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要懂:生活没有感同身受,不要劝别人大度”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世间哪有感同身受,一个月花费上万的人理解不了花十元都小心翼翼的人,因为十元也许是他一天的生活费。

坐飞机跑来跑去的人理解不了坐绿皮火车的人,他们觉得时间很宝贵。殊不知能买到一张火车站票的人或许已经花光了不多的积蓄。

现在能气定神闲在家看电视的人理解不了急吼吼赶回去上班的人,认为是要钱不要命。其实很多人拼了命只是为了让家里人能好好活下去。

不要求感同身受,只要一点点的尊重和理解。

善良应该带点锋芒,一味的大度伤害自己。

比如你捅了我一刀,伤口流血不止。你还说:我就是直脾气,是你太小气。我跟你什么关系?凭什么要忍受你的侮辱诽谤?

我的大度就是忘记伤害,但是不再当你是朋友!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冷暖自知。不伤害别人,更不要伤害自己。远离自私刻薄的人,和舒服的人呆在一起,会活得久一点。




h刘欢771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你没有真正感受过别人的烦恼,就不要堂而皇之的规劝别人。


很多人总喜欢站在"道德"高点,来规劝别人

我就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记得那是汶川地震的时候,真的是举国哀痛,在电视上看着那些悲惨的画面真的让人无比难受,于是公司就组织了捐款,这本来是爱心之举,大家心甘情又愿,但是公司的一个小领导,让这个捐款变了味,让人心里极不舒服。


他为了炫耀自己组的人员捐的多,有爱心,热切‘建议’大家都捐1000元,在那个时候1千元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多的,有不愿捐这么多的,都会被叫去做下思想工作,其中有一个同事家里挺困难,母亲生了大病,挺需要用钱的,他不愿捐那么多就被领导多次叫去做思想工作,说要思想积极,要有大局意识,克服家里困难等等,最后我们组捐的最多,被评为最有‘爱心’小组。


在生活中,像这位领导的人还有很多,总喜欢站在‘道德’高点去劝别人甚至指责别人,而不考虑比别人的情况。


很多人总是站在旁观者的位置,来劝慰别人

我有个朋友比较暖心,总是关心劝慰其他朋友,当有人和他抱怨事情时,总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要大度,不要为了些小事自寻烦恼。


其中有一个朋友在工作上很不顺利,他的上司不知怎么的,一直看他不顺眼,总是在很多事情上刁难他,对他基本没有公平可言,于是他找我那个朋友诉说,说工作得心好累,实在不想干了,想换份工作,我那个朋友就劝慰说哪有工作不累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往心里去就好了。


后面有一天,我那个朋友给我说,他要换工作了,我问为什么,他说部门调来个新领导,不喜欢他这个旧人,处处给他穿小鞋,实在心很累,准备辞职了。我那个朋友在别人遇到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劝说别人不要往心里去,而当他也遇到同样问题时,那套说辞却劝慰不了自己。


总之,你对某些事没有感同身受时,就不要劝说别人要大度,忍让,如果你真的是想帮助别人,就应该站在人家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昨夜明月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绝望,哪来的感同身受,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去规劝别人大度。

我的一个朋友,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她的母亲在她上初中的时候生下了弟弟妹妹,但是她母亲在她高二的时候去世了,她父亲没多久再娶了一个带有5岁孩子的女人,结婚一年又生了一个孩子,所以她有四个很小的弟弟妹妹。他的父亲开了个小卖部,并且小卖部里设有桌球馆,但是人比较懒,所以收入不高,我朋友说她每次向她的父亲要生活费都要当着很多人打桌球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她的爸爸才会大方一点。上大学她的空余时间做各种兼职,促销,送牛奶,收银员等等,她的生活费基本都是自己挣的,学费是她的奶奶给钱给的,因为她的父亲说没钱给她上大学,家里弟弟妹妹太小。她工作以后,她的父亲叫她每个月要钱回家养弟弟妹妹,有一次她电话里哭着说她的父亲,“没能力养不起就不要生那么多,你生了就有责任自己养,我没有义务帮你养孩子。”她的亲戚劝说她要给钱抚养弟弟妹妹,因为她是大的,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她特别生气,觉得亲戚们管得太宽了,她的父亲没有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她前两年过年都不想回家,一个人在出租屋里过年,因为她说不想回到那个连自己的房间都没有的家里。虽然我朋友对她的父亲很多的不满,但是她也渐渐在改变,她现在每个月发了工资都会给她父亲寄钱,因为每个月她给她父亲寄钱的时候,她父亲态度很好,会嘘寒问暖。她也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嘴上老是说弟弟妹妹没用,但是她经常给弟弟妹妹买衣服,给钱交学费,报补习班。她害怕她不管弟弟妹妹的话,她们会学坏,会不学无术。

后来我也慢慢理解她了,她说她跟亲戚都很少走动,因为每次去亲戚家都有人要跟她说要多给钱给家里,从来没有人关心她过得好不好。长辈们总喜欢用说教的语气跟她说应该怎么做,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


佩奇小叮当


很多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真的很难做到感同身受,想到了最近的两个事例。

一个是刚刚去世的奋斗在疫情一线的一位90后医生,因为奔赴一线婚礼延迟,老婆也怀孕了,他的离开可想而知给他的家庭带来多大伤害。

我的先生也是一位90后医生,虽然他这次不在一线上,但是每天在医院上班,口罩供应量也不够,一天下来不管多少台手术只发两个口罩,作为家属,我必然也是很担心的。

以前只想到了医生的救死扶伤,觉得医生了不起,如果他们倒下了,也会觉得惋惜,但是当自己成为一名医生家属后才会发现对别人生命的惋惜和对家人的担心完全不一样。

虽然都是医生家属,但是我并不敢说自己能体会到那位失去丈夫的怀孕妻子的心情,看到很多人在评论说希望那位妻子能生下孩子。

但是不管这位妻子选择什么,作为旁人都不应该给出建议,毕竟这是别人的生活,是别人在承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如果生,我们该祝福孩子平安,如果不生,我们也应该理解。

另一个事例是刚刚结束的电视剧《下一站是幸福》中,女主的一位邻居阿姨的儿子找了大自己很多的女朋友,这位阿姨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一百个不同意,最终拆散了儿子的恋爱。

当时女主家里人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还是很中立的,都觉得是那位阿姨有点太偏激了。

但是电视剧结尾女主跟小自己十岁的男友在一起后,轮到女主爸妈却开始担心女儿是否会幸福了,反倒是那位邻居阿姨觉得没什么。

用女主妈妈的那句话来说就是,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都开明。

所以,作为成年人,真的需要明白,也需要接受,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漂靓菇凉


说到劝人大度,我就想起郭德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的一句名言:

“如果有人没有搞清楚事情缘由就来劝你大度,那么你一定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的时候容易误伤你!”

是啊,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曾经经历过什么,你上来就劝我大度?凭什么?


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故事一。

这是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子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了,后来亲生父母走上了周立波的节目,要与她相认,她当场拒绝。


这个女孩子当天是被姐姐骗到节目现场去的,姐姐只说带她去参加节目,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节目的内容是让她与亲生父母相认。


她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因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她与亲生父母一直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村镇里,但他们却从来都没有来看过她一眼,一次也没有!在她小时候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是养父母养育了她,给她关爱给她幸福,亲生父母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她为什么要相认?!


可是周立波却在节目中指责她,说她心胸狭隘,说她应该换位思考,想想父母当年的难处。并且,周立波站在上帝视角,说她应该学会原谅,否则“你永远都不会幸福”。


劝人大度遭雷劈。在这里周立波就是该遭雷劈的那一个,他站在道德制高点,完全没有共情心,用听起来貌似很有道理的语言来指责别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就不会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不要以己度人,在没有了解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在该闭嘴的时候,请学会闭嘴。

故事二。

我的朋友小嫒,三十多岁,有一个十岁的女儿,丈夫开着一个小公司,过着普通而平凡的日子。平凡的日子拴不住不甘平凡的男人,她老公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嗯,出轨了。


男人找了个由头跟小嫒大吵一架,摔门而出,搬了出去。从此跟小三住在一起,家里不管,孩子不问。钱一分不给,公司的账上的钱全部转走。做的特别绝。


小嫒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还房子的贷款。每当孩子问她爸爸去哪里了的时候,她还要安抚孩子,说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给我们赚钱去了,要过一阵子才能回来。


并且,长期在家做家庭主妇,她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开始重新踏入职场,也不知道该怎么赚钱,那一年过的无比艰难,有好几个月,都是靠向朋友们借债度日。


后来,小嫒带着孩子回了农村老家,没想到赶上段视频兴起,小嫒在自家地头上天天直播卖水果,一炮而红,最多的时候好几万人看她直播,每天几百单甚至上千单水果的单子,收入渐渐高了起来。


报应就是来的这么快,男人跟小三住在一起后发现彼此都根本就靠不住,不到一年就分道扬镳了;生意也越做越差,公司资不抵债倒闭了,男人想回头找小嫒继续好好过日子。


朋友们劝小嫒别离婚,一日夫妻百日恩,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连小嫒的亲妈都劝她,能过就继续过,毕竟他是孩子的爸爸。


小嫒拒绝了。我很理解她。


我们总是善于劝说他人要宽容待人,却不善于将我们自己代入他人的世界去思考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想想,如果这些事情都是我们自己经历的,一步步如深陷泥潭般慢慢走出,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大度到自己劝说别人的那个样子?

故事三。

故事三是某平台上的一条高赞帖子。


一个离了婚并带着一个8岁女儿的女人,查出来得了癌症,自己手里的钱远远不够治疗费。


她向亲姐姐借钱,姐姐一分钱都哪有借给她;而她的亲弟弟,几年前买房借了她几万块钱一直都没有还,现在她需要钱救命的时候,弟弟不仅不还钱,还一直躲着都不肯见她。


没有办法,为了看病,她透支信用卡,借高利贷,想尽办法弄钱治病又想尽办法倒卡还钱。手术后疲于奔波还债,伤口没有愈合好,肠子都露了出来。这些她都咬着牙挺过来了!


过了几年她的病好了,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她的亲姐姐想送孩子出国留学来找她借钱,她一分都没有借。她的弟媳妇想把孩子送到她家,让她父亲帮忙带孩子,她父亲都已经七十多岁了,根本无法带孩子,说白了还是想让她带,也被她拒绝了。


亲戚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来劝她做人要大度,能帮一把还是要帮忙!


可笑不可笑?你们觉得她应该不计前嫌把钱借给姐姐吗?还是应该大度一点帮她弟媳妇看孩子?


就像每一滴酒都回不去当初的葡萄,我们也回不去被伤害之前的心境。

所以回到题主所说的,成年人,如果生活没有感同身受,你可千万别劝别人大度。


薄利好食


郭德纲在采访中说过:“特别厌恶那种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要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你一定要离他远点儿,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所以我十分认同题主所说的,生活没有感同身受,不要劝别人大度。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曾经在一档寻人节目中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一对父母因为不想抚养女儿,将其送人,二十年后,希望节目组能够帮助她们寻回其女儿。女儿来到节目组,坚持不见其亲生父母,始终坚持养育之恩大于天。而主持人却极力地指责批评她,认为她没有良心,心胸狭窄,认为她应该接纳,原谅她的亲生父母。主持人的言辞完完全全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强行逼迫女儿与其父母相认,真的是恶心到家了,当初抛弃得那么爽快,凭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见了一面就要原谅她们,那女儿这么些年所受到的苦都是自作自受吗?生而未养,断指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这种错误根本就不配得到原谅,主持人的言辞简直恶心到家了。


82大绿棒子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你没经历过别人的苦,就别劝别人大度,因为你没资格!

记得某个节目,女孩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不愿意原谅接受亲生父母,只认养父母。某位导师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那个女孩,你应该原谅你的亲生父母,如果你不原谅,就是心胸狭隘,就是不知道礼义廉耻,永远不会幸福之类的。我想说,这个世界除了有礼教之外,还有情理之说,不是所有的过错都必须被原谅,子非鱼,安之鱼之乐?!

站着说话不腰疼,嘴巴上的道德感谁都会,因为廉价。越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越是缺少道德的人。

站在道德制高点,无非是对他人施以道德约束,达到既抬高自己又贬低别人的双重目的。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老师在采访中就曾说过:“特别厌恶那种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要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你一定要离他远点儿,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在你自己没经历过的时候,别把自己放在那个制高点要求别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弯着腰承受的多痛。



一个周星驰的影迷


是,不要总站在高处说话,但是凡是劝人都的往开里说吧,凡是披劝者都压了一口气,或是一时想不开,劝人者当然要求对方看运点!想开点!大度点,什么吃亏是福,等总不能火上浇油吧!帮着打,顶着上!不劝还`好越劝更闹大了。你算干嘛的?劝人拉架,面对那方评那方的不事!压下一方的火气!劝他望开里想,这是方法!,


和平2018


我觉的这道题似乎哪里有点不对劲,既然是成年人,更应该懂得生活中感同深受的份量,比如说,在你的人生中,你曾经经历了一个非常不幸而又痛苦的遭遇,几至到崩溃绝望的程度,好不容易才走出困境。有一天,当你得知某一个人同样遭遇了你的不幸和痛苦时,必然会激起你心中的共鸣,联系自身曾经的痛苦,你必然会对他的遭遇产生同情心,这个同情心,缘于你曾经的经历。这就是感同身受,如果没有经历过你的不幸和痛苦的人,他充其量有同情心,而无感同身受的感觉。进一步说,我们有的人热心公益活动,经常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生或贫困家庭,因为他就是曾经的贫困者,深知贫困使人寸步难行,这就是感同身受。至于可否劝人大度,也不能一概否定,对于那些心胸狭隘,或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开导他待人处事大度一点呢,我看是完全可以的。谢谢🙏


兰陵199547446


郭德纲在采访中说过:“特别厌恶那种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要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你一定要离他远点儿,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所以我十分认同题主所说的,生活没有感同身受,不要劝别人大度。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曾经在一档寻人节目中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一对父母因为不想抚养女儿,将其送人,二十年后,希望节目组能够帮助她们寻回其女儿。女儿来到节目组,坚持不见其亲生父母,始终坚持养育之恩大于天。而主持人却极力地指责批评她,认为她没有良心,心胸狭窄,认为她应该接纳,原谅她的亲生父母。主持人的言辞完完全全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强行逼迫女儿与其父母相认,真的是令人厌恶,当初抛弃得那么爽快,凭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见了一面就要原谅她们,那女儿这么些年所受到的苦都是自作自受吗?生而未养,断指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这种错误根本就不配得到原谅,主持人的言辞简直令人发指。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针不扎在他身上,他凭什么说不痛?遇到那种一无所知只会劝你大度的人,简直像吞了苍蝇一样恶心。我的记忆中,有一次我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收集完了全部的三国卡牌,耗尽了我的全部心血,那个时候简直视它如命,而我的堂弟却偷偷地拿走了它,等我准备过去抢回来的时候,我的婶婶却跟我说:“你堂弟还小,不要跟他一般计较,拿走就拿走了。”你说得倒轻巧,那可是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收集完成了,我的精力,我的零用钱,我的精神寄托,凭什么就要我如此宽容。虽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仅仅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重于泰山,因此我十分讨厌我的婶婶直到如今。有时候最讨厌的不是那个让你吃到苦头的人,而是不知道你的痛苦,却劝你善良的人。真的令人厌恶,伪善不如。

生活没有感同身受,不要劝别人大度,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