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第一現場:奧馬冰箱復工硬核防疫

製造企業多廠區、多員工流水線的工作模式對疫情防控有很大的限制,如何保證企業員工能夠健康、有序、無感染風險的正常復工投產,是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記者今天就來到廣東中山一家制造企業——連續11年在出口市場領先的奧馬冰箱,實地探查作為南頭政府優先批准的第一批覆工企業,是如何讓幾千員工井然有序復工復產的。

直擊第一現場:奧馬冰箱復工硬核防疫

據瞭解,奧馬冰箱已於2月10日逐步復工復產。為了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奧馬成立了“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復工前夕就針對各項準備工作做了充足的防控措施。作為出口大戶,首先是利用自身全球貿易優勢,除夕開始立即從全球採購了30萬隻醫用口罩和部分消毒用品(消毒水、洗手液和測溫槍等),用於復工後的發放和使用。其中符合醫務人員防護標準的N95口罩特地分撥了出來,提供給本地前往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使用。

員工健康方面,建立了“實時健康監測”檔案,記錄員工每天的行動軌跡和健康狀況,確保每天覆工人員符合開工條件。記者戴著口罩剛走進廠區大門,就有全副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手持酒精消毒液對記者進行手部消毒,之後進行體溫檢測,看是否溫度≥37.3℃,若是外來人員,還需出示身份證並登記健康信息。記者採訪了現場的檢測人員,他們說:“我們每天都要檢測上千員工和來訪人員,為了保證所有人都能健康上班!”測體溫只是初級防護手段,體溫正常後還需要走進特製的消毒房進行全身消毒,將接觸性感染的可能性也扼殺掉。記者還了解到,復工員工每天要進行至少4次體溫檢測,而離廠時還會再次進行一次上述健康檢測流程,可謂是重重防護。

直擊第一現場:奧馬冰箱復工硬核防疫

進入廠區內,記者發現奧馬的八大廠區包括總部辦公室都設立了“防疫知識”文化宣傳欄和防疫的海報,公司的防護手段只是外部措施,而時刻提醒和提升員工自身的防範意識,才能真正做到共同防疫。

為了減少用餐時人群聚集的健康風險,奧馬採用預約用餐,各部門派專人領餐,個人分開取餐的方式,減少人員接觸。且用餐時分散就餐、錯峰用餐。廠區和宿舍區均設有觀察區、隔離間,如若發現員工出現身體發熱等症狀的不適情況,將有專人帶員工到觀察區,並護送員工到醫院就診。

直擊第一現場:奧馬冰箱復工硬核防疫

生產方面,生產線車間內,奧馬對所有的工位重新進行了編排,保證每個工位的生產距離大於1米。前期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投入改造,也大大降低了高密度人工操作的生產需求。

直擊第一現場:奧馬冰箱復工硬核防疫

而且,奧馬為了讓員工們能夠安心工作,保證產能,返崗和新入職員工都將免費享有20萬元的新冠肺炎愛心保險。對於所有新老員工以及即將入職奧馬的意向員工,都可獲得免費接受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保證健康員工可安心快速上崗。

奧馬目前的上下游供應材料持續恢復中,70%的員工已經返崗工作,海內外訂單已有序的排產出貨,產能預計在3月全面恢復。當問及奧馬對全線復工後的訂單預測時,相關企業人員回覆到,企業會開放內部推薦獎勵2000元/人,返程車補,老員工返崗獎勵,員工帶薪觀察和培訓補貼等政策,積極招工提升生產效率,滿足客戶陸續不斷的訂單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