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2月19日,杭州西湖景区所属公园景点有序开放,游客三两成群,虽戴着口罩,但潋滟春光却尽入眼底。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在西湖边嬉戏的人们 江杨烨摄


“解封”的不只是西湖,春光所到之处,浙江大地开启破冰之旅。


截至2月16日,浙江已累计接返员工13704人。


截至2月18日,该省464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复工或部分复工。


你没听错,这些信息提醒还“宅”在家的朋友,要开始准备上班啦!


当前疫情比起以往已经好许多,但是仍旧不能掉以轻心。


或许有人要问:


大批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该如何安全回到浙江?


又如何保障健康工作和生活呢?


万一感染了新冠肺炎又该咋办?


豪气满满的浙江拍胸脯告诉你,

别怕!我们全包了!


海陆空护航外来务工人员复工,“VIP中P”的待遇,你get到了吗?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舟山包机接返人员 舟山人社局供图


横跨千里的高铁班列、驰骋海洋的包船团队、翱翔蓝天的空中部队……从原先的公路、铁路的“单兵陆路”作战转向“海陆空”联合布局,浙江各地正多式联动,构筑起外地务工人员多重复工渠道。


2月18日12时30分,EU6673航班从四川成都双流机场飞抵达浙江舟山普陀山机场,14位持有健康证的宣汉籍务工人员依次走下飞机,成为首批乘飞机抵达舟山返工的宣汉籍务工人员。


这14人均是浙江大洋兴和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周海明解释道,公司有近200位员工,但目前只有20余位返岗,“公司还有外贸订单等着交付,而生产线根本无法启动。”


面对复工后的困境,考虑到公司有一批四川宣汉籍劳务工人是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引进的,该企业紧急向相关部门求助。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返浙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张斌摄


接到企业求助后,通过劳务合作的渠道,舟山市发改、人社等部门与宣汉政府多次对接,订制了一条“一站式、点对点、零接触”专线。由对方先确认员工健康状况,通过专车方式接至成都双流机场,统一乘坐飞机抵达舟山普陀山机场后,再乘包车抵达公司。


测体温、填写健康表、过安检……走出机场,接过装有防疫手册、口罩、饼干等物资的“返岗礼包”,今年54岁的向远发笑了。


“顺利回来了,真好。”在外务工多年,免费坐飞机外出工作是向远发的人生“初体验”,“希望能尽早开工,也期待疫情早日结束。”


“有了这批员工的支持以后,我们已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到岗,今天已经开始了加班加点生产。”周海明如是说道。


不仅在舟山,2月18日,湖州、嘉兴等地也组织包机,从四川云南等地接回近300余名员工返岗。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当前,浙江正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面对急需的各类劳动力,浙江正构筑起多样化的“保送”路线。


“因为疫情影响,一直在为怎么回来而烦恼。”提着行李,再次回到宁波的李杨松了一口气,这次他搭乘回来的G9383专列就是宁波市开通的首班复工专列。


据悉,宁波在疫情相对平稳、来甬就业人员集中的安徽阜阳、四川成都,河南周口和江西南昌四地开通外地员工返岗“宁波欢迎你”高铁专列,首批安徽阜阳—宁波专列已于2月18日发车,第二批河南周口—宁波、四川成都—宁波、江西南昌—宁波3辆专列也于今日发车,所有乘坐专列的来甬务工人员交通费全免。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河南、四川的务工人员乘坐专列抵达杭州 铁路杭州站供图


而早在2月16日,60余家杭州企业的近300名贵州员工就已乘坐G4138次列车到达杭州东站,这也是中国铁路部门节后开行的服务企业外地员工返程的首趟复工人员定制专列。


以陆地为支点

浙江正谋划着“内联外畅”的

外地务工人员复工新路径


在远离陆地的海岛嵊泗,一条海上复工通道正在铺设。2月19日8时30分,嵊泗县发出3班“点对点”浙江省外返岗直通车,前往安徽阜阳接回64名返岗员工。


专车预计将于2月20日抵达上海沈家湾码头,再由嵊泗县政府包船返回嵊泗。这批返岗员工将有效缓解当地4个建筑工地、10余艘渔船的用工紧张问题。


接回来就行了?别急,一人一个红包,妥妥的“开门红”!


2月18日晚21时许,载着83名务工人员的三辆大巴车,经过长途奔波,由云南省大姚县抵达申苏浙皖高速公路长兴西收费站,并顺利通过健康码核验。这是浙江湖州为天能集团外地员工组织的又一趟包车。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企业复工现场 胡丰盛摄


“欢迎你们来到湖州,一路辛苦了。”企业工作人员为远道而来的务工人员递上口罩,告知相关防疫知识,并为其中的63名新招员工递上每人1000元一次性生活补助。


“早听说湖州生态好、人文好,这让我对这座新的城市充满了期待。”来自大姚县三台乡博后村的杞王菊是第一次来到湖州,但一来就收到政府发的红包,这还是头一回。


湖州于2月16日出台《关于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的意见》,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资金。其中明确,对企业新招员工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对介绍20人以上(含20人)的市外人员来湖就业主体给予每人200元的一次性奖励。


据统计,《意见》出台2天来,湖州共有1.6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返湖,其中新招员工3000余人。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湖州保障当地百姓“菜篮子” 杨楠摄


“抢人”复工,车子我们出,车费我们出,还给大家送红包,湖州不差钱!


德清县组织14辆包车为泰普森、汇隆、三星新材等企业接回员工300余人;


安吉县组织11辆包车为永艺竹业、纳美新材等企业接回员工270余人;


南浔区组织10辆包车为鳄尔玛等企业接回员工280人;


南太湖新区组织6辆包车为达多集团、思念食品等企业接回员工180余人;

……


《意见》出台短短48小时内,湖州就有61辆包车从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接回务工人员1834人,共计向企业全额补贴包车费用142万元,加上补助和奖励资金,共计500余万元。接下来,湖州还将通过包车、包专列、包机等多种方式,从全国各地接回外来务工人员,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专门接回来,还给了红包,差不多了吧,很多小伙伴都表示很羡慕啊!


NO! 员工健康保障不能少!


呐,论“抢人复工”,浙江是专业的。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森马集团内,员工接受体温检测 周悦磊摄


“每天测量体温两次,午餐‘高考式’错峰就餐,避免人员集聚。”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赛妮”)正式获批复工后,一线操作工小方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


作为江北区首批复工企业,康赛妮在让员工测体温和错峰就餐的基础上,还制定了餐前3关、餐中5关、餐后3关总共11道关的就餐规定。


这11道关主要针对食堂工作人员,包括供餐前戴手套、消毒,供餐中烧熟烧透食物、人员定期更换等,供餐后进行餐具、食堂消毒以及食物留样等。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高考式就餐 江北供图


无独有偶,在温州森马集团总部大门口,27名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佩戴口罩,手持体温测量仪,拿着防疫宣传单,迎接员工入园。经过体温测量、查验“健康码”等流程后,企业第一批322名复工员工陆续进入园区。


这322人分5批次用餐,取消面对面座位,一张餐桌只坐一人,鼓励员工自带餐具到宿舍用餐,在食堂排队时每人必须间隔1米。


此外,要求全员全天全程佩戴口罩,不定期抽查,早中晚三次体温检测。严管园区人员和物流车辆进出。生产部和办公区域每天不少于两次消杀工作。此外,森马公司还准备了40间隔离宿舍,供后续返温人员隔离入住。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亚运会场馆建设中 钱江世纪城供图


在浙江杭州,杭州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于近日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供配餐服务的通知》,公布了首批21家提供预订、配送服务的品牌餐饮企业及门店名单。


目前,这批餐饮企业暂时没有开放个人订餐业务,而以单位团体集中订餐为主,起订基本都在10份以上,配送方式也以集中自提、配送为主,不提供到店用餐服务。


吃饭当然是头等大事儿!

刚回浙江的小伙伴别急,饿了吗?

来份百年老店的外卖,它不香吗?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咸亨酒店的外卖安心卡 项菁摄


为防疫,也为“自救”,绍兴咸亨酒店15日复工当天在“饿了么”平台启动了外卖业务,推出20元、28元、38元、58元四档外卖套餐。同时通过全透明制餐过程和免接触配餐服务,让民众在防疫期间吃得安心。


原本每年春节是线下餐饮的旺季,但今年因疫情成了淡季,外卖小哥成为宅男宅女们的“衣食父母”。


据美团研究院今年2月初对3.2万餐饮商户进行的调查显示:短期内近三成受访餐饮商户转向外卖“自救”,目前营业的商户中,53.6%的商户外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


11日,创建于1848年,以经营杭州传统名菜而享誉中外的楼外楼也送出了史上第一份外卖;18日,楼外楼正式上线外卖平台,“宅”家许久的吃货们足不出户就能吃到东坡肉、糖醋里脊等杭帮美食。


“海陆空”护航,浙江“保送”复工的画风了解一下

楼外楼推出外卖 江杨烨摄


衣食住行,全到位!回浙江有没有感受到回家的感觉?


先是疫情防控,后是抢人复工,感觉浙江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啊!


如果这些摆在眼前的重重难关是一道道辞冬迎春的必答题,无疑,“浙江模式”就是参考答案。


浙江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