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24天,800个新增小程序,为了和病毒赛跑,所有人都在超越极限。开发团队平均2-3天就赶出一个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审核人员24小时无休审核,疫情期间处理近万次医疗小程序快速审核,最快5分钟通过,最晚审核在凌晨5、6点。

(本文同步首发腾讯科技)

“不能出门,我可以在网上给人看病。”

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智刚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家隔离治疗。由于是轻症,赵智刚自我诊断开药,在家三天后退烧,精神逐渐好转。

“这个时间从一线下来,在家睡觉休息,我很愧疚。”于是,赵智刚开始通过医院官方在线问诊的小程序为发热患者看诊。在家中隔离时,他每天坚持在线问诊10个小时以上,截至2月6日,赵智刚共为743人次的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赵医生使用小程序在线问诊)

赵智刚的故事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他在使用的武汉中南医院线上问诊用户端,是医疗服务商海鹚科技开发的,为了让医生们尽快投入使用,小程序只花了2天就以最轻量的状态上线。111名在线接诊医生,赵医生就是其中一位。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中,医疗小程序无疑是一个线上战场。从1月20日到2月13日,不包括原有小程序功能的更新,医疗类疫情服务小程序数量新增近800个,微信医疗类小程序用户环比增长347%。

24天,800个新增小程序,为了和病毒赛跑,所有人都在超越极限。开发团队平均2-3天就赶出一个小程序,数小时就快速反馈了原本医院需要收集一周的资料,微信小程序审核人员24小时无休审核,疫情期间处理近万次医疗小程序快速审核,最快5分钟通过,最晚审核在凌晨5、6点。

800个医疗小程序的炼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记,无数非一线的平凡人,都在其中。

1

2天开发一个小程序

审核团队24小时响应

从1月20日开始,同为医疗服务商的卓健科技VP Shirley团队开始敏感地发现医院对线上发热问诊的需求苗头。那时候钟南山刚刚公开新冠肺炎“人传人”的途径,武汉地区的发热门诊,还忙于线下病人的接诊。医院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发热症状第一时间在线咨询,减少聚集的交叉感染,以及准备一些其它科室线上问诊的功能”。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小程序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1月23日,武汉公布“封城”,意味着国家面对疫情防控有了新的动作。距离武汉较近的一些医院开始反应过来,跟开发团队商量线上服务的需求。

同时,像海鹚、卓健和精宸这样的医疗服务商,也开始反向向医院进行反馈。Shirley 团队准备了适用单体医院及区域医院的三个线上能力方案,“我们开始去跟医院讲,有这样一件事情,大家要不要做起来。”

没想到,几天之后,发热门诊的需求急速增加。1月24日,大年三十,海鹚科技联合协和医院开通免费线上发热门诊网上协和患者端,两天时间,就接诊了近2万例患者咨询,至今已有350余名医生加入。

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随着病患增多,各大媒体都开始提醒人们“轻微症状避免去医院,在网上问诊”。各大医院都开始通过小程序、官方公众号、企业微信等提供医生问诊的服务。大多数医疗小程序都选择了轻量化、使用成熟的方案快速上线,随后再不断迭代。1月27日,微信城市服务上线“线上问诊专区”,接入200家医院小程序。

1月25日,大年初一,精宸科技的技术主管程鹏飞正在西安家里过年,突然接到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的电话,希望他们迅速提供一个线上医患双方沟通平台。还好他们日常已有开发完全的部分功能模块, 3名研发小哥加班加点,用了三四十个小时,把小程序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线上医生咨询 部署上线。

“我感觉微信审核团队24小时都没有休息过”,海鹚科技的先达说。医院方的迅速配合、开发加班加点、再加上微信审核团队对疫情相关小程序的支持,一个小程序2-3天即可轻量上线

2

疫情下半场

线上的“战争”还在继续

到了2月初,各地开始以省为单位,提供平台供医院的线上服务接入。

2月5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黑龙江省互联网综合门诊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这个门诊平台也是紧急搭建而成,卓健科技30名工作人员通力协作,在3天时间内完成从启动开发,到第一批医院的入驻。

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截至到目前,黑龙江省互联网门诊平台小程序已经有201家医疗机构入驻,每天新增几千例问诊记录,其中9成以上的医院,都是最初的一周内就迅速完成入驻的。

疫情逐渐放缓,但医院小程序的战场上仍在添加弹药。

随着各地复工返岗, 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轨道。医疗小程序要解决的问题,从第一阶段偏咨询、问诊,进入了偏服务的第二个阶段。

比如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平常是两周去拿药,现在门诊关了,该怎么办呢?

程鹏飞告诉我们,医生需要通过互联网给患者开具处方,甚至要求处方要直接流转到医院药房,开药,快递送到家,一条龙服务。“现在这个需求很迫切,毕竟大家还要继续生活,看病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疫情之前,许多医院对线上问诊功能需求并不强烈,但现在,越来越多医院开始意识到要搭建线上平台。截至2月13日,精宸科技总计开发了近百个医院小程序,其中80%都是新增。

元宵节前后,卓健科技在几天内就接到近100家医院的小程序开发需求,目前他们已经服务近五百家医院,保守估计,有一万名左右医生在线问诊。

3

有人的战场在家里——

赶造方舱随访系统,

“这是公益的事”

为了赶上肺炎随访系统小程序的开发进度,小徐连续3天只睡了3个小时。

从2月3日开始,武汉筹备搭建11家“方舱医院”,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轻症患者提供机动医疗场所。十来天的时间,万余张接诊床位,前线与病毒的斗争分秒必争。

小徐在这天也接到公司老板的电话,需要争分夺秒开发出一个供方舱医院使用的肺炎随访小程序,可以对肺炎病人进行随访、病情记录,患者可以反馈自己的症状描述,医生在线回复。

虽然做了十多年的开发,但小徐没有从事过医疗服务,老板在电话里说,公司志愿支援武汉, “这是公益的事情”。

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肺炎随访系统小程序界面)

挂上电话后,小徐的领导驱车500公里,把他从家里面接回公司拿设备。

临急受命,小徐带着3个技术人员紧急投入开发。一开始,医院要求的病人体温折线图等表达,都是新的功能,没有现成的技术储备,比较耗费时间。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某一个人去研究,其他人同步做开发,在相应的位置上留出来,储备好后再加进去,解决时间困难的问题。

从接到任务到现在,整个开发团队几乎每天18个小时投入在里面,“因为风险点太多,要花时间去验证。”做数据深层封装的小徐,就让团队赶紧去休息,等他封装好以后团队再调用。

虽然家里爸妈会做饭,但小徐没时间吃,就在桌上放一些零食,饿了就啃点。“有几天我基本上就是一天只吃一顿饭,出版本的时候搞到后半夜5、6点,睡上3个小时接着再继续做。”

有几次,小徐的爸爸5点起床,发现他竟然还没睡,十分惊讶。

“我说这是公益的事情,那边比较紧急,能做一点贡献就做一点贡献,就忙这一段时间。”

目前,随访小程序已经更新了7个小版本,2个大版本。接下来要尽快接入医院资源,让医生能够用起来。

4

有人的战场在前线——

负压病房旁办公,我也是“一线人员”

俞厉祺是卓健科技一名普通的开发人员, 为了确保公司为浙大一院搭建的“远程会诊平台”通讯通畅,从1月21日起,他也出现在了“前线”,天天到医院为远程会诊终端设备安装调试。办公地点的隔壁,就是感染负压病房。

“虽然不是在前线救死扶伤,但近距离看到医护人员的义无反顾,我的内心就充满热血。”

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俞厉祺每天准时到定点医院调试设备)

从年二八、二九开始,卓健科技就进入了紧急的办公状态。很多开发人员回到老家之后没有电脑可用,还在杭州的同事就帮忙把公司笔记本、台式机寄过去。后来,快递不能寄出省外了,就在当地直接买,公司报销。

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程序员们线上开会)

“大家说放假是醒了睡、睡了吃。我们是醒了,第一时间就在看这个项目怎么样了,没日没夜的工作。网上那些在家办公的段子,对我们来说贯穿了整个假期。” Shirley说。

5

没钱,只能给武汉捐个小程序

“南京市一(的小程序)暂时没有打包,要不要换包名和签名?”

“可以考虑不换。”

2月10日凌晨1:46,精宸科技的技术主管程鹏飞回复了开发同事的信息。10分钟后,面前的产房内传来婴儿的哭声,医生走了出来,“母子平安。”

从春节到现在,程鹏飞已经接到近百家医院的需求,搭建医疗小程序以及医院线上问诊、互联网医院功能。从孩子出生到陪产期间,他也没有间断工作。

800个医疗小程序炼成记:开发者一天只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

(娃和电脑,程鹏飞哪个都离不开)

我们联系上程鹏飞的时候,他正呆在医院给婴儿洗澡的狭小过道里给我们打电话。

妻子生产前一晚,程鹏飞还在和同事核对下一周的工作安排,晚上11点多,妻子有了预产征兆。他中断了电话会议,把妻子送往医院。2月10日1点56分,宝宝降生。

疫情期间正赶上妻子的预产期,程鹏飞还是有点担心。疫情爆发后,父母在宝鸡老家,无法赶到西安,只能靠自己。医院所有的门诊关停,好多常规产检都临时推后或者压缩频率。

“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和同事们”。大家得知程鹏飞的情况后,把身边的医用口罩,N95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等物资一点一点送过来。在西安的同事也跟他打好招呼,说不管后半夜还是几点,有问题第一时间打电话。

陪产的这段时间,只要一闲下来,程鹏飞就赶紧把要协调衔接的工作沟通好。病房要求最多待半个小时,他陪伴妻子喂养完小孩,换好尿不湿之后,就出来工作半小时。“就这样来回倒。就是一出病房就打电话,打完电话就进病房,拿着笔记本电脑,用热点工作。”

“没钱,只能捐小程序了。”又一个医院发热门诊小程序上线,程鹏飞在朋友圈开玩笑说。

感谢所有战“疫”的小程序开发者,我们将持续推出微信战“疫”人的故事。

如果你也是微信里的战“疫”人,有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小程序、公众号、小游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微信表情、微信视频号等工具支持抗击疫情,可以填写下方问卷,留下你的故事,让我们找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