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蒼秋雨晦”能否改為“蒼蒼秋雨寒”?我從這四個方面談一談

王維《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的第二句寫的是"蒼蒼秋雨晦",其中的"晦"字意義朦朧,改為"寒"字可以嗎?

這個問題看起來是個關於詩歌"煉字"的問題,但煉字往往牽涉到思想內容的變化,不可不慎。古時有所謂"一字師",因一字之改動,讓整首詩迸發光彩的事例,但也不乏有改壞的事例。

我以為此處的"晦"字不宜改為"寒"字,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的理由:

1. 從形式上講,"晦"改為"寒"字不押韻;

2. 從字意上講,"晦"字並非不清不楚,意義朦朧;

3. 從內容上講,"晦"改"寒"字必然造成內容重複;

4. 從情感上講,"寒"字所表現的情感沒有"晦"字強烈。


“蒼蒼秋雨晦”能否改為“蒼蒼秋雨寒”?我從這四個方面談一談

從形式上講,"晦"改為"寒"字不押韻

王維的《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只有短短的四句:

淼淼寒流廣,

蒼蒼秋雨晦。

君問終南山,

心知白雲外。

一不小心,一般人就會把這首詩當成五言律絕,其實這完全是一首五言古絕。換句話說,它是一首古體詩,並非我們熟悉的近體詩(格律詩)。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

近體詩有一個大忌諱是絕對不能犯的,即"三平尾"(三平調)。但我們看這首詩第三句末尾,"終南山"三個字俱為平聲,這怎麼可能是近體詩?

另外,近體詩講究兩聯之間要相粘。可我們看這首詩的兩聯,第一聯裡的下句,前兩個字為"蒼蒼",是平聲節拍,而第二聯裡的上句,前兩個字"君問",卻是仄聲節拍,根本就沒有"粘"在一起。從這點看,它也不是近體詩。

最後,近體詩押平聲韻,並且一韻到底。但這首詩,首先押的不是平聲韻,而是仄聲韻,具體來講是去聲韻。"晦"和"外"字,兩個字在平水韻中均為去聲。其次不是一韻到底。"晦"字是平水韻中去聲隊韻中的字,"外"是平水韻中去聲泰韻中的字,兩個字互為鄰韻,這是鄰韻通押的典型例子。近體詩鄰韻通押只出現在首句,不會出現在二、四句的末尾。

有人可能看到"山"字了,以為將"晦"字改為"寒"字,這首詩就押韻了。首先這人將押韻的位置就搞錯了。近體詩是偶數句押韻,押韻位置固定。古體詩押韻可以是隔句押,也可以是句句押,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中途換韻。但像這樣改,既不是隔句押,也不是句句押,同時也沒有這麼中途換韻的。這首詩如果換韻,恰好要在第三句開始換,而不可能二三句押韻,其他兩句倒不押韻了。從這一點上講,"晦"字是不能改為"寒"字的。

“蒼蒼秋雨晦”能否改為“蒼蒼秋雨寒”?我從這四個方面談一談

從字意上講,"晦"字並非不清不楚,意義朦朧

有人說這"晦"字意義朦朧,不清不楚,真是這樣嗎?

《說文解字》中如此解釋:

晦,月盡也。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對此作了一番解說:

朔者、月一日始蘇。望者、月滿與日相望似朝君。字皆從月。月盡之字獨從日者、明月盡而日如故也。日如故則月盡而不盡也。引伸為凡光盡之稱。

每月的第一天為朔,十五為望,晦則是最後一天。這裡的每月指的是農曆每月。我們都知道,農曆是古人根據月相的變化制定出來的歷法。每月最後一天,月光暗淡似無,由此就引申出了"晦"的另外一個重要意義:昏暗。《康熙字典》中就舉了《詩經●陳風》中的例子說:

【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

而這首詩不正是寫"風雨如晦"的樣子嗎?"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你看這場秋雨聲勢多麼浩大!"淼淼"形容雨量充沛,"寒流"說的是秋雨夾帶的森然寒意,"廣"字形容它鋪天蓋地,無所不在,而"蒼蒼秋雨晦"寫到則是秋雨潺潺,天空晦暗的樣子,表現出了秋雨的厚重感。

王維的這首《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是為了答覆裴迪的《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而寫的,我們看看裴詩如何寫:

積雨晦空曲,

平沙滅浮彩。

輞水去悠悠,

南山復何在。

它一開頭就是"積雨晦空曲",用的正是這個"晦"字。"積雨"可見雨勢厚重,"晦空曲"就是遮擋了天空的意思,積雨讓天空變得昏暗,因此才有了下句"平沙滅浮彩",遠遠望去平闊的沙地上沒有了色彩。

由此可見,"晦"字在這裡意義是很明確的,寫的就是秋雨潺潺導致的天色昏暗的樣子。

“蒼蒼秋雨晦”能否改為“蒼蒼秋雨寒”?我從這四個方面談一談

從內容上講,"晦"改"寒"字必然造成內容重複

"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這兩句都是描寫秋雨的,但角度不同。第一句"淼淼寒流光"寫的是雨量之充沛,寒意之深重,傳播四方,遍佈萬里,主要從感覺上寫。第二句"蒼蒼秋雨晦"寫的是秋雨帶來的陰溼天氣,向遠處望去,一片蒼茫,晦暗不明,主要從視覺上寫。

如果將"晦"字改為"寒"字,內容上就必然重複,上下兩句的意義相似,對詩歌意境的拓展沒有任何幫助。詩歌短小精悍,寫詩的詩人們都極力在狹小的詞句空間裡,拓展出更多的意境空間來。如此一改,卻要白白浪費掉一句,詩歌的意境一點都沒得到擴展,這是得不償失的,甚至可以說什麼也沒得到:既沒有使詩歌語言更豐富,也沒有使詩歌內容更豐富,更沒有讓詩歌意境得到擴展。

裴迪的原作《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中也描寫了這場秋雨,我們可以試做一下對比。裴迪寫秋雨是這樣寫的:"積雨晦空曲,平沙滅浮彩。"一讀我們就發現,這兩句完全比不上王維的"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首先,寫作的角度不夠寬廣。裴迪的這兩句詩,看起來上句寫天空,下句寫平沙,一上一下,空間感極強,但是它們不過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說的都是秋雨帶來的晦暗不明的天色,都是從視覺角度寫,意境就要比王維的詩來得狹窄。其次,用詞上不夠有韻律。裴迪的這兩句詩運用了對仗的手法,王維的這兩句詩也用了對仗的手法,但是這對仗是有差別的。裴迪使用的是一般的詞彙,而王維選用了疊詞。疊詞首先是對仗起來難,再者讀起來比一般散文化的詞更有韻律感,用在詩歌裡可謂正逢其時,恰到好處。如此一比較,孰優孰劣,就非常明白了。因此,王維是讓人敬佩的大詩人,裴迪則算不上。

“蒼蒼秋雨晦”能否改為“蒼蒼秋雨寒”?我從這四個方面談一談

從情感上講,"寒"字所表現的情感沒有"晦"字強烈

"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這兩句表面寫秋雨,何嘗又不是寫人間呢?王維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有意遠離朝政,卻苦於不能全身而退。詩題《答裴迪輞口遇雨憶終南山之作》中的"輞口",就是王維隱居之所——他的輞川別墅的所在地,靠近終南山。王維寫了許多關於終南山的詩篇,可以看出他對隱居出世生活的嚮往。這首詩裡其實也表現出了這樣的感情。

"君問終南山,心知白雲外",終南山在白雲之上,在他的心坎上,這不就是對出世隱居生活的嚮往嗎?我們可以想象這幅畫面,遠在白雲之上的終南山,一片明淨,讓人心生愉悅。這與前兩句描繪的被秋雨籠罩的人間形成了鮮明對比。人間之世,如今為秋雨籠罩,寒流肆虐,晦暗不明,讓人望而生愁。這不就是險惡官場的生動寫照嗎?在這樣一個地方,只會讓人不寒而慄。王維是有過這樣的經歷的。

安史之亂時,叛軍攻入長安,王維被俘,被迫接受偽職。後來都城光復,唐肅宗問罪,如果不是因為弟弟的極力營救,如果不是他曾寫過一首《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恐怕就會被判刑收監,甚至丟了卿卿性命。他後來能官復原職,還能高升,對他來說不是喜悅,更是痛苦折磨。他在官場看不到出路,他看到的出路就是出世隱居。他整日誦經禮佛,人稱"詩佛",也都是源自於此。

如果將"晦"字改為"寒"字,就難以將不寒而慄和失望無路的感覺表現出來。詩人要表達的是既"寒"又"晦"的感覺,改為"寒"字,只是在"寒"的感覺上再加一層而已,"晦"的這一層意思就沒辦法表達出來了,詩人那種強烈地想逃離俗世官場的情感也就難以充分表現。

“蒼蒼秋雨晦”能否改為“蒼蒼秋雨寒”?我從這四個方面談一談

最後的話

讀詩之路乃漫漫長途,無止無盡。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說詩人,在此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這些看法或許有不當之處,願與諸位讀詩人切磋討論,以求精益求精。古人之詩,一般不當改,尊重原作就好。前人有人亂改原作,把自己所改之作,混入原作者的作品集中,讓人真假難辨,貽誤後學,其罪責大矣。作為現代人,這樣的錯誤萬不能再犯。像這樣,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琢磨分析,對我們的學識長進是大有裨益的,願這樣的問題能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