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这场“硬战”

​无惧这场“硬战”

正在开医嘱的黄玮。

​无惧这场“硬战”

张威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无惧这场“硬战”

满脸勒痕的何美。

全媒体记者秦卫飞 通讯员张莉 牟傲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利川市人民医院12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救治一线。他们和时间赛跑,同病魔决战,与死神较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救治担当。

故事一:夫妻双双战一线

黄玮是利川市人民医院眼科的一名医生,妻子王慧丽是利川市团堡镇朝南村扶贫工作队“尖刀班”第一书记。

去年农历大年三十,妻子王慧丽接到任务,要立即返回村里,组织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黄玮帮妻子一起收拾行李,3岁的孩子抱着妈妈的双腿哭着说:“我不让妈妈走……”

妻子平时驻村,一个月回来一次,遇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时几个月回来一次。春节好不容易盼来全家老小能有一次团聚的机会,却因为疫情又要分开。

黄玮默默地把妻子送上车后,立即向利川市人民医院党委递交了自愿请战上“一线”的请战书,加入利川市人民医院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队伍。

“每天穿得像‘外星人’,查房一趟下来一身汗。”为了减少防护服浪费,体态偏胖、怕热的黄玮常常上班前不吃饭不喝水。

黄玮说:“只要能为患者减少一分痛苦,让病患早日康复,莫说流点汗,就是掉一身肉也值得!”

妻子王慧丽得知黄玮作为第一梯队医生主动上了一线的消息后,打电话哭着对丈夫说:“你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平安归来!”

“好,放心吧,我们都会平安归来的!”黄玮安慰妻子。

看到儿子、儿媳都在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家中老人虽然心疼,但打心里支持他们:“我们身体都很棒,会把孙儿照顾好的!你们放心工作吧,我们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故事二:“晴雨表”上多见晴

“张主任,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我跟您合个影可以吗?”2月11日,利川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李某在转出ICU前,拉着张威主任的手说。

张威欣然接受,还非常调皮地做了个“胜利”的手势。

在利川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医护人员都知道,张威主任就是重病患者的一块“晴雨表”——“如果主任脚步轻快、面带微笑、饭盒见底,说明患者病情稳定或者好转;如果脚步沉重、愁眉不展、饭盒满满,说明患者病情恶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利川市人民医院ICU把一个个危重症确诊病例安全地转出。这不,张主任一高兴,连续3天饭盒都见底了。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多数是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的人群,进入ICU的患者都是十分危重、呼吸困难的。此类病人插管难度非常大,风险极高。每一步诊疗方案与措施都要在州级、市级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专家会诊、讨论、指导下完成,结合诊疗指南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反复推敲,精准施治,每一步都精之又精、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不光治疗难度大,护理难度也大。因为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所以患者往往都处于镇静镇痛状态,太多的治疗及日常护理都靠护士完成。

打针、抽血、吸痰、翻身、扣背、擦洗身体、处理大小便等等,这些平时看似简单的操作,但现在一点都不简单,从头到脚厚重的防护设备限制了他们的活动,一通操作下来往往浑身湿透。

一场硬“仗”打下来,所有医护人员没有手忙脚乱、没有惊慌失措、没有胆怯退缩,收治过程有条不紊。这一切归功于张威主任未雨绸缪。

张威常说,ICU要打有准备的仗。从打响新冠肺炎阻击战第一枪开始,他就带领ICU全体医护人员,做好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准备。布置隔离病区、准备防护设备、学习新冠肺炎病人的收治流程及治疗指南、穿脱防护服培训等等,每天都在重复进行。

张威和妻子李君平都是该院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的一线队员,休息时间都在定点酒店隔离,没办法回家,每天只能和从深圳回家的女儿视频通话。

张威的话不多,但每次通话都少不了一句:“女儿,咱们胜利再见!”

故事三:“妈妈,我会带好弟弟”

何美,3个孩子的宝妈(二胎生了对双胞胎儿子),利川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

疫情袭来,一场无声的“战役”在春节期间打响了。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首当其冲,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何美就是应急小组成员之一。

为应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和一天天增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她和其他战友一起被派到利川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二区(利川市元堡乡卫生院)工作。

当她拖着行李箱离开家的时候,3个宝宝在后面哭喊着追她:“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你不走好不好……”

刚开始,何美担心这些从未护理过传染病人的“新战友”不知道传染病区的潜在风险,但好在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抗击疫情、挽救生命!

来到二区工作,何美得从理论培训、穿隔离衣、病房护理、系列消毒、脱隔离衣、自我处理教起。全程9个多小时的培训,她把所学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往外倒,生怕漏掉丁点儿。各医院抽来二病区的这些业务精英,凭着过硬的基本功,很快从何美的“新战友”变成了“老战士”。

一天,两天,何美和她的“战友”们一起在隔离病房奋战,有时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

“全封闭的隔离服让我们没有时间喘息,很累很累,只觉得夜短昼长,短到连一个梦都没有做完整。”何美说,“实在想孩子了,只能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跟孩子视频。”

每次视频,3个孩子看到何美额上、脸上深深的勒痕,大宝就会特别懂事地说:“妈妈,要保护好自己哦。我乖乖的哈,好好带两个弟弟!”

“作为母亲,我是不称职的。但作为医务人员,我却是合格的。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对我的这一选择,我从不后悔!”何美坚定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