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法家以“丑书”献艺,不畏人言,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

大书法家以“丑书”献艺,不畏人言,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

书法在中国人的内心中占有非常特别的位置,它不同于音乐、诗歌、舞蹈,它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即便毛笔已经退出了日常生活和学习,但书法的独特魅力,依然让许多人如醉如痴。哪怕是不懂一点书法的普通人,听到书法家的名字,也会肃然起敬。

曾翔就是这样的书法家,因为年轻,生于50年代末的他,自然不会有启功、欧阳中石这些老前辈那么有名,但说出他担任的职务,就会让人吃惊: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这只是众多头衔中,分量最重的两个。除此之外,他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十六所高校的特聘教授。

大书法家以“丑书”献艺,不畏人言,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

曾翔是湖北随州人,自然对家乡的疫情牵肠挂肚。为了表达自己的祝福,为了给一线抗疫工作呐喊助威,他特意写下了一幅书法《观音经》。用他的话来说,目的已经写在了落款之上:《观音经》庚子新正鈔此除疫消灾也。

然而,这位书法大家的一片心意,却引来了网友的质疑。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关于书法作品的内容,二是关于书法作品的表达形式。

大书法家以“丑书”献艺,不畏人言,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

先说《观音经》,这是佛教重要的一部经典,内容即是《妙法莲华经》,原文很长,曾翔也是节选了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这部经书说的是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关于这部经书,最著名的一个故事,是刘宋时期大将王玄谟兵败当斩,但他按照梦中神人指点,点诵千遍,竟然奇迹豁免。

曾翔老师可能也是想借此表达,人人都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奉献力量,人人也能够健康地远离病魔。但网友似乎不买账,他们认为,抗击疫情关键还是科学手段,靠的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的信念。《观音经》劝人向善,但这个时候并不恰当。

大书法家以“丑书”献艺,不畏人言,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

至于说书法的形式,被人吐槽就更多了。曾翔写的,这就是被许多书法爱好者诟病的“丑书”。在中国的历史上,本来就没有这个概念的,这是近年来网友造出的一个词,说白了就是看起来很丑的书法。那又会有人说了,每一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同,这又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怎么来定义书法的美丑呢?

确实是这样的,以前的书法,只有雅俗之分,或者可以从格调的高低,技法的高超或者低劣来判断,很少直接说美丑。但是,有些书法作品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和评价范围,根本无法用雅俗来区分,这就是丑书。不少书法名家批评丑书,说它本身就是没有法度,空谈技巧、空谈所谓的虚理念,文化内涵、艺术高度、个性创新统统都是虚幻。

大书法家以“丑书”献艺,不畏人言,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

曾翔老师的这幅《观音经》就被认为是歪歪扭扭、东倒西歪、失神落魄的丑书。它让人失去了对佛经的尊敬,也没有书法艺术的美感,难怪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不能接受。

其实,曾翔老师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喜欢这种书法形式,有人甚至认为,他就是在挑战传统书法的优雅底线,就是当代丑书的代表人物。在书写丑书之前,曾翔师从王任、刘炳森、沈鹏等名家,精通各种字体,尤其擅长行草,风格静穆俊朗且多奇趣和散逸。他的作品曾经连续获得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连续五届入选“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中国当代书法二十家提名展”等等,可谓载誉无数。

大书法家以“丑书”献艺,不畏人言,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

然而,曾翔后来却在打破传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赞赏他的人认为,他“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和令人惊奇的多样性表现手段”。他自己也认为“艺术创作不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因此,小珏认为,不管是美是丑,是对是错,都需要时间去证明,曾翔老师的勇气还是值得赞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