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的车是自吸好还是增压好?

泳璟


去西藏自驾游,当然是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更有优势,同样是1.6的排量,自然吸气的车,在爬坡的时候可能要哼哼唧唧的,有时候挂二档才能上去,不是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可能三档四档也能上的去,至少会速度很快,没有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就这样的一个区别。



去西藏自驾游,要么选择大排量自然吸气,要么选择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可以让你在路上更爽一些,仅此而已,至于说其他的,其实现在什么样的车,都可以去西藏,特别是夏天,一般的轿车和普通的SUV都可以胜任,夏天的时候路上没有积雪,两区的车辆,就可以顺利的通过,而且路上,99%都是铺装路面,就跟城市开车没啥区别,当然路上,还是有很多的拐弯,上坡下坡,还是要注意安全驾驶。

为什么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更有优势,其实特别简单的一个道理,1.6T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相当于自然吸气2.2以上排量的扭矩,自然会有更好的动力,这毋庸置疑,其他的车辆也可以去,上坡的时候慢一点,仅此而已。

冬天自驾西藏,还是有更多的要求,一方面路,要求司机有山驾驶经验,雪地驾驶经验,还要求车辆必须是四驱车,同时,要带上钢丝绳的那种防滑链儿,还要懂得一些安全常识,慢点走,收缩自如,才可以安全到达。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自驾西藏,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藏区自驾游,恢复关键词,就会有一系列关于自驾西藏的一些小常识,最后,祝你们玩的开心哦。


超级自驾游


不点评带不带T的好不好,自己感觉好才是最好。我今年5月自驾西藏22天,3.0自然吸气SUV,来回没有任何反常,只是在卡若拉冰川想把车开上一个40多度的陡坡,少走点路,缺氧啦!没有上去,其他的地方如履平地,没有任何郁闷。


倾注580720


进藏还是开增压车型好一些,当然自然吸气也并不是不能开,只不过动力会因为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而涡轮增压由于海拔升高受到的实际影响很小(是涡轮增压),涡轮增压系统就类似一个膨胀机的原理,在高海拔地区反而会获得一定程度的高原补偿,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高海拔地区的确会对自然吸气发动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只要不是海拔过高、或者需要全负荷输出,那么受到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

相对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米,大气压力就会下降10%;大气压力下降10%,就等同于每个进气冲程吸入的气体质量下降10%,相当于每循环的进气量少了10%,那么随着每循环进气量的降低、每循环喷油量也会降低10%,这样一来每循环用于燃烧的燃料就变成了平原地区的90%,动力自然也就下降了10%!当然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动力下降会更严重,比如当海拔为4000米时,自然吸气发动机只剩下平原地区的60%,不过虽然看上去动力减损的很多,但在实际中我们用车很可能连车子50%的动力都用不到,所以即便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剩余的60%动力从理论上看是够用的,毕竟用到极限的机会很少!



其实并不用担心什么,正常来说只要不是海拔过高,驾驶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辆是不会感到明显动力变弱的,因为现如今的车辆大多数都是电子节气门,电子节气门可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自动修正,比如平时在平原上开车,油门行程踩下20%、节气门开二度,但在高原上同样踩下油门20%,而节气门可以开到三度甚至更高,这就是电子节气门的自我修正,当然修正是有范围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海拔2000米的高度驾驶自吸车,动力下降到平原地区的80%,那么只要您需求的动力在这80%的范围内,电子节气门可以通过增加开度来补足进气量,从而让您感觉不出动力变弱,但您需求动力若超过80%时,电子节气门的调整就没有意义了!

高海拔地区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实际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会有高原反应的原因就是排气压力、温度都处于平原地区的水平,因为燃烧室的环境处于一个独立的状态,也就是说燃油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在排出气缸前的状态与平原地区一致、处于标准压力,而燃烧室外的环境则是高海拔、低气压的环境,而常压气体进入到低气压环境后,必然发生膨胀,膨胀的气体会提高排气压力,这样就等同于有更多的气体在推动排气端涡轮,所以排气端涡轮的工作效率提高、进气端涡轮的效率也同样提高,在同等排气量下,处于高原的涡轮转的远比平原要快,简单点说就是涡轮系统的功率得到了提升(不是发动机功率),这样一来由于涡轮系统的亢奋表现,对进气量就能起到很好的补偿作用,实际上的表现就是涡轮增压在高海拔地区的动力下降就很少了(原理类似那些在平原买的小食品,到了高原会胀袋)!


出现高原反应较严重的往往是那些小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对于大排量车型而言,高原反应的确会对动力造成影响(自吸),但不影响实际对动力的需求;比如一款大牌自吸动力350匹马力,即便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动力减弱至平原的60%左右,那么残余的动力还能有210匹,这210P的动力不够用么?答案是肯定够,马力大即便被削弱一部分,但余量也多;而小排量自然吸气则不然,比如2.0L的自吸,额定马力150P左右,在海拔4000米高度行驶,动力剩余就只有90匹左右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让您感觉出动力不足的问题,当然只是感觉、如果走的是铺装公路也没事。。。


上述就是高原对于自吸与涡轮增压的影响,实际上影响的只有自吸,而对于涡轮增压产生的影响很少;至于机械增压受到的影响其实和自然吸气类似,不过会强上一些,机械增压毕竟是从发动机处取力来维持运转,发动机被高原反应弄的没劲、机械增压器取得的力也会相应变得不容易,所以机械增压器的功率还是会有一定程度降低,所以动力还是会产生下降,只不过配备机械增压的车都是大排量,下降的动力往往感觉不出来!而涡轮增压靠废气来维持运转,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维持涡轮运转的力是白来的,而且这份力还被高原低气压给强化了,所以涡轮增压系统在低气压环境反而功率会提高!从实际的角度看,现如今无论是自吸还是涡轮增压、机械增压跑西藏都没事,即便是小排量自然吸气车型动力减弱明显,但影响的通常只是驾驶者的心情,至于该完成的工作它都能完成只是有些勉强而已!


非专业车评


每年进藏三趟,不道听途说,直接说自己的感受,1.4T菲亚特菲翔,从成都到林芝,中途除了在然乌湖遇雪没有防滑链耽搁以外,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但是超车略感吃力,特别是上坡,不要说为什么要上坡超车,因为有些路段爬坡就是一个小时。第二辆2.5T依维柯柴油,上坡就非常费劲,升档起码要转速3500以上,不然马上转速下两千,没有力了,上坡超车不要想,平路就要必需在视线好的地方,并且注意被超车的速度,基本上他只让道不让速,甚至极有可能既不让道也不让速。第三辆大众蔚揽2.0T,川藏路上就很有信心了,不管是爬坡还是超车,没有动力上的任何问题,甚至游刃有余。自己判断,希望能够帮到你。











Derekfu


进藏是自吸好还是增压好?



这一个专门针对汽油发动机的问题,因为只要是柴油发动机的都是增压的,这是柴油发动机的特性。小编多次自驾车进藏,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小排量增压好于同排量自吸 但弱于大排量自吸 最好是大排量增压



众所周知,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氧含量明显比平原地区低得多,在西藏地区平均海拔都在4000以上,按以前的化油器机械式油门控制的旧式车型的话,在如此高海拔行驶不但止非要耗油而且发动机的动力损失也很大,可以达到动力下降40%以上。但现在的汽油车基本上都已经是电控系统,电喷发动机甚至是缸内直喷发动机,对应付高原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动力损失的客观规律仍然存在,只是没有那么大而已。




2.0排量以下车型的话增压发动机比自吸的开起来要好,因为在同等转速下增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明显要比自吸的大,即使动力有所下降也在自吸发动机之上,而且同样海拨高度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衰减比率只有自吸的一半左右。

但是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车型对比象3.0、3.5甚至是4.0的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尽管功率和扭矩差别不是很大,但在高海拔地区开起来大排量的自吸发动机车型还是更理想的,特别是在反复的上下坡过程中,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动力输出更线性。




而大排量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奔驰的大G,这是土豪级别的玩意儿,小编暂时也没有这个经历,不好下结论,但光看功率扭矩以及这车的定位应该是在高原地区驾驶最理想的。

自驾进藏车子性能固然重要但驾驶者更重要

小编每次自驾进藏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车和人,在进藏的过程中,比的不是车子的性能如何,更多在乎的是自驾者的心态。藏区道路限速非常严格,大多数都在40到60公里的限速,而且有很多的山路或者是损毁路段,这些路面的情况与自驾的车型是否增压还是自吸发动机没有多大关系,只与安全有关系。




总结

因此小编认为不要纠结于自驾车进藏对增压不增压的问题,只要车辆检查到位,排除隐患一样可以轻松进藏。而且现在无论是国内品牌、合资品牌、全进口的大多数车型都是增压发动机车型了,自吸发动机的车型少之又少。


百威天地BRAVEWORLD


跑高原对车的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你比如说霸道,进藏大多都是霸道,那霸道就是自然吸气的机子,但是霸道的越野性、稳定性是一流的。

所以其他的暂且不说,就只说发动机。

一个是利用大气压强获取空气,一个是通过增压器强行压入空气,那么理论上,在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涡轮增压的表现会好于自然吸气的。(就综合性来说是不一定的,比如霸道)

那么究竟高原对于发动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来看看“有关专家”的数据:温度每上升2.5度,发动机功率下降1%;海拔每上升300米,发动机功率下降1%,温度和海拔是自然进气发动机最主要的外界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是4000米,长三角平原的海拔平均是4米,几乎相差整整4000米,那么每300米下降%1,算下来上海的车子到西藏发动机功率会下降将近14%。而涡轮增压是大气压力的2-3倍,大约可以比自然吸气高出大约增加30%的功率,也就是说涡轮增压的车子到高原之后情况比自然吸气在上海还要好!

虽然涡轮增压发动机受到高原空气稀薄、燃烧不足的情况影响会少一些,但也不是100%不受影响,至少达不到原有的最高输出是肯定的。

另外给你说一个课外小知识,涡轮增压的技术其实最早研发出来的时候是运用在飞机上的,当时航天技术经常碰到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海拔的提高飞机发动机功率下降最终不能正常工作,涡轮增压就是针对这一个情况提出的解决方案。后来才被使用到车子上的,所以要说高原地区的表现,涡轮增压要比自然吸气好!

但是,注意但是要来了,还是那句话,跑高原对车的要求是综合性的哦!

欢迎关注我,5年经验汽车工程师,为你带来最实用的安全驾驶知识


安全驾驶老赵


增压好。但是小排量增压,最好不要赖手动挡。4500以上的海拔,坡道起步容易熄火。曾经在5200的海拔开高尔夫1.4T手动,作为老司机的我,几次坡道起步失败,最后油门给到3000转,稳住油门猛松离合才起成步。涡轮在高海拔的迟滞现象会放大,但是猛加油还是有充足的推背感。自吸会弱些


Jerry56m0n


进藏还是开增压车型好一些,当然自然吸气也并不是不能开,只不过动力会因为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而涡轮增压由于海拔升高受到的实际影响很小(是涡轮增压),涡轮增压系统就类似一个膨胀机的原理,在高海拔地区反而会获得一定程度的高原补偿,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高海拔地区的确会对自然吸气发动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只要不是海拔过高、或者需要全负荷输出,那么受到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

相对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米,大气压力就会下降10%;大气压力下降10%,就等同于每个进气冲程吸入的气体质量下降10%,相当于每循环的进气量少了10%,那么随着每循环进气量的降低、每循环喷油量也会降低10%,这样一来每循环用于燃烧的燃料就变成了平原地区的90%,动力自然也就下降了10%!当然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动力下降会更严重,比如当海拔为4000米时,自然吸气发动机只剩下平原地区的60%,不过虽然看上去动力减损的很多,但在实际中我们用车很可能连车子50%的动力都用不到,所以即便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剩余的60%动力从理论上看是够用的,毕竟用到极限的机会很少!

其实并不用担心什么,正常来说只要不是海拔过高,驾驶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辆是不会感到明显动力变弱的,因为现如今的车辆大多数都是电子节气门,电子节气门可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自动修正,比如平时在平原上开车,油门行程踩下20%、节气门开二度,但在高原上同样踩下油门20%,而节气门可以开到三度甚至更高,这就是电子节气门的自我修正,当然修正是有范围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海拔2000米的高度驾驶自吸车,动力下降到平原地区的80%,那么只要您需求的动力在这80%的范围内,电子节气门可以通过增加开度来补足进气量,从而让您感觉不出动力变弱,但您需求动力若超过80%时,电子节气门的调整就没有意义了!

高海拔地区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实际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会有高原反应的原因就是排气压力、温度都处于平原地区的水平,因为燃烧室的环境处于一个独立的状态,也就是说燃油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在排出气缸前的状态与平原地区一致、处于标准压力,而燃烧室外的环境则是高海拔、低气压的环境,而常压气体进入到低气压环境后,必然发生膨胀,膨胀的气体会提高排气压力,这样就等同于有更多的气体在推动排气端涡轮,所以排气端涡轮的工作效率提高、进气端涡轮的效率也同样提高,在同等排气量下,处于高原的涡轮转的远比平原要快,简单点说就是涡轮系统的功率得到了提升(不是发动机功率),这样一来由于涡轮系统的亢奋表现,对进气量就能起到很好的补偿作用,实际上的表现就是涡轮增压在高海拔地区的动力下降就很少了(原理类似那些在平原买的小食品,到了高原会胀袋)!

出现高原反应较严重的往往是那些小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对于大排量车型而言,高原反应的确会对动力造成影响(自吸),但不影响实际对动力的需求;比如一款大牌自吸动力350匹马力,即便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动力减弱至平原的60%左右,那么残余的动力还能有210匹,这210P的动力不够用么?答案是肯定够,马力大即便被削弱一部分,但余量也多;而小排量自然吸气则不然,比如2.0L的自吸,额定马力150P左右,在海拔4000米高度行驶,动力剩余就只有90匹左右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让您感觉出动力不足的问题,当然只是感觉、如果走的是铺装公路也没事。。。

上述就是高原对于自吸与涡轮增压的影响,实际上影响的只有自吸,而对于涡轮增压产生的影响很少;至于机械增压受到的影响其实和自然吸气类似,不过会强上一些,机械增压毕竟是从发动机处取力来维持运转,发动机被高原反应弄的没劲、机械增压器取得的力也会相应变得不容易,所以机械增压器的功率还是会有一定程度降低,所以动力还是会产生下降,只不过配备机械增压的车都是大排量,下降的动力往往感觉不出来!而涡轮增压靠废气来维持运转,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维持涡轮运转的力是白来的,而且这份力还被高原低气压给强化了,所以涡轮增压系统在低气压环境反而功率会提高!

从实际的角度看,现如今无论是自吸还是涡轮增压、机械增压跑西藏都没事,即便是小排量自然吸气车型动力减弱明显,但影响的通常只是驾驶者的心情,至于该完成的工作它都能完成只是有些勉强而已!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涡轮车需求的燃油标号一般都是95,而在高原上因为气压原因,一般高标号油并不能充分燃烧,而且西藏很多地方只有92的油可以加,所以当然是大排量的自吸车比较好,最好还要是四驱,底盘高点


小问么么哒


这要看车的排量,大排量车一般不带T,只有小排量车带T,如果是2.5排量以下的车进藏最好带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