降途經轄區的車輛、人員進入社區和行政村的網格,街道嚴格落實網格出入卡口全天候登記制度,所有卡口一律配備了消毒噴劑、出入登記表、隔斷警示繩和黨旗,其中17個重點卡口還配備了額溫檢測儀,街道共印製居(村)民臨時出入證8000餘份,黨員幹部疫情防控工作證363個,59個勸導站值守卡口、16個街道所屬單位均實現憑出入證和健康證明出入,有效減少人流車流,隔斷病毒傳播途徑。

“网格化”的社区:守好门管好人 宅得住放得心

“轄區居民朋友們:新冠肺炎疫情嚴竣,按照防控要求,本社區急需招募志願者進行公益服務,歡迎您的光榮加入!”五里牌街道棲鳳園社區《志願者招募倡議書》一經發布,轄區內63名居民積極響應,挺身而出,與社區幹部、黨員一起構築起網格化管理的嚴密防線。

“我們沒有物業管理,疫情爆發之後一直擔心人員流動和疫情防控問題,現在不僅做好了圍擋,還有這麼多熱心鄰居幫忙,心裡踏實多了。”金盃社區的一位謝大媽由衷地感嘆。

2月17日,金星社區多個網格化勸導點的值班人員收到熱心市民送來的牛奶、小吃、水果等。在金星國際居民小區南出口值班的工作人員郭龍龍,被住在勸導點對面樓上的“小姐姐”隔空喊話並託便利店送來愛心牛奶,“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的守護,我們一直在家沒出去”

宅得住放得心

“吃的東西還夠嗎?不夠我們再買。現在是控制疫情的關鍵時期,不要出去。”2月14日,南方社區工作人員孫贊勇為困難群眾林小斌送愛心餐時,再三叮囑他。

自疫情爆發以來,南方社區及市委宣傳部駐南方社區的疫情防控突擊隊的黨員幹部根據困難群眾實際需求,免費贈送口罩及米、面、八寶粥、燒水壺等物資,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2月3日,壇下鄉和平村15組的孤寡老人蔣愛妹,已在家呆了10天沒出門,家裡存的糧食快吃完了,老人非常焦急。負責該區域的網格長羅財洪得知情況後,立即購買了一袋米和一桶油給老人送去。老人接過米油,感動得幾乎落淚。

“网格化”的社区:守好门管好人 宅得住放得心

2月17日,橋頭社區網格員楊慧芝在網格勸導點值守時,梁奶奶打算硬闖勸導點往前走,邊走嘴裡邊焦急地一遍遍唸叨:“我不知道什麼臨時出行證呀,現在藥店連口罩都買不到,家裡菜也沒有了,我們老人家怎麼過呀……”網格員楊慧芝見狀,急忙安慰老人家,幫她用手機在 “文明耒陽”申請了3個免費口罩,並當即為老人家補發了一張居民臨時出入證。

為緩解群眾“買口罩難、買口罩貴”的突出問題,我市向市民免費發放10萬隻口罩,並以“線上申請、線下聯繫、免費領取”的方式發放。市民線上申請成功後,網格員們則化身“聯絡員”、“跑腿哥”,使口罩從“手機”到“手上”,將為人民服務落到了實處,獲得市民紛紛點贊。

2月18日,市防控指揮部決定,在全市再投放銷售財政補貼惠民醫用一次性口罩45萬隻,從2020年2月19日起至3月4日止連續投放15天,市民可網上訂購免費配送上門。多管齊下,讓全市“一罩”難求的問題迎刃而解,穩定人心,安定民心。

2月11日,天氣轉晴,又是竹市圩趕集日,有個老人手提幾十個鴨蛋往圩場上趕,想賣了換點油鹽錢。市教育局駐竹市社區黨員突擊隊隊員陳永國不忍心阻攔老人無“功”而返,便將老人手中的鴨蛋全部買下,讓老人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网格化”的社区:守好门管好人 宅得住放得心

市委市政府有效作為,網格員們的辛勤努力市民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從最初的心理“對抗”到更多的理解包容,越來越多的市民轉化化到具體行動上,安心宅在家,同時也珍惜享受與家人難得長時間相處的美好時光。

“以前我爸過生日,都是去飯店吃。注重了儀式感,但忽略了情感交流。今年因為疫情,小孩沒有開學,我和老公帶著小孩一起給爸爸準備了一桌飯菜,雖然沒有宴請賓客,但他特別開心,小孩對孝敬爺爺也有了更深體驗。”陳女士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多措並舉,引導廣大居民利用“宅家”時光多盡孝道,不僅豐富廣大市民的居家生活,也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少出門,多宅家,好好孝順爹和媽……”耒陽市融媒體中心在黃金時段滾動播放公益廣告,通過溫情的孝文化宣傳,溫暖疫情帶來的寒意;耒陽市文化館工作人員製作表達孝心的小視頻,發到抖音、微信朋友圈,引導居民“宅家”抗疫,在家盡孝。

“往年的假期,都是在不停地赴約以及參加各種聚會。如今沉下心來想想,不知有多少年沒有超過10天安心呆在家裡,和家人呆在一起享受生活的點滴。”小楊在朋友圈感慨道。

2月10日,耒陽市融媒體中心、耒陽有線小學課程“在線課堂”電視遠程教學開課,讓憂心孩子學習的家長們吃下了定心丸。

“网格化”的社区:守好门管好人 宅得住放得心

如今,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廣大市民繼續保持“宅家”模式。年輕人跟著父母學做菜,家長帶著孩子通過“在線課堂”學習,一片其樂融融。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網”住疫情,“格”外溫暖。在病毒無情肆虐下和街頭清冷的背後,溫度一直都有。這,就是耒陽,耒陽上萬名網格員在戰鬥,致敬這道最有效的防線!大疫有大愛,致敬143萬安心“宅家”齊心抗疫的耒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