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红兵院士轶事

最近疫情紧张,舆情纷飞,各路牛鬼蛇神也浑水摸鱼攻击抹黑中国科学家。网传饶毅的一封信更是让网民把舒红兵院士揪出来“示众”。其实在此之前很少人知道舒红兵院士这个人,我在武大多年对他也了解甚少。他实在是太低调了,就像他本科毕业的兰州大学和博士毕业的Emory大学(全美生命医学排名第三)一样。

舒红兵,国家963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免疫和代谢前沿科学中学”首席科学家,2010年、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首届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15年获《自然》颁发的“南方生命科学杰出导师奖”,发表NSC论文130余篇,被引用次数过万,武汉大学新中国以来影响因子最高的三篇论文都是他写的。2011年击败施一公、饶毅、高福等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中科院生命医学最年轻的院士,据说饶毅更是愤而退出院士竞选。正是这次当选引起了后来很多吃瓜群众的口诛笔伐,这次饶毅的一封信更是扯出了二人的恩怨论。其实二人私交不错,饶毅并无恶意,他是心直口快之人。退出竞选是对当初的院士推举制度不满,论水平当初他们几个人都有资格当选,但中科院采取的PK制度要求只有一人入选,舒红兵作为2010年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当选实至名归。中科院人为的制造对立引起了饶毅的极大愤慨,后来中科院也进行了改革,2013年施一公和高福同时当选为院士。

2005年舒红兵只身来到武汉大学担任武大生命科学院院长,当时的武大生科院没有一个40岁以下的教授,经过舒红兵的努力三年之内从国内外引进了20余位年轻教授。舒红兵还是最早在国内高校设立“教授委员会”掌管学院经费支出的院长。舒红兵院士不但是学术大牛,更是桃李满天下,三个学生入选中科院生命科学百人计划,多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多人当选杰青、优青。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武大生命科学被评为A级。

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武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共建)、华中科技大学协和病毒检测所、中山大学医疗团队在四天之内就完成了病毒的基因测序并研制了两种检测盒子,为抗疫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对在武汉前沿抗疫的科学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