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稻种植解决方案


水稻中稻种植解决方案


水稻根据地域,有双季稻区,双单季稻区,单季稻区。整体来说,还是单季稻种植面积较多。长江流域这几年土地流转,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手里,他们考虑用工成本,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一般调整种植茬口为种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这里以中稻为例,介绍植保解决方案。

近年同一地区中稻播种时间也较杂乱无章(当然在正常的播期内),这与土地流转,及农民(种田大户)前后茬种植时间管理不当有关。这给该地区植保部门的病虫害测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即同一地区中稻播期不同,水稻生育时间不同,发生的病虫情况可能不同。这里植保解决方案,是针对水稻各生育期特点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推荐合理的、及时的用药方案。

先看一下水稻整个生育期情况,可分为九个时期三个阶段,即秧苗期、分蘖期、拔节期,这三个时期为营养生长阶段;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这三个时期为营养、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这三个时期为生殖生长阶段。根据水稻品种,整个生育期约110-130天,或更长。其中营养生长阶段约45-65天,营养、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约35天,生殖生长阶段约30天。掌握了这个时间段,就会知道什么时间点用药最佳。

水稻种子处理是解决许多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之一,如: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必须通过拌种来解决。3%咪鲜·噁霉灵悬浮种衣剂可解决此问题。

水稻秧苗期(4叶1心)考虑叶瘟、叶蝉、蓟马、钻心虫等。可亩用30%高氯·吡虫啉悬浮剂10克或烯啶虫胺吡蚜酮10g和40%稻瘟灵乳油各25克即可,如果用63%吡·萎·福美双干粉种衣剂拌种,苗期基本上不用药。

分蘖期防治叶瘟、钻心虫、飞虱等,亩用20%阿维·杀单微乳剂90克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克和40%稻瘟灵乳油50克防治。以长江流域为准,重点是防治一代二化螟及叶瘟。

拔节期防治叶瘟、纹枯病、钻心虫、卷叶螟、飞虱等,亩用522.5g/L氯氰·毒死蜱乳油50克和氯虫苯甲酰胺和己唑醇多菌灵50克防治。以长江流域为准,重点是防治二代钻心虫及叶瘟,兼治卷叶螟、飞虱、纹枯病。

孕穗期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钻心虫、卷叶螟、飞虱等,亩用虫螨腈茚虫威 20克和烯啶虫胺吡蚜酮 20克和苯甲嘧菌酯30克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克防治。用药关键时间,是破口前5-7天。

破口、抽穗期考虑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钻心虫、卷叶螟、飞虱等,可亩用5%阿维菌素水乳剂100克和高氯吡虫啉 20克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克和40%稻瘟灵乳油50克防治。

扬花期尽量不用药。

齐穗期考虑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等,可亩用苯甲嘧菌酯30克和高氯吡虫啉 20克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克防治。中稻生育期较长,遇连续阴雨,本次用药不可少。甚至蜡熟期还需用一遍药。

乳熟期考虑稻飞虱、蚜虫等,可亩用敌敌畏吡虫啉30ml加50%吡蚜酮或者高氯吡虫啉 20-30克。

水稻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稻瘟病。水稻破口处的嫩颖最易遭受稻曲病的侵染,水稻破口前5-7天必须及时用药防治稻曲病。水稻分蘖期、孕穗至破口期是水稻植物组织最柔软时期,也是钻心虫、蚁螟易侵入危险期。所以上述方案,针对水稻生育特点及病虫害发生特点作得一些推荐。推荐的药剂,考虑病虫的抗药性及用药成本因素等,也可选用其它针对性产品。推荐剂量及用药次数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水稻的生育期情况酌情考虑。水稻生育过程中,也要考虑其它病虫害。

不管怎样的解决方案,都不能忘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