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翁,從不捐款濟貧,他認為應興辦實業,讓窮人就業,才是真扶貧,他說得對嗎?

浪花一朵廣雪水


扶貧不是給錢給物這麼簡單。有很多方式:錢物扶持,教育脫貧等等。

很多人認為我捐錢捐物就是扶貧,個人認為扶貧是一個系統的工作。不同的階段,要做到扶貧工作不同。

在山區裡面的留守老人帶著小朋友,小朋友又沒有父母的這種情況。老人的賺錢能力肯定不多,小朋友又要上學。這種情況下捐錢捐物肯定有必要的。但是,長期不是辦法,可以讓老人養點羊等副產業,讓小朋友在教育上也要進行扶貧的思想開拓。

在災區,短暫的捐物捐錢只能緩解一時,還得生產自救。

對於手腳健全的年輕人來說,是要告訴他們得自食其力,不是等這捐錢捐物來救濟生活。

對於富翁辦廠目的就是希望讓這些窮人來學會用自己的雙手生活,讓他們自己學會一些技能,能養活自己。如果只招收窮人,以幫,傳,帶的思維運作,是很讚的。

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就是富翁在賺錢,並沒有扶貧,只是給窮人養活自己的機會而已,而且在剝削窮人創造的財富,那就真的不可取。

任何事情都有多角度,只要能幫到窮人離開困境,同時能讓窮人學會努力創造自己的財富就算一件好事。

個人想法,不足之處請指評。


蜀標哥


所謂扶貧,是扶不起來的。

我一叔講了他在退休前對口扶貧那個縣的事。農業局用扶貧資金買了羊,並派了專家組一起去指導他們養殖,結果,一個村的村民說不要羊,要直接發錢,還把專家組也趕了回去。

所以,不改變思想,捐款扶貧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捐款只能應急

當然也不是就不捐款了,比如汶川地震的時候,那麼多房子倒了,大家居無定所,要不要捐,當然要,但是我們需要在捐款後繼續帶領他們靠勞動讓日子好起來。

汶川的幫扶就很到位,汶川的青脆李走出了大山,成為了李子中的高端產品,平均價格在20一斤左右。

再窮不能窮教育

教育扶貧是一項長遠的工作,也是能夠斷了窮根的工作。許多山裡的孩子,通過高考走出大山,見到了他們從來沒見過的大城市,瞭解了現代科技前沿的互聯網經濟,正是這些人,走出來再回去,讓自己的村莊發生了跟本的改變!

小農經濟本質是保守的,沒有熟悉和信任的人帶頭,他們很難接受新思路,新方法。


總之,窮不是靠捐錢捐物就能扶起來的,它需要從根本是來改變,從思想上來覺悟。所以我認為,興辦實業,讓窮人就業,這樣的扶貧是可取的,比作秀似的送東西來得實在。


曉琴是誰


講個大家都聽過的故事,有個男人天天給一個乞丐一些錢,某天突然不給了,乞丐想不通就去找那個人問,那人說他要結婚了,沒有多餘的錢給他了,乞丐聽了更生氣,說你怎麼能拿我的錢去養你老婆呢?這個故事能充分闡釋富商的行為是對的,另一個最近發生在雲南的一名女扶貧幹部“罵”貧困戶的事火🔥了,“現在政策越來越好,國家退耕還林還給補貼,老了有養老保險、病了有醫療保險、日子過不下去了還有低保,蓋房子了給你們補助,你們想一想,還有什麼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不是在家中蹺著腳等來的。你看看那些開車、住洋房的人家,哪個是靠低保富起來的,不都靠自己雙手。”女幹部說的句句在理,直指人心。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給予,只會使人散失鬥志使人越來越變得惰性。心態和觀念沒改變過來,捐助的錢物總有用完的時候,到時還會坐吃山空又變得一貧如洗甚至會更嚴重,但如果通過其他途徑,讓其自身改變,靠人不如靠己,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而旁人提供平臺和機會給他們,這才是真正的脫貧致富。


川海魚


 我並不太認同這種做法,我認為做實業跟做慈善都是對社會的貢獻,兩者並不衝突,而且很多時候兩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辦實業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更多的人有工作獲得薪水,同時學會一門技術或者生存的本領,這對於一個人來說具有長遠的意義。當他學會一門技術之後,就算未來他不在這個企業上班了,但仍然可以到其它地方去謀生。

  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辦實業比做慈善對社會的貢獻要更大,而且更直接。實業不僅可以直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還可以帶動更多產業的發展,比如上下游產業的發展。一個大企業它本身可能只有10個億的產值,但是在這個大企業的帶領下,周邊可能還有眾多的小企業,所以它的產值可能達到15億甚至是20億,從而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就業。

  此外,辦實業可以為員工提供社保公積金等各種社會保障,這個可以解決員工的養老醫療等費用問題,從而大大減輕這些員工的負擔以及後顧之憂。

  另外辦實業產生稅收,而稅收終究還是要用於反哺社會,反哺社會之後,那些窮人又可以直接或者間接的從中獲得一定的實惠。

  但我認為這不能成為大家拒絕做慈善的理由,做慈善有很多種方法,比如我們可以1對1的幫助一些貧困人口或者孤寡老人以及失學兒童,把錢直接打到他們的賬戶上,這樣就可以確保他們獲得真正的受益。


大河塗料網


這個富人做的對!

貧困,究其原因主要是無就業,自己的勞動變不了錢,自己本來擁有的資源就很少,不能向富人一樣,利用擁有的資源去投資而獲取利潤,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換取工資,滿足自己生活所需,免強達到脫貧標準。

一個富人,如果不投資辦企業,他擁有的財富完全夠幾代人坐著消費,而人們的消費消耗品主要是農產品,而農產品一家子又能消耗多少,很少吧?對麼?

一個富人假如投資辦企業,舉個簡單例子,投資1000萬辦個服裝廠。

首先得辦證照,公共管理就有了就業!

徵用土地,財政就有了收入!

新建廠房,建築工程行業就有了就業!

購買設備,機械加工製造企業就有了就業!

用電,電力企業就有了就業!

購買原材料,紡織行業就有了就業!

組織生產,自己企業就有了就業!

不管是什麼就業,都要用工人,工人勞動,拿了工資後,工人也要消費,消費最低級的產品,農產品就有了消路,農民就有收入,在各個行業生產的同時又改變了農民身份,變成工人,領取工資,也有了收入!只要有收入,就不存在貧困!

所以我認為,富人做的對!

我們國家在振興農村,就是要大力扶持民營企業,他是解決農民就業的主力軍,我們就是要積極幫助他,早日落地,早日生產,早日引領農村致富奔小康!


想象力69321523


我從來不認為上山下鄉是對的,我也從來不認為下崗在就業是正確的,也不認為每年近八百萬大學畢業生就是多餘的。而是國內經濟高度不夠造成的就業不充分的問題


浩子50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救急還是救窮的問題。救急就直接捐助幫助窮人,但是過後大部分還是窮人。見效快後遺症多。甚至會滋生一部分我窮我有理,不幹活坐在家裡等救濟的渣。辦實業促就業是救窮,見效相對慢效果好。能幫助大部分的窮人自食其力走出貧困。當然坐在家裡等救濟的那種蛀蟲不提也罷。救急為輔救窮為主善莫大焉,可是誰都不是聖人。能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別人,其它指手劃腳的人都應該給抽大嘴巴。


金30895348


長遠看這樣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排斥眼前之善,有能力就做一下,和長遠的善並不矛盾。更多的時候,這種說法只是一種藉口,難以想象對眼前可以做到的救助不屑一顧的人,會是個善良的人,只不過是用這種藉口袖手旁觀吧!說穿了就是一個又當又立的人!


桃小福


聽其言觀其行,能踐行自己的理念也可以。怕的是說一套做一套。


刀狂劍痴8


我個人認為救貧是得讓他每天能進錢能有生活費,而不是一時短時間的讓他有生活溫飽費!從根本改變他的思想才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