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日头条上活跃着很多老年人,这里有什么能吸引他们的吗?

答否


老人玩手机已经是一种时尚一种消遣娱乐方式,他们不仅仅刷新闻看新闻也愿意参与进来,所以他们以自己的经验阅历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个主持人是医生


我就是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头条上面。

从没想过头条上面这么好,这么有意思,我已经被头条上面的好内容迷住了。

老年人在家里无事可做,上来看看新闻,看看视频,看看悟空问答,时间过的很快,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世界上过的最快的是时间,过的最慢的也是时间,我深有体会。

以前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忙完了中午的饭口,就一点半,把剩菜剩饭卖干净就差不多两点,收拾完屋子里用过的东西,就三点的,再准备明天的菜单,打土豆皮,切肉等就四点多了,付了货款,很快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现在不同,在家里无事可做,时间过的太慢了,就像蜗牛一样。

有的老年人出去打牌,购物,时间过的也很快,有的老年人不会玩,只能在做饭吃饭,看电视,抽烟。

现在人还是有点爱好、乐趣比较好,大家在一起玩时间过的快,每天也不觉得枯燥。

年轻人要懂得珍惜枕边人,年老了才会明白、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含义。

跟孩子在一起还好,有个人说说话,如果一个人在家,没有人说话,没有事做,很容易大脑反应迟缓。

我是脑出血后遗症,我很幸运,虽然反应能力很差,思考能力比以前好多了,也可以慢慢的说话,我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同步进行,看到我说话的人,立刻就能知道我是一个思维混乱的病人。

我与悟空问答相遇,就像沙漠里的两粒沙,偶然而又必然。

头条上面的许多栏目我都喜欢,如今又迷上了抖音短视频,头条的丰富多彩、满满的正能量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玉芳话情感



榕容寅


我不敢认为自己老了,尽管在某些领域感到力不从心。五十六岁,正是拼搏砥砺的年华,为儿为女为父母,忙碌在每个春秋冬夏老。为了能改善生活质量,不服气时老当益状。总想紧跟时代步伐,害怕被年轻人落下。学拼音,练打字,玩电脑,现在又跟着玩头条。精神百倍答问题,容光焕发搞原创。这正是:

老有所乐更疯狂,

头条答题看谁强。

老谋深算见识广,

优质文章把名扬。


建雄工作室


中国老人是掌握电脑的先驱,教学电脑的老师,但同时也是电脑盲一代。

想当初,由于一般人学习电脑会遇到两大门槛;一是必须懂得英文;二是电脑价格昂贵。所以最早的电脑使用者,主要是科技人员,知识分子和单位领导。这造成了更广大的工农兵学商,想学电脑又望而却步,成为了被时代抛弃的所谓中国电脑盲一代。

题主说活跃在《今日头条》的很多老人,当是指后者的群体(否则,提问把中国电脑的祖师爷给忘掉,就太无知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不会电脑的老人,再也无须学会打字即可上网。所以当今的老年网民已过半亿。若问吸引老人上网的兴趣是什么?答案当然是:掌握世界,玩转乾坤;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

·

君不见,在负能量充斥的网络,对于嫉恶如仇,极具正义感的老年网民来说,上网当然是为了行使公民权利,抨击社会腐恶,塑造网络正能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重新获取中国老人的网络话语权。

君不见,网络谣言满天飞,如仇老心理变态者屡屡散布“坏人变老了”和“老人变坏了”的谬论,攻击抹黑中国老人,素质高,理论强,会论辩的老年网民就会义正辞严地反问:坏人变老了,你家老人是这样吗?并有理有据地反驳造谣者:套路贷犯罪,电信诈骗,组团碰瓷,暴力传销和校园欺凌的罪犯,一抓几十上百,全是小年轻,这是“坏人变小了”还是“小人变坏了”?从而揭露别有用心者玩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拙劣伎俩,以还原真想和事实。

据我所知,老年网民也成了网购的生力军。而不少闲不下来的老人,还在网上找订单做生意,这和年轻人没有半点差别。网络世界人人共享。在高楼面对面,却老死不相来往的城市老人,一旦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大家网下不见网上见,日日交流天天沟通,什么家长里短,油盐柴米等琐事都能找到同代人诉说,互相帮忙出个主意往往就能解决问题,多好!

重要的是,中国老人给网络带来了正能量,会使网络世界里老年人不缺席,慢慢恢复并渐渐达到老中青少网民欢聚一堂,互相学习互相制约的“网络生态平衡”。这也是政府网络监测机构最乐于见到的。老人上网,亚克西!



默金cc


我是七旬老者了,自从前年有了智能手机并发现了“今日头条”,觉得头条是个很好的大众平台,无论年龄大小,无论什么职业,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发表各种文章,评论,诗词,对联,趣味的内容等等都可以吧。来自国家的重要时事新闻更是及时准确。最心慰的是有人看了你的文章,认为写的不错,和自己志同道合,就给你点赞,还可以评论。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实际上以成为了知心朋友。我前些天发表的关于吸烟者容易不容易得新冠肺炎的文章阅读量竟超过二百万,得到了爆款认证,太让人高兴了!我就觉得好像做了多大贡献似的,有点飘飘然了,(让大家见笑了)这就是乐趣吧!

在这两年时间里我发表了不少文字,还有打油诗,回答了不少悟空问题,但不是百分百合格,有两次话说的太直,被打了回来,这也是常理吧。我虽然这么热爱头条,称赞头条,但我还是有遗憾的事,那就是我的“教育领域性趣认证”至今没有批准,六七十年代我当过多年民办教师,我在头条的最大的愿望就是獲得这个认证,我这个愿望还能实现吗?谢谢。


二老9206


老有所趣,老有所得,老有所献——头条是老年人发挥余热.体现价值.增加情趣.提升生命质量的好平台!

在头条上活跃的老年人大多都出生在建国前后,都是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

他们阅历广.见识多,经历.见证了建国以后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他们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社会的转化变迁。

他们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浸润比较深,对人生的感悟.体验比较深,对社会的认识.感受比较深。

他们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活跃度比较高,是活跃在头条上的重要群体,是影响和促进头条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概括起来,老年人在头条上的收获和表现是老有所趣.老有所得.老有所献。

1.老有所趣。

头条上栏目众多,内容广泛。新闻时事,奇闻趣事,养生保健,天文地理,宇宙万物,文化娱乐,对诗写作,应有尽有。老年人在头条上总能找到乐趣所在。

2.老有所得。

学习欣赏,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充实自我,抒发了情感,找回了遗憾,赶走了寂寞,减少了痴呆,忘记了岁数,年轻了心态,激发了潜能,助长了精神。由老气横秋到老当益壮,活到老学到老,越活越年轻,老年人也不落后于新时代。

3.老有所献。

在平台上活跃的老年人虽然文化程度不一,兴趣爱好不同,经历工作有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憎分明,三观较正。

他们看似刻板.固执,实则态度鮮明,有原则.有立场。他们不会道听途说,不是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他们不屑于随波逐流,看问题不偏激不片面。

对社会不正之风和影响社会风气.影响安定团结的奇谈怪论敢于揭露,敢于直言,敢于批判。遇到社会热点问题比较清醒.冷静,能够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的评价是理性的.积极的.正面的.朴实的.实事求是的,释放的是正能量。

可以说这些老年人为今日头条的逐步完善和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愿活跃在头条上的所有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心情更舒畅,身体更健康,人人都长寿!


苏醒459


本人是农民,今年78岁,我在头条网上浏览,玩开心,本人文化水平不高,写的东西也不出众,往往受一些网友的诋讽,老人脸皮厚不怕,能忍奈,因为,我们看到事多,亲身经历体验东西多,生在农村,对农村的事了解多,反映的问题都是真实性,无虚构的,假的,我们老人不会说假话,。

头条网平台不歉意老人宽容我们,鼓励我们老人上网。感谢头条网,祝头条网越办越好。

在这里我也奉劝极少数的年轻网友,你们年轻有为,不要看不惯老人,人总会老的一天,老人写的东西,你高兴多看一眼,不高兴或删除我们无所谓,又不拿工资,又分不到你的薪水,何必恶意伤人。我们虚心向年青人学习,年青人万岁!


王则纯


我刚好是其中一员哩!就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一生忙忙,难得休了,生活好了,身体尚健。儿女大了,各自奔波一方。老人们需要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要么唱唱歌,跳跳舞,转转路,游游山水,上上网,总得有所爱好吧!

他们这一代人,一生经历坎坷,青壮时忙于工作,忙于一家人的生存,连个感慨的时间都没有。现在闲了,偶有所忆,抒发一下感慨,以搏自己一笑,或者叫忆苦思甜吧!

他们一生艰难,现在终于等来了好时代,老来得福。他们感恩这个时代,呕歌这个时代,偶尔晒一晒自己的幸福。同时也偶尔对时代尚存的弊病予以针砭,发发小牢骚。

他们中有很多本来的文化爱好者,休前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也没有现在网络时代的便利。现在有了,他们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急急忙忙地进来,秀一秀自己的一技之长。

他们是传统的一代,闲不惯。现在虽然不再是劳动者,但他们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感恩社会。他们愿意用自己的余热为社会增添一点光彩。他们尚记着“不劳动者不得食”的话,拿着国家的老俸,总得有一丁一点有益于社会啊!

再有,他们虽然老了,但还是有点不服老。谁言网络就是年青人的专利啊?人虽然老了,但也不能被时代丢下太远!


原卉诗词


一个老人路过,说说为啥每天头条这里,有很多老人顿足。一旦在“头条”这平台上“失足”下井,就很难分身出来。有爱有恨,还有丰收般的喜悦,也有砖头袭击。重要是这是社会各方面浓缩和放大的平台,在行行色色的人各行各业的商业中,让我们己经离职业的人,找到“精神文化”的组织、共享社会发生发展的事,我们似乎也参与了,共呼吸了,愤青了。把我们这一代人价值观用时代的标准来检验,我们老了,精神还在。如果愿意精彩就把头条这个平台当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集来逛逛。挺好。

这周一,一个人闲着去北京玉渊潭公园看看樱花,这里的樱花树有四十多品种,记得是那年周总理为中日友好,两国青年友好引进来的。一晃树长大了,我们也老了。公园里满以为都会是老人多些(周一)但是我满眼都会年轻人,老人占四分之一吧。有点儿意外。我们这一代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老人,勤劳勤奋,然而文化不高,但是我们愿意努力。

我们曾经也有青春斗,也是追梦人。天天泡在头条平台上的人,就是抓住抓紧阅读机会,写作机会,问答的形式,用新鲜科技手法泡制我们曾经青春斗。有思想的老人,愿意泡在消费在这头条框里的拥挤的键盘上,因为热闹,有趣,有人文景观,也有精神慰籍,更多是不断的学习。能不能掙钱不好说,万一掙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