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你造成了哪些影響?

小桃師院


見過太多的家庭關係失衡,父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夫妻之間靠孩子這層關係艱難維持,表面上看起來體面,實則互相傷害。

父母愚孝,我們早早就能看到這個世界的醜惡,以愛之名來扼殺孩子的生命活力,大概就是原罪,孩子從小自卑,惡劣,迷茫,扭曲,性格養成跟原生家庭密不可分。

我通過父母看到的世界是破敗的,黑暗的,殘缺不全的,父母對我越是疼愛我就越是想要逃離。

就像都挺好的導演所說,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

原生家庭所能給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我所奢望且夢寐以求的,但是都沒有,需要自己去找,當我費了很大力氣去找回一點點時,父母一個渴盼的眼神分分鐘就打回原型。

嘗試著與苦難和解真的太難了,但生活還是在繼續,我也希望千千萬萬個被愛綁架的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光明。

謝謝。


你們家的秋大爺


無論是性格上,還是品格的養成,都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沒有我的家庭,父母的薰陶,我想我的性格以及人格是不健全的。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大概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性格方面,父母的性格都是柔中有剛,這也讓我從小就感覺到,父母雖然看起來嚴厲,其實在某些方面是非常柔和的,特別是在我考試失利,情感失利時,總是給我以溫柔相待。父母也是非常有原則的人,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是絕對不退讓的,比如說我小時候愛撒謊,老爸老媽不是打就是罵,最後讓我得到了一個深刻的意識念想,就是不能撒謊,撒謊會捱打。

第二個方面是脾氣問題,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但是父母的薰陶讓我慢慢的把自己的脾氣收斂了起來,特別是在大學畢業那幾年,我的脾氣從火爆轉向了有選擇性的爆發,從活火山變到了死火山。俗話說,孩子的脾氣看父母,這句話真的不假,具有好脾氣的父母一定會有一個懂事的孩子,這不是在自誇,而是我的實際表達😄。

最後就是我的家庭造就了我的辦事風格,老爸常說,做事要穩準狠,看中的事,就要立即去做,這樣的辦事風格可以說讓我受益終身。

一個孩子的好壞歸根結底還是要看父母及家庭的薰陶與調教,一個好的家庭不一定有萬貫家產,但一定要有深厚的底蘊以及祥和的氛圍。


芝士592


原生家庭就是父母組建的家庭,子女結婚後夫妻組建的家庭稱新生家庭。我1968年底結婚,風風雨雨幾十年,父母傳承下來的家訓、家風、家情、人情、愛情等,對我影響深刻,記憶猶新,使我目前有一個美滿幸福溫馨的家庭。父母沒文化,生在舊社會,一直在農村務農。逃過荒,要過飯,吃過苦,捱過餓,扛過工,受過惡人欺等。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經歷了三年生活困難、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撥亂反正、分田到戸、改革開放等時期,但他們擁有的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勤儉持家、尊老愛幼、與鄰為善、遵紀守法、助人為樂、婆媳關係、夫妻關係等良好的家風,一直教誨、激勵、影響著我們夫妻二人。我不論在部隊還是在地方,一直堅持憑良心幹工作,靠能力吃飯,以品德待人的信條。我母親2014年101歲去世,我愛人與她相處幾十年,沒有生過氣吵過架。目前,我已退休,兒孫滿堂,妻子賢惠,子女孝順,成家立業,家庭和睦等,我永遠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把好的家風傳承給下代。


我是好老譚


我想,如果就我用自己親身的經歷來說,我會說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巨大,可能是終生都磨滅不掉的傷痕。但受傷的人足夠幸運、足夠努力不放棄自己的話,那麼改變也不是不可能。 我就是例證。


我從小到大從未得到過母親當面的稱讚,做好做對的事情,她會說是她教我教的好,是她幫助了我。如果我做的不對不好,她就會說我笨,說我醜人多作怪……


她也有偶爾稱讚過我,但是不是為了我,而是當著別人的面炫耀,為了給她自己臉上貼金。

記得我大學的時候四六級一次性通過,她為了給我哥哥找工作託關係,需要找一個藉口請一個領導吃飯,就利用我考試過關為藉口請人家到場。但領導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叫不去。我媽就幾次三番讓我到人家家裡請,我在烈日下來來回回穿過三條街,跑了好多趟都沒有成功。我不敢回家,站在樓下徘徊,可是我無處可去,最後還是上了樓。剛進門就看見母親狠狠瞪著我說:”就知道你又失敗!你真是毫無用處!“

最終還是我媽自己去請人家才到場了的。記得在飯局上,我媽對那個領導使勁誇我,她說她有我這麼一個好女兒,學習努力成績突出,這次四六級一次性通過根本沒有費一點勁,也是太為女兒高興了所以想辦個酒宴慶祝一下。她說這話的時候偶爾會看我一眼,笑顏如花的樣子讓我非常非常痛苦和疑惑。


我沒有一點點吃飯的心思。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坐在那裡,不知道為什麼母親在家裡從未對我有過那麼燦爛的笑臉。她為什麼又要撒這樣的慌來達到她的目的。我人坐在那裡,思想卻飄向了地獄,我想到了在飯局開始前我來來回回奔跑去請人家的緊張和沮喪,想到了母親在屋裡一次次罵我的扭曲嘴臉,越想越覺得母親卑鄙,越想越覺得她恐怖。


這是我的腦海裡唯一一次留有母親誇我的記憶。卻也是無比痛苦的回憶。


從小到大,我和哥哥都是膽小怯懦的,我們在家裡不能胡亂說話,不能隨便吃東西,母親的情緒常常起伏不定。小小年紀的我們是根本不會明白她在外面把所有的笑臉和耐心都給了別人,回到家,精疲力竭的她需要找一個壓力的傾斜口,而我和哥哥還有我那個只會逃避和躲起來的爸爸,都是母親的情緒垃圾桶。


飯吃的慢會被罵,“你是豬啊,吃飯那麼慢!”

吃的快也會被罵:“你餓死鬼託生的?”

不收拾碗筷,她會罵“要你們有什麼用!”

收拾碗筷的時候,她還會罵“笨手笨腳,叮叮咚咚的你都不會輕點!省點水,你是掏錢付水費,不知道心疼的。”

那時候的我總是在不斷嘗試想法設法能搏得她的開心,可是無論我怎麼做,都只能得到我根本想不到的五花八門的責罵。因此我也總是自卑,我也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糟糕極了,總是在問為什麼有我呢,我來這個世界上到底是幹嘛的?我幹嘛這麼痛苦的活著?每每追問都不得其解,我也只是日日在痛苦中昏昏欲睡。

後來漸漸的,我都不願意努力和嘗試,除了偶爾心血來潮做點什麼令自己興奮一陣子的事情,大多時候都在混日子。不知道何去何從。


後來直到我成年,我才明白根本不是我的錯,是母親自己的問題。她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在她哀怨的眼睛裡,那個家她看哪裡都是有錯的……

我受傷的程度真的很深很深,過去的十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可是我只幹了一件事就是躲起來舔舐傷口,我不敢嘗試害怕失敗,拒絕接受挑戰,逃避和撤退是我處理和應對一切問題的唯一方法。


所以在人生最該奮鬥的歲月裡我在混吃等死,做著一份半死不活的工作。領著少的可憐的薪水,不善言談終日自慚形穢的自己,只會躲起來靠肥皂劇度日。


後來我遇到了我的老公,他是個極度自由的人。他內心自由興趣廣泛,他熱愛運動,籃球足球自行車游泳健身爬山馬拉松,他都是成績優異的佼佼者。他還喜歡旅行喜歡攝影。他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有極度的耐心和熱情。


他讓我看到另一片天地,我彷彿到了天堂。跟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彷彿是掙脫了風箏的線。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飯只能夾面前的菜,長輩先吃你才能吃……”這樣那樣的條條框框在老公家裡一概沒有。我嚐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我開始放縱的玩自己——玩從未玩過的小孩子的玩具,開始看各種小時候沒有看過的動畫片,嘗試各種我從未嘗試過的職業。當我都胡鬧了一遍之後,我明白了我需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開始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和學習的重要性。我突然明白過去上學的十幾年日子裡從未明白什麼才是學習。


我終於找到了我喜歡的、我想做的事,並開始認真生活。我有了我的寶貝女兒,有了熱愛的事業,有愛我的老公,生活幸福。


但是要知道童年的陰影是蝕骨般的存在,時不時都可能跳出來自我懷疑和自我折磨。我需要不斷和內心那個惡魔鬥爭才能讓自己不再陷入黑洞。

有時候我也總說,對於一個內心曾經破了個大洞的人來說,終其一生的課題可能都是在尋找東西填補那個洞。莫著急慢慢來。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是個女孩,我幸運地遇到了一個陽光向上的人,我被他影響著也一點點走出了黑暗走向了陽光,雖然直到現在依然還是不斷的出現問題,也總是在有意無意地學習和了解心理學關於原生家庭方面的書籍。究其原因,不過還是想要自我療愈。


相對而言,我的哥哥就沒有那麼幸運,哥哥和我有幾乎一模一樣的性格,膽小懦弱自我懷疑自我譴責。他和我一樣根本不敢走出家門融入這個世界,微小的失敗都能讓他心灰意冷痛苦萬分,長久難以恢復。


已然四十大幾的他還是在靠著我母親留給她的房子收租過日子,他的妻子是因為愛他才嫁給他,可是他用了足足十五年都沒有崛起,一而再再而三地另嫂嫂失望,最終嫂嫂也離他去。而他還依然呆在狹小的房間裡根本不敢走出房間,生怕外面的風浪傷及自己。


如果從我和哥哥的對比上來看,是我足夠幸運,遇見了對的人。但是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我是知道的,雖然我在最頹廢的日子裡痛不欲生,但是,我的內心底始終還有那麼一絲,不想放棄自己,想要靠近陽光的希望。


需要強調的是,請一定要勇於嘗試,儘可能和陽光的人接觸。當然,越是受過傷的人越覺得自己孤獨,覺得世界上自己是最不幸的人,他們會不自覺的尋找和自己同類型、有相似經歷的人來作伴。這樣他們可以稍稍覺得自己並不孤單。但是這樣的夥伴有一個就足夠了,因為當大家都是同樣的悲觀時,在一起各傾訴各的苦,越說越苦,連空氣都變成了苦澀的味道,那麼這樣的朋友愈多痛苦也只會越重,絲毫解決不了問題。


想要治癒自己的傷,就要主動嘗試改變。主動去參加各種活動,走出自己喜歡躲避世界的小房子。儘可能嘗試去接近那些陽光積極的人,觀察和思考他們的心態,把他們作為自己的榜樣,學著如何做一個健康陽光向上的人。


鼓起勇氣是開始改變的第一步。


我們都知道,當你永遠呆在屋子裡,躲掉了外界風浪洗禮的同時,也丟掉一切見證這個世界精彩的所有機會!

願天下所有的家庭都不再是孩子受傷的根源……


魚兒使勁遊a


我個人以為,一個人的性格和心智的啟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換句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比如我就是最典型的例證。從我記事起就覺得父親對我特別嚴厲。只要一犯錯誤,肯定得捱打,然後就是耳提面命的說教,讓我知道這次為什麼捱打,錯在哪裡,今後再遇到類似事情該怎麼辦等等。在我的記憶裡,這種先捱打後上課的家教到我十歲才結束。但讓人嘆息的是,我十一歲那年我父親因打針過敏而去世了。從此我自由了,沒人管我了。我母親的教育很寬鬆,只要按時回家吃飯睡覺,旁的你愛幹啥就幹啥。但是,父親的耳提面命已經像烙印一樣,深深的打入進我的潛意識裡。而且,年齡越大,回憶的越深。可以這樣說,我們家老爺子就是我的精神導師,一輩子陪著我。


皛川


原生家庭帶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敏感,自卑,

原生態的家庭不是很完整,所以我的童年的回憶是我一段很難忘也不願提起的往事,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沒有關愛和被重視,只有年邁的太婆陪我著我,所以我對於別人對我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表情我都很敏感,總是渴望被別人看到,有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自私。以至於我現在當了幼兒老師我愛到孩子們被爸爸媽媽送來接走我打從心底裡羨慕,所以一個家庭的教育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做父母,那請你對自己負責!




脆弱且堅強


我生在一個有好幾個姐姐、沒兄弟的貧困家庭,父親死的早,從我5歲起,家裡全是女性。在這樣一個家庭,對我的影響還是蠻大的。第一個影響,我長成了偏男性的性格。因為父母沒生到兒子,我是最小的,家裡把我當男孩養,從小男孩的玩具我都玩過,女孩玩的我卻不善長。第二個影響,喜歡獨處。因為家裡群,父母沒生到男孩,遭世俗偏見,瞧不起我家,所以從小較孤單,不太合群。第三個影響,具有雙重性格。因家裡沒男人,容易被欺負,母親從小要求我不在外惹事,處處讓著人家。即使在外吃虧了也從不回家說,怕母親生氣。可骨子裡又不肯服輸,憋著勁想超過人家,尤其是在男孩堆裡,我往往又處處想勝過問齡男孩,不知不覺,又是孩子大王。


江之南山之南呢


我的父母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小時候父母為了養家,導致我八歲以前是個留守兒童,跟在爺爺奶奶身邊,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並沒有得到爺爺奶奶很好的照顧,印象中爺爺很少在家吃飯,因為他會開大型收割機車,所以到哪家幫忙就在哪家喝酒吃飯,奶奶愛打麻將,很多晚上我都是在麻將桌旁睡著的。

那時候最期盼父母回來了,每當他們一回來,我就高興的裡裡外外蹦圈一整天,其他大的孩子再欺負我時,我也敢上去和他們理論,平時被打都是不敢還手的。

後來被父母下決心接到身邊時,就是因為某一天的放學時間,母親出門去迎放學的我。在半道,看見我被一群男生圍攻欺負哭,因為我平時性格就比較膽怯,穿著也很邋遢,所以總會被欺負。後來母親就拉著我,去找欺負我的男生,一家家上門理論。所以等我現在有孩子後每天只要一下班,立馬回家陪孩子,休息天的時間也全部給孩子,因為我知道孩子需要我的也就這幾年,平時和小朋友玩耍,我也會告訴他,不能主動欺負別人,但是別人欺負你時也不能讓,更不能因為害怕不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後來到父母身邊時,因為父母忙於生計,所以我很早就會幫忙做飯了,再大一點時,也能炒個幾樣家常菜,所以我現在做飯,房屋收納整理比起同齡人要好點。不過由於父母都不太善於言辭,在家裡時也很少溝通,平時家裡氛圍也比較嚴謹,所以我也不太善於言辭,只能說隨著工作帶來的見識和融入社會的需要,讓我不得不審視自己與人溝通以及情商方面的問題。尤其現在自己有了孩子,更是注意與孩子的溝通和想怎麼營造出更好的家庭氛圍。

總的來說,因為原生態家庭的影響,培養了我的不矯情,生活工作要強的性格。不過也影響了我不知道怎麼和父母相處,尤其是我爸在我剛工作後做一場腿部普通手術,直到我媽打電話指責我,我才立馬買些東西去看望,後來每次去就會花錢買各種東西,但是到醫院呆不了十分鐘就走了,和我弟截然不同,他從小一直在父母身邊,所以天天泡在醫院。雖然他沒有花錢,但還是聽出父母語氣裡的讚許,但以我當時的心境是真的不知道待在醫院和他們說什麼,覺得都有醫生照顧,我也幫不上什麼忙,後來才明白,也許他們就希望我靜靜的陪在身旁吧,但我真的不太習慣!


柚小右認知的世界


看到這個話題,我雞凍了。

我必須得說說,因為我太愛我的原生家庭了!

我們家三個孩子,父母都是農民。由於是外來戶,所以小時候我家老被同村的人給欺負。因為在農村,你若沒幾個親戚和兄弟,打架是沒有人幫忙的,而農村以前為了爭地爭水吵架打架又是常事。

母親18歲就嫁給了我爸,沒讀過幾天書,也就剛好識字而已。父親由於成分問題(爺爺奶奶是地主)還沒上初中就被迫退學了。不過好在父親從小就聰慧機靈,十二三歲起他就開始跑江湖做小生意,最後也好歹能養家餬口,雖然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

因為父親長期跑過江湖,見過世面,也更是因為吃過沒有繼續上學的這個虧,所以對我們三個的學習要求很是嚴格。在我小時候的那個農村人人打工忽視教育的年代,我的父親——卻對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視。父親常對我們說,我們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錢的問題不用擔心,再窮也不會讓我們輟學的,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得將我們送進大學的校門。

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也比一般的孩子懂事得早,也一直心存感恩之心。後來,我們三個都考上了大學,大哥成了醫生,姐姐成了一名人民教師,我也考上了研,三個孩子一個博士兩個碩士——這就是我父親的成績單!

不過我最感激的還是父母給我們的言傳身教。從小,父親就教我們要待人有禮,尊敬長輩,多做善事,不得昧良心。我現在之所以能與不同人的良好相處,擁有不錯的人緣,都得歸功於父親從小的教導。

後來長大了,也漸漸明白,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不是讀了多少書,懂了多少知識,而是得有份善良的品質,讓人踏實的品格,學任何東西先學會做人,這是根本。

我的原生家庭不是富裕之家,也不是書香門第,雖是寒門,卻自有自己的精彩和故事。環境雖然艱苦,但卻磨礪了我們,日子雖然過得緊巴巴,我們的感情卻愈發凝聚、穩固。

這都是財富。

感恩。


小時候的仙人球


現在有一種趨勢,任何性格的缺點和養成都甩鍋給原生家庭。誠然,原生家庭當然對一個人的性格有一定影響,很多人意識到了這點,但認命不主動改變而是用原生家庭的影響做藉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經常冷暴力,好幾天互相不說話。我厭惡冷漠,卻應了那句話,一個人對他深惡痛絕的東西,學的最像,也用的最狠。現在我努力的,不讓自己用冷漠面對親近的人,不開心的時候,積極尋找傾訴對象,不埋在心裡,傷害自己。

我感謝我的父母,在他們能給的範圍內,給了我最多的愛。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告訴我家裡有多少多少錢,讓我對什麼是合理的要求,多少錢是能承受的有了很清楚的認識。母親對周圍人很大方,不算計,孝順爺爺奶奶,也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