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


世界上最可怕的兩個詞,一個是執著,一個是認真,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因為執著而認真,而不認真執著就會落空,因而說到底,最必須的就是認真。任何時候都別怕艱難,沒有什麼不可能,也不用抱怨那些不盡如人意,問問自己,你夠努力了嗎?事情只要一認真起來,也就好辦了。認真對待自己,真的能改變自己。對事業有執著的追求,離成功也許不遠,自己的命運或許有所改變。

生活本身就擺在那裡,它呈現出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心態。敷衍了事、平淡無趣的態度不可能有一個趣意盎然的生活。凡事不認真去做,還在不停抱怨生活的無聊無趣,會把生活過成一潭死水。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看似無趣的事情,一本正經認認真真地把事情做好,才能真真正正發現生活的樂趣。

美國心理學家艾裡克森認為: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成為頂尖人物,需要經歷產生興趣,變得認真,全力投入,開拓創新這四個階段。人們通過對各個領域最成功的創造型傑出人物進行過研究,結果發現,他們的創造力與他們能夠刻苦工作並在漫長人生中保持專注是分不開的。他們的傑出能力,一開始就是通過刻意練習造就的。

認真的人會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一件事,這是成功的起點。臺灣畫家蔣勳以前帶朋友去羅浮宮,最害怕被問哪張畫還沒看到。他說:“美術館像人生,人生要看的東西很多,卻也不可能都看到,領悟不要貪多,專心看一件作品,在一件事情上感覺滿足,就夠了。”想想我們很多時候都在貪多,似乎是越多越好,越豐富越好,結果我們在多中迷失,什麼都得到了,卻好像什麼也沒有得到。做事認真,只專心做一件事,不亂看,不東張西望,經過時間的積累,一定會有所成就。

武術界有句古話:“初學三年,天下去得。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初學武者,學了一個時期後進步明顯,便很有成就感,覺得憑這點本事闖蕩,“天下去得”。然而功夫多在拳腳之外,習武者隨著對武術理解的加深,越來越知道自身不足。自感“天下去得”者,大抵僅“得皮毛”;自感“寸步難行”,才可能有新進展。對於必須做的事,無論大事小事,不管是否喜歡,既然決定做和正在做,都應該專心致志,認真鑽研,講究質量,把它做好。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認真,而做小事不認真的人,多半也做不成大事。所謂天才不拘小節,是指不受習俗約束,而不是指做事馬虎。由此得出一個認識:認真是一種素質,一個人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具備這種素質。

佛學的修行最講究一個人是否時刻“正念”。 “正念”指的就是非常專注認真地活在當下,走路時專心走路,睡覺時專心睡覺,不執迷於過往發生的事,也不憂慮未來的煩惱。這種狀態自然是快樂的,同時也是無我的,因為它完全切斷了“我”的過去與未來,不把過去發生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也不把將來的“我”看成是現在這個“我”的延續。當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會處於一個忘我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就不大會關心別人對你怎麼看,也不大會被不大重要的事情干擾。調動全身力量專注於解決問題,戰勝困難。同時通過解決問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直面挑戰的能力。 面對挑戰,最需要的是專注。三心兩意,猶豫不決,問題越積越多越複雜,只會讓自己變得消沉當你修煉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的不快,專注於自身的責任而不是利益時,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

本文章屬於轉載文章,僅作學習交流使用。如果損害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並致以歉意。

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