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今年上小學,老人建議小學沒必花費太多選擇普通公立就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小刀1988080805


公辦小學與民辦小學如何選擇?



又到了一年的幼升小季節,很多家長為孩子將來上什麼樣的小學不知道如何選擇?

我認為選擇一所學校從辦學理念,師資水平,環境硬件,升學率以及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來綜合考慮。從某種角度上去講,擇校的根本在於選擇老師。如果你在上學時,能否遇到一個認真負責,而且教育教學水平比較好的老師,人生的一大幸運。

我們更重要的看這所學校日常的管理,包括對學生的日常行為以及學習習慣方面的培養,更多的想過來的家長去了解一些情況。到底該幫孩子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去考慮:

首先得是距離,因為孩子上小學要便於家長接送,小學的上學、放學時間可能跟很多工薪階層的上下班時間有矛盾衝突,家裡有老人可能會坐公交或者其他交通工具。如果遇到早高峰可能會堵車,影響到孩子上學會遲到等這些因素一定要考慮到。

距離不能太遠,坐公交不方便等等因素。我不建議將孩子送到一些寄宿制的私立小學,家長覺得可以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畢竟只有六歲,身心發展的關鍵期,需要家長的陪伴,一些學習生活習慣正在養成。如果長期在寄宿制學校,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我們要根據自身家庭經濟狀況來考慮。如果選擇一些社會聲譽以及辦學水平都非常滿意的私立小學,可能六年下來的費用是值得每位家長慎重考慮的。按照現在的學費標準,每學期可能在1萬元左右,中午的用餐費用等等。這樣的開支可能讓很多對工薪階層。是一個不小的經濟負擔。



總而言之,為孩子選學校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而是根據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匯智坊


以一個公立、私立學校都工作過的老師觀點來分析,首選當地名牌公立。首先分析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優缺點:

公立學校:有歷史傳承、教師審核嚴格(非常關鍵),教師穩定,有經驗,教學教研系統完善,生源穩定,孩子學習壓力相對較小,收費低廉。

不足之處,教學模式死板,教師精力不足、動力不足、態度不好,這個也沒辦法,老師需要應對體制內各種繁複和無厘頭的任務考察。如果是劃片入學,學生的素質會參差不齊,出現校園霸凌現象。活動相對較多分散精力,孩子學習跟不上的還需要補課。

私立學校:教學理念先進,畢竟要參與競爭。教師學歷較高,動力足,態度謙和,畢竟是要從老闆那裡領工資的。教研教學系統會有更新。入學時會有入學面試,可以保證一部分孩子的質量。

不足之處:教師流動性大,教師的歷史不清楚,年輕教師多,雖然有活力,但是缺乏經驗。學校管理不太成熟。孩子的學習壓力大,過多關注學習成績,沒辦法,學習成績與教師的收入掛鉤。教師沒有安全感,我曾看到過,四個家長組團逼宮校長更換老師,可想而知,私立學校的老師雖然收入高,但是沒有安全感,這樣會直接導致教師過多關注學習而忽視孩子心理。

綜合分析:我教過的孩子家長是全市最好的數學老師,相似的問題我曾問過他,他回答還是選擇公立,因為到了高中,私立學校畢業的孩子明顯後勁不足,私立學校保姆式的教學方式會阻礙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其他方面拓展的能力。一旦失去了老師督促和關懷,自己不會自律,心理會有落差。他們班上的學霸大多都是公立學校的尖子生。他們班的生源都是全省最拔尖的孩子,觀點可能片面,但是迴歸到教育的本質上,到了高段,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成為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現在的學霸大多都是多面手的原因吧。

補充:為什麼選擇名牌公立學校,因為名牌公立學校的老師審核非常非常嚴格,國家、學校都幫你審核過了,最起碼下限可以保證。其實大多數老師的心理還是會把孩子擺在第一位,看到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007肌肉


小孩今年上小學,老人建議小學沒必花費太多選擇普通公立就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我的觀點是:老人考慮的只是費用這一個方面,應該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綜合考量,儘可能選擇口碑好的小學。

首先,離家要近。

小學生一般是6-12歲,年齡還太小,體力精力都非常有限,經不起折騰。如果學校離家太遠,光是上學、放學就要消耗他們相當一部分體力、精力,那麼就談不上寫作業、複習、預習之類的事了,即使有,效率也會很低。

而且如果路上時間太長,再加上到家後的學習,孩子睡覺會很晚,一方面第二天上課可能會打瞌睡,另一方面對孩子身體成長不利,長時間睡眠不足還會減弱記憶力,多方面都是對孩子成績不利的影響。

另外離家太遠家長的接送也是一個相當麻煩、費時費力的事,如果來不及接,就要考慮託管班。

總之,離家近這個因素很重要,應該納入首先的考慮範圍。除非已經下定決心,全家到學校跟前租房上學,但是孩子這麼小,後面的路還長,家裡的經濟條件能不能支持?在租的房子裡,孩子有沒有“家”的歸屬感?都是問題。

第二,要儘可能的好,最好是重點、名校。

在離家儘可能近的情況下,還是要挑好學校,不知道你們所說的“普通公立”,會普通到什麼程度。如果是非常普通的話,那麼會不會:學校對學習抓的不緊,老師不夠負責,各方面設施條件不行,等等。

好的小學有雄厚的師資力量,過硬的硬件設施,老師會讓孩子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社團、活動讓孩子充分發揮特長,等等。好與不好,中間差著好幾條街。

還是要謹慎選擇呀。


超人爸爸說教育


老人覺得小學沒必要花太多選擇普通公立,可能有2個原因:

1. 老人覺得太費錢,經濟壓力大。

老人大多數都節儉,在過去,孩子上大學了,家裡才開始要費錢;而現在,才剛剛上小學,就要開始費錢了,他覺得太早了,而且造成經濟壓力也大。


2.過去小孩都是上普通公校。

過去的教育資源,相對而言,還算是公平的。每個孩子都就近上學,生源也差不多。沒有重點班差班,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貧富差距相差不是太大,能接受的教育資源,大家也都差不多。

老人從他過去的經驗裡,得出小孩上普通公立就好。

家長如何得出建議?

1.多參考分析身邊家長的選擇。

我的朋友,給孩子選擇學校時,原來也是有普通的公立,不用多花錢,但後來他諮詢了身邊很多家族條件比他更好的朋友,大家給他的建議,大多數是選擇好的私立或公立,最後權衡再三,朋友最終還是選擇了花費多一點的私立學校。

為什麼這麼多比他條件更好的朋友,給出這種建議?普通公立和其他學校,在現實生活中,畢竟是被拉開了差距。我相信那些朋友,也是對現狀有著清醒的認識,沒有人會把自己的錢亂打水漂。


我另外一個朋友,他的小孩最近被兩所好學校選中,而平時,我看這個朋友,也沒怎麼管小孩,就問他原因,為什麼小孩會有這麼好的成績?朋友說:“我沒怎麼管它,他身邊都是些愛學習的朋友,大家都學,你也會跟著學。”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覺得小孩子的學習環境,很重要。目前來講,好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他們的學習氛圍都是相對更好一些的。

2.結合自已的實際情況,做出優化選擇。

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量給孩子投資相對較好的教育。如果實在進不了最好,家長就多費心,把家庭教育跟上。



我是軒媽,和你分享和小軒的財商啟蒙,記錄一路上的財商感悟,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轉發。


軒媽親子財商


應該聽老人的,沒有必要花費大價錢非要讓孩子上私立學校。孩子的教育是一項漫長而艱鉅的工程,需要家長無微不至的付出與悉心培養,更需要家長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要循序漸進,配合學校的教育管理,做到家校互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品質,才能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品質的提高,孩子才能在學習上取得發展長足的個人發展。

一些私立學校是具有很強的教育資源配置和師資力量,各類教育教學實施齊全,特別是一些國際化辦學的私立學校,教育教學雖然理念先進,對於孩子的教育發展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有一定的弊端;特別是一些國際化教育學校,看似教育方式高大上,教育思想灌腸國際化思想,好像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實際上這種教育過程沒有遵循事物發展規律,急於求成,給學生灌輸一些不符合實際的生活經驗等,脫離教育發展規律和孩子成長過程,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等,無疑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增添壓力,違背了教育規律,等到後期如果教育資源和條件跟不上孩子成長過程,教育成果就會消失殆盡,甚至貽誤孩子的發展與成長。



還有一點就是不管那一類私立學校還是國際化辦學學校的收費比較高,而且各類私立學校的辦學力量和誰在層次不齊,在收費問題上一直在和教育管理部門打插邊球,利用管理上的漏洞高收費,而且收費明目林立繁多;再者,部分普通私立學校的教師配備都是聘請的,教師的層次和教育教學水平並不是都具有很強的水平,而且每學期教師的流動性很大,辭職、聘用週而復始;由於學校的性質是以盈利為模式,通過收取學費來保障學校機制運行,所以大部分教師的帶課量比較大,繁重的教育任務難以保證教師的教育質量。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私立學校,雖然是私立性質的,但接受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當地物價局的監督與管理,承擔起學前適齡兒童入學的重大使命,為緩解當地基礎教育學校數量短缺的嚴峻局面,為地方的基礎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一些城市和地方區縣的私立學校,被當地教育局納入地方基礎教育管理體系,雖然思路學校的性質沒有變,在收費上略高於公辦學校,但嚴格接受地方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辦學力量強大,辦學秩序良好,教育教學質量很好,在當地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口碑。


公辦學校有公辦學校的優點,教師隊伍穩定,當前各階段各層次的公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辦學制度規範,收費明朗化,辦學過程中的各項事務接受社會的監督。主要是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學生教育教學理念的倡導與建設能力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普遍比較好。如果有可能,家長完全可以選擇讓孩子接受公辦學校的基礎學校教育。

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品質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無論學校的教育師資力量多麼強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這就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培養,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需要家長的相互配合,共同協作,才有可能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體系,孩子在後續的學習發展過程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如果家長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不重視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的養成,注重孩子良好的素能發展,單方面依靠學校教師的教育管理,這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的教育發展形勢,家長的這種思想只能貽誤孩子的成長和接受基礎教育的成效。


時光匆匆微微甜


我的孩子上小學時,我堅定地選擇了建校時間長,生源質量比較好的公立學校。當然,這也要根據自己情況量力而行。但是,儘量還是要選擇建校時間長,生源質量比較好的學校。現實情況是,多數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確不夠重視,這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對待孩子教育的態度。由此帶來的這個學校的教育環境,文化氛圍與積澱都不會太好。另外,孩子可能得到的各種綜合素質培養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也遠遠不足。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日新月異001


老人說的對。


Mienen


小學一至三年級是學習習慣養成,在普通小學也教育這些。只是相對壓力減少,具體表現為:您的孩子作業沒寫或課堂搞小動作,普通學校會電話或qq群通知

而在好的公立學校會電話你到學校處理。在很孩子小錯誤時就壓住。

還有作業輔導上,普通學校就是佈置,家長輔導不輔導只會問清原因。而好學校直接點名 為啥不輔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