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明成祖朱棣有兩個不省心的兒子,就是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因為這兩個兒子總想造反。當然朱棣在時,朱高煦和朱高燧肯定不敢輕舉妄動。朱棣駕崩,朱高熾繼位,這兩個人仍然不改造大哥的反。但朱瞻基繼位時,朱高煦和朱高燧就蠢蠢欲動了,這明擺著覺得朱瞻基年輕,想學自己的父親朱棣,欺負侄子。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高煦

  朱高煦於宣德八年率先舉旗造反,為取得支持,朱高煦聯繫周邊衛所、京中多名掌兵將領,當然也不會忘了他的親弟弟朱高燧。可惜的是朱高燧並沒有響應朱高煦造反,而是按兵不動。一個月後,朱瞻基親率大軍,包圍朱高煦的封地樂安州,迫降朱高煦。朱高煦起兵時轟轟烈烈,結果把自己弄個灰土頭臉。此時的朱高燧肯定會覺得自己很幸運,幸虧沒跟朱高煦一起舉兵,否則他也完蛋了。

  但是,朝中大臣卻不打算放過朱高燧。戶部尚書陳山建議捉拿朱高燧,得到眾臣的支持。朱瞻基稍猶豫,但並不採納,畢竟朱高燧沒有響應朱高煦,朱瞻基也就沒有理由動他這個三叔。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高煦

  根據史料記載,永樂年間,朱高燧和朱高煦曾多次共同征戰沙場,兩人也一起陷害過朱高熾。可以看出,朱高燧和朱高煦私下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朱高煦起兵時當然會第一時間約上這個弟弟,但朱高燧卻為何不響應朱高煦起兵造反呢?朱高燧不舉兵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1.朱高燧和朱高煦之間的關係早就淡了。朱棣是藩王舉兵奪得天下,自然對藩王極為防範。自永樂朝起,藩王是不能隨便離開封地的,而且兩個藩王之間不能有聯繫。朱高煦於永樂十五年(1417年)三月去封地,這就意味著朱高燧和朱高煦已經有9年沒見過面了。長時間不見面,兩人的關係自然就淡下來。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高燧

  2.朱高燧兵力不足。朱高燧於洪熙元年去封地,就藩前已經將他的常山三護衛中的左右兩護衛還給朝廷,只留下常山中護衛。按照明朝的親王護衛的標準,一個護衛兵力為3000到10000人。朱高燧的封地彰德府(今河南安陽縣)遠離邊境,再加上朱高燧又是朱高熾比較忌憚的親王,想來即便是一個護衛,也不可能保持滿編,能有5000人就不錯了。

  朱高煦起兵前已就藩9年時間,曾花數年時間拉攏山東都指揮使靳榮及樂安千衛所的兵力,再加上自己一個護衛隊的兵力,才敢起兵。朱高燧就藩僅一年時間,可能連拉攏周邊衛所都沒來得及。如果朱高燧真起兵的話,恐怕只有自己一個護衛隊的兵力,那麼他很快會被周邊的衛所的兵力包圍。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高燧

  3.朱瞻基已對朱高燧進行監控。作為對大明最具威脅的兩個藩王之一,朱瞻基肯定不會放鬆對朱高燧和朱高煦的監視。朱高煦起兵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被朱瞻基率軍圍困,從這點可以看出朱瞻基早有準備。朱瞻基能對朱高煦如此,肯定同樣對朱高燧監視甚嚴。朱高燧一旦有風吹草動,朱瞻基也能立即做出反應,不會陷入被動。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高燧

  4.朱高燧起兵好處並不大,風險卻很高。跟隨朱高煦起兵,自然是以朱高煦為主。如果起兵失敗,朱高燧難逃一死。如果起兵成功,朱高煦當了皇帝,那朱高燧又有什麼好處?朱高燧還是個親王,問題是他現在已經是親王了。況且朱高煦就能容得下朱高燧嗎?

  朱棣當年靖難之役時也耍過類似的把戲。朱棣為爭取寧王朱權起兵,獲得寧王的兵力,曾與寧王約定平分天下。結果奪得天下,朱棣當了皇帝,卻把寧王朱權改封到南昌去了。對於寧王來講,親王還是親王,兵權還是被奪,不同的只有封地換了。

  朱高燧是朱棣的兒子,當然知道當年朱棣幹過的事情。如果他答應朱高煦起兵,豈不是重蹈寧王朱權的覆轍嗎?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高燧

  5.朱高燧想靜觀其變。朱高燧自己可能不想造反,但不排除會抱更粗的大腿。如果朱高煦成了氣候,朱高燧自然也會傾向於投向朱高煦,博取前程。可惜朱高煦才能有限,造反也搞得虎頭蛇尾,被朱瞻基率軍圍困,一仗未打,就舉手投降。整個過程從舉兵到平定,僅一個多月就被平定,朱高燧還沒來得及看明白動向。

  不過,朱高燧可能也並不看好朱高煦吧?如果朱高煦只是單純地約朱高燧起兵,朱高燧勢必不敢輕舉妄動。除非朱高煦能有一個相對成熟的計劃,但從朱高煦起兵後所採取的戰術和起兵的結果來看,朱高煦應該是什麼計劃都沒有。如此草率起兵,朱高燧怎麼敢響應呢?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瞻基

  朱高燧也是上過戰場的人,知道同樣是叔叔欺負侄子,但條件不一定。朱棣起兵時最初只有800勇士,但燕王三護衛就駐紮在北平,三護衛裡面都是朱棣的親信。朱棣就藩近20年,北平周邊的衛所早已和朱棣沆瀣一氣。朱棣只需設法殺死建文帝的親信,舉手一揮,數萬精銳軍隊在手,再攻略周邊地區。等到朝廷大軍到達時,朱棣手中已有十萬軍隊,足以和朝廷相抗衡。條件不一樣,結果也就不一樣,朱高燧不會認為朱高煦草率起兵能有什麼好結果。

朱高煦曾約朱高燧一起造反,朱高燧為何不反?朱高燧:我沒那麼傻

朱瞻基

  雖然朱高煦起兵失敗後,朱瞻基也並沒有動朱高燧,但並不代表朱高燧可以高枕無憂。宣德二年,朱高燧終於將他唯一的常山中護衛還給朝廷,甚至連儀衛司也想還回去。朱瞻基將常山中護衛收回,卻沒收回儀衛司。朱瞻基不是小氣之人,他擔心的只是親王護衛隊,哪會在意幾百個人的禮儀司隊伍?

  從此,沒有兵權的朱高燧終於可以安心地過他的逍遙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