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影......

邢臺地方誌|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影......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羊市街是古邢臺南關八條主要街道之一。因為沿街皮毛作坊商棧林立,故名羊市街。

邢臺有一句傳播多年的歇後語:“趕集不走羊市街——皮氣。”意指羊市街因皮毛商行眾多,街上有一種羊皮味。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據資料記載,自元明代開始,七里河、大沙河流域的前留莊、後留莊、中留莊和王村一帶居民利用沙灘和閒散土地放牧羊群、開辦皮毛作坊,並以農田為主,兼營熟皮來維持生計。後來逐步擴展到鄧莊、羊範、路村等一帶,成為邢臺西南郊一帶居民賴以生存、生活的主要生產門路。

到康熙年間,羊市街的皮毛店鋪應運而生,著名的皮店有:“同慎和”、“永茂昌”“永康興”“興太隆”“萬順”“福大”“廣泰”“日盛”“德益”“德昌”, 當時號稱順德府的“十大皮店”。再後來,德美外國商人也來到邢臺開辦了“美新太興洋行”、“和平洋行”等皮毛行,由此可見古城邢臺當年是何等風光,也算是當時的“一線城市”。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20世紀初(公元1903年),京漢鐵路通車後,邢臺的皮毛商品大量銷往國內外,皮毛商業獲得長足發展,羊市街上的皮毛店棧多達50多家,經商範圍波及青海、四川、寧夏、甘肅、陝西、蒙古、河南、山西等十多省。老邢臺的羊市街名噪一時,全國聞名,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就連盛產羊皮的內蒙古也要來邢臺進行羊皮加工。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羊市街東起花市街,西至新華路,全長約830米,寬8米。與其比鄰的街巷,也因遍設皮毛店棧而得名為東、西羊市道和正羊市道。自新華路至正羊市道為西羊市街,正羊市道至花市街為中羊市街和東羊市街。這些支巷興起於民國初年,也是通向羊市街的必經之路。西羊市道多為羊皮作坊;東羊市道多為皮毛匠人的居住地,也是街巷縱橫,人煙稠密。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原來在東西羊市街之間還建有一座閣,史稱“羊市街閣”。資料記載,羊市街閣高兩丈有餘,磚砌門垛,起脊門樓,下有通道, 可行馬車駝隊,一座當時流行配置的閣樓建築。元、明、清時期羊市街車輪滾滾,駝鈴叮叮,人喊馬嘶,穿梭於街閣,一派商業繁榮的景象。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邢臺老街巷|羊市街:老邢臺漸行漸遠的繁華背景……

今天,羊市街的繁華已經難覓蹤影,歷史斑駁的拱形門樓、青磚灰瓦、木質包鐵門等彰顯了它的歷史悠久,一條老街承載了古邢臺的輝煌,寒來暑往,斗轉星移,正所謂:“世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