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時間:2020年2月21日 週五 天氣晴

人物: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

夜晚城市安睡,這裡繁忙如晝。

入夜,往往是患者病情容易急轉直下的時刻。

值夜的白衣戰士,精神抖擻,

為生命值守。

面對患者,就算再累,他們也必須要披掛上陣,

獨自一人,卸下盔甲,卻再也無法支撐疲憊的身體。

公交車上的一會休憩,

武漢司機師傅的體貼和真誠,

這些感動與感恩,每天都在擁抱著武漢......

一位武漢司機,每天都要在這個時間,在雷神山醫院門口接下夜班的醫護人員。

這個時間點上車的醫護人員沒有歌聲笑聲,他們都很安靜,到車上分別找到一個位置坐下。

很快,他們疲憊的身體就倒向一側,沉沉地睡去。

原本休息卻早晨來病區查看的護士長,隨車返回酒店,這輛車上唯獨她和他是清醒的。

護士長疑惑的問:“師傅,今天的車行駛的有點慢啊”。

師傅壓低了聲音說:“他們累壞了,真心疼他們,想讓他們睡得安穩些,謝謝你們來幫助武漢,我能做的不多,只有這樣回報你們了”。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夜深了,患者已經入睡。A8病區的隔離病房,夜班醫護人員守護著睡夢中的患者。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總指揮徐英輝院長、尚東副院長到各病區查房並瞭解工作情況,為大家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並鼓舞士氣。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在副院長尚東的指導下, A8病區迅速啟動中西醫結合治療團隊。A8病區醫生盧志丹通過互聯互通系統為病區患者做中西醫結合辯證施治,多途徑多方式的治療方案,助力患者早日康復。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B1病區的醫護人員手捧鮮花,口罩下面是藏不住的笑容。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今晨,A4病區護士徐翠在徐國君科護士長的指導下,詳盡安排今日工作。入艙前,隊員們反覆檢查防護密閉性,保證安全。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今天,A4區醫護人員給患者帶來了鮮花,醫護與患者心手相連,病區裡暖意融融。一對患者夫妻,合影後把照片發給了兒子。“發給兒子看看,這樣兒子知道我跟老伴兒在這,醫生和護士對我們特別好,他就放心了。”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A4病區的兩位阿姨一定要和醫護人員留影,表達著她們的感激,併為大醫一院點贊!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A13病區小夜班的護士,顧不上吃飯,精心製作了承載著她們祝福的加油卡片送給患者,希望為患者帶去鼓勵。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你有你的皇冠,我有我的護士帽,不是很閃,但是責任重大;你有你的公主裙,我有我的護士服,不是很仙,但卻能抵擋新冠;你有你的高跟鞋,我有我的護士鞋,不是很高,但卻篤定泰山;你有你的避風港,我有我的防護服,不是無堅不摧,但卻所向披靡,你有你的大奔,我有我的治療車,不是很炫,但卻很酷!一起加油,我們讓平凡的自己,在漫漫人生路上,演繹出不凡的自己!!!

——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B1病區護士李薇

昨晚夜班,在測體溫的時候,有位患者對我說,“你是我遇到最可愛的人,謝謝你,可不可以隔空抱抱你”。我感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是值得的,再苦再累也不怕。對患者的關心關懷,保持好的心情,或許就是一味良藥。“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共情醫學,真心實意地去幫助患者,用心去傾聽、用心去體驗,發掘患者對生活的渴望。

——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A8病區護士劉奕辰


——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A8病區護士姚程程改編《好久不見》

來自遠方的牽掛與祝福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A13病區醫生劉佳的公公給她寫的信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A13病區護士趙慶麗兒子的來信和畫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B1病區護士宋悅玲外甥女的來信與畫

戰地記(42)之感恩——在雷神山的“疫”外結緣

——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A4病區護士遲向一兒子的來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