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齡前教育你怎麼看?學還是不學小學知識?

天真理念


我覺得學齡教育還是好的,為他們上小學打基礎了,這樣等他們上小學會進入快,學的也不會那麼吃力。學還是沒有壞處的,讓小朋友先接觸接觸,對小朋友上小學奠定一個基礎,讓小朋友知道上學得學習,學知識,而且不是那麼輕鬆。得先苦後甜,讓小朋友知道這個道理。不能什麼都是那麼容易的,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等孩子長大了,遇到挫折自己就可以自己面對了,不是一遇到挫折就害怕逃避。學齡教育好處還是多多的,好處大於壞處就可以提倡。


小丫丫12618636


我自家的寶貝秋天就要升小學了。我自己通過最近的學習,總結了下。我覺得不要強迫學,這樣會讓孩子起反感心理。可以適當的讓孩子認識些字。當時也要建立在感興趣上。畢竟五歲前的孩子大部分還是玩心比較重。小時候不玩,大了會有影響


謝謝我家倆小男寶


筆者不贊成學前教育學小學知識。因為小孩子過早學習小學知識,會導致孩子厭學的等一些不利因素。

01、筆者是小學老師,接觸過很多在幼兒園學習小學知識的孩子。剛入學感覺孩子會很多,可是一到年級升高,這樣的孩子學習都下降。

他們都不愛學習了,教新知識筆別的學生學得慢。這是幼兒園過早過度“開發”造成的不良後果。

我教過一個幼兒園上早了,幼兒園裡學小學知識的學生,他寫字筆順對的少。比如“反犬旁”,正確寫法是撇,彎鉤,撇;他寫成:撇,豎鉤,提。怎麼看都彆扭。“草”字,他先寫中間,後寫上下部分。……,太多了,我就不舉例子了。原來是幼兒園不正規造成的,幼兒老師給孩子打字頭,孩子照著寫。老師不管筆順對錯,有的幼兒教師不合格(不是幼師畢業,從社會上找來的),好些知識都教錯了。幼兒是一張白紙,讓幼兒園給毀了(筆者指非正規幼兒園,教小學知識)。

02、幾年前,我教過一個小男孩。他家長說孩子3歲(虛齡,其實是不滿2週歲)上幼兒園,學習小學課。

他媽媽說:我家孩子好教,在幼兒園一年級的課都學完了。會寫多少多少字,會背多少多少首詩。一年級時,發現孩子寫字筆順不對。筆者怎麼糾正都改不過來。他寫字不按筆順規則寫,而且寫得非常快。我看著他正確寫字時,一堂課寫不多少,寫得慢。這個男孩很聰明,但是從幼兒園“先入為主”,錯誤改不過來。現在他上初中了,我打聽別的老師,她們都說他筆順糾正不過來,錯別字多,成績不算好。

03、有一個男孩子也是幼兒園學小學知識,他在我同事班上。一年級時,小男孩還行,有一次得雙百。上二年級時,這孩子直線下降,常常考試不及格。

我同事愁壞了,一樣教,別的孩子都會,他學不會。天天給他補課也沒有起色。他家人說,孩子送幼兒園早(他媽媽不願意哄孩子,送幼兒園圖省心),一年級課幼兒園都學4年了,那點知識孩子背得“滾瓜爛熟”。

筆者覺得幼兒園教孩子課堂常識,生活禮儀,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生活自理能力等。培養孩子們怎麼交往,怎麼學會和別人合作。幼兒園千萬不要“小學化”,會毀孩子的。為什麼小學生入學有年齡限制,那是因為符合孩子生長規律,切不可“拔苗助長”。


星辰燦爛


只要孩子願意學,學習方法得當,完全可以學啊。拿數學來講,學前教育有一些誤區,主要表現在單練符號計算,數學不只是計算,思維拓展應該全面。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不同於幼兒園教學,小學數學比較系統,具有連續性,注重知識分段和銜接。最好的老師是家長自己,因為你最瞭解自己的孩子,也最能發揮因材施教的作用,以下詳解,供參考!

學前數學學什麼?

① 基礎計算

學前階段最重要的是10以內所有數的組成和分解,這是數概念系統建立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後學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湊十法的算理基礎,一定要重視。

王老師不贊成過度提前學計算,特別是一些和教材算理衝突的技能型訓練,比如珠心算。數概念系統是基礎,數數,認數,數的大小比較,數位,數的組成與分解,運算能力一定是數概念發展前提下逐步提升的。

數的組成和分拆

數的分成對於孩子理解加減法應用場景及含義也有重要意義,是整體與部分認知的基礎。

② 觀察力與拓展認知

數學題始於觀察,觀察能力決定了學習潛力。這個階段孩子對於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去拓展認知,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數學的主要課堂應該在生活中,帶孩子走進美妙的數學世界吧。

生活中的學習素材無所不有,無時不在!

→ 單數雙數認知

→ 序數認知

→ 時間認知

→ 圖形認知

我們把孩子帶入到認知場景中,通過問題串的方式進行引導,鼓勵孩子去表達和描述,這本身就是數學感知經驗的累積,這麼多的學習素材,家長應該多利用,王老師一年級趣味數學,設計很多數學活動模板,幫助家長科學設置和引導。

③ 動手操作能力

學前階段孩子以實物認知為主要特點,擺火柴棒,搭建積木可以讓孩子去構建空間觀念,拼七巧板可以加強圖形組合的認知,數獨遊戲可以培養數感和數字推理,骰子數學可以引導多步思考,很多好玩的活動可以親子一起參與,何樂而不為呢?玩也是一種專注的思考過程。

結束語:孩子學什麼,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教育觀和數學認知面,數學不只是枯燥的符號運算,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的益智練習素材,前提讓孩子愛上數學,喜歡上思考!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學齡前兒童到底應該不應該學習小學知識,這是困擾很多家長的一個問題,有人說應該,有人說不應該,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理由。我個人的看法是,幼兒最好不要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理由如下:

第一,從學習的本質來說,學習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掌握多少知識。

很多人在成年後都有個驚奇的發現,那就是小時候學習到的知識在步入社會後很多都用不上。比如數學論證題,社會上實際能用到的少之又少,但是這種題完全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我們都說選擇很重要,甚至說選擇就是命運,那麼,上學時期做那麼多的選擇題就是為了提高人的選擇判斷能力。

幼兒在上小學前,正是初步接觸社會,走向外界的第一步,在這個階段完全沒有必要要求孩子掌握所謂的知識,健康成長才是第一位的。

第二,幼兒在上小學前,他的大腦生理機能尚未完全發育,提前學習無異於拔苗助長。

6歲以前孩子的大腦正在高速發展,這種發展完全是自由的,既包含著幼兒對外界各種事物的認知,也包含著幼兒自身的情感。家長如果在這個時期把所謂的知識強行塞進孩子大腦,無疑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對於孩子今後的發展來說極為不利。

學齡前的孩子,只可以接受簡單的圖像、文字和概念,很難接受變化的事物。他們的大腦當中,僅僅只有“認識”,還沒有“知識”的概念。

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如果手把手給孩子教授什麼東西,孩子很快就能學會,但是如果只給孩子單純講解,無論講多少遍孩子都不會操作,這就說明學齡前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極其有限的。

既然不提倡學齡前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那麼,學齡前孩子在上小學前應該做些什麼呢?

第一,培養多動腦和勤動手的習慣

習慣決定人的一生,有什麼樣的習慣就能收穫什麼樣的人生。幼兒只要具備正確的思考方式,能夠積極自主探索問題,上小學後掌握知識會特別快,往往事半功倍。

第二,多閱讀

閱讀不但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還可以開脫孩子的思維,視野和思維對孩子以後的學習至關重要。

而且,閱讀還可以儲備一定的知識,這樣的話,就已經為孩子今後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幼兒今後的學習也是至關重要,它跟學習習慣相輔相成,共同規範孩子的學習,促進孩子健康成長。這裡就不詳細闡述了。

以上回答僅為筆者一己之見,感謝讀者閱讀,不當之處敬請指正,我們共同探討教育方面的知識。


筆在雲端


根據中國的現有的應試教育模式來看,義務教育任重道遠。作為義務教育的前奏——幼兒園是小盆友邁入小學的一個行為養成習慣期。現在的幼兒園特別是城市裡的幼兒園都應要求以多元化教學模式為主,讓小盆友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對於學齡前教育沒有做過多的輸出。相比比較偏遠農村的幼兒園,對學齡前的教育就輸出的比較多。那麼在幼兒園階段到底應不應該學小學的知識?作為一名家裡馬上就有一個9月份上小學的家長的我,說說我的想法和安排。我的孩子是放在一類保育院裡上的幼兒園,沒錯,就是什麼都不教,對於小學的知識不是教學的內容,玩才是重點,玩什麼呢,比如體育,種植,手工,砝碼遊戲,還有做實驗等等活動,我覺得這些是非常好的教學模式。但是我也擔心上小學會跟不上。為什麼說會覺得跟不上呢,我的鄰居,她家孩子是放在農村上的幼兒園,從小班開始就接觸英語,到大班拼音都學完了。所以如果一個班級裡有一部分已經在幼兒園學習過的那麼他對老師的輸出就接受的比較快,像我們這種沒學過的可能就比較慢了,老師的課程是有規劃的,規定時間內要教什麼,所以不能因個別而停滯不前。介於這個原因,我給孩子在大班下學期報了幼小銜接,使她在上小學時能較好的吸收知識,同時也能增強自信心。但是我不主張死讀書,會念書也要會玩,這是我的期望,在幼兒園階段做學前教育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也要在玩中學到知識,這樣才能全方面的發展,同時孩子的身心也能較好的全方面發展。





佩琪與喬治


學齡前的教育,是未雨綢繆還是揠苗助長

很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沒有達到入學年齡前就報了很多的培訓班。其實學齡前兒童學習知識並不重要,教會孩子自我學習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學齡前兒童到底應該學什麼?

1.學習語言,數學和科學。

孩子可以通過玩積木學習數學。搭圖形,搭完之後數一數多少塊,推倒再搭別的圖形,再數一數多少塊。學習語言要多看兒童書籍,積累詞彙,而且要多找機會,鍛鍊孩子多講解。學習科學,可以多接觸一些百科全書,科幻類,還可以多帶孩子參觀科技館。

2.學習如何愛人接物,以及處理人際關係

可以在晚飯做好之前,讓孩子坐在椅子上等待幾分鐘,讓他們學會等待。另外在幼兒園要學會跟小朋友分享食物、玩具。要多與小朋友一起遊戲,在遊戲中學會協作。平時在家裡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要學會尊敬長輩。

3.引導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積極鍛鍊身體。

家長可以多與孩子做做遊戲,和孩子一起到公園,遊樂場,參加體育活動。要多帶著孩子去觀看籃球,足球比賽,培養孩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多與孩子做些適合他們的運動,像乒乓球。

4.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

要在平日留意孩子是否有這方面的天賦,塗塗鴉,接觸一下樂器,讓他們從小感受到藝術的氣息。如果有這方面的興趣,可以請專業的老師好好培養一下

5.養成學習的能力

要引導孩子多讀書,通過書本學習知識。在孩子看書的時候,要慢慢的養成自己看書的習慣,只有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不理解的時候才可以問家長。這樣他就可以一點點學會自己看書。對於涉及到孩子的事情也要多聽聽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學會分析和處理自己的事情。

對於學齡前兒童,我們要尊重幼兒的成長規律,放下焦慮。孩子的一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風物長宜放眼量。同時也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北海有魚930


作為家長,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學!

第一,幼兒園現在不允許教授文化課知識,它不代表小學老師就會慢慢從基礎給挨個兒弄紮實了,老師也沒得那麼多精力。

第二,啟蒙很重要,不僅僅是因為孩子能不能學懂多少內容,更多的是孩子自信心的初步建立,如果孩子上學就許多地方不及上過銜接班的學生,慢慢就會失去自信。

第三,學習更多是一種習慣。我的孩子下期讀一年級,也才剛剛開始教,寫了半個月的字了,你可以看看下面圖片,對於初學來說,算是有點感覺了。

第四,家長不要兩極分化的思想。有的家長是說不教知識,就完全聽之任之;而另一部分教知識的有的又在力求面面俱到,恨不得把一年級知識都教完,這兩種都是不可取的。

給孩子做個規劃吧,每天一兩個小時,按計劃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有收穫。一起努力!






體制老油條


上個世紀 70 年代的德國,曾有一項關於早期學習的研究。

研究者將孩子放進了純玩、半學半玩、純學習的三種幼兒園,接受不同的教育。

此外,研究者每兩週對這些孩子進行一次家訪,家訪的內容和孩子在幼兒園所接受的教育一致。

對於純學習幼兒園,家訪就強調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對於純玩幼兒園,家訪就強調玩樂對孩子的好處。

研究者們發現,儘管剛開始的時候,那些純學習幼兒園的孩子顯得更聰明,學業成績更好;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之後,這個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另外兩種幼兒園出來的孩子開始趕上來。

等純學習幼兒園出來的孩子長到 15 歲後,不但學業成績上的優勢完全消失,在與人交往和情感特徵方面,還表現出了較多的不足。

等孩子再大一些,這種差距更加明顯



小孔老師


自己正在經歷學前教育的問題,自己家的寶寶,目前是小班,剛踏入幼兒園的門,個人認為,不強迫學,但不能不學,順其自然的,循序漸進的引導他去接受一些類似小學化的知識,比如數數,畫畫,看書,講故事,聽兒歌,學加減,認簡單的漢字,。因為你不學,別人會學,在課堂上,在日常生活裡,會觸及到這些,當別人的孩子知道這些,而你的孩子,一無所知,那時並不是說一定就是失敗,而是從一定意義上讓孩子有挫敗感,有跟不上的感覺……慢慢的,就沒有自信了,對後面更深入的學習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