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粮食贩子故意给出个高价,却不来收粮食了,为什么?

农大知事


在农村这样的事情可能年年都有,别的地方这种情况不好说,我们这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就是这几种情况。



我们这里有一家很大的大米加工厂,在我们这可以说是形成垄断了。因为我们这是绿色大米生产基地,每年都有外地人来我们这里收水稻,而且价格不低。但是很少有收成的,当地垄断的加工厂会找一些地痞流氓想方设法把你赶走不让你收,老百姓卖不出去就只能卖给他。



还有就是出高价忽悠你,老百姓种粮食当然是为了多卖点钱啊,听到价格高都会过来。之后就拿你的水稻做检测,反正最后没有人能以他说的高价出售。你的水稻不是出米率差就是水分高反正找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把价格压下来。



这是我碰到的情况,其他的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也只能是收粮食的人自己最清楚了,我想也逃不脱想方设法套路农民的。


乡村刘肉段


以前粮食管理的严,为了保证自己地区粮食购销平衡,不允许跨地区收购,甚至形成地方垄断,后来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渐放开,地方上已经没有能力对粮食流通进行强制限制,一些人就开始使用一些新的招数,总结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套路:

第一个是就是高价留住本地粮

有时候企业看不清未来市场行情走势,但又怕后面粮食价格上涨收不到粮,往往就会采取对周边地区抬高价格限量收购的方式,让本地农民将粮食留在手里,以备后采购。

这种情况就如题主说的,抬高价格,但每天就收那么几吨,让没卖粮的心里着急。同时,由于他给的价格高,对当地农户造成粮价就是这么高的错觉,外地粮商过来,要么以同样的高价收购,要么就是按照市场价收不到粮,造成市场有价无市,为企业免费保管了粮源。

第二种就是阶段性下跌过程中压价收粮

这种主要是在农民集中售粮阶段,因为作为企业,无疑对市场的判断是比较精准的,而且有自己的避险方式,因此,在新粮上市的过程中,利用农民对未来市场不了解的机会,通过压价收购给农户造成一种粮食没人要的感觉——但实际上这一段的收购量往往其最大的阶段。

有些贸易商就反映过,粮食越跌越赚钱,涨了反而不怎么赚钱。因为跌的时候,农户积极卖粮,扣水扣杂都要卖,而企业那边为保障粮源供应稳定,往往会给贸易商保底价以及其他补贴,可一旦粮食价格上涨了,看着好像今天按照0.9收,明天涨到0.91赚一分,但考虑到越涨越不卖的情况,贸易商一天收不了多少量,赚的也就极为有限。

第三种就是非常时段还会用到的行政手段控制

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有序、有管理监管的市场会是一个健康的市场,但实际上有时候一旦监管起来之后,往往就意味着行业的壁垒。比如就在前两年还发生过农民无证收粮被判刑的事件。

现在来讲,比较典型的可能就是政策收购的地域性限制,最明显的一次就是2015年玉米临储收购,当年玉米价格下行,东北实施临储收购,为了防止外地粮进入东北被作为临储收购,东北地区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华北粮进入本地市场。


每日粮油


粮食贩子来村里故意给高价,却迟迟不上门收购,是要你把粮食窝在家里,别人来买又不敢卖,最后才压级压价,还是你的问题,为什么不让他拿百分之五十定金?缴纳了定金主动权就窝在你手里了。


Anop


那是嫌我们老农民可恨呢。给你放个高价想让你的粮食烂家里。我们这里叫放水。就是收粮食一块,你想要一块一,他和你搞好长时间都做不成生意,放风凉话说价钱要涨过几天来收。


爱玩


不可能,暂时政府还没放开,粮食是政府指定收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收的,农民除外,但上不了高速,路上有粮站的人查,查到罚款,没收的


猴赛雷197082933


别人来收 肯定不会卖 因为那边出的价高 让你积压粮食 到一定程度他再叫人低价收


恒泰回收烟酒


一是粮食加工厂资金有限,一时拿不出足够资金收购。二是有资金故意不收购,担心收购后粮价下跌造成亏损。三是把你的粮食当成“备胎”。目前加工厂库存充裕,但要防止下半年供应不足。


无藏南即951W


因为不给现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