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天,开启“湿身”模式

2月15日 星期六 雨夹雪

今天是我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湖南重症监护室上岗的第一天。

目前,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分为8个组,每4小时排一班。虽然是4小时一班,但实际工作强度并不弱,加上进场前准备、床旁交班,出来脱防护服、消毒等需要花时间,每班差不多要七八个小时。期间,都是无法喝水上厕所的。

今天顺利为一位62岁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这原本是一个得心应手的操作,但在防护服和护目镜的层层包裹之下,视线变得朦胧,行动显得笨重了很多。平时很快就能完成的操作,在这里却用了近5倍时间。

插管用物跟我们平时用的也不太一样,气管导管的导丝特别软,护目镜上升起的雾气也会影响视线,只能透过雾气的缝隙去看清操作,同时还要注意不被患者痰液喷溅到身上。即便穿了防护服,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被感染,更重要的是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保障患者的安全。

没有现场体验,根本想象不出这种艰辛。操作成功之后,全身衣服都湿透了,额头在滴水,面屏在滴水,护目镜里也在滴水,口罩里也有水。

上完一个班出来,感觉很累,也有一定心理压力。不过,我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

湖南援助黄冈医疗队队员、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医生 邓亮飞

(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