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日军,最先想到的就是“杀人不眨眼”、“穷凶极恶”、“恶贯满盈”、“灭绝人性”,然后又想到的就是他们在作战时那种不要命的精神,好像个个都是亡命徒。但是在日军中,有这样一支部队很少有人知道,这支部队是以战斗力极差而出名,他们不愿意打仗,一听说要打仗便想方设法偷懒,可以说在战场上的大阪第四师团,消极怠工。他们对于天皇也没那么效忠,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战后对于自己身为战败国,更没有什么耻辱感。

总的来说,大阪第四师团一直是二战日本军队中最奇葩的军队,当然也是被人所看不起的一支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1939年,日本与苏联在中国与蒙古交界处发生了诺门坎之战,当时的日本关东军被苏联军队打得节节败退,不得已赶紧向后方求救。而当时日本军方安排了两支军队前往救援,一支是仙台第二使团,另外一支就是大阪第四师团。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在接到增援的命令之后,仙台第二师团紧急集合,整顿物资,北上救援,一路急行军,四天便到达了战场。但是另一边的大阪第四师团呢?根本不想执行命令,一听说要打仗,很多第四师团的士兵便开始装病,死活不肯集结队伍出发。后来没办法,日本的军官在军营的医务所中亲自监督,看看这些消息士兵究竟是真的病了,还是装病。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装病这一招看来是不好使了,第四师团只能准备出发,这一路上所有的士兵都在慢半拍,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延长进军时间,原本四天的路程,这支军队足足都来八天才到。等到他们到达诺门坎战场之后,战争已经结束了,前来增援的仙台第二师团已经被苏联军队打得惨败。而此时第四师团开始精神抖擞了,对外宣称不是自己不想参与战争,而是还没开打,战争便结束了,自己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那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日本士兵,看着如此不争气的大阪第四师团,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没有办法。面对实力强大的苏联,大阪第四师团或许会害怕,那么面对当时实力不够强大的中国军队,他们是不是奋勇上前线呢?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当然不是,徐州会战之后,国民党李宗仁将军带领着四十万国民党军队转移,此时这支队伍经过多次战役之后已经是疲惫之师。李宗仁将军特别怕日本人的突袭,在他率领大军走到一条山谷中的道路中时,突然发现了两边的山上出现了大量的日军。当时这支国民党军队处于峡谷当中,日本人居高临下,占据了地理优势,这让李宗仁心中惧怕不已。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但大军已经不能后退,李宗仁只能下定决心跟山上的日军拼了。

但令人奇怪的是,李宗仁的军队顺利地通过了峡谷,山上的日本人根本没有袭击他们的意思。这是为何呢?原来这支日本人的军队就是大阪第四师团。错过了袭击国民党军队的最好时机,大阪第四师团竟然还派人去跟上级请示,要不要对这支军队进行袭击。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被询问的日本高官差点没气晕过去,如此好的机会,大阪第四师团竟然不主动出击,现在来请示命令,早就过了最佳战斗时机了。但是大阪第四师团还是振振有词,他们争辩说军队要服从命令,没有上级的命令,他们不能轻易作战。

如此这般的大阪第四师团,被所有的日本军队认为是丧门星,

很多人不太理解武士道精神控制下的日本军队中,几乎个个都是战争疯子,为何会有大阪第四师团这样一朵奇葩?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其实这与日本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古代的日本跟中国一样商人的地位很低,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后文用大名代指

),而大名是效忠天皇的。

这种等级森严的关系长期存在,使得很多商人生存艰难,而大阪第四师团的主要士兵都是来自大阪的商人,他们对大名的剥削厌恶至极。因为是商人,所以对于土地没那么依赖,更不会去依附于大名效忠天皇。更不会在战场上拼命,拿自己的鲜血去给天皇所谓的荣耀增砖添瓦。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二战之后的日本一片萧条,回到日本的大阪第四师团盯上了有钱的美国人,竟然将生意做到驻日美军的军营门口。他们将在其他国家带回来的各种纪念品,摆在驻日美军的军营门口叫卖,那场面简直比自由市场都热闹。不得不说,大阪第四师团的士兵真的很会做生意。

抗日战争时期,为啥说日军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第一“软蛋”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