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拿150萬還是每個月領6000元到60歲,目前30歲?

阿飛生活號


按目前三十歲來說個人觀點肯定是直接拿一百五十萬,原因有二:1.一百五十萬對三十歲來說肯定是筆啟動資金,能完成很多三十歲之前需要完成的事情!2.這筆錢你要是用好了事業也成功了,而且每個月的收入肯定還不止6000的工資。

現在每個月拿6000塊、如果按現在三十歲人的基本消費生活都拮据、自己要是還有點貸款還的話、那就還得好好工作……




吃飯I


不討論到底是什麼原因才能面對這樣誘人的選擇,在一次性150萬跟從30歲起每月領6000元之間,果斷選擇150萬元。


1、拿到手的財富才是真的財富


正所謂落袋為安,拿到手的財富才是真的財富,誰又能保證30年一直安安穩穩的拿錢呢?


多年前家裡的耕地修公路時佔了一畝多地,說是此後每年按800斤小麥800斤玉米的價格補償,當時看著也是比較合適的補償標準。然後呢,給了幾年後就開始滴滴答答淅淅瀝瀝斷斷續續了。從一畝地一年一千多元,到有時候不給,找上門給幾百元,誰也不知道錢到底都去了哪裡!


2、30年太久,要考慮風險存在


人事無常,生老病死,60歲剛到退休的年齡,可是又有多少人不到60就走了呢。看看認識的人裡面,已經有兩個人不到40歲就因癌症去世了。


一次性拿到150萬元,並不影響年富力強的年齡繼續工作掙錢。只要不是在一線城市,用來買房基本夠了,可以讓生活更輕鬆。


3、從收益率來看,150萬元更合適


按照當下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150萬元存成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4.18%。假如利率固定不變,到期後本息一起轉存,這樣30年後本息就是524萬元。


我們再來看每月拿6000元的情況,同樣按照4.18%的理財收益,每月拿到就去理財,這樣持續30年。按照基金定投的計算方式,本息總和只有433萬元,比直接拿150萬少了91萬元。


4、從通貨膨脹和理財的角度看,直接拿150萬元更有利

30年前的1萬元很值錢,可以在農村建幾間大瓦房,30年後的今天,1萬元只去買磚都不夠了。保本的理財方式跑不贏通脹,能跑贏通脹的理財方式保不住本金,這是我們面對的現實。

今天拿到150萬元,能有150萬元的購買力,30年後這筆錢的購買力恐怕剩下三分之一都不到了。今天的6000元看著不錯,可以滿足普通家庭一個月的消費開支,30年後6000元也許只夠家庭吃飯所需了。


綜上所述,落袋為安,150萬元可以有很多種選擇,比每月拿6000元要好得多。


財智成功


首先,我們算筆賬,每個月6000,一年就是72000,30年就是216000。遠遠大於150000。

而一次性150萬拿到手,放在餘額寶裡面,按照現在的年化2.3,一年大約34500的利益,30年的話,也有100萬利息,這還不算利滾利的那部分。

當然很多人會說每個月6000的也有利息啊,但是你想過沒,6000的話,基數小,利息自然很低,能夠到150萬的時候,需要到6000×12=72000 大約第20個年頭,這期間的150萬利息已經70萬了(不算利滾利的那部分),所以總體算下來150萬收益要大於每個月6000的。

然後,我們來轉換一下思路,我們都知道,通貨膨脹下貨幣一直在編制,1988年的1萬相當於2018年的16萬左右,雖然後期通貨膨脹的速度回降下來,同樣30年,姑且我們按照5倍的通脹率算好吧,那麼150萬也相當於750萬的購買力了,即使兩倍,也比每月6000的多。

所以,選擇的話還是150萬,還有不要質疑這種分期給還是一塊給的,保險公司就有這種可以到期一次性給付轉化為分期領的。


保有所依


我覺得你這個提問不像是為了賺錢獲取利益的,更偏向是一種心裡安慰。

第一種假設:我們假設在沒有利息收益的情況下,兩種條件是什麼結果。一次性拿150萬,30年從頭到尾都是150萬。那每個月拿6000元,每年就是72000元,那麼30年就是2160000元。比150萬多出66萬元。那麼這就是我先前提到的心裡安慰,因為你認為每個月可以拿6000元是一種穩定有保障的收入,而150萬一次性給你了你害怕自己不知道怎麼使用給產生虧損。還沒有每個月領6000元來得實在。

第二種假設:也就是當前的現實狀況,一次性拿到150萬,啥也不用幹,去銀行買入大額的定期存單收益5%左右,或者買入理財產品收益也在5%左右,因為你時間跨度很長,你完全可以買放置時間很長的產品,這樣你的收益會很高,每年5%,相當於你每年得75000元,每個月得到的比6000元還多。因此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幾乎所有人都會毫無猶豫的選擇一次性拿150萬,傻子才會領每個月6000元。

第三種假設就是你本事不行,每年獲得的收益率很低,低到比不過每個月領6000元,加上相應的利息,這樣情況下有可能造成無論你選擇一次性拿150萬,還是每個月拿6000元。你們兩個到最後的收益都是一樣的,這是一個收益率概率的問題。

綜上所述如果是為了做題,就套用公式找到那個平衡點,然後綜合性的進行分析,如果是現實的情況,就選擇一次性拿150萬,因為紙幣只能越來越貶值,越到後面拿越吃虧。


股中軍師


肯定是一次性拿150萬划算了!

目前銀行的無風險理財產品,比如銀行存款,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國債等,最高的利率在4%左右,其中一些民營銀行發行的儲蓄存款類產品,五年期的利率達5%以上,我們就假設為5%,那麼,

150*5%=7.5萬元,摺合每月為6250元。

因此,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肯定是一次性拿150萬划算!

有三個原因:一是利息比每月領6000元高。二是一次性拿到150萬能做很多事,要知道,資金越多,能獲得的收益率相應地就越高,其實對普通人來說,能攢到100萬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了第一個100萬,那麼,賺取第二個100萬就容易多了。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通貨膨脹率的緣故 ,今天的錢和明天的錢是不等值的,今天一次性拿到150萬,可能相當於30年後的1500萬都說不定,所以,別猶豫,肯定是一次性拿150萬合適了!

當然,一次性拿150萬雖然從資金收益率上更划算,但是,未必適合所有的人,比如有的人大手大腳的,沒有儲蓄習慣,超前消費,攢不下錢來,那麼,150萬可能很快就被嚯嚯光了。現實中這樣的人還不少呢,很多拆遷戶就是把拆遷款這麼快速敗光的。這樣情況下,每月領6000元也是個不錯選擇,至少能每月都有一筆收入,相當於養老金了。

但是,還有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錢的貶值速度是很驚人的,現在的6000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可是,10年後?20年後?30年後呢?到時6000元可能就是一筆非常小的錢了,遠遠不夠生活開銷。

因此,如果沒有別的考慮的話,兩個選擇中還是一次性拿150萬最好,兩者沒有可比性,前者收益遠遠超過後者。


李中東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對於大部分人還是每個月領6000塊到60歲為好。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簡答地來說,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現在一個月能月收入6000已經超過了90%以上的人群收入,根據很多公開數據顯示,即使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們的平均月工資也就6000多左右,每個月能有6000元的收入在很多中小型城市是能夠過得相當舒適的,而且對於我們來說,大部分人都是在私營單位上班,並非國企央企,一旦不上班,大部分人基本沒有收入,就像最近延期復工,在家隔離一樣,很多家庭都很難堅持,在抖音上曾看到一個老奶奶因為不能出去收廢品,在家餓了10天被迫去超市賒賬借米的視頻,所以說,大部分的人群缺的是持續的收入,這並非是簡單的直接給150萬能夠達到的效果。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理財

針對這個問題,很多的人都會算一筆賬,通貨膨脹有多少,現在的150萬比每個月6000要值錢。事實確實是這樣,但是我們忽略了每個人的創造力,在現在社會中,我們幾乎見慣了窮人乍富,敗家子的形象,要知道,普通人在金錢面前是很難抵禦住人類內心的貪婪與慾望的。突然來了150萬,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基本都會在短時間內揮霍一空,不用說30年,10年基本都堅持不下來。

或許會有人說去理財什麼的,現在雖然人們的理財意識增加了,但是大部分人的理財依然是虧損的,只有少數的部分人能夠通過150萬的現時資金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150萬可能更多改變的是接下來幾年的生活,一旦這幾年過去了,可能又會迴歸原來的生活,或者更加不堪。我自己的發小就是家裡拆遷迷上賭博,最後把拆遷款全部虧完,還欠了一屁股債,還不如原來沒錢的時候一個工作每個月3000塊錢生活的幸福。。


我見多了人突然暴富然後最後歸於塵土的事情,所以我更加希望得到的是細水長流的模式,各位看官怎麼認為呢?


悟淨財經,分享有用的財經知識。碼子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


悟淨財經


毫無疑問選擇一次性拿150萬,假設年利率4,30年複利,本金加利息486.51萬。每個月拿6000存銀行,計算複利,肯定沒有四百萬的。而且一次性存150萬,還可以享受銀行大額存單優惠,如果有合適的投資渠道,拿到10多個點的年化收益也不是非常困難,按照目前大盤點位,長線投資優質藍籌股,加上打新,十個點的年化收益風險並不大。但是人性與慾望是複雜的,拿到150萬後奢侈消費,高風險盲目投資,最後把錢花光輸光的人也會有很多,這種情況還不如上班,老老實實一月拿六千工資。




年化21點


像這種問題,我們一般用常規的數學計算來衡量。

1、30歲到60歲,就是領了30年的工資,按每月6000元來計計算:30X12X6000=2160000元

表面上看2160000—1500000=660000元,比一次性拿要多出660000元,很划算,事實真是這樣?

2、你每月領6000元,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都用於生活開支,就沒有剩餘的錢去做投資!但是1次性領150萬那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拿出140去做投資,然後獲利與剩下的10萬來做為每年的開支還綽綽有餘!

3、1400000能產生多大利潤呢,同樣以30年為期限,如果是以銀行理財產品來算,按照每年3~4%來算就好,一年下來就積累利潤42000~56000元,30年後就是1260000~1680000元,這裡還不包括複利。

綜上所述,一目瞭然,選一次性150萬那種理論與實際都是比較理想的!


男人肩膀上的榮耀


如果你目前30歲有兩筆收入請你選擇,一個是一次性給你150萬元,另一個是從現在開始到60歲每月領6000元,你會如何選擇呢?我認為你會理財就首選一次性收入,反之就選每月都有固定收入;為什麼呢?

一是如果你不善理財,每月收入6000元,年收入是90000元,按150萬元計算年化收益是6%,已經超過貸款基準利率38%,且收入是穩定的;

二是如果你善於投資,年化收益在15%以上只算一般水平,目前很多小銀行作兩三年定存年化收益都高於10%;加之未來三五年A股大概率會啟動一輪真正的牛市,稍有水平這輪牛市下來資產翻番不在話下,資產增值後再把錢分為兩半,一半在發展潛力好的城市買好租的房產當“包租婆”;另一半買A股分紅高且公司發展潛力大的國有控股股票,以投資的心態等待升值,每年把收益部拿一部分出來用於消費;這樣資產保值增值,消費用錢也穩定寬裕。


商道謝智李奕廷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不同時間點的貨幣,哪個更有價值的問題,為了比較我們需要一個統一的時間點作為基準。


我們就以現在的時間為基準,方案一,一次性拿150萬。


方案二,每年7.2萬,可以拿30年,為了比較,我們需要把錢換算成現在的錢。這個過程叫做折現。


折現(或貼現),簡言之就是將未來的錢折算成現在的錢,這一概念的精髓在於“手裡的現錢比今後的錢更值錢”。試想下今日萬元戶和改革開放初萬元戶的差別?比如你持有100元現金,投入某項年利率5%的投資。那麼你今天的100元的價值就相當於明年可以拿到的105元。反之,1年後的105元折算成現在則只有100元,這5%則為折現率。現實的情況更為複雜,未來能夠到手的回報取決於無風險投資收益率,通貨膨脹率和投資風險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為了方便計算,這裡採取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默認這是所有人都可以取得的收益率,是無風險的。

我們看近年來一直處於降低的過程,目前大概2.8%左右,但是考慮到在未來的30年中,其國債收益率會有波動,我採取3%這個數值。


我這裡沒有采用通貨膨脹率,我覺得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的投資能力是比較少的。


今年年底能拿到手的7.2萬,相當於年初的7.2/(1+0.03),明年年底拿到手的7.2萬相當於年初的7.2/((1+0.03)×(1+0.03))以此類推。


很明顯這是一個等比數列。最後計算結果是139萬,低於方案1的150萬。


顯然我們應該選擇一次性拿150萬。


我麼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這150萬按照3%的收益率計算30年後是多少錢,結果是364萬,然後把第一年拿到的7.2萬按照3%的收益率計算29年,第二年7.2萬拿到的按照3%的收益率計算28年,等等,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