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实:确诊患者治愈10天后复发

网传消息:2月19日下午,四川成都望江锦园一治愈后回家隔离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回家隔离的第10天,复检查出核酸阳性,相关机构已先后接走家属与患者。

鉴定结果:属实


属实:确诊患者治愈10天后复发

权威解读:

  • 核酸检测存在 “假阴性”。建议出院病人,切实做好出院后的居家隔离。
  • 核酸检测也存在“假阳性”,一旦这种人被收入方舱医院,很可能从普通感冒病人感染后成为真正的新冠肺炎病人。

延伸阅读:

为什么治愈后回家的患者,回家隔离第十天又能复检出核酸阳性?

这有关核酸检测和出入院标准问题。

出院病人的标准

首先,关于出院病人。目前,新冠肺炎的出院标准有三条:症状好转,CT比较前片吸收,核酸检测二次阴性。

对此,我们挺担忧。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指出:"对于真是这个病(指新冠肺炎)的病人,(使用核酸检测)也不过只有30%-50%的阳性率。通过(采集疑似病患)咽拭子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假阴性的。核酸没有发现,但是实际上是的。"

前些天,杭州有一个病人,肺CT表现很典型,核酸检测前六次均为阴性,第七次才阳性。

也就是说,核酸两次检测阴性的病人,仍旧可能会有传染性。如果让病人出院后自行在家里隔离,没有社区工作人员对接并监督隔离,如果病人随意外出活动,则很容易成为一个传染源。

建议出院病人,需要有社区交接安置,切实做好出院后的居家隔离。

同时,也建议出院病人,应该自觉做好居家隔离,避免可能导致亲戚朋友感染。

核酸检测假阳性

其次,关于入院病人,核酸检测会有假阳性。

因为核酸检测取样时,病毒还未灭活。操作的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在安全柜内形成气溶胶。一旦形成气溶胶,会污染生物安全柜,也会污染手套,甚至有可能让安全柜内的样本交叉感染,形成“假阳性”。

简单地说,会有人因为普通感冒,而核酸检测却显示为阳性的情况出现。一旦这种人被收入方舱医院,很可能从普通感冒病人感染后成为真正的新冠肺炎病人。

临床观察到,有病人原先入院时肺CT正常,到最后,CT出现典型的新冠肺炎表现。这样的病人,可能是新冠病毒肺炎病情进展导致,但是,也并不能完全排除患者因核酸检测假阳性而入院,在院内被感染新冠肺炎。

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没有临床症状,肺CT正常,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人,要收入方舱医院前,应该再取材做核酸检测!

这是几位一线临床医生的建议,希望有关方面及制定标准的专家组,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两种情况,补上这两个漏洞。


摘自:今日头条官方辟谣账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