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没有编制的社区工作者会有什么变化?

好多灰机2


希望上级能平等对待所有的社区,特别是那些连社保都没有缴纳的社区工作人员


春暖花开哟12345


在这次的疫情中,社区工作者真的是非常之辛苦,他们在基层承担了最重的任务,肩负了最大的风险,但是个人认为:编制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首先,从社区性质来看。社区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社区、村是属于群众自治组织,一直以来的政策是,对于社区有扶持,可以给钱,可以给政策,甚至可以人马,比如有民政局选派的社区工作者。工资有民政局负担,人员归社区使用。

其次,从目前社区人员的构成来看,相对复杂。现在社区主要分为这么几类:

企业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企业员工,服从企业管理,薪酬待遇主要有企业负责。

农社区:社区两委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社区主干即书记、主任工资有民政局承担,其他两委由社区自行解决。社区两委的社会保险,有民政局承担一部分。社区临时聘用人员,保险和工资有社区承担。选派人员,社区工作者由民政局承担工资和保险。原来的大学生村官是有组织部承担,其他的,比如第一书记等,工资是由原单位承担。公益性岗位,劳动局承担。

新建居民社区:因为没有集体资产,所以社区两委工资有民政局承担,其他工作人员注意是公益性岗位,有劳动局承担。

人员庞杂,组成复杂,意见很难统一。

最后,编制要求。获取编制通常是,三定,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也就是说,某个单位产生某个职能,因为这个职能而设定一个岗位,为了这个岗位而确定一个编制。换句话说,这个编制是按图索骥的,有了需要才有编制。同时获取这个编制,要求是凡进必考。先笔试再面试,全程公开,并且如果报名比例达不到的话,就会取消考试。整个过程是很严谨的,不可能因为某个人而破例。

虽然编制很遥远,但是社区工作也是需要有人来做,很多人都可以一直在社区工作。 农社区对于长期在社区工作的人也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工作达到一定时限,退休以后也能按时拿工资。


白水90944696


2010年通过街道正式考试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至今社区没买劳动保险,年前区里统计社区工作者名单,以后提升待遇,也只是统计的两委成员,社区工作人员是一点好处没有。


zdp158510848


干啥呢,又是发福利又是批编制,凭啥?我就想说那不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么,他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履行自己的工要职责而已,还有那些志愿者,环卫工人怎么说,应该给这些人提高待遇!


只有回不去


从这次疫情中所做的工作来看,是时候该给社区工作者正名了!一个基层的群众组织,却承担着政府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如果他们的工作都不能代表政府,请问,谁能代表政府去做社区工作?但是,由群众组织代表政府部门去做各项基层工作,其一是名不正言不顺!其二是政府部门难道是只能高高在上吗?


邵军


作为共产党员,不应该考虑编制不编制,做好工作,也是给人生的一次美好回忆,做点别的照样过的很好,何必为了编制。


兰州阿冬


本职工作而已,每个人都会做好自己份内事,做不好的就是个人思想问题了


哎呦大实话哦


这是工作和职责。先研究如何做好社区工作吧。这次疫情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我们的社区工作流于形式,对自己辖区居民都不熟悉。


梁照明2


一天就想着编制和钱 待遇。先把疫情完全控制了再说 我想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我们的


用户4780923292810


这次疫情过后,社区工作者应该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工资待遇会有所提高,未来工作量要提高;

2、以前更多的行政审批事项下发到街道社区,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现在已经转移到基层的有,年检社保、公交卡检证等等;

3、基层人员会增加;

4、整体素质会提高;

5、更加与社区居民贴合,加上管理;

6、明确或完善社区基层工作者的管理制度;

7、男女比例会变化,目前女同志比较多;

8、社区主任会有编制。

当然,短期看,过了疫情会有补休的!

中长期来看,以上几条会陆续变化的,即使没有这次疫情,我想也会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毕竟要有个过程,大家不会忘记社区工作者的,特别是经过这次疫情,社会各界会重新认识最基层的工作者,个人想法,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