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您做的菜,盼您把病毒打败”

“想您做的菜,盼您把病毒打败”

“想您做的菜,盼您把病毒打败”
“想您做的菜,盼您把病毒打败”

本报讯(都市新闻记者廖尚海)2月19日,本报报道了松桃县中医院护士长龙艳在方舱医院工作中悉心照料患者,收到患者感谢信的故事。然而这封感谢信同时也激起了龙护士10岁儿子对妈妈的思念之情,于是小家伙也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孩子突然长大 来信句句戳心

“我和弟弟都非常非常想你,想念您做的菜,想念您长长的马尾辫,想念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请您放心!我会替你照顾好弟弟,我现在已经学会给弟弟冲牛奶……

您说过“等我寒假作业做完了,就是您回来的时候。”虽然你说过的话大多都没有兑现过,但希望这次您不会骗我了,好吗? 我真的很想你快点回来。

“我期盼您把病毒打败,让武汉的小朋友跟我们一起回到校园。”

“句句戳心。”看到这些文字,龙艳告诉记者,对于孩子而言,自己还是感觉亏欠太多。尤其是那句“大多数都没有兑现过”简直就是自己对孩子最真实的写照。

大儿子今年十岁,由于自己和爱人工作很忙,之前答应过儿子的很多事都没办法一一兑现。后来小儿子降生,这对于大儿子来说,像是一个“打击”。觉得弟弟和自己争宠,也因弟弟常常受到指责。

“都是你……”每当此时,大儿子就会撅起嘴巴,要找小儿子的麻烦。

然而,这次在大儿子的信中,他居然学会了给弟弟冲奶粉,这着实让自己觉得意外,同时感觉孩子似乎一夜间就长大了,懂事了。

戳心来信 10岁儿子含泪所写

在龙护士儿子的来信中,可以看到这个十岁的孩子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同时也看到孩子的乖巧与成长。

而记者经过进一步了解后知道,原来这封信从头到尾是小家伙含泪书写的。

“我逗了他一下,结果哭着写完。”龙艳的爱人杨医生告诉记者,小家伙写信的时间是2月18日。当天,杨医生开玩笑地给孩子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要留在武汉工作。以后,就没有妈妈了。

听到这个,小家伙哇的一声,豆大的泪珠哗哗往外冒。

“那你写下来吧”,杨医生看到后又安慰儿子,如果对妈妈有什么想法,干脆写下来。

于是小家伙拿出纸笔,用铅笔字写下了对妈妈无比的思念和期盼。

“看到后我都哭了”,这是方舱医院龙艳护士长负责的一名患者张先生看到小家伙来信后的感受。

一封孩子的信 全家人的支持

这封孩子的来信,小家伙除了表达了对妈妈的思念外,不难看出小家伙从内心对龙艳护士长的支持。不仅如此,龙艳的其他家庭成员对她“出征”武汉同样支持。

龙艳护士长的爱人杨江华是松桃县民族中医院血透科室的主任,两人就在同一所医院。

早在得知武汉疫情的时候,夫妻俩同时写下了请战书。爱人杨江华提出了自己上前线,龙艳留在家里。但龙艳拒绝了,丈夫所在科室里人手紧缺,一旦离开科室怎么办?而龙艳在内科、急诊、重症科室都干过,更适合到前线。

最终,龙艳还是说服了爱人,自己“出征”,支援武汉。

龙艳告诉记者,其实起初她也不敢和家人们说自己要上前线了,怕他们担心。“去了就把工作干好,别打退堂鼓。”后来自己爸爸知道后给她打来电话,并鼓励她认真工作,勇于担当。

电话另外一头,龙艳开着玩笑说道,“别个老爸喊别去,你却说做不好别回来,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其实,龙艳心里也明白,父亲曾在湖北当过11年的兵,对这片土地也有着特殊的情感,也是在肯定和鼓励自己。

其实,像龙艳一样的医务人员还很多,他们除了是白衣天使,同样还是妻子、母亲、儿女。当疫情爆发时,他们纷纷请战。

记者在采访时问及龙艳的爱人杨江华,对于妻子的出征有什么想法时,他坚定地告诉记者:“如果国家遇到战争,我们的战士就要去冲锋陷阵;而当我们国家遇见这样的疫情时,医务人员肯定也要像子弟兵一样,义不容辞的冲到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