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到底分为哪几种,一年收益15%的理财可信吗?

琅琊榜首张大仙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年收益率达到15%的理财一定是不可信的,极大概率会损失全部本金。


具体到理财分几种,个人认为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你只需要知道靠谱的理财方式有哪些就可以了。往往知道的越多,纠结于收益的时候,本金的损失就开始了。


靠谱的理财方式有如下这些:

1、国债;

2、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

3、宝宝类货币基金;

4、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5、结构性存款;

6、民营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


不靠谱的理财方式则数不胜数,简单列举几个:

1、保险;

2、P2P理财;

3、股票;

4、期货;

5、债券;

6、贵金属交易;

7、外汇;

8、民间借贷;

9、非法集资;


不同的人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炒股多年能做到正收益,但是多数人会亏本,前者看来炒股很靠谱,多数人就会觉得不靠谱。


这里把保险理财放到不靠谱的行列,可能会有人有异议,简单说明原因,首先真实收益率低,3%以下居多,其次流动性极差,提前支取会损失大量本金,最后,一旦合同期限过长,来个三五十年,不要说跑赢通货膨胀了,几十年后谁去拿这笔钱都是问题。


安全的理财收益水平,一定不会超出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这是财富增加速度对利率的最终限制。


随着经济增速下行,目前保本保收益的理财方式,年收益率基本在6%左右,这也是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的最高收益水平。


曾经P2P平台有达到过15%年化收益率的产品,结果则是纷纷跑路,出现大量坏账,甚至很多平台本身就是庞氏骗局。


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如有一款15%年收益的产品,3年时间不短把本金和收益投放进去,3年后获得50%以上的综合收益。结果呢,平台突然跑路了,你的所有本金和利息都没有了,一切归零,收益率-100%。


贪图高收益,往往就要承担高风险。在打破刚性兑付的今天,理财要格外理性,甚至2020年之后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市场后银行理财产品也要慎选或者不选了。


国债、宝宝类货币基金、三年期大额存单、民营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财选这四种就够了。


财智成功


目前理财工具高度丰富,诸如储蓄、理财产品、债券、股票、期货、外汇、黄金、实物商品,甚至房产。其中,储蓄年收益在2%以下,理财产品在4%左右,债券在6%左右,各类金融平台中,综合排名第一的是“你我贷”,年收益在10%。这些都是稳定收益的理财工具,相对风险低,基本属于保本类产品。如果要追求更高的15%年收益,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从而谋取更高的利益,股票型基金、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投资可以实现年收益15%以上。当然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自然更高,在这些资本市场中博弈对投资者的个人素质要求更高。

如果是一般的普通的理财思路,可以将自己的资产分为几块,第一块是投资保本类产品,追求自己财富的保值,同时不会承担风险。第二块给予风险较大的股票型基金、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第三块可以投资一些实体实物,比如黄金、古董、房产的但这一块要求资金要求比较高,少说几十万,多则上百上千万。

不同的人可以承担风险能力不同,各自用有资产也不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调整最适合自己的分配比例才是最重要,祝各位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全民经济人阿楷


理财的话有银行理财,银行理财的话一般都是比较保守和稳健的,他买的100收益大部分在3%到5%之间,超过5%的是非常少的。银行理财,他们的理财产品都是保险公司或者是信托产品,都是非常好的,如果说15%的年化利率是相当高的,在市场上买件产品当中是没有的,只有在风险极高的p图p或者是一些理财类的所谓的理财公司里面才有15%以上的这类特别那些跑路的,要不回来的打官司的这些现象是屡见不鲜。所以说,当投资者不要了被高的利润所吸引。正所谓你看中了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了你的本钱,到最后造成伤害。


地平线建仓者


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一年收益15%的产品肯定是非法理财,就目前来说,正规的银行理财收益一般在3%-5%之间,不同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拿一般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来说,大平台也就5%左右,不知名的平台可能达到10%以上。

今年以来倒闭的大平台就有好几家,例如团贷网等,其规模已经相当大了,但由于涉及违法犯罪,在强监管下也只有倒闭了。

个人建议千万不要购买,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金融小白


理财产品主要有债券,基金,信托。其中包括储蓄.基金,国债,债券,外汇,股票。其中按风险也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一般收益在2.7到5个点。超过就是高风险高回报了。15%有点夸张了


找回家的路上


正规理财的安全收益上限是10%。


用户109645884110


一般来说投资正常年化率也就5%-8%,每多出一个点就是一个点的风险补偿,年化15%的风险相当高了,不建议投资这里资产。因为你可能损失100%的本金去博取多出的年化7%-10%的收益。这种买卖显然不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