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有哪些企业已经踏上了发展人工智能的征途?

kana11


不用疫情后了,疫情中都有企业将人工智能投入使用了。

前不久碧桂园不是将做饭机器人投入武汉使用了嘛。

在防疫期间,武汉市多家餐饮企业被迫关闭。当前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汉南)餐饮供应不足,餐饮需求迫切。

前线的医务人员经常轮班工作,吃不上饭。碧桂园这台机器人就能做出热和的煲仔饭。煲仔饭,心里更暖了。有的医生从年前到现在一直在岗,没有回家,这口热乎的煲仔饭,让她们倍感温暖。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隔离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志愿者生活所需。碧桂园通过国强基金会向武汉捐赠首台煲仔饭机器人,设备于2月14日抵达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

该机器人可全天连续运行,快捷高效,无人用餐将大大减少人员接触,降低感染风险,更好地满足餐饮隔离点的需求。今后,根据前方的实际需要,更多的机器人将被投入到战争的第一线“流行病”。

据悉,机器人可同时烹饪36道砂锅菜,1小时可完成100-120道砂锅菜,24小时可操作;通过扫码下单,整个烹饪过程可自动无缝连接,整个烹饪过程可与手动隔离,可降低人与人接触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汤碗、餐具采用一次性包装材料,设备由工程师定期进场消毒清洗。


攻城狮本狮


近几年来,在人工智能提升为国家战略目标之后,有不少的企业都开始入局机器人产业。作为地产企业的领头羊碧桂园,更是主张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此次疫情期间,碧桂园就把自主研发的煲仔饭机器人运抵武汉。碧桂园作为一个房企,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它想要的,是一套可以助力自身改革和推动行业发展的“外骨骼装甲”,想用科技力量去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地产界,“碧桂园”之名已足够响亮,但是对于杨国强先生来说,碧桂园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应该要有更大的使命感,也就是“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勇敢面对新挑战,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坚定抱负。


喵兔子喵


目前,中国科技创新已进入井喷时代,中国高铁、华为5G等科技水平已领先全球,而这些科技的进步正不断冲击着各行各业,并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

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包括:包括新松机器人(300024.SZ)、埃斯顿(002747.SZ)、新时达(002527.SZ)、拓斯达(300607.SZ)、华中数控(300161.SZ)等。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G商用时代,数据传输、精准定位技术提升将助力餐厅机器人在指令服从和精准配送等方面进一步迭代升级,机器人餐厅可能遍地开花。

近期,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6.8亿美元。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餐厅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以及伺服电机、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核心部件成本降低,预计到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机器人正在积蓄澎湃的力量,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想象。”杨国强在2020年集团工作会议上表示,机器人事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更多消费者都能体验到代表世界最先进科技水平的机器人餐厅,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富有特色和温度的中国味道。

据千玺集团总经理邱咪介绍称,自2019年5月千玺集团组建以来,公司研发团队已发展到750多人,累计投入超2亿元。除了现在开业的中餐厅,千玺集团还自主研发了火锅、快餐、煲仔饭、粉面店等多个不同产品线,并将继续探索新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


七品堂主


某天刷抖音刷到一条煲仔饭机器人给医护人员做饭的视频。这个是集装箱式全封闭状,点餐人扫码完成套餐选择后,机器人开始烹饪菜肴。视频里介绍这款机器人来自碧桂园旗下的机器人餐饮公司,为全自主研发。管窥一斑,可知全豹。

个人感受,企业发展人工智能不是疫情后才踏上征途,而是早在几年前就踏上了征途。2017年,百度提出新的发展方向“all in ai”。这几年制造业、房地产业等企业纷纷转型,碧桂园瞄准了建筑机器人,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很多企业都在探索发展人工智能的征途上。

比如碧桂园,2018年碧桂园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随后在餐厅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上不断发力,随着研发不断深化。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已有部分成果。

以下来公开报道。

2019年,碧桂园提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新定位。如今,围绕持续做强的地产主业,博智林机器人、现代农业、碧优选以及机器人餐厅所组成碧桂园高科技产业版图,初具雏形。自2018年7月博智林机器人成立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博智林机器人已递交专利申请超过1500项,在研建筑机器人项目59个,其中29款进入工地测试阶段。

科技的进步正不断冲击着各行各业,也给我们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带来更多的思考。此次疫情中,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派出煲仔饭机器人驰援武汉,机器人烹饪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减少感染。可以看见,机器人目前能够帮助人类做繁重、危险的工作,也将帮助人类更好地应对饥饿、疾病、疫情等。


望水临


房产狗怒答一波。

关于发展人工智能,除了原本就是科技行业以外,跨界搞科研的,在我们房地产行业还真不少。,比如恒大搞新能源汽车、碧桂园搞机器人,只是之前可能出于行业之间的壁垒,大众很少知道这些企业在布局上的新动作。

跨界搞人工智能的企业,真正走到全国面前可能就是这次碧桂园为抗疫一线捐赠煲仔饭机器人这个事件了吧。疫情期间,武汉市许多餐饮企业已暂停营业,为了解决医护人员的用餐问题,碧桂园煲仔饭机器人驰援武汉。这个事被媒体大范围报道之后,全国人民都知道碧桂园作为一家房企居然开始做人工智能了。对这个感兴趣的一些人,就去翻看碧桂园之前做人工智能的记录。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低调的碧桂园,在研究机器人上,居然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

为了研究机器人,碧桂园集团单独投资成立了一家专攻机器人科技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据博智林官网消息,截至目前,博智林已递交申请专利将近500项,聚焦在研的建筑机器人有30多种,其中已有9款进入工地现场测试。

除了专门研究建筑的博智林机器人,碧桂园旗下还有研究餐饮机器人的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据碧桂园消息,2019年5月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正式成立后,立足于博智林机器人打下的坚实科技基础,就已经掌握了核心科技,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千玺机器人餐厅的研发团队至今已有750多人,累计投入超2亿元,研发了70多项机器人设备,已累计提交超300余项专利申请。

2019年随着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旗舰店在广州的正式开业。表面我国餐饮业已经往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快步向前。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各个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得益于算法、算力、数据、存储技术的突破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未来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引擎。


一般般可爱


说实话,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让我挺意外的,讲的是碧桂园研发的煲仔饭机器人已经投入使用,运往武汉给医务人员提供免费的煲仔饭了。我没想到,运用人工智能为这次疫情服务的,竟然有碧桂园这个房地产企业。

当然,春节前已经有运营商运用5g技术为武汉方舱医院提供网络服务,华为还发布公告为各大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都展现出技术为社会服务的温暖。

从19年初碧桂园正式提出布局机器人业务以来,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决心与行动力。以这么惊人的速度已经研发出了餐饮机器人,还有建筑机器人也已经有了多项专利。而研发产品的首个应用场景竟然是防疫一线,不得不说,人工智能还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为这次疫情中默默付出的企业点赞!


未来有城见


说到关于疫情的人工智能,就不得不让人想到碧桂园啊,前段时间,就在电视新闻里面看到机器人做煲仔饭驰援武汉,后来才知道,那些机器人就是碧桂园支援的。

其实,碧桂园的机器人做饭一点也不让人意外,2019年1月的时候碧桂园掌门人杨国强就已经宣布碧桂园如今已经是一家高科技综合性企业,对你没看错就是科技企业。2018年7月开始,碧桂园涉足机器人领域,它通过人才引进、打造机器人产业园、与高校合作开发核心技术等一系列动作,之后碧桂园就在科技产业内部深耕,最主要的科技方向就是机器人,其中包含这次亮相的餐饮机器人。

机器人餐厅是碧桂园机器人业务发展的一大重点,从2019年5年千玺集团成立,到今年1月12日首家对外营业的机器人餐厅开业,碧桂园在机器人餐厅板块已投入2.4亿元的研发经费。

目前为止,千玺集团已组建约750人的研发运营团队,创造了中餐、火锅、快餐、煲仔饭和粉面店等5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涉及70多个设备从无到有的开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然而,快速增长的餐饮行业也面临着劳动力紧缺、成本上升、服务单一等困境。而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意外地把行业存在的问题极端化一次性暴露,而事实证明,机器人可以达到很好的“补位”作用。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碧桂园已经走在前面了,疫情过后,也许会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好时机。


DUNCAN569


前几天刷抖音,无意间刷到央视新闻发布的小视频,视频中机器人正在做煲仔饭和热干面,短短几分钟70多万的点赞。去百度后才知道是碧桂园自主研发的煲仔饭机器人,这一点都不意外。碧桂园有这个实力而且很早就涉足智能机器人领域,在这次疫情中不仅先后捐款2亿元,还捐了不少物资,比如这次的智能机器人。

防疫期间,由碧桂园全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24小时为隔离点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煲仔饭了!据说,这款集装箱版煲仔饭机器人每15分钟出品36份煲仔饭。“从加热、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个过程都是无人、全自动化操作,能大幅降低因人员接触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机器人24小时全天候运作,医护人员只要下单就有口热饭吃!

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人与人接触交叉感染,煲仔饭机器人全程实现自动无缝衔接烹饪,整个烹饪过程与人工隔离。医护人员点餐只需要自助扫码取餐,不需要与其他人接触。汤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设备也将由工程师定期进行消毒清洁。而且据说拆卸和组装花费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根据疫区防控需要,灵活安置在各场所内,及时提供配餐。

都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碧桂园在这次疫情中不仅帮助了武汉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真正踏上了发展人工智能的征途。


泡泡的奇妙世界


随着今年疫情的爆发,餐饮行业无非是损失最为严峻的一个产业,据有关数据显示高达70%的餐饮店春节期间损失率达100%,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于餐饮行业的思考,在这样一个疫情爆发,人与人需隔离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机器人餐厅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保障食物的干净卫生,另一方面可减少人与人间的接触,降低传染风险。

此次疫情中,碧桂园捐赠的煲仔饭机器人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热腾腾的煲仔饭,且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运作,极大地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降低传染风险,医护人员只需要通过扫码免费下单便能够在几秒内取出一份热腾腾的煲仔饭。碧桂园的煲仔饭机器人为医护人员缓解用餐问题,提供了充足能量。

正是因为此次疫情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不少企业早已踏上了人工智能的道路,例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搜狗等企业。

最后想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Pss123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将人们封闭在家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随着停工停产,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这次抗疫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亮点“科技战疫”, 支付宝浙江健康码迅速上线使用,正在全速开发全国推进;医院智能机器人投入使用,引导就诊分流、测体温,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广东“制造”无人机、无人车齐上阵按制定区域高效开展立体消杀防疫工作,彻底清除消毒“盲区”;数字经济快速补位彰显中国经济韧性。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人员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比如碧桂园通过国强基金会捐赠的远程超生诊断系统已经通过调试投入使用;同时碧桂园捐赠的集装箱机器人餐厅到达武汉,全天候为医务人员免费制作美味煲仔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碧桂园还调拨食材同机器一起运往武汉,在隔离点附近的碧桂园凤凰酒店厨房内进行食材的预处理和分装,运送、烹饪的整个过程无人接触食材,汤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设备定期进行消毒清洁。就餐人员只需要现场自助扫码取餐,不需要与其他人接触,看起来还是很酷。其实碧桂园早就看到未来高科技升级的发展前景,2018年做了智能机器人布局,在这次战疫中逐渐发挥作用,相信未来会服务更多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