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这个村的村支部把控农村战“疫”第一关,很“硬核”

提起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南关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了解内情的人都会拃起大拇指,不约而同说出同一个字:“硬”!而正是这个“硬”字,鲜活的诠释了南关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与效果。

宝鸡市陈仓区这个村的村支部把控农村战“疫”第一关,很“硬核”

南关村,地处县功镇西北司川河西岸,415户1575人9个村民小组。村子虽然不大,但房屋整齐沿河道北竖画摆布,广场高雅舞台大气,村委会洁净清新,正气凛然。

村里获得的荣誉犹如村委会院落里的古槐,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市级绿色示范村,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累累硕果之下,绝非浪得虚名。这次严防严控战“疫”,他们又在全镇出名了!

宝鸡市陈仓区这个村的村支部把控农村战“疫”第一关,很“硬核”

一群“硬骨头”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刚刚参加完全区防控冠状病毒肺炎视频会的村两委会干部们,惊叹武汉疫情的凶猛之余,马上开始讨论落实思路。南关村两委会经过激烈的讨论形成了共识:“明天早上封路,今晚提前通知各组村民,今年过年不串门、不走亲戚!丧事简办,红事缓办。

大年初二八点钟,村两委会人员就带着组长、“7+1”及公益岗位人员在村子的各个路口,设卡查人,全返乡亲。

一群“硬骨头”庄稼汉说干就干,一天内就把全村逐人逐户全部摸排完毕,71位外省返村人员全部居家观察。其他人员都在卡点值班,既要挡住出去走亲戚的村民,还要挡住外村来本村走亲戚的人群……“开头是关键,必须要硬,两个干部带队,严格落实镇上级会议精神,不能放过一个,咱们的人情事小,全村人的健康事大!挨骂不要紧,只要没有病!”张安虎这样叮咛村卡点值班人员……

外地来的生面孔,挡住了!临近村的熟脸庞,气呼呼的甩头而去!见对象的年轻人进不去了,出来逛街的村民转回去了,在外地过年的本村村民在微信上接到了近期不能回村的通知及防疫爱心提醒告示,一时间,南关村的疫情防控由无到有,进入了一级防控。没弄清情况的村民意见不小,经过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想通了……村子的病源输入阻断了,南关村的“硬”也传遍了!

一个“硬杠杠”

“无论别人怎么说 我们要为村民负责,必要的时候,公开信息,发动村民举报,互相监督!”这群“硬骨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村里某村民,谎称自己母亲早上看病要出村,下午回到了村里,结果村民举报,村委会上门相劝,儿子把母亲又拉回了宝鸡住处并在群里向村民道了歉;原村主任因病去世,村委员第一个到场,送口罩给消毒液,宣传政策,简办丧事,带头执行政令,反响良好;村里的河南媳妇年前回娘家,回村之前先在宝鸡自我隔离十天,又在村委会安排下,在远离村庄的老村落隔离一周,事后,她逢人自动远离,宣传防疫好处,受到称赞;村老支书亲戚上门来见,礼品只到卡点,戴口罩隔空问候示意,算是相聚。在南关村,对待任何人都是一个“硬杠杠”,那就是疫情面前,没有特殊!

全是“硬作风”

一群“硬骨头”,一个“硬杠杠”,必然会形成“硬作风”。南关村的两委会成员、组长、党员、村民,都是一律的原则杠杠,宁愿自己多花费,自己多跑路,“进出”原则不能变,两个卡点人不能少,吃饭睡觉轮流不脱岗!

在全镇,他们率先实行了24小时监管,他们一次性排查的人员零误差,他们第一时间把1200个口罩发到每个在家村民手中,他们第一时间自费购买了批量消毒液,他们每两天一次全村主干道消毒,每三天一次卫生清理,他们虽然在农村,但是,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病源排查、病毒消杀一样都没有少……一切为了村民的安全!

宝鸡市陈仓区这个村的村支部把控农村战“疫”第一关,很“硬核”

“硬效果有了

快一个月了,他们依然在坚持,无怨无悔。慢慢的,村民们的意见少了,赞助却多了!老奶奶提来了两捆麻花,做生意的送来了两箱水果,在宝鸡的南关村民送来了三件矿泉水……方便面、洗手液、苹果梨橘子,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卡点上每天都有人送来,放下东西的同时还不忘说一声辛苦道一声感谢……村医老张年龄偏大,值不了班,捐献一千元尽义务,村老赵支书,被隔离在宝鸡,托人捎回来两箱水果慰问大家……南关村,在此次防控疫情斗争中,心齐了,劲足了,收获满满……

病疫无情,人间有爱!西风大、天阴冷,村民欣、人心暖,南关村在这次战“疫”中,又站在了最高峰!“硬”刚刚的展示了先锋战队的风采!(梁文军)

宝鸡市陈仓区这个村的村支部把控农村战“疫”第一关,很“硬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