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公务员,职业生涯基本一眼能看到头,心有不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南国小熊


我是李莫非,看职场风云,谈个中乾坤

公务员看的是什么,是稳定、福利、清闲。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后约朋友吃个饭,回家煲煲剧看看书,周末还能出去玩。有句话说得好,当公务员就别想赚大钱,想赚钱就别当公务员。

我大学毕业时,班里面有一半人都在考公务员,考上的生活都过得还算滋润。虽然没有什么惊喜,但是安安稳稳也很开心。剩下的一半人,大部分找到的工作都比公务员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公务员都是一个香饽饽,这一点从以前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我不是说题主眼高手低,而是“不甘”的心人人都会有,但承载“不甘”的能力却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

要怎么做,取决于你的“不甘”是否只是“不甘”

如果你所谓的“不甘”只是因为你看到了这份工作的终点,你觉得没有惊喜,那我劝你把这份“不甘”埋起来,乖乖当你的公务员。因为如果你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当你在某个私企加班加点干活的时候,一定会说“为什么当初要辞职呢”这种话。

但是如果你的“不甘”是因为你想改变,你渴望更好的生活,那或许可以试一试。因为辞职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辞了公务员,你必须要有能力去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公务员的能力都在文书、行政工作上,与私企的工作是两种性质。

所以你必须要去学习新的能力,而这个过程是漫长和枯燥的,没有决心的人,没法撑过这个过程,因为公务员的“轻松稳定”很容易干扰你。

很多人都说想要更好的生活,可往往只停留在嘴上,从未去逼自己行动过。不行动,又哪来的更好呢?

我是李莫非,专注回答职场问题,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

李莫非


我有个同寝室的大学同学,就是小县城的公务员。从进去到现在,已经有6年时间了。

毕业那会,他和我们一样,回到了家乡所在省会城市,开始找工作。前前后后找了有三家,都没做多长时间。

这是他毕业一年之内的事情。其中有一份,是收售二手房的。每天就是扫楼,常常空手而归。

那一年,让他体验够了外面的打工生涯,于是心一横,决定考公务员。

很幸运的,他第一次考,就通过了。笔试成绩高了第二名30多分。我都感到惊讶。就这水平,即便面试不怎么好,也有很大希望通过。事实上就是通过了。

唯一的遗憾是,单位不是很好,属于四川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工商部门。

他进去后一年,就开始跟我们说,虽然稳定了,但将来的路是怎样的,似乎也看到了头。多少也有点心有不甘。

不过想到外面的环境那么恶劣,再看看现在稳定的工作,慢慢也就接受了。

这么些年下来,虽然工资不算很高,可日子过得也不错。

经单位介绍,和县医院的一位护士结婚了。买了套一百多方的房子,又便宜。借助着他们超高的公积金,房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也有钱买了辆十来万的代步车。现在儿子也开始读幼儿园了。毕竟父母在当地算是环境不错的,所以幼儿园虽然比不上城里,但在当地也算不错。

甚至,我们这些在外面打拼的,看到他的生活,都有点羡慕。我们有时候,真的就想求个安稳。

我说了这么多,是想表达什么呢?

首先,凡事有好有坏,不可能让自己把所有的好都占了。

县城当公务员,就是稳定。这在外面绝对不会出现。虽然工资低了点,甚至一眼看到未来。但如果想稳定,那就不要再多想别的了。

其次,县城公务员,也没那么差,至少凡事在图个温饱的前提下,还能有点滋润。

像我同学,一百多平的房子,家庭幸福,夫妻背景在当地也算不错。这种家庭难道不让人羡慕?

你在外面打拼,真的不一定有这么好的事。自己窝出租屋里还好说,可全家如此,糟心不糟心?

最后,就算是县城公务员,也一样有出路。

我同学做人还算比较活,在单位混得比较开。现在工资也是大几千块钱,再加上各种福利,他不舒服吗?

在外面打拼,累死累活可能也过不了上万。多个一两千,就那么有意思?搞不好公司垮了、被辞退了,一切又要重来。

如果自己真的不甘心,那就出来。只要自己不后悔。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还是继续待着为好。

继续待着,就要多用脑子,多给自己闯点名堂出来。不然,就这精神,出来也是遭罪。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读书认证作者。著有《从零开始学招聘》,合著《HR软实力》,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10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擅长生涯咨询、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和你一样,也是一个小县城里的公务员(还是参照)。

大学一毕业,不知道干什么,就随大流,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考上了学校周边的县城公务员,一开始还比较自豪,想着进入了国家机关,以后当官了,还可以光宗耀祖等等(各种yy),家里人也比较满意我的工作。

可是十月份入编,十一月份就下乡了,在村里一待就是两年时间,期间也想过辞职,就是没有想好辞职以后干什么,一直摇摇晃晃到去年七月,返回单位。

回到单位,我就给自己说,不能在这么混下去了。

中间努力的过程就不说了。

现在在单位也快一年了,慢慢的从单位可有可无的角色,变成一个业务骨干,基本上领导安排的工作,都能干完干好。下一步我打算考遴选,去一个更高的平台。

希望我的经历对你有用。


小飞飞feifei


我是乡镇公务员。刚毕业,工作快一年了,也是一年能看到头,家里也没有大背景,基本上到退休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升迁。

刚上班的时候心里落差也是很大,从小没怎么下过乡,刚来到乡里,看到残破的单位大楼,繁重的工作,微薄的工资,心里几次打了退堂鼓。

但自己已经工作快一年了,本身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真要辞职再去大城市闯荡,感觉没有一技傍身,很困难。再加上家庭条件一般,大城市的房价确实难以接受。

自己是独生子,家里在县城买房子。其实考上公务员也不容易,花了半年时间,真要辞职确实有些舍不得。

现在想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已经开通了头条号,分享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时间去拍拍所在农村的农忙,农村发展。如果有学习能力的话,想计划去考个非全的研究生,不过英语扔了很多年,想捡起来不容易。


愿归来任是少年


当小县城公务员可以下班干个兼职,我就是下班送外卖,摆地摊卖小玩意,有时候去朋友那帮忙送快递,都有收入,虽然说公务员不让做其他的生意,但是样的兼职没人管的,我现在工资加公积金6000多干点兼职就是一万多到两万收入,幸福感满满的,不追逐名利也不算求上进,简简单单挺快乐。。。。。。。


口味儿暴


我爸就一个镇上的公务员,10年河东10年河西,现在的村官、村里面的小干部年入20万左右,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哪里的公务员,在我们这样的二线城市,村里的公务员甚至比市区的公务员拿的越高还越轻松。

只要你稍微留意,无论是在国企还是私营单位,都是存在职业瓶颈期、天花板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公务员才会有职业生涯看到头的感觉。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极少部分可以平步青云,一些失业蒸蒸日上的人,一定是在私底下花了很多的功夫去学习和提高自己,不是公司一直给他什么,公司只能给你一个平台,自己想怎么发展完全是靠自己,好比烧饭有人给你食材,至于煮的好吃不好吃,熟不熟是你自己的事,只有自己拥有的才能找到成就感和这种职业安全感。

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又回归到本身。想要有所突破,首先很高兴你已经拥有了一个比较轻松没有压力的一个公务员环境,已经比大部分人好很多,体制单位朝九晚五加班少,总体来说时间相对比较多,既然已经有意识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说明你也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那么请对自己做出一定的规划吧!

建议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着手,如果这两样都没有的话,就要开始培养兴趣,需要一个挖掘的过程,只要你决定改变自己,那必须得找出一个将来成为副业或者是对未来事业发展有助力的一个行业,相信到那个时候,你的主业工作只是一个工作而已,你更多的期望和成就感一定是来自于其他之处。


闪亮金星


我就是一名小县城的公务员,我的职业生涯感觉还不错,我的建议是你要坚持下去不要辞职。

我为什么要给你这样的建议呢?

第一,现在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找,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你已经是小县城的公务员了,不知道多大年龄,是考上来的还是当年过渡的。但是你说职业生涯一眼就能看到头,我分析你是这几年新考上的公务员。你如果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说明你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凭着你的能力,我相信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是能够干得很出色的。

你说你职业生涯看到头,那么你有没有考虑到你辞职之后去做什么呢,公务员不干了,你也不可能再考事业单位,你只能进入企业单位,国企或者民营企业可能会挣更多的工资。但是也同样得付出辛苦和劳动啊,不付出辛苦,怎么能够挣到大钱,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而且,你能保证再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会不厌倦吗,你就能看到你的职业生涯了?

第二,公务员工作是现在许多人都看好的职业。

你也知道的,现在每年的国考和省考都会让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趋之若鹜,实际上现在考公务员是一条相当火热就业之路。

今年的国考正在报名当中,有一个相当专业的调查机构做了一次调查。现在参加调查的人数为6943人,其中有41.2%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职业选择,就业难就去试一试;有26.6%的人有志于从事公务员这个职业,很喜欢;有17%1.1的人是跟风、求安稳;有15%的人选择了不会报考。

从这个调查数据就可以看出,有一大部分人对公务员工作是比较喜欢的;不去报考的访谈者只有15%的比例,也就是说还有很多人把进入公务员队伍当作一份稳定的工作。

第三,你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规划。

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信心,其实你根本就没有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里想跟你说一下,你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规划,这个规划可以自己通过看书研究,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去做,也可以找一些机构做职业倾向能力测试。也可以找你的老领导,老同事,有这种能力的人帮你研究分析,对你的职业做一个有意义的规划,省着你自己在前进道路上走的不知所措,看不到前景。

所以,希望你先不要辞去公务员职务,因为公务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行业,你要给自己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再迷茫。

请到下面的讨论区留言,职场一局棋欢迎您的光临。@职场一局棋

职场一局棋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根据自己的规划做打算。

一、很多工作几乎都是一眼能望到头

并不只是公务员的工作,很多工作几乎都能一眼望到头,比如老师,比如医生。

公务员整天地坐办公室,老师整天地备课教课,医生给人看病。

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时,会觉得很新奇,时间久了一直重复工作,又会让人觉得疲倦、枯燥。但这都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所以要自己去适应,自己学会给生活加点调料。

二、其实本没有什么心有不甘

之所以心有不甘,无非是看到哪些同学混得好,又觉得自己也是念过书的人,为什么别人的人生很精彩,自己的人生一眼就望到头了。

要想清楚是真的想出外拼搏一番还是只是嫉妒心在作怪。

而且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光鲜亮丽,也许她背后付出的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再说机遇这个东西很重要。

三、在县城当公务员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平心而论,在县城当公务员其实挺好的,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稳定、清闲。

而且在亲戚眼中,这是一份令他们脸上有光的工作。

所以我如果是在小县城当公务员,我会好好做,学学为人处事,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自己,以便日后能有机会得到提拔。

不仅如此,工作清闲,休假之余也有时间出去旅游,如果觉得工资低,还可以发展副业,还能随时回家。

我觉得挺好的,不会心有不甘。

四、考在职研究生

一边上班一边学习,既能赚钱,又能学到知识,且能得到单位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读在职研究生要花费的时间多些,一时之间起不到特别明显的作用,但有时候只有自身有足够的实力,才有更多的机会和不被淘汰。

五、出去闯荡

实在不甘心这种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那我会出去闯荡试试。否则本职工作没心情做,心里也会一直惦记这个事儿。

出去之前,我会做好规划,比如自己要去的城市,是离家近的地方还是哪里。

其次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等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且具有持久性。

最后执行,因为梦想说的再天花乱坠,没有实践也没有意义。

以上建议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花长安


我目前是在一线城市,毕业十年。现在待遇也不低,工作也还可以,但是如果现在回到十年前,让我重新选择,我可能会回老家,一个三四线小城市。

1、 每个年龄阶段的需求不同,心理成熟度也不同。

我记得我当时毕业之前,父母是想让我考公务员回老家的,觉得一个女孩子还是离家近点比较好。我当时是很坚决的拒绝了,我说自己不想过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想寻求人生更大的可能,于是我选择到了北京,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几年,工作有变换,工资也一直在涨。

但是自从有了孩子,近几年互联网公司的环境变化也使我的想法开始慢慢转变。

现在的我,想要的是一份公务员那样的稳定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2、 在稳定又没有太大变化的工作之余,可以想办法提升自己。

现在学习的渠道很多,不管是读书还是进行学历和专业提升,而且公务员也有遴选等晋升和调整的通道,现在还有职级晋升等,只要表现好,相信还是有不少提升空间的。

3、 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多照顾家人等。

公务员的业余时间会比较多,虽然有很多限制,但是也有允许的兼职,比如写作等等。

另外,公务员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同家人,能够陪伴孩子成长,还能够有时间照顾父母。

所以说,如果我是小县城公务员,我会一边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一边利用闲暇时间多照顾父母和孩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做一些兼职等。


苏筱离


其实我刚毕业的时候,也考进公务员,后来,我想要更高的工资,也不想过一成不变的日子,就辞职了。现在,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题主想改变,首先,可以先在体制内寻求机会。

其次,可以在和当下公务员职位相关的企业就职,发挥自己的优势。

再不济,在确定自己有能力在其他企业就职的时候,可以辞职。

不建议题主冲动行事,盲目辞职

观看题主的困惑,是没有方向的问题。需要题主够得着做得到,还要对方能接受题主,满足两者的岗位,题主方可行事。这个得好好思量筹谋才行。

另外,说一句不好听的话,题主不甘心,也要试试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摆脱目前的困境,这也是需要实实在在试一试的。

所以,在没有确定合适的方向和岗位之前,不要轻举妄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为佳。

在体制内寻求机会,比如考到上级发展,或者换个岗位

体制内的岗位也是很多的,现在也有很多上级单位选拔人才。有合适的岗位,可以选择报考。

不想当公务员,可以到相关企业就业

比如题主现在在税务局,就可以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在税务方面的企业就职。或者是在需要借助题主公务员经历的企业就职,这样自身在体制内的人脉和累积,就能派上用场。

可以到其他企业就职,前提是确定自己有在企业发展的能力

这里就是指的在人才市场里,和其他人一起竞争了。前提是题主确定自己有在企业就职的竞争力,因为体制内和体制外,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他人的成功或者自身的不甘心,并不能让题主适应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