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收入翻倍的三個方法。

收入翻番,這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總結來看,方法有三:1、分清楚資產和負債;2、個人資產最大化;3、做好資產配置。

01

首先說說資產和負債如何區分,這個概念不同於會計上的概念,套用《窮爸爸富爸爸》中的觀點。

資產:是給你口袋增加現金的東西。負債:是從你口袋拿走現金的東西。

比如:房產用於自住每月還貸款就是負債,如果出租每月取得收入就是資產。

除此之外,資產還有:股票、基金、版權、實體。

注意的是所有的支出要先在收入進入資產進行投資,然後再進行支出。而不要直接在收入中進行支出。

讓你收入翻倍的三個方法。


02

接下來我們先來說說資產我是怎麼管理的:

活期賬戶:我平時只留一些零用錢(一般不超過2萬元) 放在活期賬戶中,我現在不存在定期賬戶中,如果需要急用的錢我會放在貨幣基金裡面,這樣可以隨時支取,還可以多拿2%的利息。

對於每月工資收入或者副業收入,我沒想清楚就都先轉入到T+0備用,等考慮清楚要做投資再轉出。

固定收益:我會定期梳理各個平臺的收益,如下表,我根據每個平臺收益情況去把自己的資金轉入到各個平臺獲得收益,為了防範風險,我會採用階梯的方式,按月、季、年分層投入,這樣每個月就都有到期的金額。

一旦發現有更好收益的平臺我也會選擇計算好更好的收益,同時我也會做好一個表格記錄具體的投入時間、期限、到期金額等。

因為現在很多收入是入到支付寶的,又因為現在平臺取現有限制,所以我就直接放到理財,等到用的時候再轉出來,這樣也能提高自己的收益。

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包括房地產、股票、基金。

房地產我購買了固定收益的返租地產產品,就是你先買了這個房子,開發商返租10年,每年按7%左右的收益支付,還可以用房子做抵押,通常都是商鋪或者Loft,留意周邊的市場,這種產品很多。

股票我做了一個組合,主要是一部分以大白馬或者藍籌為主,一般不超過3只(長線30%、中線50%,短線20%),記錄好估值,買入價格,自己期望的漲幅,買完就不動了待漲,當然也可能跌下來,自己要做好止損計劃。也會用另一個賬戶做下短線波段。

基金我也做了一個組合,主要是行業基金和指數基金,現在是央視50,未來也會考慮做全球指數組合,比如恆生指數,A50對沖,納指的組合來對沖國內的指數風險。基金我會在低點買入(PE在15以下)在高點賣出(PE不高於25)

通過上面的3個基本的方法,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整體年化15%以上的收益,比普通的理財收益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讓你收入翻倍的三個方法。


03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就說過,做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市場,確定好投資類別。

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通俗點兒,就是雨露均霑,就像我們買糖果一樣,各種口味都來點兒嚐嚐。

但來哪幾樣?每樣來多少?心裡還是要盤算一番。

當然,資產配置可沒買糖果那麼簡單,畢竟你投入的可能是你的大半身家。

做資產配置,無非是想分散風險,跑贏通脹,讓資產增值。

具體配置的時候,固收類、權益類、保障類,都不能缺。

也就是說,網貸、基金、保險都要有。

具體選擇的時候,就要好好衡量一番了。

目標收益不同,選擇不同。如果你考慮的是長期收益,比如買房買車、為子女提供教育。

那你就得制定一個5-10年甚至更長的投資計劃,時間越久,盈利的概率越高,也才能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

當然,收益率是重中之重。年化預期收益率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參照。

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仔細考察預期收益率。

具體要看你到底是喜好進擊型的產品還是保守型的產品。

人都是貪心的,都想買收益最高的那個。

但是總的來說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所以不能忽視你所能承受的投資風險。

具體可以綜合年齡、個人資產狀況、家庭收支結構、工作情況等因素來考慮。

此外,投資期限也要考慮到。

現在大部分投資都是定期,一旦投進去就只能等到期限才能取出。

如果考慮長期收益,那就得長期定投。如果縮短了投資期限,那回報就要打折扣了。

讓你收入翻倍的三個方法。


總之,理財是門技術活,胡亂組合不是資產配置,一定要優化組合。

只要用點心,我們都能穩穩賺錢、快樂生活。

但最重要的投資還是自己,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停止學習,要不斷給自己充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