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公務員,職業生涯基本一眼能看到頭,心有不甘,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南國小熊


我是李莫非,看職場風雲,談箇中乾坤

公務員看的是什麼,是穩定、福利、清閒。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後約朋友吃個飯,回家煲煲劇看看書,週末還能出去玩。有句話說得好,當公務員就別想賺大錢,想賺錢就別當公務員。

我大學畢業時,班裡面有一半人都在考公務員,考上的生活都過得還算滋潤。雖然沒有什麼驚喜,但是安安穩穩也很開心。剩下的一半人,大部分找到的工作都比公務員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公務員都是一個香餑餑,這一點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過。我不是說題主眼高手低,而是“不甘”的心人人都會有,但承載“不甘”的能力卻只存在於少數人身上。

要怎麼做,取決於你的“不甘”是否只是“不甘”

如果你所謂的“不甘”只是因為你看到了這份工作的終點,你覺得沒有驚喜,那我勸你把這份“不甘”埋起來,乖乖當你的公務員。因為如果你放棄了這份穩定的工作,當你在某個私企加班加點幹活的時候,一定會說“為什麼當初要辭職呢”這種話。

但是如果你的“不甘”是因為你想改變,你渴望更好的生活,那或許可以試一試。因為辭職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辭了公務員,你必須要有能力去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公務員的能力都在文書、行政工作上,與私企的工作是兩種性質。

所以你必須要去學習新的能力,而這個過程是漫長和枯燥的,沒有決心的人,沒法撐過這個過程,因為公務員的“輕鬆穩定”很容易干擾你。

很多人都說想要更好的生活,可往往只停留在嘴上,從未去逼自己行動過。不行動,又哪來的更好呢?

我是李莫非,專注回答職場問題,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

李莫非


我有個同寢室的大學同學,就是小縣城的公務員。從進去到現在,已經有6年時間了。

畢業那會,他和我們一樣,回到了家鄉所在省會城市,開始找工作。前前後後找了有三家,都沒做多長時間。

這是他畢業一年之內的事情。其中有一份,是收售二手房的。每天就是掃樓,常常空手而歸。

那一年,讓他體驗夠了外面的打工生涯,於是心一橫,決定考公務員。

很幸運的,他第一次考,就通過了。筆試成績高了第二名30多分。我都感到驚訝。就這水平,即便面試不怎麼好,也有很大希望通過。事實上就是通過了。

唯一的遺憾是,單位不是很好,屬於四川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的縣級工商部門。

他進去後一年,就開始跟我們說,雖然穩定了,但將來的路是怎樣的,似乎也看到了頭。多少也有點心有不甘。

不過想到外面的環境那麼惡劣,再看看現在穩定的工作,慢慢也就接受了。

這麼些年下來,雖然工資不算很高,可日子過得也不錯。

經單位介紹,和縣醫院的一位護士結婚了。買了套一百多方的房子,又便宜。藉助著他們超高的公積金,房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於是,也有錢買了輛十來萬的代步車。現在兒子也開始讀幼兒園了。畢竟父母在當地算是環境不錯的,所以幼兒園雖然比不上城裡,但在當地也算不錯。

甚至,我們這些在外面打拼的,看到他的生活,都有點羨慕。我們有時候,真的就想求個安穩。

我說了這麼多,是想表達什麼呢?

首先,凡事有好有壞,不可能讓自己把所有的好都佔了。

縣城當公務員,就是穩定。這在外面絕對不會出現。雖然工資低了點,甚至一眼看到未來。但如果想穩定,那就不要再多想別的了。

其次,縣城公務員,也沒那麼差,至少凡事在圖個溫飽的前提下,還能有點滋潤。

像我同學,一百多平的房子,家庭幸福,夫妻背景在當地也算不錯。這種家庭難道不讓人羨慕?

你在外面打拼,真的不一定有這麼好的事。自己窩出租屋裡還好說,可全家如此,糟心不糟心?

最後,就算是縣城公務員,也一樣有出路。

我同學做人還算比較活,在單位混得比較開。現在工資也是大幾千塊錢,再加上各種福利,他不舒服嗎?

在外面打拼,累死累活可能也過不了上萬。多個一兩千,就那麼有意思?搞不好公司垮了、被辭退了,一切又要重來。

如果自己真的不甘心,那就出來。只要自己不後悔。如果前怕狼後怕虎,還是繼續待著為好。

繼續待著,就要多用腦子,多給自己闖點名堂出來。不然,就這精神,出來也是遭罪。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和你一樣,也是一個小縣城裡的公務員(還是參照)。

大學一畢業,不知道幹什麼,就隨大流,參加了公務員考試,考上了學校周邊的縣城公務員,一開始還比較自豪,想著進入了國家機關,以後當官了,還可以光宗耀祖等等(各種yy),家裡人也比較滿意我的工作。

可是十月份入編,十一月份就下鄉了,在村裡一待就是兩年時間,期間也想過辭職,就是沒有想好辭職以後幹什麼,一直搖搖晃晃到去年七月,返回單位。

回到單位,我就給自己說,不能在這麼混下去了。

中間努力的過程就不說了。

現在在單位也快一年了,慢慢的從單位可有可無的角色,變成一個業務骨幹,基本上領導安排的工作,都能幹完幹好。下一步我打算考遴選,去一個更高的平臺。

希望我的經歷對你有用。


小飛飛feifei


我是鄉鎮公務員。剛畢業,工作快一年了,也是一年能看到頭,家裡也沒有大背景,基本上到退休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升遷。

剛上班的時候心裡落差也是很大,從小沒怎麼下過鄉,剛來到鄉里,看到殘破的單位大樓,繁重的工作,微薄的工資,心裡幾次打了退堂鼓。

但自己已經工作快一年了,本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能,真要辭職再去大城市闖蕩,感覺沒有一技傍身,很困難。再加上家庭條件一般,大城市的房價確實難以接受。

自己是獨生子,家裡在縣城買房子。其實考上公務員也不容易,花了半年時間,真要辭職確實有些捨不得。

現在想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已經開通了頭條號,分享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時間去拍拍所在農村的農忙,農村發展。如果有學習能力的話,想計劃去考個非全的研究生,不過英語扔了很多年,想撿起來不容易。


願歸來任是少年


當小縣城公務員可以下班幹個兼職,我就是下班送外賣,擺地攤賣小玩意,有時候去朋友那幫忙送快遞,都有收入,雖然說公務員不讓做其他的生意,但是樣的兼職沒人管的,我現在工資加公積金6000多幹點兼職就是一萬多到兩萬收入,幸福感滿滿的,不追逐名利也不算求上進,簡簡單單挺快樂。。。。。。。


口味兒暴


我爸就一個鎮上的公務員,10年河東10年河西,現在的村官、村裡面的小幹部年入20萬左右,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哪裡的公務員,在我們這樣的二線城市,村裡的公務員甚至比市區的公務員拿的越高還越輕鬆。

只要你稍微留意,無論是在國企還是私營單位,都是存在職業瓶頸期、天花板的問題,並不是只有公務員才會有職業生涯看到頭的感覺。在哪裡工作都是一樣的,極少部分可以平步青雲,一些失業蒸蒸日上的人,一定是在私底下花了很多的功夫去學習和提高自己,不是公司一直給他什麼,公司只能給你一個平臺,自己想怎麼發展完全是靠自己,好比燒飯有人給你食材,至於煮的好吃不好吃,熟不熟是你自己的事,只有自己擁有的才能找到成就感和這種職業安全感。

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又迴歸到本身。想要有所突破,首先很高興你已經擁有了一個比較輕鬆沒有壓力的一個公務員環境,已經比大部分人好很多,體制單位朝九晚五加班少,總體來說時間相對比較多,既然已經有意識自己的未來比較迷茫,說明你也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那麼請對自己做出一定的規劃吧!

建議從自己的興趣和專業著手,如果這兩樣都沒有的話,就要開始培養興趣,需要一個挖掘的過程,只要你決定改變自己,那必須得找出一個將來成為副業或者是對未來事業發展有助力的一個行業,相信到那個時候,你的主業工作只是一個工作而已,你更多的期望和成就感一定是來自於其他之處。


閃亮金星


我就是一名小縣城的公務員,我的職業生涯感覺還不錯,我的建議是你要堅持下去不要辭職。

我為什麼要給你這樣的建議呢?

第一,現在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找,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你已經是小縣城的公務員了,不知道多大年齡,是考上來的還是當年過渡的。但是你說職業生涯一眼就能看到頭,我分析你是這幾年新考上的公務員。你如果大學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說明你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憑著你的能力,我相信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都是能夠乾得很出色的。

你說你職業生涯看到頭,那麼你有沒有考慮到你辭職之後去做什麼呢,公務員不幹了,你也不可能再考事業單位,你只能進入企業單位,國企或者民營企業可能會掙更多的工資。但是也同樣得付出辛苦和勞動啊,不付出辛苦,怎麼能夠掙到大錢,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而且,你能保證再找到一份工作的時候你會不厭倦嗎,你就能看到你的職業生涯了?

第二,公務員工作是現在許多人都看好的職業。

你也知道的,現在每年的國考和省考都會讓大量的高校畢業生趨之若鶩,實際上現在考公務員是一條相當火熱就業之路。

今年的國考正在報名當中,有一個相當專業的調查機構做了一次調查。現在參加調查的人數為6943人,其中有41.2%的人認為這是一種職業選擇,就業難就去試一試;有26.6%的人有志於從事公務員這個職業,很喜歡;有17%1.1的人是跟風、求安穩;有15%的人選擇了不會報考。

從這個調查數據就可以看出,有一大部分人對公務員工作是比較喜歡的;不去報考的訪談者只有15%的比例,也就是說還有很多人把進入公務員隊伍當作一份穩定的工作。

第三,你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一個規劃。

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信心,其實你根本就沒有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這裡想跟你說一下,你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一個規劃,這個規劃可以自己通過看書研究,通過對自己的瞭解去做,也可以找一些機構做職業傾向能力測試。也可以找你的老領導,老同事,有這種能力的人幫你研究分析,對你的職業做一個有意義的規劃,省著你自己在前進道路上走的不知所措,看不到前景。

所以,希望你先不要辭去公務員職務,因為公務員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行業,你要給自己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讓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再迷茫。

請到下面的討論區留言,職場一局棋歡迎您的光臨。@職場一局棋

職場一局棋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根據自己的規劃做打算。

一、很多工作幾乎都是一眼能望到頭

並不只是公務員的工作,很多工作幾乎都能一眼望到頭,比如老師,比如醫生。

公務員整天地坐辦公室,老師整天地備課教課,醫生給人看病。

剛開始接觸這份工作時,會覺得很新奇,時間久了一直重複工作,又會讓人覺得疲倦、枯燥。但這都屬於很正常的現象。

所以要自己去適應,自己學會給生活加點調料。

二、其實本沒有什麼心有不甘

之所以心有不甘,無非是看到哪些同學混得好,又覺得自己也是念過書的人,為什麼別人的人生很精彩,自己的人生一眼就望到頭了。

要想清楚是真的想出外拼搏一番還是隻是嫉妒心在作怪。

而且不要只看到別人的光鮮亮麗,也許她背後付出的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再說機遇這個東西很重要。

三、在縣城當公務員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平心而論,在縣城當公務員其實挺好的,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至少穩定、清閒。

而且在親戚眼中,這是一份令他們臉上有光的工作。

所以我如果是在小縣城當公務員,我會好好做,學學為人處事,利用空閒時間提升自己,以便日後能有機會得到提拔。

不僅如此,工作清閒,休假之餘也有時間出去旅遊,如果覺得工資低,還可以發展副業,還能隨時回家。

我覺得挺好的,不會心有不甘。

四、考在職研究生

一邊上班一邊學習,既能賺錢,又能學到知識,且能得到單位的支持,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讀在職研究生要花費的時間多些,一時之間起不到特別明顯的作用,但有時候只有自身有足夠的實力,才有更多的機會和不被淘汰。

五、出去闖蕩

實在不甘心這種一眼能望到頭的生活,那我會出去闖蕩試試。否則本職工作沒心情做,心裡也會一直惦記這個事兒。

出去之前,我會做好規劃,比如自己要去的城市,是離家近的地方還是哪裡。

其次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考慮自己的發展方向,且具有持久性。

最後執行,因為夢想說的再天花亂墜,沒有實踐也沒有意義。

以上建議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花長安


我目前是在一線城市,畢業十年。現在待遇也不低,工作也還可以,但是如果現在回到十年前,讓我重新選擇,我可能會回老家,一個三四線小城市。

1、 每個年齡階段的需求不同,心理成熟度也不同。

我記得我當時畢業之前,父母是想讓我考公務員回老家的,覺得一個女孩子還是離家近點比較好。我當時是很堅決的拒絕了,我說自己不想過一眼能看到頭的日子,想尋求人生更大的可能,於是我選擇到了北京,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幾年,工作有變換,工資也一直在漲。

但是自從有了孩子,近幾年互聯網公司的環境變化也使我的想法開始慢慢轉變。

現在的我,想要的是一份公務員那樣的穩定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2、 在穩定又沒有太大變化的工作之餘,可以想辦法提升自己。

現在學習的渠道很多,不管是讀書還是進行學歷和專業提升,而且公務員也有遴選等晉升和調整的通道,現在還有職級晉升等,只要表現好,相信還是有不少提升空間的。

3、 利用業餘時間做兼職,多照顧家人等。

公務員的業餘時間會比較多,雖然有很多限制,但是也有允許的兼職,比如寫作等等。

另外,公務員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同家人,能夠陪伴孩子成長,還能夠有時間照顧父母。

所以說,如果我是小縣城公務員,我會一邊學習努力提升自己,一邊利用閒暇時間多照顧父母和孩子,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做一些兼職等。


蘇筱離


其實我剛畢業的時候,也考進公務員,後來,我想要更高的工資,也不想過一成不變的日子,就辭職了。現在,我一點都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題主想改變,首先,可以先在體制內尋求機會。

其次,可以在和當下公務員職位相關的企業就職,發揮自己的優勢。

再不濟,在確定自己有能力在其他企業就職的時候,可以辭職。

不建議題主衝動行事,盲目辭職

觀看題主的困惑,是沒有方向的問題。需要題主夠得著做得到,還要對方能接受題主,滿足兩者的崗位,題主方可行事。這個得好好思量籌謀才行。

另外,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題主不甘心,也要試試自己是不是有這個能力擺脫目前的困境,這也是需要實實在在試一試的。

所以,在沒有確定合適的方向和崗位之前,不要輕舉妄動,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為佳。

在體制內尋求機會,比如考到上級發展,或者換個崗位

體制內的崗位也是很多的,現在也有很多上級單位選拔人才。有合適的崗位,可以選擇報考。

不想當公務員,可以到相關企業就業

比如題主現在在稅務局,就可以藉助自身專業優勢,在稅務方面的企業就職。或者是在需要藉助題主公務員經歷的企業就職,這樣自身在體制內的人脈和累積,就能派上用場。

可以到其他企業就職,前提是確定自己有在企業發展的能力

這裡就是指的在人才市場裡,和其他人一起競爭了。前提是題主確定自己有在企業就職的競爭力,因為體制內和體制外,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其他人的成功或者自身的不甘心,並不能讓題主適應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