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随着假期的不断延后,许多学校开启了网上教学模式。


不能去学校,学生只能在家里做作业,作业辅导的重任就压在家长身上。


这让许多家长忙得焦头烂额,因此对老师的成见也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在四川省的博雅学校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事件。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某班语文老师让家长在放假期间督促孩子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其中有一名家长不愿意,在班群发起了牢骚,语文老师跟该名家长开启了互怼。


最后,班主任出面,将家长踢出群,并在当日下午通知家长,本学期读完,下学期不收此生。


随着事件的发酵,教育局对此作出回应,家长和班主任在开学后要相互进行适当范围的道歉。


事情本来可以有商有量的处理好,只因情绪过激,双方都得到惩罚。


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都会有些情绪,这很正常,可有情绪也该克制。


因为情绪失控,最后后悔的肯定是自己。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曾说过:“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愤怒时,你丢了理智,不断地跟对方争执,却忘记了,你的敌人根本不是对面的人,而是出现的问题。


等情绪结束,才发现问题没有解决,还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得不偿失。


情绪失控,伤害至亲


在重庆发生过这样一起悲剧。


一对夫妻在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吵架,声音越吵越大,妻子摔门而出,准备开车离开。


这时,丈夫追了过来,站在车前,不让妻子离开,两人就这样争执许久,情绪都处于失控而边缘,随后,妻子打开发动机,丈夫整个人就趴在前车盖上。


看到丈夫的动作,妻子大喊了几句,丈夫听到后立马暴跳如雷,一直猛烈地拍打车窗。


丈夫拍打车窗,妻子情绪更激动,就把车开了起来,一下就把丈夫撞飞,后脑着地摔到马路上。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等救护车来到时,丈夫已经不治身亡。


去到警察局,妻子一直在发懵,嘴里不停念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如果冷静点就好了......”


愤怒一直都是悲剧的化身,放任愤怒侵占大脑,最后悔之晚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各种情况跟家人闹情绪,甚至破口大骂。


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已经忘记对方是谁,自己在干嘛,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吗?


不,不能,发泄情绪只能制造问题,给自己挖坑。


发泄情绪一时爽,一直对着家人发泄情绪是在毁掉自己的幸福。


家是我们唯一的避风港,把情绪发泄在这里,相当于亲手摧毁自己在世上仅存的温暖。


家,不是战场,不需要摇旗呐喊,论谁胜败;家,不是棋盘,不需要小心翼翼,处处提防。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与家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在家人面前,不懂得控制情绪,伤害了家人,也是在伤害自己。


情绪失控,作茧自缚


前几天,在微博有这样一段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在视频中,一对男女在超市门口因为体温的问题,发生激烈争吵,进而相互殴打。


从服装上来看,男子是一名保安,身穿白色防护服,在对过往的行人做检查,而另一名女生身着便服,是一名路人。


视频刚开始,女生坐在地上,随后,保安拉着她的头发,试图让她站起来,女子站起来后,双方对峙,针锋相对了几句,女生出手打人,保安暴怒,对女生进行反击暴打。


做不到情绪管理,失控的恶果只能自己吞。


在现在特殊的时期,女子不配合检查,任由自己的性子来,遇到情绪更失控的保安,受伤是必然的。


最后,不管是保安或者女子都因为失控的行为被别人拍摄上传网络遭受批评。


除了这个女孩和保安因为情绪失控而作茧自缚外,在生活中,放纵情绪害了自己的人不在少数:


上月,一名女子情绪失控,大闹化妆品柜台,摧毁多个柜台的化妆品,最后赔款无数;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一名女乘客因为怀疑公交司机多收一块钱与司机争执,扇了司机一巴掌,最后换来4年的刑事拘留;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一名中年男子与陌生女子发生争执,失控之下抓起女子手里的孩子,举过头顶摔向地面,致孩子死亡,被判死刑。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情绪的失控让理性脑停止转动,不顾后果,伤害了别人,也把自己送进了地狱。


失控下的行为没有下限,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


就算在承受范围内,往后一生都要为这个恶劣行为买单,活在别人的冷眼和自我谴责的不安中。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一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就是人身自由,自由让我们身心愉悦。


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懂得控制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规则的世界里自由闯荡。


要是一昧地放纵情绪,不去进行控制,终会作茧自缚,失去美好的将来。


走出情绪误区,认识情绪来源


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我们对外界信息回馈的一种反应。


情绪主要受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调控,遇到好事会开心,遇到坏事会伤心,这再正常不过了。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所以,情绪本身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我们也不用因为有坏情绪而感到压抑。


并且,我们还要主动去了解和认识坏情绪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情绪。


为此,作者用两个例子跟大家讲述两种产生坏情绪的来源。


来源1:强迫压抑,过度自我控制


A是在职语文教师,她很喜欢这份工作,也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但是她却有着与家长沟通方面的烦恼。


学生小圆的妈妈也是一名语文老师,她特别喜欢在放学后跟A聊上半个钟头,谈话的主要内容都是在评价A的工作。


刚开始,A感觉还能忍受,就当听前辈授课,不久后,A就极度讨厌谈话,不过又不能表示出来。


所以她每天都要进行自我控制,可长久压抑,总会受不了,最后A变得极度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A的不断忍受,逼迫自己接受不喜欢的事物,总会有一天爆发,因为人体存在自我保护机制,一旦遭受超出承受能力范围的压迫,就会进行向外反馈释放压力。


来源2:意志力有限,自我控制资源匮乏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有这种感受,在连续高度工作几个小时后,我们的心情会随着工作时间越久越低落,尽管中间有休息时间让我们做其他事情,比如玩手机、聊聊天。


可是,当再次投入工作中,我们的心情会更加郁闷,甚至情绪都处于失控的边缘。


这是因为我们在某一方面过度控制自己时,我们的“自我控制资源”会所剩无几,再在同样的事情或其他事情上需要自我控制的时候,已经发挥不了作用。


当意志力不足,想偷懒的时候,越是控制自己要专注,拒绝本能,情绪自然就会失控。


凡此种种,我们的每一种坏情绪都来源自身。


当坏情绪再次出现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自我分析,找到解决方法。


厉害的人,都懂得掌控情绪


想必大家都认识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他的事业非常成功,同时也是一名善于掌控情绪的人。


在一次百度的AI发布会上,李彦宏在进行发布演讲期间,曾被人用水从头淋到脚。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当时整个会场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状况陷入一片寂静,大家都以为他会发飙,破口大骂。


可是,站在台上的他愣住几秒后,只说了一句“What’S your probem?”,擦去脸上的水,自我调侃了一遍,就继续开始演讲。


家长骂老师,老师劝孩子办退学;情绪失控,害人又害己


因为他的淡定和自我控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随着事件被曝光,网友们纷纷赞扬:“情绪和事件都被他管理的非常好,能成功也是有原因的。”


成功需要运气,需要实力,更需要懂得情绪管理,一个善于控制情绪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的青睐。


不轻易表露情绪,让别人看不透自己,摸不着自己的想法,这是成功者的基本要求。


如果不懂得收敛情绪,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什么心情就什么态度,不顾忌他人感受,也就不会有成功了。


因为单靠自己不可能成功,还需要伙伴,俗语就曾讲:“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一个人独木难支,力量也不足,唯有多人同行才会力量十足。


想要有所成就,必须懂得控制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他人合作取得成功。


控制情绪是成功者的要求,也是我们要有的能力,当我们能自如得控制情绪,才会不受命运威胁,做自己的主人。


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控制好情绪,做自己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