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大明劫》是一部被低估的历史片,虽然仅仅只有450万的票房,但也无法掩盖其人物塑造的成功,大背景的展现。

崇祯十五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距离明王朝大厦倾倒还只有两年时间,而大将相继战死,明王朝无人可用。

崇祯帝朱由检想起了先前被诬陷关进大狱里的孙传庭,而朝廷越来越多人呼吁让孙传庭复出。开封被围,战事告急,朱由检只好让宦官前去召见孙传庭,让其前去平定潼关地区的“闯军”。

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时隔多年,孙传庭与崇祯帝朱由检再次相见,朱由检问其要多少兵马才能平定贼寇,孙传庭说,“平定闯贼,只要5000精兵,加上当地驻军足矣”

闯军势大,5000精兵真的可以吗?孙传庭这样说,似乎有点自负了。其实不然,如果按照正常运行,闯军是乌合之众,5000精兵加上当地驻军确实足矣。想当年,孙传庭打得李自成只剩下一十八骑,仓皇逃窜。

可是,这是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此时的大明朝已经不是以往的那个大明朝了,积弊已久,早就已经腐朽不堪!土地兼并严重,乡绅欺行霸市,百姓流离失所,官僚集团腐朽,将士无心再战,注定不是5000精兵可以平定的,这也注定孙传庭此战注定不易。

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救国

再次穿上红袍的孙传庭,信心满满,回家与妻儿相见,然后与妻儿一起前往潼关地区,着手平定闯军的工作。

本以为和以往一样,一切都顺风顺水,妥妥当当就安排好了。可是,被关多年的孙传庭,现在才知道大明朝已是腐朽不堪,无可救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当孙传庭去查看粮仓之时,主薄为了不让上级发现,以泥沙充军粮。孙传庭发现后,大怒,直接杀了主薄的性命。

再是检阅军队,歪七扭八的,毫无纪律性,更有些将士连铳都无法打响。孙传庭拿过那只不能开的铳,才发现不是将士不会开,而是铳根本就不能用。询问之下,才知道发下来的铳就是这样子,而且朝廷很久没有拨款更新装备了。

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这样的军队,出去迎敌完全是送死,必须要练兵,更新军队装备。于是,孙传庭几次上书给崇祯帝朱由检,但是都没有得到正面回复,只是督促他快速出关迎敌。

无奈之下,孙传庭只好把目光投到了土豪乡绅身上,这些人私吞了大量的土地,让百姓流离失所,正所谓“天下从贼,皆因饥饿,饥饿皆因无地可耕”

于是,孙传庭设宴,请来了当地的土豪乡绅,想让他们捐款来支助军队。但是,宴席当天,送给孙传庭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可捐给大明朝的却只有几张银票,可悲可叹!

捐款不成功,孙传庭只好派人去核查土豪乡绅这些年来没有缴纳的税收,让人记录好,准备一户一户地去收齐,补上!可是,指挥使任琦却与土豪乡绅狼狈为奸,放大火烧毁了账本,烧死了管理账本的人员。

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到了这时,孙传庭可谓绝望,发出感慨,“我投笔从戎几十年,到底为谁而战”?而在另外一条主线上,作为江湖游医的吴又可,因为瘟疫,却阴差阳错地与孙传庭扯上了关系,“救国”与“救人”,是一样的吗?


救人

在孙传庭接手军队后,屋漏偏逢连夜雨,瘟疫在军营中蔓延开来,惠民药局的大夫赵川认定是普通伤寒,而不相信吴又可的“瘟疫”之说,更是不让吴又可去军营行医,耽误了瘟疫的治疗时机。

而赵川也因治疗瘟疫被感染,最终而牺牲!闯军势大,瘟疫蔓延,很多军医都逃跑了,最后一个军医也因治疗效果不好而被孙传庭处死。至此,无人可用,孙传庭只好前去请吴又可来治疗瘟疫。

夜里,孙传庭与吴又可在惠民药局相见,吴又可表示虽然知道瘟疫传播的途径,但是以前也只是治愈过个单个病历,没有治疗过如此的大规模的瘟疫,十年一遇的大疫。

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剧中,吴又可的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虽有心济世,却又无法相信自己可以治疗好瘟疫,于是婉言拒绝了孙传庭。

但是,孙传庭以计激吴又可,“学以致用,若学不可致用,那学来又可用!赵提督我虽未谋面,但也知道他是治疗瘟疫以身殉职,可你也号称学医之人,可惜你没学到他舍身济世的医道

!”

最终,吴又可还是来到了军营,开始了他治疗瘟疫之旅。“开窗通风,谨防大疫”;设置隔离区,病人分重症、中症、轻症来分开管理;带领将士上山采药,回营中熬药!

可是,就算吴又可再努力,瘟疫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因为很多病人不相信吴又可,不肯吃药,不服从安排,甚至想杀了吴又可。

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用药如用兵,需有胆有识

这时,朝廷又督促孙传庭出关迎敌,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夜里,孙传庭与吴又可交谈,世上没有后悔药,当断则断,否则就错过一线生机!用药如用兵,需要有胆有识!

最终,孙传庭再次宴请土豪乡绅!这一次,来到宴席之中的人,全部处死,财产充公,用来支助军队!同时,下令放火烧死所有感染瘟疫的人!

第二天,孙传庭率领操练不久的将士,出关迎敌。但是,两次大战,天下都大雨,孙传庭大败,战死!

传庭死,而明亡矣!

从《大明劫》里的众生相,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结束语

对于孙传庭和吴又可来说,“救国”与“救人”是一样,乱世难为,虽有心,却无力,现实有太多的阻挠。

孙传庭忠心救国,一心为了挽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但是,有心却无力,大明积弊已久,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挽救的!就如剧中资金一事,土豪乡绅霸占土地,偷税漏税,获得大量财富,却对救国一毛不拔,更是与官吏勾结,阻挠孙传庭的行动。

再如君臣不一心,朱由检的刚愎自用,不相信孙传庭的为人,上下猜忌!朝廷之内党派相争,不断给在外征战的将领穿小鞋,更寒了将士们的心。

而在土地方面,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土豪乡绅的手中,而土豪乡绅又在偷税漏税,但赋税还是要收。最终国家的赋税只能加在老百姓的身上,生活都无法保证却还要交粮,百姓怎么能不反?

再说吴又可的救人,假如病人相信医学,服从安排,也许结局就不会被烧死了!而战事紧急,曾经相信吴又可的孙传庭却成为了阻挠,一把大火就残忍地解决了瘟疫,吴又可也不用治疗瘟疫了!

但是,孙传庭也是没有办法,军中大疫,对军队来说是致命性的打击,必须要处理好的。可是,前方告急,由不得孙传庭再慢悠悠地治疗了,而且正如军中所说“我能信你,可谁又能信我”?孙传庭只能信自己,朝廷根本不是几年前的朝廷,更加的腐败无能!

该剧从“救国”和“救人”两部分,把大战之前和瘟疫之中的众生相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展现了明末时期的朝廷内外的氛围,说出了那句“明亡,大势所趋也”!


【小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