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如果企业宣布降薪,你选择接受吗?还是直接走人?

本仙女胖胖滴


这件事情没有如果,而是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一时生气可以理解,大家都要生活,这个也没办法。但是千万不要从动离职了,千万不要裸辞。

现在整体的环境都不好,去哪一家也是差不多,不会有多好的情况。

我来给你分析一下:

一、不论大小公司都在降薪,甚至裁员

给大家看几个降薪和裁员的例子。

① 诺亚财富集团宣布:三位董事不领薪资,员工只发3/4工资。

② 知名教育创业公司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宣布:全员每个月只发35%工资!

③ 花生好车员工爆料,技术部门八成人员待岗,待岗每月只发1540元,公司强制执行。

④ 新潮传媒CEO宣布减员10%,此次减员规模为500人左右,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干部。

今年的疫情,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基本都是一场灾难!

活下去是最大的的愿望!对于公司来说,只能断尾求生,该降薪就降薪,该裁员就裁员,哪里还会考虑每个人的生活情况呢,不太现实!

二、即使降薪,也不要轻易离职!更不要裸辞

我知道,降薪了大家心情都不好!但是如果因此冲动离职,我只能说——你太飘了!

离职之前,千万想好这几个问题:

① 现在外部环境怎么样?

不用想也知道,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降薪裁员,真的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很难说。

② 降薪还是直接没工资,能接受哪个?

很多事情都经不起对比,只要你这么想了,很显然,降薪还有一点收入,起码不会慌乱!但是真的没工资的话,估计大部分人都要焦虑。

三、这次降薪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对于这次的降薪,我想说,职场最重要的就是——竞争力!实打实的竞争力!

公司对谁最好,对给公司创造对打利益的人最好!(除了老板以外)

这也就引出今天我们要说的第一点。

① 作为普通员工,要着眼于提高个人竞争力。不要懒惰不学习,只有未雨绸缪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除此之外,降薪给人带来的不安全感如何处理?那就多赚一分钱咯,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

② 开启收入B计划,甚至是C计划!就是说除了本质工作之外,自己能不能还有一份收入?如果有人不知道做什么的话,我来推荐一下!

比如说你会弹吉他,能不能在线教人弹吉他

你会翻译英语,能不能在网上做翻译兼职?

你会写文章,能不能再今日头条上写文章赚钱呢?

总结一下,我希望每个人都考虑到外部的情况和内部的情况再说要离职!

现在降薪是趋势,大家都一样!老板也只是为了公司能撑下去,只要能做下去,就算降薪,也还算还有收入!如果离职,面临找不到公司的风险,这个更可怕!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平时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开始副业收入!这样是比较保险的方案~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你觉得怎么样???欢迎留言评论~

作者:小皮老师,每天分享职场经验、10套PPT模板免费下载!

PPT精选


【星雨观点】跟谁过不去,也不要跟钱过不去。因为没钱的曰子实在是不好受。

由于疫情,我们公司还没复工,但每天会安排一个人去值班。昨天正好是我值班,上班途中正好遇到了一个过去的同事。小伙子大学毕业后来我们公司工作,两年前跳蹧到市内一家规模较大的民企。正好路上遇到,虽是非常时期,但还是聊了一会。

他跟我讲了他的遭遇,应该与你提出的问题非常相似。去年底,他所在的公司因为效益不好,决定对企业的行政人员降薪。被降薪的人员虽然心存不满,但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就忍了。可是小伙子年轻气盛,直接提出了辞职。本来想年后再去找一份工作,没有想到遇上了这场疫情。现在是没有了工资收入,天天在家干着急也没办法。

客观看待企业降薪。

记得过去有一个比喻,形象地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比喻成“锅”和“碗”的关系,意思是锅里有,碗里才会有。就是说企业效益增加了,员工的收入才会有增加。

这次疫情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至今没有复工。即使将来复工了,也会面临着缺资金、缺原材料、缺产品市场等问题。企业要想在短时间内摆脱困境、恢复正常发展,估计具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一个过程。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宣布降薪,我认为对企业的这一行为可以理解。

企业面临困境,需要员工同舟共济。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波浪式的。有顺境,也有逆境。

企业在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增长快效益好,员工收入有提高,这种情况下员工自然高兴。但当企业出现了困难,生产经营停滞,经济效益滑坡的时候,提出给员工降薪,大多数员工都会很难接受和理解。这实际上就是常见的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企业和员工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在企业出现困难的时候,员工应该多理解企业和老板的难处,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出力,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是接受还是直接走人?还是要取决于自身的态度和实力。

面对降薪,是接受还是直接走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你愿不愿意与企业共渡难关?如果愿意就接受,反之则走人。

一般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都是会选择接受降薪而留下来继续工作,与企业共渡难关。

  • 在企业已经工作多年,有了较深的感情;
  • 感到这个企业工作的环境很好,对自己的现状也比较满意;
  • 认为企业虽然目前遇到了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
  • 自己觉得有个工作不容易,现在重新择业也很难,不想再折腾;
  • 自身条件一般,估计离开了也不会找到象现在的工作。

以上的这几种情况,应该都是会留下来继续工作。

2、如果自身不具备一定的实力,选择走人易,再想就业难。

可以预见,今年的疫情,必然会给就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许多业内人士预测,复工后仍然会有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

企业开工不足,必然会减少用工需求,客观上使求职增加了难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是属于紧缺的专业人才,或者高技能的专业人员,或者熟练工人,估计会面临择业的困难。

总结:面对企业降薪,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建议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冷静分析利弊得失,慎重地做出选择。


星雨如风


我是小丸子,如果是我的话遇到复工后如果企业宣布降薪是选的接受还是辞职呢,说实在我已经遇到了,我们公司宣布2月份取消全勤奖,绩效奖以及各项补贴,七算八算的2月份就是少拿2000来块,但我还是接受了,因为我觉得吧!

换位思考一下,这在特殊时期双方相互理解下吧

说实话,因为疫情的原因企业或创业人士受的伤害还是蛮大的,就拿我有个亲戚来说,年前去外地拉了整整一车的水果回来,本来准备过年赚点钱,为此还请了二个人来帮忙做事,让想不到的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还没等过年就启动了一级响应,最后他一狠心全部捐赠出去了。

这还只是个体户,而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坚难的,现已经有企业坚持不住了选择了倒闭,所以如果2月份没有上班的话,降点薪就降点吧,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公司倒闭可以重新找工作,可以工作就有那么好找吗?答案相信大家都有了吧,所以跟公司一起挺过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我不会掏心掏肺的为公司着想,因为尊敬是相互的

老板没有意务什么都考虑到员工的感受,自然员工也没有义务跟公司共进退,人情往来是相互的,公司对员工好,员工自然就会多为公司着想了,那些整天别的什么都不干只是想着怎么压榨员工的老板,谁还会留下来共进退呢。

我举个例子:我有个学弟以前上班的公司,那老板就是属于我开你工资了,那么你什么都得听我的,还会想办法怎么扣工资,后来那工厂因为路线起火了,烧了一仓库的货,老板希望大家先不要工资免费做一个月,看没人答应又说这个月工资不发后来几个月分月返见还是没人答应,最后又说延迟一个月发,还是没人同意,最后那老板说不愿意的全部走人,我学弟他们去申请了劳动仲裁拿回了工资以及赔偿。

所以员工怎么选跟公司自身有很大的关系,人是情感动物所以你对他人好,他人自然会回报的,一个企业关心体贴员工不是只能用钱,还有其他方面来入手,我就是因为我们公司很人性化,平时对我们都不错,所以愿意接受降职,跟公司共渡难关。

最后我做个总结:主要看公司对员工怎么,在那上班是否有归属感,以及待遇怎么,如果离开这去其他地方是否能找到更好的,最重要的即使辞职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留下共渡这个难关,阳光总在风大后。

我是小丸子谢谢你的阅读,希望可以帮到你,认同我的就给我点个赞加个关注 吧,谢谢了。


小丸子悟职场


对于我来说是选择接受!

这个里面关系到一个个人成本问题。它的决定因素可能和自己的家庭背景,年龄层次比较有关系!

我是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了12年的一位员工。在疫情没有爆发之前,去年10月份我提出过一次离职。那个时候信心满满,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可以找到一个比现在的岗位更匹配,薪资更优厚的工作,当然情况也正如我所预料一样。工作不难找,而待遇不理想。然后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在这家企业继续留了下来。

首先是个人表现的考量。那如果企业都复工后,相信每一个私企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类似情况出现的可能,如果我此时选择走人,那我必将面临着求职这件事情,而在求职的慢慢过程当中,还需要了解到每一家我所申请面试的单位,它们的背景条件和当前复工时候是否也有降薪的政策存在。因此我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现在在的这家企业里面的职业位置是否能够让我有效的去规避这样的降薪风险?以及我选择留下来接受降薪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今后对我个人忠诚度的评估。

其次,同样我认为降薪政策在一家企业只是短暂的。也许仅仅就是这一个月给你的薪资降薪。但可能你收获的是类似于和企业和老板一同并肩,度过一个非常时期,拿出的是你对公司所做的一些努力和贡献。

第三,拿我现在的同事来看,有很多同事,非但不是在公司出现降薪情况的时候选择走人,而是在出现疫情时,当前公司需要召回一些同事,去奔赴一线抗击疫情,他们也毅然决然的积极的响应着。

所以我想,假如说个人情况、家庭背景比较优厚;或者在年前,就已经产生过要离职的想法;再或者你已经对这家公司不存在更多的追求和梦想。那就没有必要考虑太多,毕竟"做的不开心"和"钱不到位"是不想干的两个核心条件。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非常时期出现的特殊情况,我想应该是有心理准备和心理考量,能够接受的。



菜神V5


分享一个疫情下降薪的真实案例:

上海某教育公司员工在网上爆料:2月12日被领导微信通知:1月工资降50%,2月份开始直到六月份降65%。不同意方案的可以离职,1月工资正常发。

该教育公司的老板表示:本来够活2年的账上3.2亿现金,如果没收入只够6个月,下决心做坏人,全员3.5折工资5个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资,一月统一半折,等下轮融资后补齐,或者换成公司股份,这样我们现金流仍旧可以不融资活两年。

员工投诉的信息最近在各大社交网络引起热议,有在骂老板冷血的,有在说公司做法合情合理的。

江少觉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因为这次疫情,很多企业没法开业,员工没法上班。教培行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很多公司都是在利用免费线上课,赔本赚吆喝。但是全员降薪的做法具体到个人,还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的收入刚好够房贷车贷,如果强行降薪,肯定会影响很多人的正常生活。

公司全员降薪其实就是裁员的软性手段:

这两年经济不景气,很多公司本身经营困难,再加上遇到这次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加上国家号召企业不裁员,但是企业为了活下去,往往会采取全员降薪的手段。

站在老板的视角,这无可厚非。只要能让公司继续活下去,他们就必须这么做。

站在员工的视角,降薪会让自己的收入大打折扣,这时候你只有两种选择,接受or离职。其实公司降薪对能力强的人影响比较少,他们在人才市场上很抢手,即使离开公司也能迅速找到不错的工作。而对于纳西额能力比较一般的,离开了公司很难找到工作的人来说,接受降薪,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对我来说:

如果公司待员工不错,自己也看好公司的发展,会选择留在公司一起渡过难关。

如果公司老板是为了裁员而降薪,自己也不看好公司发展,还是趁早走人为妙。


我是江少,90后职场问答达人,专注个人成长、职场高价值干货。欢迎点赞关注留言,一起在这个功利的世界做个有钱人。

江少


很不幸,我们公司就选择了降薪!

我们的大的方向是

1、市场人员降薪4成,后勤和技术人员降薪5成,但绝不辞退员工,虽然固定工资有违政策和人性,所以,我们做了补充方案,那就是公司迅速敲定疫情阶段可以做的业务,并已经基本确定,并形成奖金方案。

2、宣布全员远程办公,同时工作时间调整为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另外各部门安排1人在公司值班,确保有事情能有人;

总的目标是养活自己,待疫情一过,迅速发力市场。

公司降薪也是无奈之举

降薪,绝对是不得已的举措,吃老本活不了几个月;

我们知道,无论降薪是否顺利,对公司和员工双方都是不利的;就像身上有了伤口,伤口好了,也有伤疤;

降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受打击的,最终影响的是公司的短期的业务开展和公司长期的品牌形象;对员工的生活影响是最直接的。

但是如果不降薪,可以预见,公司近两个月就只能吃老本,这个是公司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希望员工能力理解公司的想法,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公司的主管人员,没有表示异议,全票支持

各部门主管,作为参与本次举措的决策人,在接受到此命令,无论心理想的是什么,都无条件执行,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要出方案,还要去执行方案。

我本人作为管理人员,我很清晰的知道公司的状况是什么,也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将会面临什么,家人因为疫情降薪不得不降低生活开支的画面很自然地不断地出现在眼前,想着因为疫情自己的待遇不能够满足家人的开销,心情无比激动;

可是,工作仍旧得继续,做方案,与各级主管沟通,与员工沟通公司的情况,并听取员工的想法和意见。

因为公司的态度一直是非常透明公开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听取了员工的建议,总体效果还是可以的。

公司的员工,刚开始是无法接受的,沟通后表示理解

对于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没有人会第一时间就表示理解的,更不要说同意,这个是人之常情;

当主管人员先口头通知员工的时候,员工就在工作群发起了“抗议”,希望不要降薪;随后是希望降薪幅度小些,然后是部门主管甚至提出了对自己部门减员,保留在职员工的薪资不变或者小幅度调薪,等等等;

紧接着,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与员工进行了集中和一对一的沟通,这个沟通并不是强迫员工必须理解和支持,而是听取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友好的沟通,让员工更加了解了公司的情况,也提出来很多自己的意见。

最后,全员通过

通过沟通,公司决策层采取了一部分员工的建议,比如,公司疫情期间推行的项目的进项全部采取奖金制,盈利部分公司不留取一分钱,全部给到参与项目的员工。

就这样,公司最终也达成了降薪的目的,员工也在疫情阶段保证不失业,并且有收入保证,同时,公司也能在这个阶段保存了自己的能力,以便在疫情过后第一时间搏击市场。

【总结】

人的一辈子,哪能不经历什么风险,企业也是一样的。疫情给了我们很大的打击,但是也让我们更团结。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这个社会将会更美好!


稚始栀终


当然直接走人,但是要给我补偿,否则休想。

你老板遇到疫情没啥收入,降薪可能是迫不得已,这一点我能够理解。但是应该提前告知我,害得我又跑到公司来,路费谁出?功夫钱谁赔?

早知如此,我就不来公司了,直接辞职,留在老家养猪,比在厂里打工强多了。想想看,你降薪了还有什么竞争力?

既然你复工了就应该拿出诚意,不说你加工资留人吧,至少不能降薪,你再难也没有员工难。你最多只是少赚点而已,而我们这些打工的,降了薪可能生活都过不下去,哪里还有心思给你干活呢。

学学人家浙江的一些企业,员工复工不仅不降薪,还报销返程路费,政府也给额外补贴,这才是赢得人心的好做法。

不要在这个时候当坏老板,一旦业务恢复了想再找熟手给你干那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大家的心被你伤着了。

所以对这种把我“骗”到公司说降薪的做法很不认同,感觉很坑人,打乱了我的计划。碰到这种情况,还想让我忍气吞声接受降薪?不可能的事情。我必须要讨个说法,如果不给说法,我就请法律援助帮我仲裁,必要的时候会联合其他同事一起投诉或仲裁。

不给你点颜色看看,就觉得我们当员工的好欺负:想处罚就处罚,想降薪就降薪,太任性了。

这次就让你吃吃亏,我哪怕走之前,也要求必须把我的工资一分不少的算给我,然后把该补偿的也给我,否则我就赖着不走。

总之,我既不接受降薪,也不会傻到一分钱不要就走人。

说到底,你企业真的降薪也应该提前告知,而且要履行相关程序,不是老板一句话就定了,那跟地主老财有什么两样?我们必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能任人宰割,也拒绝洗脑。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这就是我的职业准则!


喻派职言


昨天,公司发了1月份的工资,工资到账时我就看傻眼了。为啥比年前工资还少了30%,一开始以为是我表现不好所有给我降薪了。后来一问,所有人都是如此。

原因都可想而知,受疫情影响,公司延迟复工,损失巨大。目前虽已复工,但政府要求对所有外省人员都需要单独隔离14天后才能开始上班,而公司的省外员工多达35%,这样一来,公司损失更难挽回。

隔离14天加上春节假期,相当于1个月没上班,但工资仍然需要发,对于我们接近2万人的公司而言,仅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所以若不裁员就必须降薪。

那么,面对疫情过后的降薪,大家的态度是怎样的?

80%的同事:降薪是公司的无奈之举,想让公司活下去就必须采取的方式,我接受该方式。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在该情况下,未采取裁员措施就已经不错了,若此时自己选择离职,则面临更大经济压力:

跳槽:竞争更大。此时跳槽的竞争者不仅仅是其他找工作的人,还有已在该公司的人,因为很多公司会选择裁员,那么公司还会拿你和公司的人对比,择优录取。

面试期长且无经济来源。有很多人在年前就已决定年后重新找工作,而经过这波疫情之后,需要找工作的人更多,那么你面临的面试期则更长。在漫长的等待中,你需要付房租、房贷等等。

综上,80%以上的同事认为此时离职非明智之举。

20%的同事:累死累活一整年,工资不涨反降了,当然得走。

该类同事觉得在过去的一年付出很多努力,却未得到相应的结果,所以选择离职。并且,在他们看来,还有如下原因:

1.若不加薪,导致员工离职,企业损失更大。

目前的岗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有人离职,则需要企业花费更多精力与金钱来招聘,这样的损失则会更大。因此这种报复式心理离职。

2.工资突然降低,心理落差大

以往只会涨薪,就算再差也不过不涨薪而已,但这次还降了30%,实在受不了。按按降薪后的工资,每个月房贷都不够还,基本生活都已得不到保障。

而我,选择的是继续在公司。不是公司没良心,而是公司想要活下去,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也相信疫情过去后,公司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Judy读书


看情况,如果降薪在我的底线内,就不辞职,反之果断走人。

比如下图,公司领导发起的自愿降薪活动,虽说降30%,但会保证参与活动的员工每月工资不低于5000元。

这样就能让员工的基本生活有保障,而且只需要2个月。

如果遇到下图这种情况,我会拒绝参与,并且当天辞职。

这个也是领导发起的降薪活动,要求员工1到6月不领工资,整整长达半年的时间,真的是将企业危机转嫁到员工身上。

6个月,大多数家庭的储备金也支撑不到这么长时间吧。

的确,这次疫情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业务缩减,现金流断裂……很多公司不得不降薪、裁员、倒闭。

特殊时期也不好找工作,继续待在原公司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如果公司不错,有发展前景,我愿意降薪1-2个月共渡难关,毕竟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如果要半年不领工资,臣妾做不到啊,臣妾有房贷车贷要还,还有老人小孩要养,必须有工资收入啊。

我是马儿,但也要吃草。


海格进阶


如果降薪不超过50%,我可以接受。

受疫情的影响,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经营上的困境。其实降薪已经是很好的解决措施了,最起码比裁了你好很多。

为什么说降薪比裁员好呢?

①首先显而易见的是,降薪你没失业,不用去找工作。

我有朋友已经在这次疫情中失业,连他们老板也失业了,公司彻底凉了。老板还开玩笑的说找到好工作给他也推荐一下。听起来真的好心酸。

你觉得自己的工资从8000一下子降到了6000很难受,但很多人都是从8000直接清零的。他们还要熬过没工资的这段间隔期,并且现在的失业的人有些多,工作也不一定能轻松找到。

②老板不用为再次培养一个新人付出成本。

你肯定知道,像一些新媒体、互联网行业的岗位,每家平台的调性都是不同的。基本上所有新来的都要接受一定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工作。

那么培训就肯定要人力、物力的付出,这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如果你学习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是,有时候可以降薪就不要裁员。

那么,降薪后钱不够花怎么办?

①问亲戚朋友借,并承诺一定的利息。

现在绝大多数人估计都没有太多闲钱。你可以问亲戚朋友借,他们就算会帮你,也一定很不乐意。毕竟装在自己口袋里的钱最踏实,所以你必须答应一定的利息补偿,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足够偿还本金利息,才有可能借到。

②趁着自己资金危机,启动副业。

这个副业可以是晚上兼职代驾、送外卖,也可以是线上的投稿写文、PS设计等等。

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赚一些钱也是可以弥补月薪的短缺。

如果你说你没什么技能,我建议你还是从0开始学习,毕竟现在资源这么丰富,想学什么都能低成本找到资料。

尽量别干送外卖、代驾之类的活,既累人,又没技术含量,还没有增长空间。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谢谢你的点赞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