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企業職工缺少團隊和主人翁精神?是何原因造成?

溫侯23


現在只有老闆或者代表國家來管理企業的法人,他們才有作為主人來思維謀劃和辦事的權力和地位。其餘在企業幹活都是出賣勞動力謀生的手段,是為了生存,為了養家餬口,所以現在大部分人沒有老一輩人的理想激情和主人翁思想了。關健是大環境變了,個人與企業的關係是一種僱傭關係了,從業者地位也沒從前那麼高,忠誠度也降低了,沒辦法,都是為了錢而異。


萌眼66001682


我也從一個熱血青年到現在的懶散中年7人,在單位裡混日子。記得剛上班的時候,單位為了省十佳的幼兒園,單位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氣象,加班加點不計其數,寫文章,做PPT,錄像,乾的是不亦樂乎。當自個兒的成績出來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工作也能夠被很多的人去認可。那時的積極性特別的高。可是慢慢的這個積極性卻被磨得一絲一毫都沒有了。為什麼?

1.獎勵機制出問題了。幹得多,不一定榮譽就多,得到的就多。在一個單位裡頭,越能幹的人,他會接受的工作會越多,工作越多,出的錯誤就會越多。有的時候簡直就是出力不討好。你所付出的跟你所得到的回報是不成正比的。自然積極性會越來越小。

2.領導的管理出了問題。當領導只在意自己的得失,對整個單位對於管理的時候,員工必然會有惰性產生。這個惰性會愈演愈烈。每天大家都在牢騷滿腹,誰還願多幹工作呢?

3.單位的企業文化出問題了。如果經常組織一些有趣的團隊活動,大家的凝聚力會更強。但是在組織的過程中,敷衍了事。那效果就適得其反。記得有一次組織元旦聯歡會,會領導說提供午餐並且讓帶著孩子一起,說好了是餃子,結果,每人兩個餅就打發了。公司的活動基本以失敗告終。

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被別人認可,被單位認可的,這樣的一種強烈的心理,這樣才有存在感和認同感。如果單位和領導看不到,那企業的員工就會有深深的失落感,他就不會對這個單位產生強烈的任何主人翁責任意識。


吐納佳蘭


說說我的經歷吧。剛進公司的時候,公司還處於起步階段。因為我們是新開的分公司,一切都從零開始,有總公司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我們的運作也能順利的進行。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工資待遇也不是很高,但公司老總對員工還是關心和愛護的。慢慢的公司的業績越來越好,公司開始賺錢了,公司老總也捨得給錢。我們的工資年年都在提高,每個季度都會發個季度獎,7.8.9月還有高溫補貼和勞防費,年末還發年終獎。每個月過生日的員工還有生日福利和生日蛋糕,每年還會組織一些活動,如家庭日,旅遊擴展,年終聚餐等,過年的時候,公司領導還會組織到困難員工家進行慰問,讓員工感到了關心和溫暖。這樣都大大的提高了我們對公司的歸屬感,激發了我們敬崗愛業的精神,每天的工作都充滿激情,工作再苦再累我們也毫無怨言,為成為公司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三年後,原公司老總期滿離任。換了一個老總,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新來的老總喜歡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只重視公司管理層。基層的員工對他來說好像是可有可無一樣,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代替隨時招。以前組織的活動也只有辦公室管理層參加。好像就比我們基層工人高人一等一樣。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工資就沒有漲過。以前的福利也大多停止或減半,一年不如一年。這樣的環境中我們也慢慢的失去了希望,反正多少工資幹多少活。


運的累積


中國的工人階級隊伍實際上已不復存在,大家都在為剝削階級資本家打工,忙忙碌碌,各自為陣,互相之間少有聯繫,在工廠,在企業,在公司,都是小心翼翼,埋頭苦幹。一切聽老闆吩咐,一不小心就會被炒,誰讓你當“主人翁”?


修河戀人419


地區匿名了哈,但是我現在還在親身經歷的,絕對的事實。

從三線搬遷到異地的一家中型企業,輝煌的那些年職工也有4000將近5000人。2006年實行所謂的股份制改革,普通百姓讓買也買不起何況還限制每人至多1股。2016,原“董事會”決定(實際上是當時的董事長定的,如假包換的絕對的一言堂)掛牌出售部分股份,最後有一傢俬企收購了不低於70%的股份(具體數字不知)。從那以後,隨著新東家派員入駐開始(原董事會的基本都變現走人了),一家原本“至少活的還不錯的”企業進入了人心惶惶雞飛狗跳的階段至今。現在的模式是,老總為核心,外圍有十幾位“中層”為骨幹和保護層,每個“骨幹”周圍又有幾個“表現優異”作為整個管理團隊的基礎。剩下的就無所謂了,會來事,有關係的,身處環境就好些,更其餘的,就是純僱傭和被僱傭關係了。所以,那些數量佔絕大多數的職工怎麼會有什麼主人翁責任感呢?


九百里馬


那中油國企來說。以前開職代會,叫職工代表。現在改成員工。就是工人沒地位沒發言權了。把工人當成被剝削階級,誰還為企業做貢獻。


用戶3575037904876


現在企業許多員工缺乏團隊精神和主人翁精神,主要原因歸結如下:1、企業關心員工太少,員工感覺心寒。2、有中飽私囊的事,領導身先士卒,搶著幹,肥缺被領導佔盡。3,員工在企業幹活,有志氣沒脾氣,連正常建議都不愛提,企業好壞似乎與己無關,一句話:混!混!混!4,企業員工要得到提拔重用,沒關係很難實現,這也是體制通病,員工無可耐何!


同名ok


主人翁?這個詞好久沒聽到了。也好像成了歷史。現在不說單位,就說車間,溜鬚拍馬盛行,不下現場拍腦袋決定問題,外行管理內行,拉幫結派,有些老老實實幹活的職工背黑鍋,被罰款。種種現象真的叫職工們敢怒不敢言,你說這些算不算單位的惡勢力?


用戶9321468802436


這是N種原因疊加的結果,無法用幾句話去解釋其深層原因。在國企有因為認為收入付出不成比例,升遷無望,上司壓制,在民私企,同樣也有這些原因,若企業把股份讓員工都持有一點,也做不到完全公平人人滿意,員工會站在各自角度去做比較評判公平度,還有當較有能力的員工出現時,還存在同行以更優待遇引其跳槽,此時有些人只會做利益比較卻忘了是企業培養了他的能力是企業的平臺讓他走到了今天,就拿一個服裝廠的工人為例,當企業從生手培訓成熟練工得付出嗎這成本怎麼消化,而另一企業等到工人較熟練時用高一點薪資讓他過去,省去時間和成本算一下很合適,工人也願為高點的收入跳槽,那原企業能怎麼辦?該怎麼辦?這是底層的,別說那些手上有了許多經驗業務人脈有了核心技術的員工,這種價值觀與社會環境壓力的對決,在只靠道德去左右時,亳無還手之力。當然老闆和領導也有其自身許多原因,在這無法列舉了。


51669188


你說呢?還主人翁,給老闆,掌櫃的受苦受累做活,工錢被剋扣,一天十多個小時,還主人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