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分队里的白衣战士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您好,请您脱下口罩,请张大嘴……”2月21日下午,在民权街社区隔离点,由武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8人核酸采样小分队正在紧张有序地为300余名隔离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

采集咽拭子标本是确诊和排查新冠肺炎的重要环节,但采集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感染风险极高。“采集样本时,我们需要使用咽拭子同时擦拭患者的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操作时,不仅跟患者近距离接触,还要直面患者口腔的飞沫,有的患者咽喉很敏感,受到刺激时会咳嗽、呕吐,所以每采集一次样本,都意味着要面临一次感染风险。”参与采样工作的护士朱贻芬介绍。

朱贻芬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的一名护士,曾有10年呼吸科工作经验。一周前,医院组织医护人员下社区,为隔离点患者采集核酸检测样本。朱贻芬便自告奋勇,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采样小分队。

由于采样过程感染风险极大,采集咽拭子的时候,采样护士必须全副武装,除了必戴的眼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及防护服以外,还要多戴一个正压头套。这样的标准防护穿戴一个小时,采样人员就会呼吸困难,头晕眼花,身上也会被汗水湿透。

“因为当天采集的样本必须当天送检,最多时一天要为300名患者采集,需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不过好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和患者们都很配合,采集工作都比较顺利。想到自己能为这么多需要检测的患者提供方便,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这点辛苦也不算什么了!”朱贻芬介绍,小分队成员采取轮班制,工作满两周后就可以轮休。

据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自开展社区核酸采样工作以来,共有2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采集工作,已先后走访江汉区近20个社区,为1000余名患者采集咽拭子。

文: 健康报记者 黄征宇 通讯员 阮喆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